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早知道
icon
搜索文档
启明创投周志峰对话阶跃星辰姜大昕:探索AI创业的“无人区”
IPO早知道· 2025-06-23 11:23
AGI定义与发展路径 - AGI定义尚未形成行业共识,但阶跃星辰提出以模型完成人类现有工作50%作为AGI到来的标准[7] - 实现AGI分为三个阶段:模拟世界(模仿学习多模态表征)、探索世界(强化学习解决复杂问题)、归纳世界(自主发现新规律)[7][8][10] - OpenAI智能演进五层级(Chatbot→Reasoner→Agent→Innovator→Organization)与阶跃星辰三阶段逻辑一致[10] 大模型技术趋势 - 多模态能力是通向AGI的必经之路,阶跃星辰坚持全模态覆盖及原生多模态理念[11][12] - 模型技术处于陡峭上升期,关键进展包括:强化学习提升推理能力、多模态融合实现理解生成一体化[14][15][19][21] - 理解生成一体化在多模态领域尚未实现,但GPT-4o等模型已展现编辑指令响应能力[21] 阶跃星辰差异化优势 - 构建完整模型矩阵:涵盖语言模型(基础/推理)和多模态模型(语音/音乐/图像/视频)[11] - 推理模型Step R-Mini性能超过OpenAI o1 preview模型,未来将发布满血版推理模型[15] - 智能终端Agent布局聚焦环境感知与任务自主完成能力,目标打造调用模型矩阵的平台[24][25][28] AI Agent发展驱动因素 - 2025年AI Agent火爆源于推理模型成熟与多模态能力提升[25][26] - Agent核心能力包括自动性(独立完成任务)和主动性(预判需求并响应)[27] - 智能终端作为感知延伸(如录音笔Plaud、影石创新相机)是Agent落地重要场景[2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大模型领域形成"新五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DeepSeek、智谱AI、阶跃星辰[6] - 阶跃星辰是上海徐汇区"模速空间"大模型生态中唯一汇报基础大模型进展的企业[6] - AI时代技术底座尚未定型,"模型即产品"理念下底层能力决定产品70%-80%表现[3][29]
银河通用再获11亿元新一轮融资:坚定推进具身智能的产业化突破
IPO早知道· 2025-06-23 11:23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2] - 本轮融资汇聚了宁德时代上市公司战投、溥泉资本、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顶级投资方 [2] 战略合作与产业协同 - 宁德时代作为产业战略领投方,将持续深化产业协同,为公司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技术落地与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3] - 公司与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并与博世中国、博原资本签署三方战略备忘录,聚焦工业制造场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探索和全球市场落地 [8]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智慧零售、工业和康养医疗等场景取得显著进展 [4]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由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在50平米的无人店铺内执行5000种商品种类、6000个货道、10000多盒商品的盘点、补货、取送、打包等自动化全流程,单个新门店部署仅需1天 [5] - 目前北京已有近十家店实现部署和常态化运营,年内有望在全国百家门店投入使用 [6]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王鹤博士强调,具身智能的当下核心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实现产业化突破 [8] - 公司作为具身大模型研究的全球引领者与通用机器人产业落地的先行者,正加速推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向生产力的持续转化 [8]
极智嘉通过港交所聆讯:将成「全球仓储AMR第一股」,年营收24亿创行业纪录
IPO早知道· 2025-06-22 20:0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提供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场景的AMR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减少人工依赖[3] - 公司已连续6年蝉联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入规模为港股机器人板块之最[2][4][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为全球806家终端客户提供服务,覆盖超4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约56,000台AMR[7][8] 财务表现 - 2021至2024年营收从7.9亿元增至2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5%,2024年营收为行业最高[4] - 同期毛利从0.8亿元增至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8.5%,2024年毛利率达34.8%[5] - 经调整EBITDA从2021年-6.72亿元收窄至2024年-0.2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降至3.8%,接近扭亏为盈[6][7] 市场竞争力 - 公司在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和第三方物流领域为全球最大AMR解决方案提供商[7] - 2024年客户复购率74.6%,关键客户复购率8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7] - 2024年72.1%收入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市场,显著高于同行约20%的平均水平[8][9] 全球化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超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8个服务站点、13个备件中心和305名工程师[8] - 海外市场毛利率达46.5%,本地化运营体系成熟高效[9] - 2021至2024年订单量从15.9亿元提升至31.4亿元[7] 行业前景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133亿元增至2024年3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6%,预计2029年达1,621亿元[10] - AMR在仓储自动化渗透率从2020年4.4%提升至2024年8.2%,预计2029年达20.2%[11] 资本与战略 - 公司获得华平投资、CPE源峰、纪源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及产业方投资[11]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销售网络扩张、供应链发展及数字化管理等领域[12]
