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搜索文档
私募仓位攀至年内最高主观策略强势回归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42
私募仓位水平 - 全市场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为78.04% 较前一周上升2.96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最高位 [1] - 重仓或满仓私募比例大幅提升至60.02% 较前一周增加5.81个百分点 空仓私募比例降至5.08% 环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1] - 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78.22% 较前一周大幅上升11.11个百分点 50亿至100亿规模私募平均仓位高达86.49% 为各类别最高 [1] 私募业绩表现 - 前100名主观私募今年收益均值为37.43% 百强量化私募收益均值为26.69% [2] - 头部私募淡水泉旗下产品"淡水泉成长一期"最新收益率超50% [2] 市场风格特征 - 市场呈现"慢牛"特征 投资者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流动性、基本面和外部环境共同助推行情 [2] - 市场风格从"确定性优先"转向"成长性优先" 红利类资产缩圈褪色 新兴成长类机会如新消费、创新药、机器人、AI硬件成为行情推手 [2] - 8月份通信行业涨幅超30% 电子、有色涨幅明显 煤炭钢铁上涨微弱 银行录得下跌 [3] 投资策略观点 - 市场机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资金将注重投资安全性边际 预期差大且交易不拥挤的成长板块存在新配置机会 [2] - 建议明确自身能力圈发挥比较优势 结合宏观判断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把握不同阶段机会 可通过行业ETF等工具适应宏观变化 [3]
无人机跨越山海 借“东风”全球起航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41
中国无人机行业海外拓展 - 中国无人机正通过东博会平台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家参展商咨询合作频繁 [1] - 大疆农业无人机已成为外国参展商关注焦点 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和中非地区 同时覆盖东南亚市场 [2]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出口数量达228.54万架 同比增长65.6% 出口金额15.27亿美元 同比增长34.7% [4] 农业无人机应用 - 东南亚国家对无人机需求集中在农林植保领域 主要用于大规模撒肥和喷药等农业应用 [2] - 大疆T100和T70系列农业无人机专门针对农业需求设计 具备智能化撒料、撒肥及农产品吊运功能 [2] - 大疆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售后服务体系 要求故障发生后30分钟内找到维修点 并按故障等级规定解决时限 [2] 氢能无人机技术突破 - 协氢新能源是国内最早开发风冷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原创发明人 实现氢能无人机领域从0到1突破 [3] - 氢能无人机价格是锂电池无人机数倍 但续航能力高出数倍 特别适用于高速路巡检和大面积国土测绘场景 [3] - 氢能无人机具备耐寒特性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应用前景优于锂电池无人机 [3]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4] -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0% 是全球第一大无人机技术来源国和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4] - 低空经济发展具备三大优势:市场需求大、技术实力强、产业基础完善 其中航空航天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5] 产业链出海模式 - 氢能无人机面临整机出口政策限制 目前只能供应零件在海外组装 [3] - 东南亚客户正探讨在当地建设组装厂和制氢厂 实现氢能无人机产业链本地化落地 [3] - 氢能无人机应用领域包括光伏清洗、工程巡检、物流吊装和消防等 东南亚客户还计划用于农业播种 [3]
券商分析师数量创历史新高 规模扩容遭遇市场“降温”冲击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41
券商分析师数量创新高 - 券商分析师数量达6162人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增超400人 [1][2] - 2024年分析师数量突破5000人 较2018年的3000人规模显著扩容 [2] - 共有3家券商分析师数量超过300人 中金公司以344名排名第一 国泰海通303名第二 中信证券突破300人第三 [2] 分析师队伍扩张原因 - 公募基金费改前机构投资者快速扩容导致人才缺口 持续扩招应届生从业两三年后陆续注册成为分析师 [2] - 部分中小券商发力卖方研究赛道 通过招兵买马实现弯道超车 [2] - 头部研究所以内生培养为主 中小机构倚重外部引进 [1][3] 增员结构分化特征 - 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新登记62名分析师 其中59人为内部培养 仅3人从其他券商转会 [3] - 中小券商通过外部吸纳成熟分析师实现显著增员 国金证券新增56人中超30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民生证券12人团队和国投证券10人团队 [3] - 东方财富证券新增34人中26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前首席策略官陈果 [4] 人才流动情况 - 逾20名分析师转会至方正证券 其中6人来自华福证券 包括原首席经济学家燕翔 [4] - 华源证券从外部吸纳逾20名分析师 财通证券吸引约24名其他券商分析师 包括天风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首席孙彬彬 [5] - 资深分析师逐渐流向买方机构、上市公司、教育培训行业甚至考公 反映行业高速增长后的人才再平衡趋势 [7] 行业收入环境变化 - 受公募基金费改影响 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44.58亿元同比减少超30% [6] - 前十券商中中信建投分仓佣金收入同比下滑53.70% 国泰海通下滑41.94% 广发证券、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分别下滑35.34%、33.52%、30.16% [6] - 头部券商扩招步伐明显放缓 中金公司分析师总数减少3人 中信建投今年仅增6人远低于2024年42人的增量 [7] 行业转型方向 - 券商研究所寻求非佣金类新业务增长点 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 [1] - 加大非公募客户资源开拓力度 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产业研究 发展国际业务与金融科技业务 [6] - 中泰证券推动卖方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型 坚持五个"并重"发展方向 长江证券推动境内外业务联动提高国际影响力 [6][7]
单周新发基金规模创近3年新高科创债ETF成绝对主力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40
