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早知道
icon
搜索文档
长风药业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超200%,吸入制剂龙头加速全球布局
IPO早知道· 2025-10-08 10:3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652" [2] - 全球发售4119.8万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6698倍认购,是港交所修订新股定价机制后超购倍数第二高的新股 [3] - 挂牌首日报每股44.4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1.15%,市值超过183亿港元 [4] 公司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定位为全球吸入给药技术的新兴领导者,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5]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吸入制剂全链条技术的企业,拥有全剂型技术平台和面向全球的生产设施 [7] - 公司在粒子工程、装置设计、产品评估、生产工艺和临床开发等能力平台处于全球前沿地位 [7] 产品管线与市场覆盖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过敏性鼻炎等治疗领域,可实现多专科覆盖 [7] - 公司布局近40条管线,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获美国FDA批准 [7] - 公司在中国、美国、欧洲及新兴市场进行20多个候选产品的全球开发 [7]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2024年按销量计占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 [9] - CF017销售额从2022年的3.49亿元增至2024年的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9] - 产品CF018于2023年12月获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10] 在研产品与市场机会 - 复方制剂CF006/CF043已完成中国注册临床试验,公司是国内唯一开发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的企业,有望填补原研药Seretide®的市场空白 [10] - 在研产品GW008/GW013是全球首个噻托溴铵软雾剂,瞄准原研药Spiriva®的百亿级全球市场,已在中美欧同步开发 [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吸入性药物是治疗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金标准,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到其他治疗领域 [5][6] - 吸入制剂属药械结合产品,技术门槛高,需综合考虑药物配方、粒径分布、递送设备和患者使用习惯 [12] - 公司从"跟随者"转变为"领跑者",证明了中国本土企业能够在该赛道与跨国药企同场竞技 [12] 投资者背景 - 公司获得高特佳投资、基石资本、远翼投资、金浦投资、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12] - 投资者认为公司已发展为技术平台全面、产品管线丰富的龙头企业 [12]
云迹科技成今年第一家通过聆讯的18C企业:将成「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5-10-04 10:07
被视作"第二曲线"的AI数字化系统业务高速增长。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日前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 10月3日披露聆讯后的资料集。 在18C章程下,云迹科技的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阿里、联想创投、腾讯、启明创投以及携程;资深 独立投资者则为安徽人工智能公司和河南科投。此外,云迹科技的投资方还包括中信证券、光控众 盈、海银资本、沸点资本、金茂资本、澜亭资本、睿住资本、泰州东南文投基金、中移创新产业基金 等。 云迹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提高在中国境内外 的商业化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本文由公众号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C叔↓↓↓ 这意味着, 云迹科技成为今年第一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18C章特专科技企业,亦有望即将正式成 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作为一家机器人服务AI赋能技术企业,成立于2014年的云迹科技现已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 中位列领先地位—— 根据弗若 ...
禾赛成为全球首个年产过百万的激光雷达企业,达全球车辆年产量数字1%
IPO早知道· 2025-10-03 10:12
里程碑事件与行业地位 - 禾赛科技2025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于9月底正式生产下线,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2][3] - 该里程碑标志着公司阶段性实现了“2025年让全球1%的车辆具备三维感知能力”的创业愿景 [4]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在ADAS和机器人领域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37万台 [13] 生产制造与供应链能力 - 公司自建高自动化激光雷达生产线,核心工序自动化率达100%,每20秒可下线一台激光雷达 [8] - 通过自研的智慧云MES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全链路精准追溯和高质量实时管控,杜绝不良品流出 [10] - 2025年全年规划年产能超过200万台,预计年交付量在120万至150万台之间 [13] 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公司自2017年起布局激光雷达专用芯片研发,是业内唯一一家自主研发所有七个关键部件的激光雷达企业 [10] - 通过自研芯片路径开发了AT、ET、FT、XT、OT和JT系列产品,第四代自研芯片整合了全部七个关键部件 [10] - JT系列激光雷达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记录 [12] 市场表现与客户基础 - 公司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ADAS激光雷达和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是行业唯一连续四年获此殊荣的企业 [12] - 已获得来自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计划于2025至2027年陆续交付,客户包括欧洲顶级主机厂、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及多家头部车企 [12] - 在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禾赛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覆盖了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 [12]
蜜雪集团收购「鲜啤福鹿家」,要将「高质平价」的价值主张延伸至现打鲜啤
IPO早知道· 2025-10-02 09:40
鲜啤福鹿家将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据IPO早知道消息,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集团")于10月1日发布公告称,其已在 9月30日盘后与鲜啤福鹿家达成投资及股权转让协议——以约2.9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鲜啤福鹿 家53%的股权。 上述投资及股权转让完成后,鲜啤福鹿家将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蜜雪 集团的财务业绩。 蜜雪集团在公告中指出,其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高质平价"的价值主张,在保持亲民价格的同时持 续提供各品类的高质量产品。而鲜啤福鹿家的现打鲜啤产品亦凭藉"优质原料、严选工艺、口感新 鲜、现打现饮、口味多元"的产品力和平价定位,成功立足大众市场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完成投 资后,蜜雪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进一步满足消费者 对高质平价产品的共同需求,践行"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的使命。 这里不妨补充一下鲜啤福鹿家—— 成立于2021年的鲜啤福鹿家主要为消费者提供每500mL单价约6 至10元的现打鲜啤产品,涵盖经典款鲜啤以及果啤、茶啤、奶啤等创新款鲜啤,截至2025年8月31 日已在中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拥 ...