IPO周报 | 巴奴火锅冲刺港交所;曹操出行、圣贝拉、周六福上市在即
IPO早知道· 2025-06-22 20:08
曹操出行 - 计划于2025年6月25日以股票代码"2643"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4417.86万股,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 [3]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52亿港元,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无极资本等,发行价41.94港元,预计募集18.53亿港元,IPO估值228.23亿港元 [3] - 中国最大网约车平台之一,覆盖136座城市,2024年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升至行业第二,拥有超过34,000辆定制车车队 [4] - 2024年营收146.57亿元,毛利率8.1%较2023年提升,2025年一季度GTV同比增长54.9%至48亿元 [4][5][6] - 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上线曹操智行平台并试点Robotaxi服务,预计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5] 圣贝拉 - 计划于2025年6月26日以股票代码"2508"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9542万股,发行价6.58港元,预计募集6.27亿港元,IPO估值39.18亿港元 [8] - 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3.23亿港元,包括58同城、华夏基金等,IPO前获腾讯、高榕创投等机构投资 [8][9] - 中国最大产后护理集团,拥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2024年收入7.99亿元,市场份额1.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4225万元 [9][10] 周六福 - 计划于2025年6月26日以股票代码"6168"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4680.8万股,发行价24港元,预计募集11.23亿港元,IPO估值102.13亿港元 [12][13] - 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73亿港元,包括深圳罗湖国资、永诚资本等 [13] - 中国第五大珠宝品牌,拥有4129家门店,2024年营收57.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5.8%,净利润7.06亿元 [13][14][15] 云知声 - 于2025年6月20-25日招股,计划6月30日以股票代码"9678"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156.1万股,招股价区间165-205港元,预计募集3.2亿港元,IPO估值117-145亿港元 [17][18] - 引入3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550万港元,包括商汤、臻一资管等,IPO前获启明创投、京东等投资 [18][19] - 中国AGI技术先行者,拥有184 PFLOPS算力的智算集群,推出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2024年收入9.39亿元,毛利率38.8% [19][20][21][22] if - 于2025年6月20-25日招股,计划6月30日以股票代码"6603"在港交所上市,发行4166.68万股,招股价区间25.3-27.8港元,预计募集11.58亿港元,IPO估值74亿港元 [25][26] - 引入11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3.1亿港元,包括UBS、红杉中国等 [26] - 全球第二大椰子水公司,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34%,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净利润0.33亿美元 [27][28]
星动纪元推出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已签订超百单意向订单
IPO早知道· 2025-06-21 09:52
公司背景 - 星动纪元是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成立于2023年8月 [2] - 公司已与海尔智家、世纪金源、天悦酒店等来自制造、连锁零售、连锁酒店、文旅、养老医疗等业务的企业达成战略签约,意向订单超百单 [2] 产品创新 - 星动纪元推出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采用曼妙"小蛮腰"设计,被业内戏称为机器人界"小腰精" [2] - 产品全身44个高自由度,能实现扭腰、握手、摆臂、转头等接近人类肢体的动作 [4] - 搭载仿生7轴高精度机械臂及11自由度"精灵手",每秒完成10次点击动作,单手可拿起10kg重物 [4] - 腿部3个自由度可灵活弯曲升降,能完成拎包、端盘、送水、搬运、叠被子、按电梯等基础工作 [4] 技术优势 - 采用拟人化语音引擎+大模型技术,支持37种以上语言指令精准理解 [4] - 超紧凑型底盘(尺寸582mm×519mm×225mm)+激光雷达+视觉融合导航,实现自主规划路线和狭窄通道避障 [5] - 搭载自研具身模型ERA-42,能通过全身遥操作利用人类数据,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提高学习效率 [5] - 构建"全身遥操作+数据采集+模型迭代"闭环,支持数据手套、VR设备精准同步 [5] 应用场景 - 可应用于商业场景(导购陪购、服务员端盘)、酒店场景(按电梯、擦鞋)、医疗养老场景(送水、递物)等 [7] - 能在商场、店铺等场景中灵活切换导购员、服务员、接待员等角色 [7] 行业影响 - 星动Q5的发布标志着服务机器人行业正式迈入"交互体验升级"新阶段 [2] - 产品从拼"功能"迈入卷"体验"时代,打破传统机器人"交互弱+场景单一"等应用问题 [3][7]
