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进博会搭台,江苏老字号出海正当时
新华日报· 2025-11-06 14:48
参展规模与品牌基础 - 江苏省拥有113个中华老字号和352个江苏老字号,数量居全国前列 [1] - 第八届进博会江苏人文交流活动展区以"江河风物 美好如苏"为主题,全省55家优秀企业集中呈现200多件产品 [1] 传统工艺的创新表达 - 南京云锦研究所展出《龙腾骏业》等3件作品,将鸵鸟羽毛与真螺钿线织入锦面,并运用金线晕色技术,研发历时4个月 [2] - 华凤翔推出"苏超紫砂壶系列",包含1把省壶和13把城市壶,将紫砂古典气韵与体育现代动感融合 [2] - 苏州绣娘丝绸的"蝶韵"系列包袋沿用苏州宋锦,灵感来自清代《百蝶图》,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 [7] 产品材料与技术升级 - 南通本蓝工艺品有限公司(曹裕兴染坊)产品由棉布发展到高支棉、棉麻混纺和丝绸,花型丰富设计新潮 [3] - 高端丝巾品牌"章语Deva-Vani"精选中国顶级雄性蚕丝,运用纳米级量子技术实现百年收藏传承,已拥有100多项作品版权 [4] - 高淳陶瓷的"盛世和韵"宴会用瓷以唐代宝相花为魂,融合立体浮雕和珠光贝母光泽,传达刚柔并济的外交智慧 [6] 品牌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南通本蓝工艺品有限公司通过进博会平台从南通老字号晋级为江苏老字号,新增许多与高端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 [3] - 高淳陶瓷产品已出口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期待借力进博会优化跨境供应链,加大出海面 [6] - 苏州绣娘丝绸参展首日收到欧洲、东南亚等多份意向订单,并与3家国际百货及1家设计机构达成合作计划 [7]
护航中国海上最大光伏项目建设
新华日报· 2025-11-06 14:43
通讯员 郑永波 摄 10月17日,连云港市公安局徐圩新区分局组织民辅警在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建设现场 及周边巡查,并向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宣防。该项目于2024年5月在连云港市开工建设,总投资约98.8亿 元人民币,建成后可年均提供清洁电能约22.34亿千瓦时,将成为中国装机容量和用海面积最大的海上 光伏电站。 ...
人工智能促进高校微专业建设
新华日报· 2025-11-06 14:18
□ 张玲玉 刘睿 陆春华 今年3月份,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 个"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助力毕业生在离校前迅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 高质量充分就业。微专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快速响应细分需求、精准匹配岗位技能"。它既不是传统专业 的"简化版"(传统专业重"体系完整",微专业重"单点深入"),也不是辅修专业的"替代版"(辅修专业 重"知识拓宽",微专业重"能力落地"),而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补充和拓展——为学习者提供"短平 快"的专项能力提升路径。其发展动力源于国家战略需求、产业与市场推动、人才培养现实需要以及个 人职业发展诉求等,现已成为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鉴于当前已有诸多优质的在线教学平台不仅可存储 课程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还具备资源共享与数据分析等强大功能,高校一方面可充分利用这些平 台搭建微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整合微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以便于学生随时查阅学习,另一方面应制度 化推进各类资源的动态更新,包括紧跟产业趋势,动态汇集行业前沿 ...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影视片场跃升产业高地
新华日报· 2025-11-06 07:39
作为部省共建的国家级园区,产业园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刷新发展速度与质量。截至目前,园区已 建成国内首个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拥有中国最大电影级巨幕拍摄屏,集聚影视及衍生产业企 业超800家,累计参与《流浪地球2》《哪吒2》《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千余部影视作品制作。 2024年承接影视剧立项申请343部、拍制315部,年产值突破80亿元,成为长三角数字影视产业的"核心 引擎"。 产业实力的不断攀升,催生出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佳作。从《封神第一部》斩获"五个一工 程"奖、华表奖、金鸡奖三大奖项,到《大风杀》登陆北美市场,再到今年暑期档《南京照相馆》的感 人催泪、《东极岛》的视效震撼银幕……这些作品的出圈,不仅展现了园区的内容创作实力,更折射出 一座城市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如今,在"硬核科技力"提供的技术支撑与"强大服务力"构建的产业生 态双重加持下,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为载体的数字电影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持续为江苏文化产 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经济浪潮下,文化产业与先进科技深度融合成为新趋势。这五年,江苏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崛起 为行业标杆,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正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 ...