森亿智能以18C冲刺港交所:全球唯一涵盖L1至L4解决方案的AI医疗企业
IPO早知道· 2025-10-01 10:0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医院AI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按2024年医院收入计算[2] - 公司是全球第四大大型医院医疗AI解决方案供应商,按2024年收入计算[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解决方案赋能超过800家客户,包括超过750家医院和超400家大型医院[2] - 公司是AI医疗行业唯一涵盖L1至L4级别解决方案的企业[4] - 公司已在沙特落地全球首个由AI主导的诊所试点,助推行业向L4级阶段发展[4] 财务表现与融资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4亿元、2.39亿元和2.92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0.91亿元增加23.3%至1.12亿元[8]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9%、30.4%和37.1%,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8.9%[9] - 公司总计完成9轮融资,2024年7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26.6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腾讯、IDG资本、红杉中国和纪源资本[10]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AI医疗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40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906亿元[5] - 中国AI医疗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164亿元扩大至2030年的353亿元[5] - 到2030年,全球L3级AI医疗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8亿元,中国将达到70亿元[6][7] - 预计到2025年L4级AI医疗解决方案将在全球进入试点,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8亿元[7] 技术解决方案层级 - L1级解决方案为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工具用于数据可视化和分析以提升效率[4] - L2级解决方案为AI辅助解决方案,结合医疗知识库与AI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建议[4] - L3级解决方案为AI智能体解决方案,在监督下能自主规划、决策和执行特定任务[4] - 公司正专注于L4级高阶自主智能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验证[4]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在主板挂牌上市[1] - IPO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建银国际和交银国际[1]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加强研发创新、产品完善升级、提升商业化能力、战略性收购及营运资金[10]
天境生物完成近6亿元融资,加速创新药商业化与全球化进程
IPO早知道· 2025-09-30 15:13
公司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 - 公司已成功转型为兼具创新深度与商业广度的全链条、平台型生物科技企业 [1] - 公司通过“即将上市产品商业化+创新产品对外授权(BD)+CDMO服务”的多元化收入模式平衡研发投入与风险 [1] - 公司构建了清晰的双梯队产品管线布局,包括第一梯队(Best-in-Class潜力)和第二梯队(First-in-Class潜力) [2] 近期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C2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及老股东加码 [1] -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推动第一梯队产品的三期临床试验与上市申报,并加速第二梯队全球创新候选药物的研发 [2] 关键运营里程碑与进展 - 公司与法国赛诺菲就尤莱利单抗大中华区权益达成总价值约17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 [1] - 公司成功递交两款产品的上市申请,包括依坦生长激素α以及菲泽妥单抗(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 [1] - 公司与美国渤健合作在中国启动菲泽妥单抗治疗IgA肾病和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 [2] - 普那利单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并已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2] 投资者与合作伙伴评价 - 投资者认为公司展现了稀缺的全方位能力,具备近期可商业化的产品、创新平台和BD交易提供的持续现金流 [2] - 公司被认可为在生物医药行业寒冬与地缘政治变化中成功突围的样本,具备突出的全球BD合作能力 [2] - 合作伙伴认为公司兼具全球化战略视野与差异化布局能力,多款核心品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价值实现路径明确 [2] - 公司管理团队在战略重组中展现出远见和执行力,成功将公司从研发型企业转型为平台型公司 [2]
智元机器人携手无锡,全球首个开放式具身智能体验中心开业
IPO早知道· 2025-09-30 15:13
文旅+科技融合。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智元机器人全国首家开放式具身智能体验中心 于 9月30日 在无锡正式开业。 这座坐落于惠山古镇映月里街区的全球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的沉浸式互动场所,是首个面向 C 端消 费者开放的具身智能文旅融合项目。此次启幕标志着智元机器人成功将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推向文 旅消费场景,为行业开启 C 端商业化运营新范式,也为无锡文旅产业注入 "科技 + 文化" 新活力。 开业现场,无锡智元具身智能体验中心的机器人店长 "梁元"正式上岗,带领首批体验官参观场馆, 近距离感受具身智能的魅力。智元 "远征""精灵""灵犀" 系列人形机器人化身 "服务官",带来多元 互动 。 为保持对 C 端消费者的长期吸引力,智元体验中心 还 构建了场景运营动态焕新机制:一方面,机 器人紧跟月度技术更新节奏持续迭代新技能,同时表演节目与互动项目会结合节日热点、季节特色动 态优化,让游客每次到访都能体验新鲜感;另一方面,二层剧场创新推出 "日场 + 夜场" 双运营模 式 —— 白天聚焦家庭亲子与大众游客群体,打造轻松趣 ...
