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搜索文档
凯盛科技子公司多名高管涉嫌走私被刑拘
巨潮资讯· 2025-04-22 14:10
公司涉案情况 - 凯盛科技全资子公司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安徽凯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罪被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涉案金额达4100余万元 [1] - 被告单位涉嫌走私货物740吨,违反国家出口管制政策,逃避海关监管,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 [1] - 案件目前处于收到起诉书阶段,尚未收到法院传票 [1] 涉案人员信息 - 被告人王永和系蚌埠中恒、凯盛应材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因涉嫌走私罪于2024年10月22日被取保候审 [1] - 被告人孙德育系蚌埠中恒副总经理,宋怡系蚌埠中恒外贸部副部长,二人因涉嫌走私罪于2024年9月2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30日被批准逮捕 [2] - 王永和已于2024年10月14日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原因包括国有企业兼职清理要求及风险隔离措施 [2] 案件进展 - 被告单位于2025年1月4日收到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告知书》,案件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2] - 南京海关缉私局已将案件移送至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 [2] 公司经营状况 - 凯盛科技表示本次诉讼不会对中恒公司、凯盛应材及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2] - 公司具备持续完善的治理结构,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团队稳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芯海科技: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小,ADC芯片等已实现对TI等大厂国产化替代
巨潮资讯· 2025-04-21 18:5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海外业务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小 未来将优化结构推动规模化发展 凭借技术优势实现国产替代 业务有进展 虽因研发投入致净利润亏损但营收增长 [3][4]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2792万元 占总营收3.98% 海外业务敞口较低 [3] - 长期聚焦全信号链芯片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 相关芯片已在行业头部客户规模化应用 [3] - 高精度ADC芯片等实现对国际厂商国产化替代 高精度ADC芯片误差率低于0.6% BMS芯片电压采样精度达19μV [3] - 通过“模拟 + MCU”双技术平台形成差异化优势 向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延伸 [3] - 首款车规级BMS芯片即将发布 压力触控芯片已在OPPO FindX8系列销售 [4] - EC芯片累计出货量近1000万颗 应用于荣耀、联想等品牌AIPC产品 [4] - 针对边缘计算的轻量级edgeBMC芯片已上市并导入客户端 [4] - 马达驱动芯片在头部客户旗舰机型量产 [4]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89亿元 占营收41.22% 因战略转型至高端领域致研发投入增加 [4]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2.22%至7.02亿元 剔除股权支付费用后亏损同比缩窄 [4] 行业趋势 关税政策推动国产替代需求 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3]
国博电子:终端类射频芯片产品获客户认可,目前正批量供货
巨潮资讯· 2025-04-21 18:53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博电子终端类射频芯片产品获客户认可并批量供货,新产品开始供货,经营业绩受行业影响,存货管理有模式保障,未来聚焦巩固市场地位并拓展新兴领域 [2][3] 产品情况 - 终端类射频芯片产品包含射频开关、天线调谐器、WIFI模组、终端模组等,供应链韧性及质量控制能力获客户认可,正批量供货多家业内知名终端厂商 [2] - 基于新型半导体工艺开发的手机PA等新产品逐步开始向客户供货 [2] 经营业绩 - 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均超40%,毛利率稳定得益于成本管控措施及产品结构调整 [2] - 一季度营收同环比下滑,主要因T/R组件和射频模块业务收入受行业需求疲软及交付节奏影响,业绩阶段性承压 [2] 存货管理 - 以“以销定产”模式保障供应链安全,一季度存货增长为正常生产储备 [2] - 特种领域T/R组件业务验收周期因客户流程复杂而较长,具体周期因产品型号而异 [2] 产能与研发 - 当前产能利用率良好,募投项目已结项,射频芯片及组件领域研发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十五五”需求增长奠定基础 [2] 未来展望 - 聚焦巩固雷达、5G基站等市场地位,并拓展卫星通信、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3] - 卫星方向T/R组件已批量交付客户,低空经济方面5G - A通感基站及无人机终端射频芯片已规模化应用 [3] - 持续开发高频高密度T/R组件及射频微系统技术,推进产品集成度与频谱范围升级,深化与头部客户战略合作 [3]
普冉股份: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美国关税调整直接影响较小
巨潮资讯· 2025-04-21 18:53
