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浪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威马农机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聚焦转型与产能等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52
公司活动与投资者交流 - 威马农机于9月25日15:00-17:00通过全景网平台举办重庆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 [1] - 活动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 公司财务总监杨琳、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帅、证券事务代表刘施宏出席并回答提问 [1] 战略转型与新兴领域布局 - 投资者询问在农机行业热度较低情况下是否考虑跨界延伸至新能源动力装备、农业数据服务等新兴领域 [1] - 公司回应请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相关内容 未披露具体技术储备、团队搭建或市场调研的实质性进展 [1] 产业链整合与并购规划 - 投资者关注公司未来收购兼并规划 包括整合核心零部件企业、拓展海外渠道商等 [1] - 公司回应请关注指定媒体披露信息 未透露具体重点关注领域 [1] 经营状况与股价保护 - 公司表示目前经营正常 将围绕主业深耕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2] - 相关股东将遵守IPO申报承诺 具体信息需关注指定媒体披露 [2] 全球化战略与泰国工厂进展 - 泰国全资子公司诺威斯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生产基地进展顺利 部分产线已投产 [2] - 公司正加大对东南亚及其他目标市场拓展 具体经营业绩需关注指定媒体披露 [2] 产品研发与技术进展 - 履带旋耕机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系列产品已进入工程样机试验阶段 [2] - 联合收割机类无人驾驶产品已完成工程样机和场地测试 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2] - 公司对农业机器人及"AI+自动农机产品"研发进展均表示需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2] 产能扩张与业绩增长规划 - 2025年重庆和泰国制造基地将全面投产 [2] - 美国子公司及境外商务处等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将逐步完成 [2] - 公司正积极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稳定业绩增长 [2]
浩瀚深度9月25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490万元 溢价率为-3.31%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44
股价表现 - 9月25日收盘价25.34元 单日涨幅1.81%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3.05%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出909.36万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20万股 成交金额490万元 [1] - 成交价24.50元 较收盘价折价3.31% [1] - 买卖方营业部均为长江证券北京百万庄大街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3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810万元 [1]
调研速递|重庆华森制药接受10家机构调研,创新药与业绩成关注焦点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4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投资者活动介绍经营业绩、产品布局和市场开发情况 重点展示创新药研发进展和中成药销售表现 同时积极拓展特医食品和减肥药等大健康领域业务 [1][2][3][4]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2亿元 同比增长5.76% 主要源于化学仿制药集采品种营收增长29.45%及五大重点中成药整体营收增长3.5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5.05万元 同比增加14.27% 扣非净利润4675.48万元 同比增加12.52% 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增加14.24% [2] - 利润增长得益于营收规模增长的规模效应、重点中成药品种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控本增效措施 [2] 创新药研发 - 全资子公司华森英诺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 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2] - 注射用盐酸ORIC-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 部分项目已公开或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 [2] - 2025年5月通过与成都奥睿药业深度资源整合 实现从早期研发生物技术公司向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的跨越式突破 [2] 中成药产品 - 五大重点中成药聚焦中药优势病种领域 多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用药 部分品种已获中药保护或专利奖项 [3] - 公司构建重点品种学术体系 推进产品进入国家级学会临床指南/共识 目前共获得29项权威推荐 [3] 销售渠道 - 销售终端以公立医院为主 院内市场约占七成 [3] - 积极布局零售连锁药店、三终端及电商平台 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3] 特医食品领域 - 公司认为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可观 行业壁垒较高 药企切入有先天优势 [3] - 拥有4项特医食品自研项目 TY005项目已获相关证书 实现零突破 正在进行上市导入期工作 [3] - 将通过多平台探索品牌数字化营销 逐步释放产能 [3] 大健康领域布局 - 减肥药曲畅奥利司他胶囊目前处于市场导入期 为公司在大健康领域布局产品 [4] 投资者关系活动 - 2025年9月25日举办重庆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 [1] - 吸引深圳北斗星太空融投资公司等10家机构参与 包括深圳蓝马资本管理公司、宁波知远投资、广州顺从投资公司等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游雪丹、财务总监彭晓燕等 [1]
小牛电动车三年多亏超5亿 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现象尚存、巨头猛追下智能化光环有所褪色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木 2025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在新国标过渡期结束与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电动自行车 行业迎来高速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激增 29.5%。头部企业凭借渠道、技术与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电动自行车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行业内6家代表上市公司均实现业绩双增。对于小 牛而言,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4.1%至19.38亿元,归母净亏损虽有所减少但仍亏损3296万 元。综合来看,无论是从营收规模,还是从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小牛电动车均垫底,也是业内唯一一 家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 公司年度销量自2021年后便有所下降,2021—2023年,小牛电动车的销量分别为103.8万辆、83.16万 辆、70.98万辆,2024年销量触底有所回升,但尚未到2021年水平。另外2021年后,公司的持续亏损,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小牛电动净亏损分别为0.49亿元、2.72亿元 ...
