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公布Q3财报,净利润大增6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31
数据中心——英伟达最重要的业务——Q3营收为512亿美元,轻松超过分析师预测的490.9亿美元,同比 增长66%。其中,"计算"(即GPU)业务贡献了430亿美元营收;网络业务(即允许多个GPU能协同工 作的组件)贡献了82亿美元。 (文案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黎雨桐)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20日,英伟达公布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9.2亿美元; 净利润为319.1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 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 财报公布后,英伟达盘后股价涨幅扩大至4.93%。 ...
南方电网“裂变”:第四个IPO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19
11月18日,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网数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 市。上市首日,南网数字开盘上涨261.51%,全天成交量1.77亿股,成交额达33.91亿元。11月19日,南 网数字盘中涨超23%,触发临停,截至收盘涨幅达到29.27%,总市值760亿元。 从6月26日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报,到11月18日正式发行上市,南网数字IPO之路仅历时145天,成为创 业板近年来最快实现上市的企业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南网数字亮眼的营收及利润增速背后,母公司南方电网为其第一大客户。2022年-2024 年,南网数字对南方电网的销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达到92.16%、84.93%和85.88%,对南方电 网及其关联方销售金额占比进一步达到93.70%、86.12%和86.33%。 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就关联交易高企问题,南网数字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表示,公司对单一客户南方 电网存在重大依赖,但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这与公司下游客户的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有关,符合电 力能源行业的运营特征。同时,南网数字表示,公司长期服务于电网数字化转型,与南方电网保持了长 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向南方电网销 ...
滴滴答疑“抽成”:是动态机制,去年平均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北京报道 据其透露,2024年全年,滴滴平台平均抽成比例为14%。 "并且抽成绝大部分会返还给司机师傅,或用于补贴乘客。"朱泽涛表示。 11月19日,滴滴网约车司机与供给发展平台负责人朱泽涛在司机节现场解释了"抽成"机制。他表示,这 不是一个固定抽成系统,而是一套动态调整的机制,原因在于乘客出行需求与司机服务能力存在节奏错 配,平台动态调整补贴力度来达到供需平衡,给司乘更好的体验。 ...
滴滴答疑“抽成”:是动态机制 去年平均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10
11月19日,滴滴网约车司机与供给发展平台负责人朱泽涛在司机节现场解释了"抽成"机制。他表示,这 不是一个固定抽成系统,而是一套动态调整的机制,原因在于乘客出行需求与司机服务能力存在节奏错 配,平台动态调整补贴力度来达到供需平衡,给司乘更好的体验。 "并且抽成绝大部分会返还给司机师傅,或用于补贴乘客。"朱泽涛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据其透露,2024年全年,滴滴平台平均抽成比例为14%。 ...
南方电网“裂变”:第四个IPO诞生 央企巨头再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10
公司上市概况 - 南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1] - 上市首日开盘上涨261.51%,全天成交量1.77亿股,成交额达33.91亿元 [1] - 11月19日盘中涨超23%触发临停,收盘涨幅29.27%,总市值达760亿元 [1] - 从提交上市申报到正式发行上市仅历时145天,成为创业板近年来最快上市企业之一 [1]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体系 [1] - 2024年三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9.64%、33.77%和25.56%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90亿元,净利润5.74亿元,归母净利润5.70亿元 [1][3] - 2025年1-9月营业总收入27.79亿元,同比增长31.88%,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464.76% [3] - 企业运营管理系统、云数一体基础平台和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为前三大拳头产品,2024年收入分别为14.82亿元、13.47亿元和12.56亿元,毛利率均超20% [3] 技术实力与研发投入 - 公司拥有27项主要核心技术和1456项境内授权专利 [3] - 2022至2024年,依托核心技术实现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9.24%、80.92%、88.50% [3] - 上市募集资金将投入六个研发项目,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系统、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 [4] - 公司计划大力布局人工智能、光子计算、量子传感等前沿技术领域 [5]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母公司南方电网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2至2024年对其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2.16%、84.93%和85.88% [4] - 对南方电网及其关联方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93.70%、86.12%和86.33% [4] - 公司表示客户集中度符合电力能源行业运营特征,与南方电网的合作具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南方电网上市公司集群 - 南网数字是南方电网培育的第4家上市企业,此前已有南网能源、南网科技、南网储能上市 [1][6] - 截至11月19日,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为760亿元、193亿元、259亿元和421亿元,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 [1][7] - 南网能源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29亿元,同比增长15.37%,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25.08% [6] - 南网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0.99亿元,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2.52% [6] - 南网储能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3.20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增长37.13% [6]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2][7]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下一阶段政策布局重点 [2] - 南方电网计划做强做优数字电网产业生态,服务能源电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 [8] - 公司将南网数字定位为数字电网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 [8]
南方电网“裂变”:第四个IPO诞生,央企巨头再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04
上市表现与市场地位 - 南网数字于11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上涨261.51%,成交额达33.91亿元,次日收盘涨幅29.27%,总市值达760亿元[2] - 公司IPO进程仅历时145天,成为创业板近年来最快上市的企业之一[2] - 南网数字是南方电网旗下第4家上市公司,与南网能源、南网科技、南网储能共同构成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的版图[2][8] 业务结构与核心产品 - 主营业务覆盖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体系,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9.64%、33.77%和25.56%[3] - 核心产品为企业运营管理系统、云数一体基础平台和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2024年收入分别为14.82亿元、13.47亿元和12.56亿元,毛利率均超20%[3] - 公司拥有27项主要核心技术和1456项境内授权专利,2024年依托核心技术实现的收入占比达88.50%[3] 财务业绩与增长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0亿元,净利润5.74亿元,归母净利润5.70亿元[4] - 2025年1-9月营业总收入27.79亿元,同比增长31.88%,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464.76%[4] - 母公司南方电网为第一大客户,2022-2024年对其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2.16%、84.93%和85.88%[4] 战略规划与资金用途 - 上市募集资金将投入六个研发项目,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系统、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5] - 公司计划强化科技创新,布局人工智能、光子计算、量子传感等前沿技术,拓展数字技术在能源全产业链的应用[6] - 南方电网表示将支持南网数字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为数字电网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9]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为行业提供政策支持[7][8] - 电网巨头正通过拥抱资本市场来抢抓能源结构深度调整带来的市场机遇[8] - 南方电网资产总额13491亿元,营业收入8534亿元,世界500强排名第84位,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8]