文章核心观点 - 普冉股份受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小,行业需求增长带来业务增量,公司采取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明确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向,且在竞争格局中有一定优势 [2][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直接对美出口占整体营收比例低,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直接影响较小 [2] - 美国此前对芯片等商品豁免征收“对等关税”,政策调整对下游行业及供应链影响待察 [2] 行业市场需求 - 全球消费电子、工业及车规等领域智慧化、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为业务带来增量空间 [2] 抗风险措施 - 通过产品矩阵优化、市场多元化拓展及供应链协同强化抗风险能力 [2] - 推进存储产品在工业和汽车领域认证,加速“存储 +”产品线客户导入 [2] - 深化 AI 新兴场景合作,与主控芯片厂商及供应链伙伴建立紧密联系 [2] - 与上游晶圆厂保持战略合作,确保产能稳定 [2] - 完善内部激励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2] 产品研发方向 - 2025 年重点优化存储器芯片性能,推进 40nmSONOS 工艺迭代及 ETOX 大容量产品布局,加速车载领域批量出货 [2] - 围绕“存储 +”战略,拓展通用 MCU 智能化功能及音圈马达驱动等模拟产品线 [2] 市场拓展计划 - 深化国内客户合作,以工业级产品开拓欧美市场 [2] - 以本地化服务抢占亚太及新兴市场份额 [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大厂策略调整为国产厂商释放空间,普冉 NORFlash 全球市场份额升至第五位 [3] - AI 领域智能手机、边缘设备等场景存储需求提升将驱动业务增长 [3] - 通过 40nm 制程技术领先及 ETOX 工艺成本优化,结合灵活供应链管理策略,增强产品竞争力 [3]
宁德时代重磅发布3款新品,构建动力电池多核时代
巨潮资讯· 2025-04-21 18:31
宁德时代三大重磅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纳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三大产品 [1] - 纳新电池包括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 [1] 纳新电池技术参数 - 乘用车动力电池在-40℃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达90% [2] - 电芯能量密度175 Wh/kg 纯电续航超500公里 混动车纯电续航超200km [2] - 循环寿命超10000次 支持峰值5C超充 通过极端滥用测试不起火不爆炸 [2] - 重卡蓄电池在-40℃可正常启动 使用寿命超8年 自放电率低于3% [2] - 乘用车电池2025年12月量产 重卡电池2025年6月量产 [2] 骁遥双核电池创新 - 首创"电电增程"理念 实现全场景需求覆盖 [3] - 基于350多篇技术专利 累计出货40多万套 [3] - 包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五大创新 [3][4] - 低压双核实现毫秒级无感切换 结构双核采用航天工程分舱防护理念 [4] - 热失控防护采用分区隔离+主动防御机制 [4]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突破 - 全球首款兼具800km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 [6] - 峰值充电功率1.3兆瓦 实现1秒2.5公里补能速度 [6] - -10℃环境下充电5%-80%仅需15分钟 比行业水平提升100% [6] - 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415~425Wh/L [6] - 采用CTP 3.0技术 电池包空间利用率达75% [7] 产品应用场景 - 纳新电池解决北方地区私家车、营运车辆、物流车、特种车辆应用痛点 [2] - 骁遥双核电池支持多种化学体系组合 如钠-铁双核、铁-铁双核等 [5] - 神行超充电池已在16家车企39款车型落地应用 [6]
汽车出口迎重大利好!欧盟将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巨潮资讯· 2025-04-19 16:43
2024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初步裁决结果,决定从2024年7月5日起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反补贴关税,税率介 于17.4%至37.6%之间。 2024年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在终裁披露中将大部分车企的关税税率调整至17%至36.3%。 资料显示,2023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表决支持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45%、为期5年的关税。 近日联合早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 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但尚未签署最终协议。 2025年4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同意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 格承诺谈判,并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2024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公布最终裁决结果,决定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反补 贴税,为期五年。该关税措施原计划于10月31日正式生效,但实际于10月30日零时提前生效。 2024年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答记者问,表示中 ...
