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潮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东尼电子2024年实现营收1.98亿元,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巨潮资讯· 2025-04-19 15:4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各业务有不同表现,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和毛利提升,光伏业务毛利改善,医疗业务发展良好,半导体业务亏损收窄但毛利不理想,新能源业务营收和毛利增长,持续研发投入有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销售规模 [1][2][3][4]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98,075.27万元,同比增长7.86%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1.79万元,扭亏为盈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501.81万元,同比增长86.52%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7,453,084.65元,同比增长361.37% [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63,948,245.01元,同比增长0.74% [1] - 2024年末总资产5,087,787,899.74元,同比下降4.03% [1] 各业务表现 消费电子业务 - 受益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通过提高产品品质等举措提升经营质量,营收和毛利同比提升 [1] 光伏业务 - 受产业链产品价格下跌影响收缩传统业务规模,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改善盈利质量,营收下滑但毛利显著改善 [3] 医疗业务 - 保持良好发展趋势,配套下游客户供应医疗线束产品,营收和毛利稳步提升,将推进新客户和新规格产品验证量产 [3] 半导体业务 - 进行高规格衬底研发验证和小规模生产供货致营收下降,虽成本管控使亏损收窄但毛利不理想,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约1.71亿元 [3] 新能源业务 - 锚定新能源核心零部件赛道,线路板项目规模化交付营收大增且突破盈利拐点,极耳产品营收毛利下降,整体营收和毛利增长 [4] 研发情况 - 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23,636.69万元,同比减少34.3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3% [4] - 在研项目包括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取得专利138项 [4]
受市场环境影响,五洋自控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5.82%
巨潮资讯· 2025-04-19 15:00
关于业绩变动影响原因,五洋自控说明如下: 1、制造类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包括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散料搬运核心装置、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物流及仓储系统、机制 砂搅拌站等产品。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主动进行调整,适应新的市场趋势,导致短期 业绩波动。 4月18日,五洋自控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称,该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027.87万元,同比下降25.82%;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722.1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亏损11,898.44万元。 | | 2024 年 | 2023 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 年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1, 010, 278, 720. 33 | 1, 361, 892, 047. 06 | -25.82% | 1, 457, 903, 972. 89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 -87, 221, 448. 89 | 41,001,927.58 | -312. 73% | 54. 379. 738. 98 | | 的净利 ...
海康威视2024年营收达924.96亿元,场景数字化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巨潮资讯· 2025-04-19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有增有减,创新业务发展良好占比提升,2025年Q1业绩呈增长态势,同时有股份增持和回购计划 [1][2][3]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营业总收入924.96亿元,同比增长3.5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7亿元,同比下降15.1%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15亿元,同比下降13.5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64亿元,同比下降20.20% [1] - 基本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稀释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4%,同比下降4.30% [1] - 总资产1320.16亿元,同比下降4.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6.69亿元,同比增长5.65% [1] 创新业务情况 - 2024年创新业务总收入224.84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4.31% [2] - 海康机器人成国内行业龙头,完成机器人“手、眼、脚”协同战略布局 [2] - 萤石网络成为具备完整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的AIoT企业 [2] - 海康微影成为国内热成像领域领军企业 [2] - 其他创新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竞争力持续提升 [2] 2025年Q1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上升6.41% [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26亿元,同比上升9.44% [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56.19% [5] - 基本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稀释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1%,同比增长0.04% [5] 其他情况 - 控股股东中电海康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电科投资计划增持公司股份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050.42万股,占总股本0.4387%,成交总金额12.35亿元 [6]
