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从Z世代到银发族:为何微短剧这么火?
虎嗅· 2025-07-23 21:53
微短剧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人占网民总规模68% [1] - 超七成用户养成看微短剧习惯其中3619%每天观看3815%每周多次观看6578%会重复观看同一部剧 [1] - 用户年龄结构呈现全龄化渗透18-30岁占比36%31-40岁31%41-50岁17%50岁以上15% [2][3] - 女性用户占比558%其中18-34岁年轻女性付费意愿最高 [3] - 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3304%成为最大用户来源新一线与一线城市合计25%二线1883%三线2312% [4] 用户偏好与题材特征 - 中老年题材如《夕阳之恋》通过广场舞社群社区微信群快速传播 [3] - 女性偏好自我成长情感自主浪漫爱情等题材 [3] - 全年龄段共同偏好都市情感大女主及萌宝题材 [4] - 优秀文化题材如《重回永乐大典》《家里家外》受到广泛好评 [12] 技术与社会驱动因素 - 智能手机普及率93.8%使短剧可随时随地观看 [10] - 快节奏生活使碎片化时间更适合短剧消费 [6][9] - 技术接受模型显示短剧满足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 [6][10] - 社会加速理论指出短剧适配被切割的时间单元 [7][8][9] 行业发展潜力 - 短剧制作成本低社会参与度高输出密度快 [13] - "短剧+"模式可成为优秀文化传播新渠道 [12][13] - 平台算法优化和评分机制可提升内容质量 [14] - 短剧促进文化传播平等性触及更多弱势群体 [13]
向上社交为何会失败?
虎嗅· 2025-07-23 21:33
向上社交的等级结构 - 富豪派对参与者分为四类:超级富豪"鲸鱼"、年轻模特"女孩"、资源中介"掮客"、中产阶级"生菜" [5] - 男性根据权势金钱分级 女性按外貌分三级(顶级模特/准模特/路人) [7][8] - "鲸鱼"处于核心位置 夜店老板常免单以换取潜在投资机会 [9] 参与者的行为动机 - 模特通过减脂整形维持"被看见"的状态 明知难以改变命运仍参与派对 [14][15] - 掮客将服务关系包装成朋友关系 通过升级着装模仿精英行为 [17][27] - 中产阶级"生菜"付费参与以获得接近大人物的幻觉 [10] 权力关系的本质 - 鲸鱼将女孩视为"家具女郎" 作为权力象征而非平等对话对象 [21][22] - 掮客无法突破结构性边缘 鲸鱼仅视其为派对组织工具而非商业伙伴 [26][30] - 阶层差异通过衣着品味等细节显现 社会资本来源决定关系转化效率 [28] 社会结构特征 - 精英圈层通过排斥机制保持封闭 资源集中度持续增强 [32][33] - 向上社交被包装成阶层跃迁捷径 实际受制于深层权力结构 [34][37] - 东亚文化中的"做题家思维"和确定性追求加剧向上社交焦虑 [35][36]
马斯克开的特斯拉餐厅,模仿不了一点
虎嗅· 2025-07-23 21:27
特斯拉餐厅概况 - 特斯拉首家超级充电餐厅位于美国加州好莱坞66号公路旁,7×24小时全天候营业 [1][2] - 餐厅外观设计灵感来自20世纪50年代汽车影院,银色曲线造型充满未来感 [3] - 内部设计融合霓虹灯、钢铁等赛博元素,营造科幻未来氛围 [4] - 配备250个用餐座位和80个V4超充桩,面向非特斯拉车辆开放 [5] - 设有2块巨型屏幕,实现充电、观影、用餐三位一体体验 [6] 特色服务与产品 - 车主可通过车载屏幕一键点餐,菜单由洛杉矶名厨Eric Greenspan设计 [8] - 招牌菜品包括"Model S肋眼牛排"和"Autopilot奶昔"等特色美食 [9][11] - Optimus人形机器人承担40%送餐任务,日均送餐300份且摔倒率仅0.3% [12][13] - 充电30分钟可观看《银翼杀手》等电影片段,车窗降下同步播放音响 [11] 商业模式创新 - 打破传统餐厅单一盈利模式,融合电费收入、餐饮收入和周边产品销售 [19] - 周边产品包括限定版Cyber汉堡和Optimus玩偶等衍生商品 [19] - 