PPIO冲刺港交所:国内最大的独立边缘云计算服务商,营收复合年增长约40%
IPO早知道· 2025-06-21 09:52
公司概况 - PPIO由前PPTV创始人姚欣于2018年创立 最初聚焦边缘云计算服务 通过算力调度平台整合异构闲置算力资源优化部署[1] - 2023年战略拓展至AI云计算服务 依托全球算力网络提供从基础云到AI推理的全栈解决方案 2024年进一步扩展全球AI云市场[1] - 截至2024年底 算力网络覆盖全球1,200多个县市 包含4,000+计算节点 注册开发者超120,000名[2][4] 市场地位 - 按计算节点数计 运营中国最大算力网络 按2024年收入计 在中国独立边缘云服务商中排名第一[4] - 2025年5月日均token消耗量达1,419亿次 位列中国独立AI云服务供应商前两名[3] - 客户涵盖中国前十大互联网公司 国内外科技企业及独角兽 应用场景包括数字人 3D建模 具身智能等[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 86亿元 3 58亿元 5 5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9 7%[5] - 投资方包括Millennium IMO Ventures 蓝驰创投 华业天成资本等知名机构[6]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边缘云服务市场规模1,851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132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370亿元[6] - 2024年全球AI云服务市场规模315亿元 预计以68 5%复合增速增至2029年4,277亿元[6] 募资用途 - 提升分布式云技术能力 升级多模态API平台 - 扩大业务范围提升市场份额 - 推进海外成熟市场及新兴市场扩张[6]
雷鸟创新发布618战报:市占率52%,每卖出两台AI/AR眼镜就有一台来自雷鸟
IPO早知道· 2025-06-20 09:45
市场表现 - 公司在2025年618期间以52%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京东+天猫XR行业双平台销量冠军 [2] - 销量同比增长336% [2][4] - 雷鸟Air 3s Pro新品口袋电视获XR设备双平台销量Top1 [2] - 雷鸟X3 Pro旗舰波导眼镜获全彩波导眼镜双平台销量Top1 [2] - 雷鸟V3系列AI拍摄眼镜获智能眼镜双平台销量Top1 [2] 行业趋势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突破275万台 同比增长107% [6] - 电商平台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800% [6] - AI大模型与AR技术融合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采用三线产品布局:AR眼镜雷鸟X3 Pro 口袋电视雷鸟Air 3s系列 AI拍摄眼镜雷鸟V3 Slim [6] - 全球首次实现智能眼镜侧生成式AI演示 设备可脱离手机独立运行 [9] - 基于骁龙AR1+平台展示AI+AR技术应用 如实时菜谱生成 [9] 生态合作 - 与阿里云 高德地图 蚂蚁集团合作开发AR眼镜大模型 地图导航 安全技术 [6][7] - 与高通联合展示空间计算技术在智能出行和城市生活的应用场景 [9]
云知声今起招股:获商汤等近亿港元基石认购,将成「港股AGI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5-06-20 09:45
公司上市计划 - 云知声今起招股至25日结束,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以"9678"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公司计划发行1,560,98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56,100股,国际发售1,404,880股,招股价区间为165-205港元,至多募集3.2亿港元,IPO市值介于117-145亿港元 [3] - 本次IPO引入3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9550万港元,包括商汤(4370万港元)、臻一资管(3000万港元)、润建股份(2000万元人民币) [3] 技术实力与商业化 - 公司是中国AGI技术先行者,2012年成立后推出首个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并建立Atlas AI基础设施 [4] - 目前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计算能力和10PB存储容量,2023年推出600亿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 [4] - 山海大模型在2024年6月MedBench评测中以82.2分位列第一,在SuperCLUE半年度报告中以72分位居全球第一梯队 [5] - 公司是亚洲最早将AI大语言模型商业化的企业之一,2018年获得WMT2018世界机器翻译技术评测前两名 [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年收入超5亿元企业中增长第二快 [5]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7.27亿、9.39亿元,复合增长率25.0%;同期毛利分别为2.40亿、2.95亿、3.64亿元,复合增长率23.3% [6] - 毛利率维持在38.8%-40.5%区间,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30.5%收窄至2024年17.9% [6]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保持约25%同比增长 [7] 行业前景与客户战略 - 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1804亿元以36.7%复合增长率增至2030年11749亿元 [7] - 公司采用"灯塔客户"战略,已与格力、平安科技、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保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 [6] - 通过与头部客户合作获取垂直行业经验,能够快速识别需求并开发针对性解决方案 [6]
原集微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及Pre-天使轮融资:深耕二维半导体技术
