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AR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凌晨预售!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23 23:33
公司产品发布与定价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10月24日开启双11预售,88VIP会员到手价3699元,普通消费者为3999元 [1] - 产品将于12月初左右陆续发货,京东、抖音等平台同步开启一元预约 [1] - 当前价格并非官方售价,年底产品发布时会公布正式售价 [4] 产品技术与功能特点 - 眼镜搭载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双旗舰芯片,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显示距离可调节 [3] - 为近视人群提供一体化贴合的定制配镜方案,区别于行业普遍的“外挂”方式 [3][4] - 采用双电池加可换电设计,用户可热拔插镜腿更换主电池,换电时副电池维持续航不断电 [5] - 自研SuperRaw超级夜景模式,突破AI眼镜在暗光环境下拍摄不清的行业瓶颈 [5] - 具备通话、音乐、翻译、备忘录、日程提醒、提词及拍照问答等主流功能 [4] - 联合生态服务定制开发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看”安全支付、淘宝搜同款识价、飞猪出行提醒等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认为AI眼镜是智能穿戴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将成为人类的“眼睛”和“耳朵”,具备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 [5] - 公司旨在通过技术、渠道、服务及C2M定制能力整合,解决现有产品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弱等问题 [5] - 眼镜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公司将利用其全场景业务覆盖和领先AI能力 [5] 行业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6]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5.6%,增速全球首位 [6] - 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华为、百度、小米、苹果、OPPO等科技巨头均已入局,行业预计在两三年内进入全面爆发期 [6] - Meta发布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市场反响热烈,部分地区售价已飙升至约15000元人民币 [6] - AI眼镜被视为AI应用落地最佳载体,有望通过技术突破和生态整合,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7]
市场火热!一图看懂AI眼镜产业链
天天基金网· 2025-10-21 17:49
市场增长与前景 - 2025上半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2][6]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2029年)达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6] - 随着AI+AR技术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2][6] 行业竞争格局 - 下半年开始国内厂商格局将迎来重大变化,字节、阿里、百度、魅族等厂商将陆续推出以AI功能为主打的音频与音频拍摄眼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6] - AR眼镜厂商正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和市场下沉,推动产品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 [6] - 2025年新品发布催化不断,AI眼镜产业趋势明确 [7] 产业链相关公司 - 光学领域涉及公司包括蓝特光学、宇瞳光学、舜宇光学科技、水晶光电等 [3][4] - 芯片、存储及电池领域涉及公司包括恒玄科技、兆易创新、佰维存储、普冉股份、德赛电池、欣旺达、豪鹏科技等 [3] - 整机及零部件制造领域涉及公司包括歌尔股份、龙旗科技、长盈精密、领益智造、佳禾智能、蓝思科技等 [4] 相关基金表现 - 东财消费电子增强A近1年收益43.74% [5] - 博时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发起式A近1年收益34.59%,成立以来收益64.58% [5] - 建信电子行业股票A近1年收益65.20%,成立以来收益70.17% [5] - 东吴新经济混合A近1年收益73.44%,成立以来收益89.00% [5]
688381,拟购买半导体资产!出货量大增超64%,这个赛道火热
证券时报· 2025-10-21 08:01
帝奥微收购荣湃半导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荣湃半导体100%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 - 荣湃半导体产品包括数字隔离器、隔离驱动等系列,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新能源等领域,凭借独创的iDivider技术实现国产隔离芯片突破 [3] - 本次交易旨在迅速布局隔离器产品品类,吸收转化标的公司专利技术和客户资源,升级产品矩阵并扩大竞争优势 [3] 全球智能眼镜(AI眼镜)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4]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2024至2029年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5.6%,增速全球首位 [4] - AI眼镜正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驱动智能穿戴设备迭代升级,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4][6] 科技巨头AI眼镜产品进展 - Meta发布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市场反响热烈,实体店几近售罄,中国大陆电商平台价格最高飙升至15000元人民币 [5] - 苹果已暂停Vision Pro头显升级计划,将资源转向开发可与Meta竞争的智能眼镜 [6] - AR智能眼镜品类正成为设备零售和订阅服务的新增长点 [6] AI眼镜产业链相关公司表现 - 立讯精密在AI眼镜零组件和整机产品有广泛布局,约三分之一的市场品类由其提供支持或服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1.17亿元,同比增长22.5% [9][10] - 豪威集团图像传感器产品适配AR/VR及AI眼镜需求,其LCOS产品具高解析度、低功耗等特点 [10] - 多只概念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高增长,其中硕贝德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12.85倍,因其智能穿戴天线等产品与国内知名AI眼镜客户合作进入量产阶段 [10][11] 市场资金与机构预期 - 今年前三季度AI眼镜概念股融资资金净买入额超10亿元的有12只,立讯精密以50.07亿元净买入额居首 [9] - 根据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净利润有望翻倍增长的概念股有11只,三安光电、TCL科技预测增幅居前,分别为294.41%和289.41% [12]