通过机器人送餐实现高效服务,同时实时收集数据优化运营 [18] 场景创新价值 - 将餐厅从单纯用餐场所升级为充电、娱乐、社交一体化生活空间 [15][17] - 太空舱外观和机器人服务具备社交货币属性,激发用户分享意愿 [27] - 场景设计嵌入电动车车主出行链条,符合年轻群体碎片化生活方式 [23][25] - 通过差异化细节制造社交记忆点,满足年轻用户自我表达需求 [22][28] 行业启示 - 传统餐饮需从单纯菜品竞争转向场景体验竞争 [16][20] - 场景创新应轻量化迭代,适应年轻人快速变化的审美偏好 [29][30] - 成功案例显示复合场景可提升翻台率,上海社区面馆翻台率提高一倍 [38] - 东京动漫主题居酒屋通过参与感设计提升用户粘性 [40][41][42]
AI玩具火热,我们找销量榜前列的产品创始人聊了聊
虎嗅· 2025-07-23 20:42
AI玩具行业趋势 - 2024年上半年AI投资从大模型转向硬件和中台服务,AI玩具成为新兴细分方向[1] - 当前AI玩具市场存在技术堆砌、同质化严重问题,多数产品仅是智能音箱变体,缺乏真实陪伴感[1] - 行业毛利率通常在50%-75%之间,但面临流量成本压力[41] 贝陪科技创业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累计融资近千万美元,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青山资本和顺为资本[2] - 创始人黄缨宁为前阿里P10高管,拥有AI和儿童心理学复合背景,创业灵感来自育儿观察[4][5][6] - 产品形态为"毛绒玩具+眼镜",坚持初心未变,已进入天猫AI榜单前五[13][38] 产品研发创新 - 采用全链路自研模式,因现有硬件方案无法满足情绪识别等需求[2][20] - 儿童语音识别错误率从行业平均16-18%降至7%,显著优于主流云服务[30] - 产品30日留存率已超过王者荣耀和Tolan等应用[32] - 采用小单快返生产模式,与供应链共创AI生产SOP[22][23] 产品理念差异 - 反对传统早教理念,注重培养软素质和同理心而非知识记忆[7][10] - 通过故事互动设计激发想象力,如"小红帽"提问方式变革[8] - 产品设计融合儿童心理学,如毛绒材质选择基于安全依恋理论[14][16] 商业化策略 - 定价策略考虑全国市场可及性,非仅一线城市[40] - 当前阶段聚焦产品打磨而非放量,中期目标建立商业正循环[42] - 营销避免硬推早教概念,寻找用户最大共识点[44] 行业协同发展 - 看好多家企业共同培育市场的"蛋糕做大"效应[46] - 认为创业公司应善于借势而非造势,如跟随AI硬件整体趋势[45] - 资本涌入有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行业声量[46]
打工人,不要试图在有毒的职场环境里拼命证明自己
虎嗅· 2025-07-23 20:35
这几天和某个学员聊天,说他们公司,已经成了一个人人表演的舞台。 参加一个会议,下面的人做好了方案,PPT 刚打开,结果老板进来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方案先别讨论 了,我已经想好了方向,你们围绕这个方向落地就行。" 全场沉默,没人说话,没人反驳。 换老板演示 PPT,全场都开始点头,即使有任何问题,也没人站起来提意见,因为"听老板的话",已经 成了这家公司的第一生存法则。 他说那一刻才意识到:原来方案是不需要讨论的,我们只需要"帮老板自证英明"。 我之前以为"烂公司"是流程乱、制度差、加班多,但听他讲了之后才知道,原来真正的烂公司,是一边 腐烂,一边自我神化。 在这种烂环境中,你要是说实话,就会被视为"不懂大局观";你要是稍微动点脑子,就会被评价为"情 商不高"——最吓人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但所有人都在装。 这种烂环境,反对的是一切清醒的人和事。 刚毕业入职的时候,我也像很多人一样,觉得"只要我够努力,就能升职加薪"。 后来才发现,努力反而是最不重要的那一个因素。 你问他们累不累?他们会说:"习惯就好。" 因为他们早已放弃了抵抗,只保留了一个技能——察言观色: 他们从不表达真实意见,只说"组织想听的话";他 ...
