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全球市场后续“脚本”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5:31
贸易政策动态 - 美国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但不针对"在美国建厂"的公司 [1] - 美国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 税率最高或达250% [1] - 贸易摩擦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和医药领域蔓延 [1] 美国经济与股市 - 纳指年内上涨10% 标普500指数涨幅7 79% [4] - 7月非农就业仅增加7 3万人 远低于预期的10万人 5月和6月新增就业人数合计下修25 8万个岗位 [4] - 7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9 8 低于6月的52 9 ISM制造业PMI从49 0降至48 0 制造业占美国经济10 2% [5] - 标普500指数本季度可能出现高达10%修正 回调幅度可能扩大至15% [6] - "巴菲特指标"飙升至212% 纳斯达克市盈率高达37 31倍 盈利收益率仅2 68% [6] - 标普500指数14日RSI突破76 创2024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7] 黄金市场 - 花旗将未来3个月黄金价格预测从3300美元/盎司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 [10] - 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 同比增长3% [10] - 上半年美元金价涨幅高达26% 跑赢多数主流资产类别 [11] 亚洲市场分化 - 印度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总计高达50%关税负担 影响约80亿美元出口产品 [13] - 印度央行预测GDP增速可能因此下滑0 2至0 5个百分点 [13] - 日本股市韧性增强 美日贸易协议将关税税率限制在15% [14] - 韩国KOSPI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33% 股市总市值首破2万亿美元 [15] - 越南股市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25% 创单日成交最高水平 [16] 中国资产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 3% [17] - 恒生指数年内涨23 85%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8 45%和6 86% [18] - 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和6月净买入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18]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从85调高至90 [18] - 全球19%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 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19]
平台上线、标准立项 香港为何积极构筑RWA基础设施?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5:24
香港RWA产业发展 - 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在香港正式上线,覆盖资产代币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合规登记、信息披露及流通支持 [1] - 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同步启动三项标准立项,重点解决资产确权、价值评估和跨境支付等痛点 [1] - RWA注册登记平台将为机构提供跨境融资、合规交易的基础设施支撑,推动RWA资产在合规框架下标准化流通 [1][6] RWA发展面临的挑战 - 全球范围内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尤其在跨境资产流转中法律适用和合规路径不明确 [3] - 链上链下数据脱节导致资产真实性、权属清晰度和估值标准难以映射到链上 [3] - 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登记托管平台,技术标准碎片化,影响平台互操作性 [3] - RWA产业链条复杂,监管差异和流程割裂导致协同困难 [4] - 高昂的前期成本对中小企业构成较大压力,影响其参与积极性 [4] 香港RWA基础设施构建 - RWA注册登记平台将重点面向金融、不动产、大宗商品与绿色资产等核心领域 [7] - 平台将探索黄金、碳配额、绿色电力收益权等资产的链上登记、托管和流通 [7] - 蚂蚁数科支持朗新科技完成内地首例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的RWA项目,涉及充电桩设备代币化 [7][8] RWA对全球资产数字化的影响 - 香港RWA平台及标准体系有望成为"RWA基础设施输出"原型,为其他司法辖区提供参考 [11] - 香港在推动RWA合规标准落地过程中逐步形成面向全球输出的"香港标准" [10] - RWA注册登记平台将加速全球资产数字化进程,提升资产流通效率与合规性 [11]