新基金发行规模与结构 - 上周新成立基金56只 合计发行规模767.15亿元 创近3年单周发行规模新高 [1] - 前10只爆款产品合计募资243.8亿元 其中8只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 头部效应显著 [1] - 12只基金募集规模不足1亿元 部分产品认购期最长延至82天 资金向头部优质产品集中趋势明显 [1] 债券型基金发行表现 - 债券型基金成为发行主力 21只新成立产品发行总规模达486.21亿元 占比63% [1] - 新华中证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以41.57亿元发行规模领跑 [1] - 14只科创债ETF合计募集407.86亿元 占债券型新基总规模超八成 [1]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1] 科创债ETF产品细节 - 多只科创债ETF募集规模接近30亿元 包括兴业、银华、华泰柏瑞等机构产品 [2] - 中银上证AAA科创债ETF和天弘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募集规模均达29.90亿元 [2] - 多数科创债ETF认购周期仅1天 多只产品实现一日售罄 [2] - 14只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集中上市 其中11只产品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98% [2] 科创债ETF投资价值与前景 - 科创债ETF投资价值体现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和债券安全性较高两方面 [3] - 科技创新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力量 科创债提供重要融资渠道 [3] - 科创债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较高 对追求稳健收益投资者吸引力大 [3] - 未来更多机构可能布局细分领域科创债ETF 如专精特新、半导体、AI人工智能等主题 [3]
“专项债+专项贷款”协同发力地方清欠提速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40
发挥"偿还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功能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券今年累计发行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超出 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专项贷款支持清欠工作陆续浮出水面,这体现了三季度以来,财 政、金融工具合力"清欠"速度有明显加快。 除了通过公开市场发债募集资金加快清欠步伐外,为进一步丰富资金来源,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全国 性银行基于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专项贷款支持地方清欠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7月以来,湖南、广西、河南、新疆、辽宁、山东、福建等地的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曾 陆续公布针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场景提供专项信贷支持的案例,从案例看,专项贷款主体主要是事业单 位、地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当前财政部已明确释放"靠前使用化债额度"的政策信号,随着"专项债+专项贷款"协同发力模式逐渐成 熟,未来企业现金流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缓解,因债务违约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降低。 特殊新增专项债券 "超额发行" 截至9月21日,地方政府在公开市场发行未披露"一案两书"、主要用于地方化债与清欠工作的特殊新增 专项债券超过1.2万亿元,包括8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以及地方政府直接用于"解 ...
迎战三重考验 中国外贸人求变突围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3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8月单月出口额2.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 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2] - 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9.7% 对欧盟进出口同比增长4.3%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 [3] 企业应对策略 - 济达纺织每年参加至少5场国内外展会 计划增至7场 并通过在孟加拉国设厂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 [1][3] - 鹏泰服饰在石狮、晋江和柬埔寨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并通过智能快反智造项目实现小单快反柔性生产 [1][5] - 迈德瑞纳生物科技通过增加东盟、中东、东欧人员配置及参展次数 推动整体业绩增长 [3] 行业结构性变化 - 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快速增长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均实现显著增长 [2] - 服装行业上游纺纱、印染、织造环节保持不可替代性 东盟国家原材料仍从中国进口 [3] - 订单模式向碎片化转变 批量订单减少至几十件 倒逼企业重塑生产逻辑 [5] 市场竞争态势 - 美国市场出口额占比30%的企业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25% 但整体出口增长32% [2] - 8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3.1% 前8个月对美进出口整体下降13.5% [3][5] - 供需两端竞争加剧 企业通过以价换量维持份额 同行业在美国市场大幅降价 [6] 创新发展方向 - 企业通过海外仓备货应对关税突变 创新"货物+服务"贸易模式降低关税压力 [7] - 向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布局绿色合规能力 [8] - 济达纺织开发环保服装 利用消费者可持续偏好实现差异化竞争 [8]
平安理财破局:“工业化+平台化”筑牢回撤防线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0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银行理财负债端受低风险偏好束缚最重 票息保护垫变薄 中高收益资产欠配 市场波动更易传导至净值 [1] - 理财行业进入波动显性化常态化的净值2.0时代 但银行理财整体净值波动小的特点不会消失 [3] - 市场波动加剧 利率持续下行 理财产品需兼顾流动性 稳定性 增值性功能 [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固收及固收+产品近3年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46% 处于同业前列 [2] - 固收产品持满期限后正回报概率达98% 固收+产品达99% [2] - 产品破净比例仅0.65% 负收益比例仅0.55% 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启元策略定开式产品业绩达标率100% 平均年化收益率达4.18% [5] 投资管理策略 - 将回撤管理置于重要位置 辅以清晰指标考核与严格管理机制 [1] - 对固收系列产品净值回撤要求控制在公募基金同类型产品一半以内 [3] - 以目标波动率为核心框架匹配风险预算 