宗泽后说“杜建英是宗庆后妻子”,但疑点重重
虎嗅· 2025-07-23 19:56
家族争议 - 宗庆后与杜建英存在实质婚姻关系,杜建英身份为宗庆后妻子 [1] - 宗泽后指控宗馥莉继承大部分遗产,杜建英三个子女所得无法相比 [16] - 宗泽后指责宗馥莉雇佣水军造势并毁损父亲形象 [16] 媒体报道问题 - 《巴伦》报道完全依赖宗泽后单方面说法,未对关键事实进行核实 [6] - 记者未追问宗泽后关于家谱信息不准确的矛盾点 [12][13] - 报道缺乏对宗馥莉及娃哈哈公关部的采访求证 [18] 证据缺失 - 宗泽后未提供宗庆后与杜建英婚姻关系的具体证据 [15] - 关于遗产分配的说法缺乏遗嘱等实质性证据支持 [16] - 对宗馥莉雇佣水军的指控未提供任何证据 [17] 信息矛盾 - 宗泽后此前提供的家谱显示宗庆后子女仅宗馥莉一人 [7][8] - 家谱记载宗庆后妻子为绍兴施幼珍,与最新说法存在冲突 [10] - 家谱修订日期为2008年元月,但未反映杜建英相关信息 [14]
7.4亿美元的冷门赛道,也是被它闯出来了
虎嗅· 2025-07-23 19:4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宠物清凉用品市场规模达7.4亿美元,预计2027年突破12亿美元[2] - 宠物冰垫北美市场年搜索量增长15%~20%,关键词"self-cooling mat"同比增长35%[4] - 宠物降温铝板搜索量年增50%,喷泉游戏垫等新兴品类快速爆量[4] 消费趋势与驱动因素 - 82%宠物主将宠物视为"孩子",Z世代单只宠物年均消费达6103美元[7] - 宠物中暑成为显性焦虑,预防性投入推动冰垫、凉凉衣等成为必需品[8][10] - 产品设计强调场景感、情绪体验和视觉冲击力,具备社交货币属性[11] 供应链与市场布局 - 中国供应链通过南半球及赤道国家实现全年滚动销售,突破季节性限制[11][12] - Temu和Shopee平台出现Q4销售高于Q2的逆季销售曲线[13] - 山东及义乌白牌冰垫批发价低至1~3元人民币,累计售出超200万件[16] 区域产业带分布 - 浙江平阳宠物用品年出口额超12亿元,源飞宠物凉感服饰跻身亚马逊德国站前五[18][19] - 义乌商家形成"气候对冲+全年产销"机制,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72%[20][21] - 广东企业推出69.99美元智能降温宠物窝,进入亚马逊德国子类目前10[23][24] 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 - 汕头企业实现rPET材料规模化应用,通过欧盟碳足迹标签认证[25] - 欧洲市场带"可再生"标签的宠物用品搜索热度同比上涨84%[25] - 深圳企业将半导体制冷、温控芯片等技术集成到宠物智能冰垫中[23]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欧盟新规要求皮肤刺激性测试报告与无毒性认证,仅21%出口企业具备检测能力[28] - 42%北美宠物主不了解产品作用原理,35%担心宠物不适感[30] - 平台爆款68%由无品牌供货,复购率普遍低于18%[33]
6GHz频段争夺战风云突变
虎嗅· 2025-07-23 19:43
6GHz频段争夺战 - 美国FCC立场突变,计划将6GHz上部频段(6425—7125MHz)划归IMT系统,下部频段(5925—6425MHz)保留给WiFi使用,颠覆了2020年将整个6GHz频段划归WiFi的决定 [1] - 中国在2023年已率先将6GHz上部频段(6425—7125MHz)划归IMT系统使用,但对下部频段尚未明确划分 [1][15] - 印度在2025年公布6GHz频段划分方案,上部700MHz给6G系统,下部500MHz给WiFi阵营 [9][10] - 欧洲11家主流电信运营商联合呼吁将6GHz上部频段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以支持未来6G部署 [13] 6GHz频段的战略价值 - 6GHz是中频段仅存的大带宽优质资源,兼具广覆盖和大容量优势,成为全球通信产业争夺的战略要地 [1][5][6] - 无线电频谱作为"数字土壤",其稀缺性与战略价值堪比国土资源,对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等数字应用发展至关重要 [2] - 中国通过科学规划3.5GHz、4.9GHz等频段,快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体系 [2] 技术阵营对垒 - 移动通信阵营(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等)认为6GHz是未来5-10年发展移动通信的最佳频谱资源,特别适合6G部署 [7] - WiFi阵营希望利用6GHz频段突破传统2.4GHz和5GHz频段的性能瓶颈,应对云游戏、VR/AR等大带宽应用需求 [7] - 美国在WiFi产业链中优势明显(英特尔、高通、博通等),这直接影响了其2020年将整个6GHz划归WiFi的政策 [8] 频谱规划的经验教训 - 中国通过前瞻性频谱规划(3.5GHz、4.9GHz等)为5G领先奠定基础 [2] - 欧洲因未能充分利用3.5GHz中频段导致5G发展落后 [3] - 美国初期选择毫米波高频段或600MHz低频段部署5G效果不佳,后转向中频段才推动5G较快发展 [3]
