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搜索文档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推进会公告:禁止“智驾”等不当宣传
巨潮资讯· 2025-04-18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车企要落实相关通知要求,提升产品安全水平,同时规范宣传名词和禁用部分功能,因车企夸大宣传辅助驾驶引发多起事故受社会关注 [2] 会议相关情况 -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近60名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代表参加 [2] - 推进会邀请19家车企及1家头部Tier1参会,讨论禁止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用“辅助驾驶”替代“自动驾驶”“智驾”等,禁用“代客泊车”等功能及座椅平躺 [2] 行业现状及问题 - 进入2025年多家汽车品牌开启驾驶全面智能化升级,车企普遍将L2级辅助驾驶当做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宣传,如“智驾平权”“智驾版”等 [2] - 市场发生多起因行车过程辅助驾驶失效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引发社会对“智驾”广泛关注 [2] 行业标准 - 4月1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发文,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自动驾驶技术分L0到L5六个级别,L0级、L1级、L2级只能称辅助驾驶系统,市售车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最多属L2级 [3] 会议要求 - 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担负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2]
芯片公司IPO惊天造假!2元"白菜价"股权交易虚增利润超60%,证监会重罚近千万
巨潮资讯· 2025-04-18 10:02
经广东证监局调查,2020年1月,昆腾微第一大股东李某华以每股2元的价格向公司高管及员工曹某、孙 某等人转让800万股股份,而同期公允价格为每股6元,差价合计3200万元。该交易实质构成股份支付, 但昆腾微在2022年12月披露的创业板IPO招股说明书中未如实披露转让价格,且未进行股份支付会计处 理,导致2020年虚增利润总额320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1.13%,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 除冲刺IPO外,昆腾微还尝试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2023年7月,科创板公司纳芯 微拟收购其67.6%股权,但最终于2024年8月宣告终止。 2023年7月24日,昆腾微主动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深交所于8月4日终止审核。广东证监局认定,公司 及相关责任人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构成信息披露违法。 本案是监管机构对IPO财务造假"零容忍"的又一典型案例。近年来,证监会多次强调压实发行人信息披 露"第一责任"及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对欺诈发行、财务舞弊等行为从严查处。昆腾微的处罚结果也 警示拟上市企业,需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将面临严厉追责。 广东证监局认定,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某作为直接负责的 ...
继极石汽车昌敬之后,又一造车新势力高管清空微博
巨潮资讯· 2025-04-17 11:45
极石汽车创始人昌敬近日清空其抖音及微博账号全部内容,引发外界广泛关注。4月16日,经济参考网援引极石汽车公关负责人 回应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的具体原因,但强调公司运营平稳,产品销量持续上涨。 4月17日翻阅发现,另一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原CEO张勇也将其微博账号内容全部隐藏。而就在此前市场爆料,张勇已身在英 国,并传出张勇在离职前就办理了英国签证,名下多家子公司被指通过账户清零、资产转移等操作沦为 "空壳"。 就该传闻,张勇还于4月14日回应称,其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目前在为哪吒汽车四处奔波融资。 资料显示,极石汽车是洛轲智能、魏桥创业集团及北汽制造共同打造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品牌。根据车主之家数据,极石汽车 在售车型为极石01,该车月销量长期徘徊于3位数,今年3月有所回升,首次达到1028辆。不过相比头部造车新势力,仍有很大 差距。 而哪吒汽车也从2023年末开始走下坡路,并陷入了长期停摆的状态。2024年12月6日,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哪吒汽车 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CEO。 今年3月26日,哪吒汽车官宣,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 ...