平台上线、标准立项,香港为何积极构筑RWA基础设施?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5:20
香港RWA产业发展 - 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在香港正式上线,覆盖RWA资产代币化的数据化、资产化、金融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机构提供合规登记、信息披露及流通支持 [1] - 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同步启动立项《RWA代币化业务指南》《RWA代币化技术规范》《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跨境支付技术规范》三项标准,重点解决资产确权、价值评估和跨境支付等痛点 [1] - RWA注册登记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推动建立编码、分类、标识和评价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形成RWA数据服务和资产目录 [4] RWA产业挑战 - RWA的定义、确权、登记与代币发行等环节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尤其在跨境资产流转中,法律适用和合规路径仍不明确 [2] - 链下资产的真实性、权属清晰度和估值标准难以通过可信机制映射到链上,导致资产风险难以量化、信任难以建立 [2] - RWA产业链条复杂,业务链条较长,尤其在涉及资产出海时,常因监管差异和流程割裂导致协同困难 [3] - RWA融资通常需完成尽调、审计、技术开发等流程,涉及费用较高,时间周期长,对中小企业构成较大压力 [3] RWA应用场景 - RWA注册登记平台将率先具备权属清晰、估值明确、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资产类型,重点面向金融、不动产、大宗商品与绿色资产等核心领域 [5] - 在金融行业中,票据、债权、结构化融资工具、保理资产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资产将率先纳入 [5] - 在不动产方面,写字楼、公寓、房地产信托(REITs)等具备稳定收益的资产也具备良好的代币化基础 [5] - 平台还将探索包括黄金、碳配额、绿色电力收益权在内的大宗商品和绿色资产,为ESG与Web3.0的融合创造新样板 [5] 典型案例 - 蚂蚁数科支持内地新能源上市公司朗新科技成功完成内地首例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的RWA项目,将充电桩设备登记为链上的数字资产 [5] - 在数据化阶段,朗新科技将采集到的设备运营数据接入区块链,完成资产确权与实时运营状态记录 [5] - 在资产化阶段,引入第三方审计、评估和法律机构进行尽调,确保资产符合监管要求 [6] - 在金融化阶段,通过稳定币发行代币完成融资,投资者可在受监管平台上交易该代币,享受收益分配 [6] 全球影响 - RWA注册登记平台的发布将助力香港在"链改金融"的新赛道确立国际先发优势,吸引全球机构交易者、项目方和资产提供者在港落地 [7] - 香港在推动RWA合规标准落地的过程中,正逐步形成一套面向全球输出的"香港标准",涵盖技术框架、合规审核、数据透明、资产确权等关键环节 [7] - 香港的RWA平台及其标准体系将有望成为"RWA基础设施输出"的原型,为其他司法辖区提供技术与监管范式参考 [8] - RWA注册登记平台的发布将显著加速全球资产数字化的进程,推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升级 [8]
进博会“老朋友”新动作:清洁科技、高端轮胎、可持续材料将首秀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0:00
进博会筹备与展区设置 - 第八届进博会技术装备、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于8月8日举办,为最后一场展前对接活动 [1] - 本届进博会将聚焦国家重点产业规划,优化展区设置,升级人工智能体验区,新增未来出行专区及低空经济等新题材 [1] - 展期将举办贸易投资对接会、采购商选品会及"长廊"等活动,促进展商与采购商精准对接 [1] 参展企业与采购商参与情况 - 技术装备展区吸引基恩士、三星、立邦等15家参展商,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有米其林、HRC、博世等5家企业参与 [1] - 采购商包括东风汽车、中铝物资、中国中车等近50家单位 [1] 企业参展亮点与战略成果 卡赫(德国清洁设备商) - 连续八届参展,本届将推出六大首发新品,包括全能型清洁机器人KIRA B 200、矿泉鲜水机及扫吸拖机器人RCF 7 Comfort [3] - 通过进博会实现从"卖产品"到"建生态"的跨越,亚太生产基地扩建及全球研发中心落地加速 [3] - 第七届首发的可折叠清洗机销量突破5万台 [3] 米其林 - 展示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及循环经济成果,涵盖高科技轮胎与复合物材料创新 [5] - 视进博会为"全球创新+中国机遇"的全年交汇点,五次参展深化合作与本土化战略 [6] 昕诺飞(照明技术) - 将展示人工智能照明解决方案,覆盖道路、办公及家居场景,推动健康与低碳照明转型 [6] - 往届进博会促成与上海农投集团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加速创新项目落地 [6] 旭化成(日本材料商) - 连续四年参展,重点展出汽车内饰材料Dinamica及可持续纱线Bembreez™,主打环保与高端应用 [7] 东丽(日本新材料企业) - 第三次参展,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为主题,展示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材料 [8] - 特设未来专区聚焦氢能与循环经济,构建从材料生产到回收的闭环体系 [8]