深化开放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信长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参观展区
新华日报· 2025-11-06 07:28
进博会平台与开放政策 - 省委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用好进博会平台,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 - 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释放出中国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鲜明信号[1] - 进博会被强调为是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国家级平台[2] 技术装备与前沿技术行业 - 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集中展示高端装备和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产品[1] - 提及企业包括通用电气航空、海克斯康、索尼、霍尼韦尔、江森自控、西门子、不二越等[1] - 企业代表表示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实体经济根深叶茂、营商环境优良,将继续投资中国、深耕江苏[1] - 当前正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行业 - 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参观了辉瑞等企业展台,了解创新药研发和新项目进展情况[2] -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正在推进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2] - 希望与辉瑞在创新研发、临床研究、生产制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2] - 企业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江苏的产业优势、科创优势,携手上下游伙伴加大在苏研发合作和项目投入[2] 人文交流与特色产业 - 江苏人文交流展区设立了苏艺匠心、智享生活、聚势"苏超"等板块,展示老字号特色商品、非遗技艺、智能消费品、"苏超"文创产品[2] - 强调要精心做好展陈工作,丰富体验活动,让广大参观者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江苏的人文魅力[2] - 在青海省海东市展馆,了解苏青支援协作和拉面"四进"工作等情况,祝愿把拉面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带动群众增收[2]
技艺潮流巧碰撞 科技文化双赋能进博会搭台 江苏老字号出海正当时
新华日报· 2025-11-06 07:28
行业与公司发展现状 - 江苏省拥有113个中华老字号和352个江苏老字号,数量居全国前列 [1] - 第八届进博会江苏人文交流活动展区汇集全省55家优秀企业,集中呈现200多件产品 [1] 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品牌升级 - 华凤翔推出"苏超紫砂壶系列",将紫砂古典气韵与体育现代动感融合,作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官方特许非遗联名款 [2] - 南京云锦研究所作品《龙腾骏业》继承古代织造技法,大胆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研发历时4个月,将鸵鸟羽毛与真螺钿线织入锦面 [2] - 南通本蓝工艺品有限公司(曹裕兴染坊)拥有170年蓝印花布生产历史,产品从棉布发展到高支棉、棉麻混纺和丝绸,花型丰富设计新潮 [3] - 章语Deva-Vani品牌以"科创+艺术+非遗"为核心,手握100多项作品版权,采用纳米级量子技术实现丝巾百年收藏传承 [4] 市场拓展与国际合作成果 - 曹裕兴染坊通过参加进博会市场知名度打开,从南通老字号晋级为江苏老字号,新增许多与高端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 [3] - 高淳陶瓷产品出口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盛世和韵"系列被选定为2025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午宴用瓷 [6] - 苏州绣娘丝绸参展首日即收到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多份意向订单,涵盖丝巾、家居丝品,并有3家国际百货及1家设计机构提出合作 [7] - 苏州绣娘丝绸计划与国际伙伴开展高端定制、IP开发合作,将产品引入海外门店甚至联合开发跨界系列 [7]
从通识到思维 AI教育探索江苏进行时
新华日报· 2025-11-06 07:20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索文斌介绍,去年9月,南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破冰",为全体本科新 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还搭起了一套独具特色的"1+X+Y"课程体系。从理解AI基本逻辑,到设 计单一课题,再到参与跨学科项目实训、自主探索创新课题,学生的AI能力沿着递进式路径成长,最 终能自主用AI破解复杂问题。如今,南大已建成近200门AI相关课程的课程矩阵,累计培养学生超1万 人次。南大正在苏州校区规划建设先进数据中心,提前布局高性能计算能力,为未来AI教学、科研的 算力需求备好"粮仓"。 "把AI和专业拧成一股绳,让学生学的就是企业要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孔捷介绍, AI"同心圆"专业群模式,将智能应用融入制造、交通等垂直行业,让学生在真实场景里练出了"上手就 会"的硬技能。学校搭起了U盘黑灯工厂、自动接驳车等7个AI场景化实训基地,学生能亲手调试AI控制 的自动化生产线,也能给自动接驳车优化导航逻辑,一步步把理论变成了实战能力。从这里毕业的学 生,不少人一到企业就能直接上手,成了企业抢着要的"香饽饽"。 教育数字化进程,势在必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郑志强表示,期待与江苏 ...