千方科技2024年亏损11.93亿元,子公司宇视科技盈利3.15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4-19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 千方科技2024年度业绩不佳,营收减少且净利润由盈转亏,但安防子公司宇视科技有盈利,同时公司核心产品与技术有亮点 [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49亿元,相比2023年减少6.9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 - 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等影响后净利润-10.96亿元,相比2023年减少495.75% [2] - 安防子公司宇视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54.82亿元,营业利润3.19亿元,净利润3.15亿元 [3] 核心产品与技术亮点 产品矩阵 - 针对家庭和中小工商业提供全系列逆变器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 [3] - 逆变器产品推出3 - 12KW单相混合逆变器和5 - 50KW三相混合逆变器,支持油机接入等,兼容新/旧光伏系统 [3] - 推出多款电池系统,系统容量5KWh - 240KWh,高端堆叠电池空间利用率提升40% [3] 技术性能 - 效率领先,PV转换效率98%,系统效率98%,优于行业平均标准 [4] - 切换无感,并离网切换速度4ms,保障用电连续性 [4] - 智能云平台及APP,可控制和查看储能系统运行状态,基于用电习惯和动态电价智能化管理,AI预测优化充放电策略,电费节省15% - 30% [4] - 极致安全,储能电池系统采用气溶胶防护与多重软件保护结合技术方案 [4] - 极致便捷,储能系统采用All - in - one技术和模块化堆叠技术即插即用,减少安装时间 [4] - 支持远程对逆变器、储能电池新功能持续迭代升级和维护 [4]
受益境外收入增长,中安科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73%至30.51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4-19 11:17
4月18日,中安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称,该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060.78万元,较上年增加6.73%。主要系境外经济活动恢复良好,公司积极开拓市 场业务,持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本报告期公司境外安保综合运营服务业务收入得到了较好的增长。 = l T e D 11 D e 1 8 A II . te 年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2.93万元,同比下降77.76%,,主要系本期公司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支出增加和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当期信用减 值损失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109880.4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系本期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支出增加和研发投 入增加,以及当期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使得经营利润减少,同时债务重组收益增加使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所致。 2024年是公司深化战略转型、蓄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国际出入境政策持续优化但部分区域服务消费增长乏力等背景下,公司境外子公司利用深耕行 业多年的经验积极拓展市场,公司境外业务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2024全年安保综合业务收入实现18.73亿元,同比增长8.14%。 中安科表示,随着智能制造等研 ...
华宇电子拟6月闯关北交所,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受关注
巨潮资讯· 2025-04-19 10:39
2022 年度至2024年度,华宇电子业务规模逐年扩大,但净利润存在一定的波动。 其称,2023 年度受终 端市场需求疲软、客户需求减弱的影响,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公司虽然业务量有所增长,但产品 单价出现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其次,公司所处封测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基于 行业的特定属性,所需投资量大,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的增加也对盈利能 力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公司目前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借款为主,资金成本相对较高。2024 年度,随 着半导体行业需求的逐步复苏,尽管销售价格并未出现明显回升,但销售量快速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快 速增长,净利润明显回升。 近日,证监会披露了华创证券关于池州华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宇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 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六期)。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对于中高端封测需求的提升,华宇电子加大了机器设备的投入;其 次,公司向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位于合肥市高新 区天堂寨路66号的厂房,公司向深圳市宝实 置业有限公司购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黄埔社区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一号园区2栋501、601的 厂房;由 ...
视涯科技IPO进展:今年Q1股东对外转让股份 内控规范有待提高
巨潮资讯· 2025-04-19 10:24
海通证券表示,目前辅导对象的公司治理及内控制度基本完备,公司的内部控制和业务、财务的协同正 在持续完善中。辅导工作小组将会同律师、会计师,督促辅导对象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系统,加强 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协同,协助辅导对象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 的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视涯科技少数股东由于基金到期或自身资金需要等因素,对外转让所持 股份。辅导工作小组按照上市相关要求对新增股东进行穿透核查,确认新增股东的适格性,以及不存在 证监系统离职人员等情况。 据悉,视涯科技主要产品硅基0LED显示屏是XR设备等AI时代新一代智能终端的核心硬件。随着2024年 末及2025年一季度AI行业的跨越式发展,XR设备市场也将迎来爆发。以2025年的CES展会上的"百镜大 战"为代表,Meta、百度、Rokid与雷鸟等厂商纷纷发布自身"AI+AR"眼镜产品,三星、0PP0、vivo、华 为、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布局 XR产品。 海通证券指出,在前期辅导工作中,辅导对象对资本市场法律法规掌握仍有不足。辅导工作小组鼓励接 受辅导对象自主学习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组织线下 ...