美媒:特朗普将撤换国税局长 财长暂时代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09:51
当地时间8日,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免去国家税务局局长比利·朗的职务,后 者上任仅两个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代理这一职务。 《纽约时报》以4名知情官员为消息源报道,预计特朗普将提名比利·朗出任驻外大使。贝森特将在 正式继任人选到位前担任国税局代理局长。 据美媒报道,比利·朗是特朗普的坚定政治盟友,先前担任联邦众议员时支持彻底废除国税局的立 法。但他因缺乏税务政策经验和相关背景而受到民主党批评。 尚不清楚谁将接手国税局。《国会山》日报说,自特朗普今年1月第二次出任美国总统以来,比利· 朗是国税局第五名负责人,此前4人以代理身份主管这一财政部下属机构。 除了管理层陷入走马灯式换人,国税局还是特朗普上任以来对美联邦政府部门大裁员的重点对象之 一。财政部发言人5月说,国税局约10万名员工中,已有超过两万人离职。 来源 新华社 《纽约时报》报道说,比利·朗与贝森特不时发生冲突。前者曾对一些同事说,他在国税局做的每 件事都必须事先征得贝森特批准。知情人士还说,比利·朗不时发表与美国税局和财政部政策步调不一 致的言论。 ...
国信证券又撤销12家营业部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09:11
营业网点调整 - 公司近期撤销吉林市解放大路等12家营业网点,涉及乐山、青岛、长治、深圳、佛山等多地 [1]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累计裁撤26家营业部,其中8月裁撤8家,11月裁撤10家,12月裁撤8家 [3] - 公司回应称网点调整是为优化布局、提升经营效能和资源整合,属于正常经营举措 [3] - 近三年营业部数量变化:2022年183家、2023年238家、2024年230家,呈现收缩趋势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01.67亿元(同比+16.46%),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27.84%) [4] - 2024年业务收入结构:经纪业务55.78亿元(占比最高)、投行10.2亿元、资管8.2亿元、自营93.32亿元、信用业务14.23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47.8亿至55.3亿元(同比+52%至76%),主要受自营投资和经纪业务收入增长驱动 [4] 战略方向 - 公司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网络以提升体验 [3] - 网点调整旨在适应行业发展形势,强化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 [3]
证监会:IPO不会大规模扩容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08:40
政策导向与监管措施 - 证监会明确表示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做好逆周期调节 不会出现大规模IPO扩容 [1] - 科创板"1+6"政策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新增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并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 - 创业板同步推出第三套上市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证监会对产能过剩领域实施"红灯暂停" 对硬科技、绿色低碳实行"绿色通道" 同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3] - 2025年证监会维持25%的IPO在审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延续2024年监管力度 严控IPO质量 [3] 市场动态与企业响应 - 政策出台后相关产业企业火速开启IPO辅导备案 2025年1-8月新增辅导备案企业243家 其中6-7月合计112家 远超前五个月月均20-30家的水平 [2] - 实际通过发审会的企业仅43家 过会率95.35% 新增IPO上市62家 募资总额634亿元 显示供给端温和增长 [2] 制度创新与国际比较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推出"并购六条"配套措施 鼓励科技企业通过并购强链补链 而非扎堆IPO [3] - 全球交易所如纳斯达克允许未盈利AI企业直接上市 港交所推出"特专科技"章节 A股政策与之呼应 体现对科技发展趋势的适应 [3]
史带财险获批成为外资独资险企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3:57