雅迪控股业绩大涨经销商却称赚钱难 门店密度过大内卷成风、管理难度加大售后及合规问题或双存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3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 同比激增29.5% [1] - 行业在新国标过渡期结束与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双重刺激下迎来高速增长 [1] - 头部企业凭借渠道 技术与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1] - 行业内6家代表上市公司均实现业绩双增 [1] 雅迪控股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11%至191.8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5%至16.49亿元 [1][5] - 2024年总销量较上年锐减350万辆至1302.05万辆 同比下降21.18% [3] - 2024年电动自行车销量下降21.4%至908.9万辆 电动踏板车销量下降20.7%至393.1万辆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8%至282.3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1.8%至12.72亿元 [3] 竞争格局与企业对比 - 爱玛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31亿元同比增长23.04% 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27.56% [2] - 九号公司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2] - 绿源集团营收30.96亿元同比增长22.2%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66.9% [2] - 新日股份营收21.85亿元同比增长27.73% 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21.73% [2] - 小牛电动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34.1% 亏损3296万元实现减亏 [2] 价格策略与促销活动 - 雅迪多款旧国标车型加入降价行列 部分车型叠加地方补贴后相当于打7折 [5] - 北京地区"摩登追光70L"车型降至2900元/辆 累计降价近600元 [5] - 以旧换新可享受500元补贴 旧车可抵300元 原价超3000元车型最低2100元左右可购买 [5] - 经销商为争夺客户自掏腰包加赠头盔 雨衣 手机架等礼品 部分特价车净利润不足100元 [10] 渠道布局与门店网络 - 雅迪线下门店超4.2万家 2019-2024年销售网点从12000家增长至42000家 [10][12] - 门店数量增速显著放缓 实现"一县三店 一镇一店"密度 [10][12] - 河南某乡镇500米距离内出现8家雅迪门店 出现"一街多店"现象 [12] - 部分销售门店相距不足100米 如肖家河门店与农大西门店步行距离仅39米 [12] 产品与技术标准 - 新国标车在安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 包括防火阻燃材料 北斗定位 防篡改设计等 [8] - 新国标改进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新车型价格有上涨预期 [8] - 销售人员确认可解除25km/h时速限制 建议先上牌后解速 [16] 市场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2025年增长由政策强力驱动和需求短期集中释放导致 [8] - 2026年推动力减弱 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 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8] - 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 渠道过剩导致经销商内卷加剧 [14] 售后服务与合规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包含雅迪搜索词的投诉超4500条 大多指向售后服务问题 [14] - 投诉内容包括更换刹车片时未做防护导致车辆前轮被严重腐蚀等 [14] - 存在解除时速限制的合规风险 [16]
启境汽车正式启航:广汽+华为深度融合,刘嘉铭掌舵打造“原生智能”新物种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02
人事任命与战略协同 - 刘嘉铭被任命为广汽与华为合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汽车"的首席执行官 全面负责品牌战略、产品规划、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1] - 刘嘉铭拥有超过25年行业积淀 曾主导汉兰达、凯美瑞等明星车型的企划与销售改革 具备跨领域资源整合能力[3] - 该任命标志着广汽与华为战略协同进入深水区 体现双方在品牌运营和产品定义层面的高度协同[1][3] 组织架构融合 - 自2025年1月起 华为产品、营销、财经等多领域团队已全面入驻启境实行"合署办公"模式[4] - 华为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 实现双方协同"0延迟"[4] - 嵌入式协作机制保障启境每款产品都具备"原生智能"的高端基因 超越传统"华为出系统 广汽造车身"的合作模式[4] 技术赋能体系 - 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ADS 