泉果“错付”赵诣
虎嗅· 2025-07-23 17:41
泉果基金概况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由东方红资管原董事长王国斌和原总经理任莉联合创立,二人各持股35% [2] - 公司成立初期因明星阵容备受关注,但当前发展势能不及预期,非货基金管理规模163.96亿元(截至2025Q2),行业排名第108位 [3][14] - 产品以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为主,占整体规模的80%,目前主要产品尚未到赎回期 [3][4] 核心产品表现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2022年10月成立时规模99亿元,当前规模130亿元,但截至2025年7月21日亏损约20%,超额回报-33.5%,最大回撤-46.93% [1][6][7] - **其他权益产品**:刚登峰、钱思佳、孙伟管理的产品目前盈利,但募资规模递减(从20亿元降至7亿元),且业绩未达出类拔萃水平 [3][8][9] - **固收产品**: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债基已清盘(规模从16.3亿元降至1.9亿元),泉果泰然规模仅剩0.8亿元 [1][3] 基金经理分析 - **赵诣**:原农银汇理明星基金经理,2020年以新能源重仓策略获162%收益,但加盟泉果后因新能源板块下行导致业绩滑坡,2023年亏损26%,2024年调整持仓后收益回升(2024年+1.89%,2025年+7.86%) [5][6][7] - **其他基金经理**:刚登峰、钱思佳、孙伟均来自东方红资管,采用质量价值风格,重仓腾讯、宁德时代等白马股,业绩表现中规中矩 [9][10] 公司战略与行业对比 - **投研体系**:注重成长与价值风格互补,全行业覆盖研究,采用反方辩手机制补足盲点 [10] - **个人系公募挑战**:依赖少数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容错率低,权益产品为主的个人系公募(如泓德、睿远)普遍经历规模滑坡 [11][12][13] - **行业参考案例**:成功的个人系公募多以债基为基本盘(如鹏扬基金规模超千亿),权益产品为主的机构易受业绩波动冲击 [11][12]
被外卖大战折磨的商家,不想干了
虎嗅· 2025-07-23 15:43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三大巨头 要求停止非理性竞争 [2][3] - 监管干预时机恰当 正值行业补贴战白热化阶段 [4] 平台竞争现状 - 近三个月行业累计投入近800亿补贴资金(京东200亿+饿了么100亿+淘宝闪购500亿) [9] - 美团CEO公开批评补贴战 称当前60%订单为无意义的"泡沫订单" [5][6] - 新进入者采用"烧钱换市场"策略 迫使头部平台被动应战 [8][12] 商家生存困境 - 中小商家日均外卖订单下降50%以上 部分门店堂食客流归零 [23][24] - 连锁茶饮品牌面临三倍原料成本上涨(如黄柠檬价格)与补贴双重挤压 [39][40] - 典型商家外卖毛利率仅25% 补贴后出现"负4元倒贴收益"订单 [45][59] 市场结构扭曲 - 补贴导致80%流量集中于头部品牌 中小商家线上曝光率归零 [31][32] - 消费者形成价格依赖 正常定价产品被误认为"溢价" [87] - 纯外卖店铺比例激增 部分商家降低食材标准控制成本 [66][71] 行业领袖表态 - 西贝餐饮披露单日承接1.1万笔亏损订单的被迫参与案例 [55] - 10省市餐饮协会联合倡议停止补贴战 涉及湖北/陕西/云南等地区 [58] - 头部品牌普遍反馈补贴订单占比超70%但利润贡献为负 [54][56] 商业模式冲击 - 动态平衡被打破:骑手成本/商家利润/平台佣金结构全面失衡 [13] - 无效订单占比超60% 未能带来新用户仅引发平台间用户迁移 [51][52] - 实体店铺月均亏损扩大 部分连锁品牌面临资金链断裂 [41][42] 长期发展建议 - 行业应转向ARPU提升而非用户总量扩张 [82] - 需建立价格红线机制 防止击穿餐饮成本临界值 [94] - 参考新能源车/光伏行业教训 避免重复非理性竞争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