股权变更与公司结构 - 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受让上海锦江投资持有的史带财险1120万股股份(0.78%股权),股权变更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持股80%,史带保险与再保险有限公司持股20% [1] - 两家股东公司的最终控股公司均为史带国际有限公司 [1] - 史带财险前身为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2011年引入史带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后者通过定向增发获得20%股权 [1] - 2014年史带国际通过股权收购持股比例增至59.19%,实现对大众保险的绝对控股,公司更名为史带财险 [2] - 2024年12月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以每股2.5元价格收购上海锦江投资持有的0.78%股权 [2] 经营策略与区域调整 - 史带财险近年来多次收缩阵地,2022年撤销苏州、福建、安徽、宁波分公司,2025年3月撤销重庆、湖北分公司,目前仅剩6家省级分公司 [2] - 自2014年12月起暂停除上海地区以外的商业车险业务,2015年底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车险业务 [2] 财务表现 - 2020年保险业务收入12.99亿元,2021年下滑至10.85亿元,2022年进一步下滑至8.98亿元,2023年恢复正增长至9.97亿元,2024年增至10.27亿元 [3] - 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05亿元、0.04亿元、0.29亿元、0.38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2.03%),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24.23%) [3] - 2025年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7.2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5.15% [3] 管理层变动 - 2021年8月至今总经理职位空缺,由副总经理钟向宁主持工作 [3] - 两任总经理周昊明、谭海涛从任职资格获批到离任均不超过1年 [4]
年内举牌22次!险资最青睐这类上市公司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3:48
险资举牌动态 - 弘康人寿通过港股通增持港华智慧能源H股至5%触发举牌[1][3]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22次超过2024年全年20次[1][13] - 举牌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科技等行业[14] 港华智慧能源基本面 - 2024年营收213.14亿港元同比增长7.42% 净利润16.06亿港元同比增长2%[5] - 业务覆盖27个省级区域 燃气业务收入稳定且可再生能源业务持续盈利[5] - 弘康人寿增持45.8万股每股作价3.9659港元 总耗资181.64万港元[4] 弘康人寿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36.75亿元同比下滑12.20% 净利润3.58亿元扭亏为盈[8]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0.58%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65.21%[8] - 48.31%股权被质押或冻结 第一大股东19%股权全部质押[8][9] 行业趋势分析 - 险资举牌回暖因低利率环境下需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13] - 新会计准则下举牌有助于提升险企利润表稳定性[14]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14] 投资策略方向 - 险资偏好高股息特征标的 如银行股和公用事业股[14][15] - 未来可能增持具有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高ROE属性的企业[15] - 举牌后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优化投资收益稳定性[14]
“牛市”来了!白酒教父杀进啤酒圈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3:43
公司动态 - 珍酒李渡创始人吴向东通过个人视频号宣布推出高端精酿啤酒"牛市",零售价88元(375ml),正式进军啤酒领域 [2] - "牛市"啤酒研发周期长达三年,远超常规啤酒半年研发周期,原计划去年上市但因口感测试推迟 [6] - 产品酒精度5.9度,高于市场多数啤酒,定价88元/罐(375ml)被创始人称为"确实有点贵" [7] - 产品定位高端消费人群,划入珍酒品牌运营,已开始招募线下一级代理商和团购商,并在淘宝、京东开设旗舰店 [8] - 公司正在研发另一款啤酒产品,预计明年上市,创始人吴向东曾参与投资精酿啤酒企业辛巴赫啤酒(持股17%) [10] - 湖南东酿牛市啤酒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成立,法人为珍酒李渡执行董事颜涛 [12] 行业趋势 - 白酒企业拓展啤酒业务并非孤例:泸州老窖2023年尝试啤酒业务(销售额仅几百万元),五粮液计划下周上市"风火轮"中式精酿啤酒 [14] - 中国啤酒市场70%份额由华润、青岛、燕京、重庆、珠江五大品牌占据,行业集中度高 [12] 白酒业务战略 - 吴向东提出将新品"大珍·珍酒"打造为"第二个飞天茅台",定位超级大单品,下半年预算将大幅向该产品倾斜 [15][16] - 珍酒李渡2024上半年预计营收24-25.5亿元(同比降38.3%-41.9%),股东应占净利润下滑23%-24%,主因经济不确定性及政策影响导致白酒消费减少 [16] - 公司预计"大珍"产品将在下半年带来可观销售贡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