智谱发布国内最强Coding模型「GLM-4.6」,寒武纪、摩尔线程完成对其适配
IPO早知道· 2025-09-30 15:13
国产大模型与国产芯片协同进入新阶段。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智谱 于 9月30日 正式发布并开源新一代大模型 GLM-4.6,在 Agentic Coding 等核心能力上实现大幅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 这是继 DeepSeek-V3.2-Exp 与 Claude Sonnet 4.5 之后,国庆节 前夕 业界的 又一重大技术发布 。 在公开基准测试和真实编程任务中, GLM-4.6 的代码生成能力已全面对齐 Claude Sonnet 4,成 为目前国内最强的 Coding 模型。同时,模型在长上下文处理、推理能力、信息检索、文本生成及 智 能 体 应 用 等 方 面 均 实 现 全 面 升 级 , 整 体 性 能 超 越 DeepSeek-V3.2-Exp 。 作 为 开 源 模 型 , GLM-4.6 目前是全球开源生态中性能最强的通用大模型之一,进一步提升了国产大模型在全球竞争 格局中的地位。 寒武纪与摩尔线程完成对 GLM-4.6 的适配,标志着国产 GPU 已具备与前沿大模型协同迭代的能 力,加速构建自主可 ...
禾赛官宣获得小米汽车2026-27激光雷达定点,持续助力智驾技术商业化落地
IPO早知道· 2025-09-30 12:07
公司与小米汽车的战略合作 - 2026至2027年公司将继续作为核心战略供应商与小米汽车深化合作[2] - 小米集团是公司重要股东,曾于2021年领投公司D轮融资,金额达3.74亿美元[2] - 自小米汽车上市以来,公司一直是其激光雷达独家合作伙伴,并连续赋能SU7、YU7车型上市[2] 在ADAS领域的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公司激光雷达产品已获得来自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计划于2025-2027年陆续交付[3] - 核心客户包括某欧洲顶级主机厂、某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车企、理想、长安、吉利、长城等头部车企[3] - 公司产品是辅助驾驶的安全标配,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和商用车[3] 在机器人赛道的业务布局与进展 - 在割草机器人领域,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记录[4] - 在四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高精度3D激光雷达已为宇树科技机器狗提供感知技术,并与Vbot、星动纪元等公司达成合作[4] - 在全球Robotaxi领域,前十家公司中有九家选择公司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客户包括Motional、百度萝卜快跑、滴滴自动驾驶等[4] 公司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8亿元,2021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42.3%[5] - 公司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5] - 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5]
珞石以18C冲刺港交所:国内唯一能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的企业
IPO早知道· 2025-09-30 10:1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最齐全的机器人品类提供商之一,基于全栈自研技术平台构建了涵盖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应用生态体系 [2] - 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统称多关节机器人)的企业 [3] - 按2024年销量计算,公司的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在全球制造商中排名第七,且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销量增长率位居中国主要多关节机器人制造商之首 [3] 产品组合与技术能力 - 公司已推出10个系列2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负载覆盖4千克至220千克,工作半径覆盖475毫米至2,705毫米 [3] - 公司已推出3个系列15款协作机器人产品,负载覆盖3千克至45千克,工作半径覆盖705毫米至2,246毫米,并推出了六款具身智能机器人 [3] - 公司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业内首批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产品,具备全栈AI技术,并与智元机器人订立协议提供仿人机械臂用于集成至人形机器人产品中 [2][3] 客户基础与行业应用 - 公司为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客户提供服务,客户覆盖小米、歌尔股份等消费电子企业,法雷奥、福田康明斯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以及新能源、医疗等领域合作伙伴 [4] -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是小米集团多家工厂的国内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并批量向歌尔股份交付复合机器人 [4] - 在汽车领域,公司自2017年起与法雷奥合作,为其全球超10个生产基地提供解决方案,并向福田康明斯灯塔工厂交付机器人及工艺包,助力其实现良品率提升和黑灯生产 [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5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5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1.17亿元增加超50%至1.76亿元 [5] -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4年的21.9%,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达到22.3% [5][6] - 公司已完成总计10轮融资,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52.95亿元人民币 [7] 行业前景与发展战略 - 受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驱动,中国多关节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起以15.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53亿元 [5] - 公司建立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在国内布局5大标准备件库和18个服务网点,在全球设置7大核心配件库并在16个国家/地区部署售后网点,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 [5]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发展全球销售网络、提升生产效率与产能、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营运资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