动态调整多资产配置比例 [3] - 通过利率债机器交易模型动态调整子策略 以量化对冲策略严控波动回撤 [5] 运营模式创新 - 提出工业化+平台化投资管理模式 解决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一致性和投资效率问题 [3][4] -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协作 将定价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沉淀在平台上 [4] - 现有约1500只产品 通过平台化模式实现高效覆盖 [4] 产品体系升级 - 推出安+心稳致远产品体系 涵盖四大系列:现金管理类安心 固收类安稳 固收+类安致 混合类安远 [7] - 产品定位清晰 安心用于闲钱管理 安稳作为资产配置压舱石 安致参与资本市场 安远追求长期增值 [7]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强调绝对收益为首要经营导向 严控回撤基础上实现收益增厚 [1][2] - 理财服务升级助力母行撬动高质量AUM增长 打造财富管理可持续增长动能 [2] - 提升基础理财占比 优化AUM结构以加强韧性增长 [6] - 启元策略系列规模超600亿元 通过交易模型减少对票息模式的依赖 [5]
热门赛道ETF建仓放缓 部分基金开启防守思维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05
热门行业ETF建仓策略变化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3% [2] - 富国创业板软件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0% [2] - 富国机器人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7% [2] 科技与医药基金业绩表现 - 科技类基金年内最强业绩达196% [3] - 医药类基金年内最强收益超170% [3] 历史建仓速度对比分析 - 2025年6月底科技类ETF快速建仓 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上市前一周仓位达50% [3] - 2024年12月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上市前一周仓位达48% [3] 基金持仓结构转向消费领域 - 富国健康生活基金隐形重仓股涵盖绿茶集团、布鲁可、茶百道等新消费港股标的 [4] - 6月底IFBH公司IPO获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国际、UBS、红杉中国及钟睒睒私募基金集体认购 [4] - 圣贝拉IPO获华夏基金(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477.05万股(400万美元) [5] 消费行业投资逻辑 - 消费股估值相对低迷且估值合理 [6] - 新消费赛道龙头品牌登陆资本市场引发抱团效应 [7] - 消费企业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7] 消费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 - 消费赛道下半年政策明朗化将促进行业竞争理性化 [8] - 疲弱经济环境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创新和经营效率 [8] - 消费品公司具备充沛现金流及国际竞争力产品 [8]
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公募探索主动投资第二曲线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05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曾被奉为圭臬的投资信条,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部分在上一轮牛市中登顶神坛的明星基金经理,其产品业绩一度大幅回撤,至今仍未回本,投 资者纷纷对明星基金经理祛魅;另一方面,近年来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他们或奔 向私募,或暂别投研一线,给持有人和基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以ETF为代 表的指数化投资浪潮汹涌而至,凭借其低费率、高透明度和分散化的优势,不仅侵蚀着主动权益基金的 领地,更挑战着主动基金经理的地位。 在多重夹击下,监管层多次强调行业要回归本源,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基金公司则纷纷探索团队作 战的新模式,力求以更持续、更稳定的方式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这场深刻的变革,不仅关系到基金公司 的未来竞争力,更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 明星基金经理祛魅 "如果要问今年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很多人不知道具体姓名,只是大概知道来自哪家公司,是什么投 资风格。"华东一位公募人士直言,"这和以往的牛市有很大区别,说明现在明星经理的光环已经明显弱 化。" 回溯上一轮牛市,2019年至2021年初,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赛道行情火爆,一批重仓其中的基金经 ...
覆盖全周期生态 华福证券赋能科创企业提升竞争力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04
证券时报记者 孙翔峰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华福证券以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遵循,精 准布局"投早、投小"至"并购重组"全链条服务,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 环,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华福证券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 产业,引导社会资源持续流向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点发展和薄弱环节,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扎 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德良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完善全链条金融服务生态 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对券商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华福证券介绍,公 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布局已由单一融资服务向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生态延伸,加快构建并持续完善全 链条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切实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质效。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华福证券专门成立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委员会,并下设科技金融等五个工作小组,系统制 定科技金融业务发展规划,着力构建"投行+投资+投研"特色服务模式。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