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南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星火燎原 逐梦未来——广发银行南京分行2025年度“党建引领聚合力 广发强音启新程”主题展演圆满落幕
江南时报· 2025-07-18 18:22
此次展演是南京分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入开 展"凝心聚力2.0"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更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展示了南京广 发人"心系家国、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使命情怀和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党史竞答,以歌叙史明志。活动特别设置了党史问答互动环节,以问答形式串联历史与当下,引导全员 深刻领悟"以史为鉴 凝心铸魂"的深刻内涵。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在竞答中重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 风,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凝聚起推动分行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同心共筑,闪耀绽放时刻。经过全员评分,《映山红》获得"最佳展演奖",《灯火里的中国》《如愿》 获得"最佳组织奖",《我的祖国》《微山湖、土琵琶》《国家》获得"最佳创意奖"。14支队伍齐聚舞 台,在掌声与欢呼中共享荣耀时刻。 7月18日,广发银行南京分行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 广发强音启新程"主题职工风采展演。全辖14支代表 队以歌声为媒,通过三个篇章的精彩演绎,展现党建引领下全体干部员工凝心聚力、勇担使命的精神风 貌。 歌声献礼,唱响信仰力量。本次展演分为"星火燎原 信仰之光""风华正茂 金徽闪 ...
昆山民宿备案新政:乡镇赋权,激活乡村文旅
江南时报· 2025-07-18 16:16
昆山民宿备案制改革 - 昆山首批8位民宿业主获得《昆山市旅游民宿备案登记证明》,标志着审批权下放至乡镇后的规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备案登记证明为民宿行业树立发展里程碑,推动行业告别标准不明、监管不清的困境 [1] - 持证上岗对业主既是认可也是责任,为申报全国甲级民宿奠定基础 [1] - 规范管理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乡村美学经济"兴起和农文旅商"四融合"推动民宿业蓬勃发展 [2] - 锦溪镇民宿数量占昆山全市六分之一,成为最密集区域之一 [2] - 备案登记标准不明确曾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堵点 [2] - 《关于促进苏州旅游民宿规范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昆山市旅游民宿规范发展实施办法》出台提供政策依据 [2] - 锦溪镇组建旅游民宿综合管理小组,采用"告知承诺制"替代前置审批,开辟备案绿色通道 [2] 地方政府实施举措 - 锦溪镇通过"换位跑一次"行动深入听取民宿业主需求 [3] - 相关部门对审验困难民宿提供"一次性"整改意见 [3] - 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讲解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3] - 改革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务实工作作风 [3] 行业示范意义 - 昆山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3] - 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3] - 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3] - 规范化发展有望使民宿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3]
建行江苏省分行:护航县域电商焕“新”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7-18 14:56
县域电商与普惠金融创新 - 县域电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兴业态推动电商与特色产业带深度融合 [1] - 建行江苏省分行为县域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包括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全链条支持 [1] - 传统商户转型电商面临资金链紧张问题,70多万资金缺口影响库存补充和业务拓展 [2] 传统商户转型案例 - 建行盐城大丰支行为水产饲料商张玉飞提供150万元三年期贷款,解决其资金缺口问题 [3] - 张玉飞利用贷款采购20吨饲料,首次直播销售额翻倍,销售鱼饲料12.7吨,实现销售额9.6万元 [6] - 建行大丰支行建立"电商货款应急响应机制",覆盖全区12家涉农电商,提升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 [6] 龙头电商发展案例 - 爱文琳杨公司从抖音店铺起步,2021年销售额100万元,2024年飙升至6000万元,拥有60万高价值商业粉丝 [7] - 公司面临600万元流动资金需求,用于换季备货、直播设备升级和专业人才引进 [7] - 建行常州化龙巷支行提供111.7万元小微企业信用快贷,支持公司向8000万到1亿元年销售额目标迈进 [10] 产业集群金融服务 - 东海水晶年交易额达460亿元,抖音直播基地日销售额近300万元,日出货量超万单 [11] - 建行连云港分行推出"收款行家"平台,收汇费率从5%降至1%,资金到账时间从10天压缩至1天 [12] - 平台累计服务1250余户商家,收汇超1亿美元,投放8170万元支持水晶产业发展 [12] 主题服饰产业支持 - 灌云县主题服饰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出口份额占全国八成 [11] - 建行连云港分行为38家企业授信3794万,贷款余额3200万,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12] - 主题服饰产业园加速出海,金融支持覆盖设计、生产、交易全链条 [13]
建行盐城分行助农服务点纪实 乡村振兴的金融“盐”色
江南时报· 2025-07-18 14:56
清晨七点,盐城经开区步凤镇前途村的建行助农服务点已排起长队。头发花白的村民们攥着社保卡、存 折,望着远处驶来的蓝色服务车,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这样的场景,已在前途村持续了2000多个日 夜。 村民刘奶奶来到设在村里的建行银行助农服务点,2分钟不到就取到了钱。过去,她要往返10公里到市 区的网点办理业务,如今"家门口的银行"让她感叹"太方便了"。提起这个助农服务点,红升村村民卞大 叔,也有这样的感受,"助农服务点设在村里,就像家门口的银行,走两步就到。"卞大叔说,"孩子在 外省上学,每个月都要给孩子转生活费,建行银行助农服务点帮我节省了好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变 化源于江苏省盐城开发区支行自2017年起推动的助农取款点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成为普惠金融的生动 实践,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两万公里"为民行" 翻开服务点的"特殊档案",存着78张泛黄的业务凭证存根:有为卧床老人办理的挂失业务,有疫情期间 代买的降压药,还有帮留守儿童转账的学费记录。八年累计服务12.8万人次,相当于每个村民接受过20 次服务。72岁的王大伯是服务站的"铁粉"。他记得2017年暴雨天,客户经理冒雨到他家办理社保卡挂 失;也记得疫情 ...