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MPV隆重登场,首搭乾崑智驾+鸿蒙座舱
巨潮资讯· 2025-04-16 22:16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乾崑智驾。截止到今年3月底,乾崑智驾累计智驾里程已经超过25亿公里,相当 于绕地球6万多圈。城区智驾时长占总智驾时长占比超过50%,用户已经成功了完成了1.64亿次智能泊 车辅助,有超过55万的消费者使用智驾功能。乾崑智驾在业界首发全向防碰撞系统,自上市以来,总共 规避超过200万次可能的碰撞。乾崑智驾的目标是实现五维安全,为用户提供全时速、全方向、全目 标、全天候、全场景的安全守护。 全新鸿蒙座舱:全场景的智能体验,定义第三生活空间 4月16日,与华为乾崑首次深度合作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MPV全新登场,以划时代的智能科技和豪华 配置,满足用户对高品质新能源智能化MPV的一切向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靳玉志、广汽集团 执委会委员、品牌营销领域负责人黄永强出席品鉴会,共同开启新车品鉴之旅。 首次搭载乾崑智驾ADS,全场景贯通,实现跨城车位到车位 乾崑智驾的车位到车位功能能贯通日常通勤的各种场景,从车位启动智驾,车位自主开出闸机,在公开 道路上智驾可应对各种场景,包括掉头和环岛等复杂的路况。到达目的地停车后,车辆也能自动检测闸 机抬杆。最新的ADS版本支持ETC通行,可实现跨城的车位到车位 ...
竞争加剧致价格下行,贝特瑞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3.76%
巨潮资讯· 2025-04-16 11:33
文章核心观点 - 贝特瑞2024年度业绩下滑,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和正极材料销量下滑所致,同时公司推进海外项目建设并规划产能布局 [2][5]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同比下降4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同比下降43.76% [2] - 2024年毛利率23.0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7.85%,基本每股收益0.83 [3] 产品销售情况 - 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突破43万吨,正极材料销量同比下滑至约2万吨 [2] 产品营收成本情况 - 正极材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4.99%,营业成本下降74.36% [4][5] - 负极材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04%,营业成本下降16.96% [5] - 其他品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80%,营业成本增长105.06% [4][5] - 天然鳞片石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40%,营业成本下降43.11% [4][5]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82%,营业成本下降12.92% [5] 业绩变动原因 - 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行,负极材料受价格下降压力,正极材料受终端市场影响销量大幅下降,导致营收、成本、毛利和净利润下降 [2] - 其他品种毛利率下降是因石墨化副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天然鳞片石墨毛利率减少是因产品售价同比下降 [4] 产能建设情况 - 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 [5] - 在摩洛哥启动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后续规划其他海外市场产能布局 [5] 已投产产能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 [6]
【IPO一线】中国大模型独角兽IPO首秀,智谱华章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巨潮资讯· 2025-04-15 10:59
4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显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华章")正式开启 IPO辅导备案,预计2025年8月-10月完成辅导计划,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资料显示,智谱华章成立于2019年6月11日,注册资本3622.44万元,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专注于做大模型的中国 创新。公司合作研发了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基于此推出对话模型ChatGLM,开源单卡版模型 ChatGLM-6B。 同时,团队还打造了AIGC模型及产品矩阵,包括AI提效助手智谱清言(chatglm.cn)、高效率代码模型CodeGeeX、多模态理解 模型CogVLM和文生图模型CogView等。公司践行Model as a Service(MaaS)的市场理念,推出大模型MaaS开放平台,打造高 效率、通用化的"模型即服务"AI开发新范式。 通过认知大模型链接物理世界的亿级用户,智谱基于完整的模型生态和全流程技术支持,为千行百业带来持续创新与变革,加 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根据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智谱华章无控股股东 ...