晶盛机电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4.93% 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3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4-19 09:4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8日晶盛机电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减少,公司依托半导体装备国产替代趋势发展业务,在集成电路和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有成果,还紧抓行业趋势推进碳化硅衬底产能爬坡、布局光学级碳化硅材料,蓝宝石材料需求复苏下实现同比快速增长 [1][2][3][4]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5.77亿元,同比减少2.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减少44.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9亿元,同比减少43.80%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92元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3亿元(含税) [1] 半导体装备业务发展 集成电路装备领域 - 成功开发12英寸干进干出边抛机、12英寸双面减薄机并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2] - 12英寸硅减压外延生长设备顺利实现销售出货,产品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成功开发应用于先进封装的12英寸三轴减薄抛光机及12英寸减薄抛光清洗一体机,实现30μm超薄晶圆高效稳定加工 [2] 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 - 成功研发8英寸单片式和双片式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提升单位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3] - 8英寸碳化硅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可实现晶格损伤实时修复与掺杂剂高效激活 [3] - 8英寸立式碳化硅氧化炉、激活炉实现稳定量产 [3] - 成功开发应用于碳化硅衬底片和外延片量检测的光学量测设备并出货,实现国产化 [3] 材料业务发展 碳化硅材料 - 受益新能源车发展,导电型碳化硅材料需求增加,8英寸更受青睐;光学技术发展使半绝缘型有望打开消费电子新市场 [4] - 快速推进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能爬坡,拓展国内外客户,产能和出货量增加 [4] - 布局研发光学级碳化硅材料,掌握8英寸稳定工艺,推进12英寸产业化 [4] 蓝宝石材料 - 消费电子和LED行业复苏拉动蓝宝石材料需求,公司实现同比快速增长 [4] - 成功实现1,000kg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并量产,为产业化奠定基础 [4]
英思特:不涉及直接对美出口,美加征关税未对业务造成直接影响
巨潮资讯· 2025-04-18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产品交付不受美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直接影响 越南工厂生产正常且订单增加 已进入多家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供应链 磁性材料进入人形机器人电机客户送样阶段 未来计划深耕消费电子市场并拓展多领域应用 实现协同增长 [2][3] 公司现状 - 产品主要通过国内保税区和内销渠道交付 不涉及直接对美出口 美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未造成直接影响 [2] - 越南工厂于2023年设立 2024年通过供应链认证后具备量产规模 生产经营正常 订单量显著增加 产能可灵活调整 [2] - 已成功进入多家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供应链 覆盖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并与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2] - 磁性材料已进入人形机器人电机客户送样阶段 相关产品需满足高剩磁、耐高温等性能要求 并通过严格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 公司战略 - 加大海外客户开发力度 巩固全球化布局 [2] - 通过深化合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2] - 持续深耕消费电子市场 拓展汽车、电机及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把握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的产业机遇 [3] - 整合国内外资源与技术创新 在多元赛道中实现协同增长 [3] 行业趋势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向量产过渡的关键期 未来将受益于供应链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释放 [2]
华工科技: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巨潮资讯· 2025-04-18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工科技认为“对等关税政策”机遇大于挑战,业务布局良好且校企改制成效显著,还计划进行股份回购、人才引进等提升创新能力和海外销售占比 [2][3] 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通过海外子公司产能扩张弱化美国对华关税业绩影响 [2] - 我国对美加征关税提升公司部分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中美科技脱钩使国内企业转向本土供应链,公司卡位核心技术拓展业务空间 [2] 业务布局 - 感知业务2025年通过开拓新项目等保持增长 [2] - 智能装备业务在新能源汽车、船舶领域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二季度船舶行业订单有望突破10亿元 [2] - 光模块业务受益于国内算力需求激增,泰国工厂及国内研创园项目推动产能提升,800G及1.6T新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2] 校企改制 - 公司校企改制阶段性成效显著,将通过保持核心团队稳定等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潜能 [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73%,用于硬件平台建设及人才引进,探索前沿领域 [2] 未来计划 - 公司拟以3亿至4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3] - 计划未来5年引进500名博士及2000名硕士人才构建创新攻坚力量 [3] - 目前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不足15%,未来将推动该比例提升至30%以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