江苏省建行系统首笔“项目前期贷”落地射阳
江南时报· 2025-07-18 14:56
项目概况 - 龙源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江苏省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1] -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江苏省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1] - 项目前期面临资金需求紧迫、融资渠道有限等难题[1] 融资创新 - 中国建设银行盐城分行为项目投放"项目前期贷"2.8亿元,系全省系统内首笔此类业务[1] - "项目前期贷"打破了传统项目前期因手续不全、风险较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困境[2] - 该笔贷款从申报到批复投放仅用时4个工作日,创造了"建行速度"[2] 服务模式 - 建设银行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涵盖公司业务、风险管理、授信审批等多领域骨干[1] - 采用省、市、县三级行高效协同机制,相关部门全程提供顾问式服务[2] - 通过深入调研客户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精准落实审批要求[1][2] 行业影响 - 该案例标志着江苏省在金融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领域迈出创新一步[1] - 为后续重大项目营销抢占先机,开创金融服务新范式[2] - 提升了建设银行在盐城地区乃至全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3]
建设银行连云港分行不断优化服务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江南时报· 2025-07-18 14:56
大闸蟹养殖行业 - 灌南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 年产值近3亿元 已有30多年养殖历史 [2] - 当地凭借沂沭泗河下游的独特地理优势和丰富水域生态资源发展养殖业 [2] - 精品大闸蟹养殖案例显示140亩蟹塘可实现年净利润50万元 [1] 建设银行金融支持 - 建设银行连云港分行为灌南县63户蟹农累计提供4580余万元贷款 [2] - 针对农户推出"苏农云贷""农机贷""农险贷"等乡村振兴贷产品包 [3] - 通过"裕农产业平台"搭建海产品全链条特色产业链数字化平台 [2]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线上引入土地流转 农业保险等多维数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审批 [3] - 线下采取"一县一策"差异化策略 重点支持产业大镇和特色镇 [3] - 截至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252亿元 覆盖养殖 海鲜 鲜切花等产业链 [2][3] 典型案例 - 宏成家庭农场获建行累计285万元信贷支持 养殖规模达140多亩 [1] - 银行客户经理走访全县11个镇230多个行政村摸排资金需求 [2] - 为农户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 包括全周期风险画像和线上支用还款 [3]
南通农商银行网格化服务引领零售业务转型
江南时报· 2025-07-18 07:19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南通农商银行推出城区网格深耕百日攻坚行动,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转型探索零售业务转型发展之路 [1] - 创新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城区科学划分为若干网格"责任田",每个网格配备专属服务团队,实现"一格一团队"精准服务模式 [2] - 建立严格的督导检查机制,通过定期抽查、随机走访检验员工对网格内商户和居民金融需求的了解程度 [2] 营销与服务模式 - 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攻坚行动,包括"扫街入户"、厅堂沙龙、社区金融知识讲座等多样化营销活动 [2] - 通过企业微信建立长效服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 [2] -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精准服务方案: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灵活授信政策、为社区居民定制理财规划服务、对特殊行业设置准入门槛 [2] 考核与激励机制 - 创新设计"双轨制"考核体系,通过积分制量化评估营销成效,重点考核营销触达率和清单转化率等关键指标 [3] - 实施双重激励措施,业务人员可同时享受绩效考核和个贷推广双重奖励 [3] - 严格防控风险,对弄虚作假行为实行"零容忍"政策 [3] 成效与成果 -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网格化服务标准,显著提升城区市场占有率 [3] - 新增零售客户3000余户,贷款投放同比增长25%,不良率控制在0.8%以下 [3] - 网格化服务被定位为长期发展战略,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 [3]
镇江农商银行深化“合规+”助力业务高质量发展
江南时报· 2025-07-18 07:19
合规管理策略 - 公司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工作,坚持守主责、夯基础、防风险、强治理,多措并举深化"合规+"融合模式,助力业务经营高质量发展 [1] 合规+教育警示 - 公司通过集中学习、日常自学、专家专题培训、员工讲述合规故事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教育干部员工把握制度要求、掌握业务流程、规范操作执行 [1] - 公司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剖析典型案例,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干部员工守住底线、筑牢防线,并组织全员签订合规承诺书,强化自我约束 [1] - 公司厚植"合规为先、风险为要、全面主动、审慎稳健"的合规文化理念,把好员工干部合规"思想关" [1] 合规+管理提质 - 