站在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破万亿新起点蓝色金融 护航向海图强
新华日报· 2025-11-06 07:20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正通过系统性发展蓝色金融以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加速挺进“深蓝” [1] - 蓝色金融作为关键破题之笔,旨在为海洋经济庞大而多元的融资需求提供精准适配的金融服务 [1][2] - 举措包括建立服务平台、推出专项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及构建多方联动的支撑体系 [1][3][6] 蓝色金融政策与平台建设 - 江苏相关部门推出江苏海洋蓝色金融服务平台和海洋产业项目贷款贴息政策 [1] - 全国首个蓝色金融专项服务平台“江苏海洋蓝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涵盖六大板块,已满足涉海企业融资需求27.76亿元,归集入库涉海企业1.63万户,汇集涉海科技成果156项 [6] - 江苏蓝色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正式揭牌蓝色金融服务中心,将组织金融机构轮值驻点开展银企对接 [1][6] 蓝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金融机构创新设计“前期贷+项目贷”组合产品,通过内部银团方式为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提供84亿元授信 [2] - 推出“渔船贷”、“苏海鲜供应链贷”等普惠型产品以及“贝类海洋蓝色碳汇贷”、“海洋牧场贷”等碳汇类绿色产品 [4] - 抵质押方式不断突破,推广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等模式 [4]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鼓励支持涉海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超短融、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等方式进行融资 [4] 区域蓝色金融实践与信贷投放 - 盐城、南通、连云港等沿海城市竞相布局蓝色金融,聚焦海洋绿色产业、低碳技术研发等领域 [3] - 盐城创新推出“碳金融”系列产品,设立海洋经济专项信贷额度,今年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已向盐城涉海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发放贷款273亿元 [3] - 连云港创设“连海融”政银产品,以低成本央行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优惠利率贷款投放 [3] - 南通市海洋发展局与农发行等13家银行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资源精准聚焦海洋产业 [3] 多元化融资工具与资本参与 - 蓝色债券尚处发展初期,截至2024年我国境内共计发行蓝色债券30只,规模309.90亿元,约占绿色债券市场1% [4] - 江苏省海洋经济股权投资基金登记成立,规模达20亿元,由盐城、南通、连云港三市联合省沿海集团、省高投集团共同发起,重点投向“十大海洋产业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保险与融资租赁加速实践,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为国信大丰、三峡能源盐城项目分别提供73亿元和72亿元风险保障 [5] - 江苏金租聚焦省内船舶制造,已服务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新大洋造船等12家船舶制造企业 [5] 重点项目与多方联动生态 - 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约106亿元,创新采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综合开发模式 [2] - 气象服务深度融入蓝色金融,探索“气象+金融”、“气象+海洋”等产品以优化风险管理和运营效率 [6] - 江苏蓝色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有17个重点项目签约,涵盖海洋基金投资项目、银企合作等多个领域 [7]
省社科联第二十一次主席办公会(扩大)在宁召开
新华日报· 2025-11-06 06:31
本报讯(记者朱绍岳)11月5日,江苏省社科联第二十一次主席办公会(扩大)在南京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交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思路举措,总结"十四五"期 间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成效,谋划"十五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筹备组织全省社科界第十次代 表大会做好准备。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准确把握核心要义 与精神实质,团结全省社科界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全会精神上来,为贯彻落实好"十五五"发展 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贡献江苏社科界的智慧和力量。会议传达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构建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有关文件精神。有关理事单位汇报交流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 系建设情况、"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情况,并提出了需纳入省"十五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重 点工作、创新举措及意见建议。 ...
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工程完工
新华日报· 2025-11-06 06:27
工程概况 - 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枢纽工程已全面完工,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1] - 工程总投资额为15.05亿元,属于中央国债投资的重点水利工程 [1] - 工程包含运东闸除险加固、阜宁腰闸拆除重建、通榆河总渠立交加固及六垛南闸闸下港道清淤四项关键节点工程 [1] 建设进展 - 运东闸除险加固工程和阜宁腰闸拆除重建工程于2024年5月底通过通水验收,水下工程建设仅用时7个月 [1] - 通榆河总渠立交加固工程于2024年10月开工,全部建设内容在8个月内完成 [1] - 六垛南闸闸下港道清淤工程从开工到完工验收仅用时7个月 [1] - 整个工程建设任务经过参建各方24个月的共同努力后圆满完成 [1] 运行效益 - 自2024年6月起,运东闸累计运行142天,泄水总量达22.96亿立方米 [1] - 自2024年6月起,阜宁腰闸累计运行270天,泄水总量达29.17亿立方米 [1] - 工程的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已得到充分发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