4.0升级为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具备"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安全特性[6] - WEWA架构实现云端与世界模型协同进化 通过AI生成高密度难例场景和多专家能力调度[6]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十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拥有8000人团队 在架构、硬件、安全性等维度构建技术壁垒[6] - 提供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多模态感知基模型等全栈智能解决方案[6] 品牌运营与渠道建设 - "启境"商标由华为引望持有 该操作被视为"华为生态品牌"标准化动作[7] - 华为和广汽于今年8月共同启动城市招募计划 邀请全国百强经销商及豪华车渠道参与[7] - 从商标到渠道、产品到营销 启境已形成具备华为生态特色的高端品牌运作模式[7] 制造基础与市场积淀 - 广汽集团拥有28年造车积淀 曾推出多款经典车型[7] - 汉兰达国内累计销量超过120万辆 凯美瑞国内累计销量超260万辆(全球2400万辆) 雅阁国内累计销量超过340万辆(全球2500万辆)[7] - 广汽制造底蕴与华为智能科技通过多维融合共同构建启境独特竞争力[10] 战略定位与市场预期 - 启境汽车定位为"高端智能移动空间" 不仅是汽车产品[6][10] - 双方ALL IN的态度、一体化团队、全栈华为技术底座和清晰高端定位使首款产品充满想象空间[10] - 在智能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 启境有望以高起点、深融合姿态重塑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10]
Keep与耐克联合推出跑者专属服务,助力更多跑者达成跑步目标
新浪证券· 2025-09-25 16:29
近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与耐克联合推出专属线上服务,为更多跑者提供专属跑步体验,帮助他们跑 得更快、更远、更长久。在这一服务下,用户可一键实现Keep AI教练卡卡与NRC (Nike Run Club)跑 步教练的切换,实现不同教练"同时在线""全方位服务"的多重体验,并可享有NRC跑步教练的专属技 能。 根据当前Keep页面显示,在Keep AI教练卡卡界面下,会员可享受卡卡智能运动方案、训练指导、图片 识别与记录以及多维度数据分析等会员功能;通过 NRC 跑步教练则可获得多重专属技能:生成个性化 跑步计划与训练方案;进行下肢灵活性、单腿稳定性以及核心稳定性等评估,并获取专属评估报告解 读。 据介绍,Keep计划将对App版本再一次升级迭代,将于后续上线全新 9.0 AI 版本,在大模型的推动下, 全力打造智能时代下的 AI Agent。同时,Kinetic.ai为Keep 研发的运动健康垂类专属模型,为行业首 发。这一模型为Keep基于基于大量的运动数据和运动专业知识的沉淀,以及基座模型基础上训练和优 化后发布,在运动健康垂类领域有更专业的表现。 据悉,Keep于年初宣布all in AI后,紧锣密鼓 ...
智能眼镜出货量暴增,光峰科技、利亚德等A股企业竞逐 AR 光学赛道
新浪证券· 2025-09-25 16:2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暴增110%,其中AI赋能智能眼镜占比达78%,远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下半年的66% [1] - 光学显示系统占智能眼镜设备成本的40%,成为产业链竞争焦点 [1] - 专业机构预测全球AR眼镜市场将在2-3年内突破千万级出货量 [1] 光峰科技光学方案突破 - 推出业内首创"LCoS+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解决方案,采用单光机驱动双目显示架构 [2] - 蜻蜓G1光机单目体积0.35cc,典型应用场景下单目光源功耗约55nit/mW,100%APL总功耗约100mW [2] - 方案将终端产品价格拉至1500-2000元区间,大幅降低硬件成本和组装复杂度 [3] 利亚德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AR眼镜采用Micro LED微显示屏和光波导显示方案,整机重量控制在49克,支持户外高亮度显示 [4] - 产品内置AI大模型,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会议记录生成、多语言实时翻译和智能提词功能 [4] - 2025年10月正式推向市场,优先服务文旅、医疗和企业办公等B端行业客户 [4] - 与Rokid联名款AR眼镜支持显示、拍摄、扩声和AI导览功能,可替代传统旅游导览设备 [5] 京东方华灿显示技术进展 - 自主研发0.13英寸Micro LED显示模块,峰值亮度达400万尼特,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 [6] - 为阿里巴巴夸克AR眼镜提供全彩Micro LED显示模组,良品率超过99.99% [7] - 开发6.2寸全彩HUD显示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车用领域 [6] 新相微芯片产品布局 - 为华灿光电Micro LED模块提供驱动芯片,共同解决光损高、色域窄等行业痛点 [8] - 开发出12英寸wafer、720*480分辨率、0.13英寸panel的MicroLED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AR眼镜领域 [8]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和时序控制芯片已陆续完成开发并逐步导入市场 [8] 豪威集团LCoS技术应用 - 为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供应LCoS单片全彩微显示屏,分辨率648×648 [9] - Meta Ray-Ban Display采用LCoS+阵列光波导组合,光效超10%,生命周期出货量预计15-20万台 [9] 歌尔股份战略增资 - 通过换股交易加现金增资方式对歌尔光学实施战略增资,合计注入4亿元资金 [10] - 收购舜宇奥来微纳光学相关公司100%股权,强化在微纳光学领域的布局 [11] - 增资完成后歌尔股份对歌尔光学的持股比例回升至38.5713%,巩固第一大股东地位 [11] 佳禾智能收购与业务表现 - 出资约10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拜雅100%权益,获得高端专业音频技术 [11] - 2025年上半年智能穿戴设备营收占比从6.4%提升至10.08%,对应营收1.01亿元,同比增幅28.76% [12] - 通过参股瑞欧威尔和珑璟光电等企业,构建覆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产业生态 [12] 立讯精密产品与产能 - 新一代全彩AR眼镜采用双芯片架构,续航12小时以上,重量控制在60克以内,峰值亮度6000尼特 [13] - PVG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已进入量产阶段,重量仅45克,光效提升200%,制备成本为传统SRG技术的1/3 [13] - 无锡工厂为阿里夸克AR眼镜提供代工,月产能达30万台,整机组装良率98.7% [14] - 切入Meta新一代消费级AR眼镜Celeste供应链,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批量供货 [15] 蓝思科技量产进展 - AI眼镜下半年进入量产加速期,为北美大客户第一代智能头显提供外观结构件 [16] - 为Meta Ray-Ban Display提供自由曲面光波导支架、0.7mm超薄微晶玻璃盖板和镜腿复合结构件 [17] - 是Rokid全系AI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光学镜片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服务 [16] 水晶光电业务增长 - 汽车电子AR+业务上半年收入2.41亿元,同比激增79%,毛利率提升16.79个百分点至25.24% [18] - AR-HUD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三,海外布局成效初显 [18] - 体全息光波导已实现北美商用小批量量产,业务覆盖显示系统和投影单元等光学零组件 [19] 联合光电战略规划 - 重点构建AR光机和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的工艺体系与设备能力 [20] - 通过投资基金持有逸文科技部分股权,强化双方在AR眼镜领域的战略合作 [20]
刘纪鹏喊话“老登”:振兴中国不能靠白酒,资本市场必须拥抱高科技
新浪证券· 2025-09-25 16:2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24"行情一周年,政策实施效果与市场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知 名专家刘纪鹏先生直播解读。详情>> 谈及资产配置策略,刘纪鹏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发展也要靠高科技,你就不能再老买白酒了吧。" 白酒板块虽在过去五年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靠酒能振兴中国吗?""美国的七姊妹里边可没有白酒 啊,也没有酒啊。" 刘纪鹏同时承认,投资高科技必然伴随高风险属性。"资本市场特点就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那你得玩 得起也得赔得起。" 他建议投资者在高科技领域内部也需精挑细选,理性参与。 据了解,近期因一位资深投资人质疑光模块龙头盈利预测,被年轻分析师回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 登!",使得"老登"一词迅速出圈,成为偏好白酒、能源等高股息板块,对科技成长股持保守态度的投 资者代名词。 责任编辑:杨赐 ...
刘纪鹏解析“924”政策周年中长期资金入市图谱:散户融资、险资放宽、基金改制共塑A股新生态
新浪证券· 2025-09-25 16:18
在机构资金方面,保险公司投资权益市场的比例限制已适度放宽,使其逐步成为资本市场中的"长期资 本"与"耐心资本"。尽管具体入市规模尚不明确,但政策松绑已推动险资积极配置。 此外,公募基金收费模式也迎来改革。管理费与投资业绩挂钩的新机制正在推行,促使基金管理人与投 资者利益更趋一致。 刘纪鹏总结称,从证券公司、保险资金到公募基金,三类机构共同发力,为A股市场注入持续动力,政 策引导效果总体积极。 专题:A股"924"一周年,刘纪鹏称A股仍处价值洼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月25日,在"924"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A股市场已逐步呈现慢牛态势。新浪证券特邀中国政法大学商 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知名专家刘纪鹏先生,为投资者带来深入解读>>视频直播 针对"924"政策在引导保险、年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的成效,刘纪鹏指出,政策效果显 著。他分析,证券公司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与央行贷款机制协同支持上市公司回购。相关资金规 模约2.4万亿元,目前已使用近2万亿元,直接推动了近800点的市场上涨。 刘纪鹏进一步表示,散户投资者信心同步回升,融资活跃度提升。目前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