科兴生物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广誉远副总裁离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8:04
政策动向 -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调研集采中选药品质量监管工作 强调中选企业须落实主体责任并加强质量控制 监管部门将继续实行生产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 [1] -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重庆调研医疗器械监管工作 强调需健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并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 同时要健全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机制 [2] 药械审批 - 白云山全资子公司中一药业安宫牛黄丸获得越南注册证书 将授权当地公司在越南地区销售以扩展市场业务 [3] - 汇宇制药子公司Seacross Pharmaceuticals Ltd 多个产品获得境外上市许可 包括普乐沙福注射液等产品在巴基斯坦、英国和北马其顿获批 [4] - 智飞生物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研发的重组带状疱疹ZFA01佐剂疫苗(CHO细胞)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该疫苗采用新型佐剂可同时激发细胞与体液免疫 [5] 资本市场 - 普洛药业拟使用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回购贷款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回购资金总额为1.8亿元至3.6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23元/股 预计可回购783万股至1,565万股占总股本0.68%至1.35% [6][7] - 科兴生物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 原因为未能在2025年11月11日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 若未及时申请听证其证券将于2025年11月21日开盘时被暂停交易并退市 [8] 行业大事 - 科学家发布猪肾移植人体详细免疫反应图谱 研究阐明了移植后两个月中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为提升异种移植成功率提供关键依据 [8] - 海正药业全资子公司瀚晖制药拟与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技术合作开发合同 合作开发生物法合成抗凝血活性生物工程肝素药物 项目合同金额不超过1.2亿元 [9] 舆情预警 - 广誉远副总裁王俊波因工作调整辞去副总裁职务 辞职后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且未持有公司股票 [10] - 美迪西股东陈国兴拟减持不超过220万股公司股份 占总股本1.64%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减持期间为2025年12月11日至2026年3月10日 [11]
独家专访DWS全球研究主管:AI革命与投资大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7:40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计算机时代随处可见,唯独在生产率的统计数据中不见踪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索洛(Robert Solow)如是感慨。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这一次的主角是人工智能。索洛的文章发表近40年后,如 今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挥之不去。 德国万亿欧元资产管理机构DWS全球研究主管Johannes Mueller近日在2025外滩年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技术革命在长期内往往被低估,而在短期内则被高估。人们目前可能稍微高 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处。从长远来看,考虑到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工智能将有利于全球 经济。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即使是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也必须等到配套的基础设施、技能和产品发展起来 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而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投资者而言,警钟已然敲响。过早播下的种子等不到收获,仓促建起的高塔难抵风雨。每一次技术 狂欢的背后,都是对耐心的考验。对泡沫保持敬畏,方能在狂热中全身而退。 人工智能短期高估、长期低估 《 21 世纪》: AI 是推动多国股市狂欢的重要力量,你更倾向 ...
英伟达净利润大增65%,盘后拉涨超4%,美联储降息曝重大分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7:24
编辑丨曾静娇 北京时间20日凌晨,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1%报46138.77点,标普500指数涨0.38%报 6642.16点,纳指涨0.59%报22564.23点。 | 道琼斯 | 纳斯达克 | 标普500 | | --- | --- | --- | | 46138.77 | 22564.23 | 6642.16 | | +47.03 +0.10% | +131.38 +0.59% | +24.84 +0.38% | | 中国金龙指数 | 纳指100期货 | 标普500期货 | | 7673.21 | 24958.75 | 6696.00 | | -119.79 -1.54% | +363.00 +1.48% | +56.25 +0.85%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0.87%。个股方面,谷歌涨3%,英伟达涨近3%,特 斯拉涨0.68%,苹果涨0.42%,亚马逊涨0.06%,微软、脸书跌超1%。 记者丨黎雨桐 消息面上,英伟达公布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9.2亿美元; 净利润为319.1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 ...
英伟达Q3营收超预期;中金公司拟吸收合并2家券商|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7:21
(原标题:英伟达Q3营收超预期;中金公司拟吸收合并2家券商|南财早新闻) 1、央视新闻: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中国向日方通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答记者问。毛宁表示,日方此前承诺履行输华水产品的监管责 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日本水产品输华的先决条件,但是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诺的技术材料。毛宁强调,近期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倒 行逆施,在台湾等重大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公愤。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1、央视新闻: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答记者问:11月18日和19日,中荷双方政府部门在北京就安世半导体问题举行了两 轮面对面磋商。荷方主动提出,暂停荷经济大臣根据《货物可用性法案》签发的行政令。中方对荷方主动暂停行政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向妥善 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但距离解决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和混乱的根源"撤销行政令"还有差距。双方同意应取消行政干预,支持和 推动企业通过协商依法解决内部纠纷,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为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与稳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19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