江海股份:2024年对美营收占比4.5%,正协同客户共同应对市场波动
巨潮资讯· 2025-04-14 18:47
文章核心观点 - 江海股份2024年营收和利润有所下降但四季度回暖,在技术创新和新兴市场布局有进展,正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2][3] 出口与关税应对 - 2024年公司出口美国本土营收占总收入4.5%左右 [2] - 以往与客户共同承担美国加征关税成本,目前正与客户密切沟通制定应对策略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08亿元,同比下降0.76%;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下降7.41%;扣非净利润6.13亿元,同比下降6.53% [2] - 2024年整体盈利因产品价格下降下滑,第四季度业绩显著回暖,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去库存结束、电动汽车及充电桩需求回升 [2] - 三大类电容器产能利用率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 技术创新 - 超级电容器产品在AI服务器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正与国内外服务器生产商进行产品测试及方案适配 [2] - 预计MLPC产品年内实现规模化订单,逐步应用于CPU、GPU等核心供电场景,有望在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形成新增量 [2] 新兴市场布局 - 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力调频等方向优化产品结构 [3] - MLPC技术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铝电解电容器在光伏、电动汽车等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3] - 控股股东浙江经投将通过增持等方式赋能公司发展,强化竞争优势 [3]
深圳华强北芯片市场现"停报价潮" 商家囤货待涨
巨潮资讯· 2025-04-14 17:40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提高至125% [1] - 美国海关公布20个免征进口税的产品类别包括电脑、笔记本电脑、磁盘、半导体设备、存储芯片和平板显示器 [1] - 未来两个月内关键科技产品与半导体将面临单独的新关税 [1] - 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将实施"特别重点关税" [1] - 半导体和药品将征收行业关税 [1] 行业影响 - 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部分商户暂停CPU、显卡等热门芯片报价 [1] - 部分商户因关税增加暂停销售IC芯片等待涨价 [1] - 国产器件商户可正常发货且价格未受影响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特朗普表示将宣布进口半导体关税税率 [2] - 部分半导体公司可能享有灵活性 [2] - 特朗普希望重启半导体行业贸易并简化关税程序 [2] - 目标推动芯片、半导体等产品在美国生产 [2]
国产氮化镓技术重大突破!镓创晶合三大创新方案亮相
巨潮资讯· 2025-04-14 14:29
4月9-11日,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国内氮化镓 (GaN)功率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苏州镓创晶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镓创晶合)携其最新技术 成果惊艳亮相,展示了在数据中心、两轮电动车及大功率照明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 注。 据镓创晶合董事长助理赵阳介绍,公司此次展出的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较传统硅基方案体积缩小 40%,在20%-60%负载区间效率突破96%(钛金+标准),输出功率最高可达3200W。该产品具备宽输入 电压范围(200-240Vac)、多重保护机制及优异的温度适应性(-5°C至+55°C),为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 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动力支持。 相对于传统硅半导体材料来说,赵阳表示,"氮化镓在中低功率场景具有显著替代优势。在数据中心电 源、消费电子快充等领域,氮化镓的渗透率正快速提升。我们通过优化外延生长工艺,持续降低生产成 本,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其进一步称,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深耕数据中心、交通出行、智能照明三大领域,同 时拓展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随着产能提升和应用技术的突破,氮化镓在功率器件领域的应用 ...
概伦电子拟购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 股票明日起复牌
巨潮资讯· 2025-04-13 22:31
文章核心观点 概伦电子拟购买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交易后公司将成为国内第一家EDA和半导体IP深度协同的上市企业,推动国内EDA和IP生态建设并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1][2] 交易情况 - 概伦电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14日开市起复牌 [1] 公司业务 - 交易前概伦电子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EDA、设计类EDA、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和技术开发解决方案等 [1] - 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IP设计、授权及相关服务 [1] - 概伦电子及标的公司均属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业务均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 [1] 交易意义 - 参照国际EDA巨头发展路径,EDA和IP深度协同是领先EDA企业发展必经之路,也是推动集成电路行业工艺演进和高端芯片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1] - 概伦电子将成为国内第一家EDA和半导体IP深度协同的上市企业,可为几十家晶圆厂和数百家设计公司客户提供全面的EDA和IP解决方案,推动国内EDA和IP生态建设并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 - 标的公司积累的上万套各类物理半导体IP库将为公司EDA工具研发提供支撑和驱动,加速研发并提升竞争力 [2] - 上市公司的EDA产品将为标的公司半导体IP研发提供工具及流程支撑,提升其业务开发效率和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