IPO早知道· 2025-06-20 09:45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原集微科技连续完成数千万元种子及Pre-天使轮融资,由中科创星、复容投资孵化并连续投资,司南园科等机构共同出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快速推进产业化 [2] - 公司成立于2025年,由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包文中教授依托其在半导体领域十余年研究成果创办,致力于研发制造超越摩尔极限的原子级芯片和异质集成技术 [5] - 团队集结了国内顶尖高校的10余位正高级教授/研究员、20余位国家级领军人才,深耕二维半导体晶圆集成工艺和器件制备十余年 [5] 技术优势与突破 - 二维半导体材料凭借"原子级厚度"优势在降低漏电、控制功耗、减少工艺步骤、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材料之一 [3] - 公司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级成果,如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实现从材料、架构到流片的全链条自主研发 [5] - 团队研制出全球第一颗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处理器和全球最快写入速度的半导体电荷存储级闪存器件 [7]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全球半导体巨头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已将二维半导体列为3-5纳米节点后硅基替代方案,欧洲微电子中心(IMEC)将其明确为1纳米及以下节点的重要材料体系 [3] - 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能以较低加工难度实现与硅基先进制程类似性能,工艺步骤大幅精简,制造成本数量级降低 [5] - 公司技术通过材料创新实现"工艺降维打击",颠覆传统"制程微缩=性能提升"技术范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纪录 [6] 发展路径与规划 - 公司按照"实验室验证—中试线—量产"路径稳步推进,将深化与现有硅基生产制造线融合,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5] - 团队具备完整的二维材料生长、工艺调控、晶圆集成、器件制造、开发工具、电路设计、流片和测试能力,技术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7] - 与全球领先半导体公司、研究中心建立行业合作与联盟,致力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 [7]
if今起招股:获UBS、红杉、嘉实等3950万美元基石认购,全球第二大椰子水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6-20 09:45
IPO信息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603" [2] - 本次IPO发行41,666,8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4,166,800股,国际发售37,500,000股 [2] - 招股价区间为每股25.3至27.8港元,至多募集11.58亿港元,IPO市值至多为9.45亿美元(约74亿港元) [2] - 11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3950万美元(约3.1亿港元),包括UBS、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等知名机构 [3][4] 公司背景 - 公司植根泰国,历史可追溯至2013年,最初由General Beverage经营if品牌,2022年推出Innococo品牌 [4] - 2022年12月进行业务重组,将国际业务(if及Innococo品牌)从其他业务线中分拆出来,以集中经营泰国以外市场 [4] - 目前产品组合涵盖天然椰子水饮料、其他饮料和植物基零食三大类别,2024年提供32款产品 [5]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全球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二大公司 [5] - 在中国内地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份额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5] - 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份额约60%,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5] - 是中国内地及香港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椰子水公司 [6][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0.87亿美元,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7] - 2023年毛利0.30亿美元,2024年毛利0.58亿美元,同比增长90.7% [7] - 毛利率从2023年的34.7%提升至2024年的36.7% [7] - 2023年净利润0.17亿美元,2024年净利润0.33亿美元,同比增长98.9% [8] - 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19.2%提升至2024年的21.1% [8] 市场前景 - 2024年大中华即饮软饮料市场规模为1,384亿美元,预计将以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1,947亿美元 [8] - 椰子水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将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26.52亿美元 [8] 营销策略 - 邀请肖战担任品牌代言人以深度连结中国消费者 [6] - 与顶尖KOL合作,在抖音、小红书等核心社交平台扩大品牌声势 [6] - 在成都双子塔的巨型LED幕牆投放广告 [6] - 通过与知名本土和国际品牌、零售商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市场渗透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