东尼电子2024年实现营收1.98亿元,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巨潮资讯· 2025-04-19 15:4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各业务有不同表现,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和毛利提升,光伏业务毛利改善,医疗业务发展良好,半导体业务亏损收窄但毛利不理想,新能源业务营收和毛利增长,持续研发投入有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销售规模 [1][2][3][4]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98,075.27万元,同比增长7.86%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1.79万元,扭亏为盈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501.81万元,同比增长86.52%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7,453,084.65元,同比增长361.37% [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63,948,245.01元,同比增长0.74% [1] - 2024年末总资产5,087,787,899.74元,同比下降4.03% [1] 各业务表现 消费电子业务 - 受益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通过提高产品品质等举措提升经营质量,营收和毛利同比提升 [1] 光伏业务 - 受产业链产品价格下跌影响收缩传统业务规模,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改善盈利质量,营收下滑但毛利显著改善 [3] 医疗业务 - 保持良好发展趋势,配套下游客户供应医疗线束产品,营收和毛利稳步提升,将推进新客户和新规格产品验证量产 [3] 半导体业务 - 进行高规格衬底研发验证和小规模生产供货致营收下降,虽成本管控使亏损收窄但毛利不理想,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约1.71亿元 [3] 新能源业务 - 锚定新能源核心零部件赛道,线路板项目规模化交付营收大增且突破盈利拐点,极耳产品营收毛利下降,整体营收和毛利增长 [4] 研发情况 - 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23,636.69万元,同比减少34.3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3% [4] - 在研项目包括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取得专利138项 [4]
受市场环境影响,五洋自控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5.82%
巨潮资讯· 2025-04-19 15:00
关于业绩变动影响原因,五洋自控说明如下: 1、制造类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包括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散料搬运核心装置、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物流及仓储系统、机制 砂搅拌站等产品。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主动进行调整,适应新的市场趋势,导致短期 业绩波动。 4月18日,五洋自控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称,该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027.87万元,同比下降25.82%;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722.1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亏损11,898.44万元。 | | 2024 年 | 2023 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 年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1, 010, 278, 720. 33 | 1, 361, 892, 047. 06 | -25.82% | 1, 457, 903, 972. 89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 -87, 221, 448. 89 | 41,001,927.58 | -312. 73% | 54. 379. 738. 98 | | 的净利 ...
海康威视2024年营收达924.96亿元,场景数字化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巨潮资讯· 2025-04-19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有增有减,创新业务发展良好占比提升,2025年Q1业绩呈增长态势,同时有股份增持和回购计划 [1][2][3]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营业总收入924.96亿元,同比增长3.5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7亿元,同比下降15.1%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15亿元,同比下降13.5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64亿元,同比下降20.20% [1] - 基本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稀释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4%,同比下降4.30% [1] - 总资产1320.16亿元,同比下降4.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6.69亿元,同比增长5.65% [1] 创新业务情况 - 2024年创新业务总收入224.84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4.31% [2] - 海康机器人成国内行业龙头,完成机器人“手、眼、脚”协同战略布局 [2] - 萤石网络成为具备完整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的AIoT企业 [2] - 海康微影成为国内热成像领域领军企业 [2] - 其他创新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竞争力持续提升 [2] 2025年Q1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上升6.41% [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26亿元,同比上升9.44% [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56.19% [5] - 基本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稀释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1%,同比增长0.04% [5] 其他情况 - 控股股东中电海康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电科投资计划增持公司股份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050.42万股,占总股本0.4387%,成交总金额12.35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