公司将合规管理贯穿业务发展全过程,加强对关键人员、关键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监督管理与常态提示 [2] - 公司结合内外部检查整改成果及监管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案防、信贷、反洗钱等重点领域自查,在问题整改中强化合规管理 [2] - 公司实施"一户一策",建立重点员工关注档案,采取差异化监测措施,明确准入、退出机制,并强化日常监管,运用员工画像进行问题线索研判分析处置 [2] 合规+专项整治 - 公司建立"清雷"行动专项领导小组,深化案件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案件风险报送、案件整治回头看、贷款类案件风险专项排查 [2] - 公司以强化教育、监督、问责为抓手,构建"不敢作案、不能作案、不想作案"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提升案件风险防控水平 [2] - 公司聚焦基础管理、规范经营、合规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化"不专业、不精细、不认真、不负责"问题整治,推动合规管理落到实处 [2] 合规+宣传教育 - 公司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风险合规文化相结合,夯实合规文化底蕴 [3] - 公司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月"等合规教育宣传系列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 [3] - 公司充分利用营业大厅、走廊过道等场所,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核心文化与子文化,打造合规文化宣传阵地 [3]
2024年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江南时报· 2025-07-17 23:33
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22546亿元,同比增长12.8%,创历史新高 [8][17] - 文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83亿元、5483亿元、8980亿元,占比35.9%、24.3%、39.8% [8][17] - 文化核心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11415亿元和11130亿元,占比50.6%和49.4% [17] 行业细分表现 - 文化传播渠道行业增长最快,达44.1%,其次为文化消费终端生产(28.3%)和新闻信息服务(19.0%) [11][17] - 创意设计服务营收3809亿元,占比16.9%,增速4.5% [17]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营收5221亿元,增长15.5%,占比23.2%,贡献率27.2% [14][17] 区域发展差异 - 苏中、苏北地区规上文化产业营收分别增长31.5%和32.7%,达1961亿元和2364亿元 [11] - 苏南5市营收11761亿元,增速12.8% [11] 资产与研发投入 - 2024年末文化产业资产总计57949亿元,增长8.7% [12][17] - 文化核心领域资产45199亿元,增长10.3%,贡献率91.2% [13]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R&D经费435.3亿元,增长3.5%,研发人员12.5万人,占比11.9% [14] 新业态重点领域 - 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服务、游戏服务等6个行业小类对营收拉动作用显著 [14][16]
道路客运数智先锋平台巴士管家十周年:智慧引擎驱动行业变革
江南时报· 2025-07-17 16:03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公司迎来十周年里程碑,自2015年创立以来累计服务超过4.5亿人次,覆盖全国27省265地市,从长途汽车票务平台发展为一站式综合出行服务平台 [1] - 公司以"让出行变得更简单"为使命,深耕道路客运数智化服务领域,成为驱动客运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1] 数智化平台建设 - 公司打造"全域交通数智平台",从数智化运营、技术支持、智能设备、供应链管理、云服务、网络数据安全等多方面赋能客运企业 [2] - 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围绕智能交通数智化应用场景展开,已服务全国550个县级以上城市的客运企业 [2] - 平台显著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强化安全保障,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强国与数字经济战略 [2] 用户服务创新 - 公司依托大数据、云计算、AI算法实现智能线路规划、动态班次调整、余票精准预测,大幅提升出行效率 [4] - 服务从公路客运扩展至火车票、飞机票、网约车、公交地铁查询、定制包车等多元化领域,打造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 [4] - 开通演出赛事专线、机场专线、校园巴士、旅游直通车等定制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出行需求 [4] - 开发AI智能体"小巴问问",为用户提供全程智能陪伴与即时答疑,树立智慧客服新标杆 [4] - 构建多式联运智慧网络,用户可一键购买联程票,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实现精准接驳 [4] 新兴业务布局 - 针对文旅消费需求开通"演出/赛事直通车",相关文旅线路接送规模同比增长200% [5] - 推出便民快巴服务,实现"需求即时响应+运力动态匹配"的精准服务,提升运营效能 [5] - 推出搭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的自助购票机,上线鸿蒙版客户端并荣获"鸿蒙先锋—生态贡献奖" [5] - 推出"关怀版"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以用户需求为锚点,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稳步迈向未来 [7] - 计划以技术突破行业壁垒,以服务筑牢用户信赖,以生态促进行业共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