智能眼镜市场火热 上半年出货量增超64%
证券时报· 2025-10-21 01:10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概况 - 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1] - 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1] - 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2024至2029年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5.6%,增速全球首位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智能眼镜正成为各大科技公司主攻方向,Meta发布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市场反响热烈,实体店售罄且预约爆满 [2] - 苹果已暂停Vision Pro头显升级计划,将资源转向开发可与Meta竞争的智能眼镜 [2] - AR智能眼镜逐渐取代VR头显成为新焦点,被视为设备零售和订阅服务的新增长点 [2] - 行业认为智能眼镜是AI应用落地最佳载体,有望通过技术突破和生态整合,从“小众玩具”迈向“大众终端”,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 [2] 产业链公司布局与业绩 - 今年前三季度,AI眼镜概念股中立讯精密获融资净买入50.07亿元,豪威集团、长盈精密、中兴通讯和瑞芯微净买入额均超15亿元 [3] - 立讯精密在AI眼镜零组件和整机产品有广泛布局,约三分之一市场品类由其提供支持或服务 [3] - 豪威集团图像传感器产品凭借小尺寸、低功耗优势适配AI眼镜需求,其LCOS产品为市场提供高解析度、低成本方案 [3] - 已发布三季报的概念股中,立讯精密、领益智造、瑞芯微、思特威前三季度净利润规模超5亿元 [4] - 硕贝德、思特威、瑞芯微等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其中硕贝德增幅最高达12.85倍,因其智能穿戴天线等产品与知名AI眼镜客户合作进入量产阶段 [4] 机构预测与增长潜力 - 根据多家机构一致预测,在2024年盈利的AI眼镜概念股中,有11只个股2025年净利润有望翻倍增长 [4] - 三安光电、TCL科技、齐心集团、豪鹏科技、光峰科技预测净利润增幅居前,依次为294.41%、289.41%、180.81%、164.47%、159.86% [4]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9-12)
金十数据· 2025-09-12 20:16
黄金价格预测 - 瑞银将2025年底黄金目标价格上调至3800美元/盎司(此前为3500美元/盎司),并预计2026年年中达到3900美元/盎司(此前为3700美元/盎司)[1] - 预计黄金ETF持仓量到2025年底将接近略高于3900公吨的纪录高点[1] 原油价格展望 - 花旗预计未来三个月布油价格回落至每桶65美元,未来6至12个月降至每桶60美元,因欧佩克+逐步撤回自愿减产及俄罗斯供应受限[1] - 三菱日联指出油价受地缘政治风险与供应过剩拉锯影响,美国原油库存上周增加390万桶限制涨势[3]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 标普认为欧洲央行已结束降息周期,但粘性服务业和食品通胀压制消费者信心[1] - 德银分析显示欧洲央行预测暗示低利率将持续至2027年,核心通胀预测下调至1.8%[1] - 摩根大通推迟欧洲央行降息预期至12月(此前预计10月),因全球增长风险显著且通胀预期低于目标[2] - 凯投宏观预计欧洲央行今年按兵不动,2026年可能再次降息[5] - 德商银行称欧洲央行会议缺乏新信息,利率不变已被市场消化[4] 外汇市场动态 - 荷兰国际认为英镑在秋季预算前存在下跌风险,因英国财政可持续性担忧[5] - 荷兰合作银行指出俄罗斯无人机进入波兰事件可能提振美元避险需求[5] 美国通胀与经济 - 中金指出美国8月CPI环比涨0.4%、同比升至2.9%,核心商品通胀转向上升,服务通胀放缓停滞,经济"类滞胀"风险值得关注[6] - 中信证券维持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各25bps预测,因通胀未恶化且关税争议延缓企业涨价[7] 电子行业趋势 - 中信建投称AI驱动电子行业复苏,2025年上半年板块营收18578亿元(同比增19.2%),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增29.0%),行业周期持续向上[8] - 银河证券看好算力相关PCB、国产算力、IP授权等领域,预计2026年折叠屏市场复苏且AR眼镜成为下一代主流终端[10] - 国泰海通指出AI高端芯片推出推动DRAM量价齐升,2024年服务器DRAM单机平均容量年增17.3%[10] 房地产行业表现 - 中信建投称优质房企业绩企稳,前8个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7235亿元(同比增31%),但行业收入下降15%且亏损扩大270亿元[9][10]
银河证券:下半年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等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8:09
算力板块投资前景 - 算力板块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且估值水平相对适中 下半年继续看好PCB、国产算力、IP授权及芯片电感等细分领域 [1] 折叠屏市场发展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有望提升品类讨论度并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创新 [1] - 新型可穿戴设备推出有望推动今年市场复苏 [1] AR眼镜产业升级 - AR眼镜厂商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及市场下沉推动产品从"小众极客玩具"向"大众智能终端"转型 [1] - AI+AR技术成熟使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1]
中国银河证券: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第一财经· 2025-09-12 08:08
算力板块投资前景 - 算力板块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且估值水平相对适中 下半年继续看好PCB 国产算力 IP授权 芯片电感等细分领域 [1] 折叠屏市场发展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关键年 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有望提升品类讨论度 [1] - 苹果折叠产品可能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新思考 进一步活化市场需求 [1] - 今年推出的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望推动折叠屏市场复苏 [1] AR眼镜产业演进 - AR眼镜厂商正通过技术突破 生态整合 市场下沉推动产品从"小众极客玩具"向"大众智能终端"转型 [1] - 随着AI+AR技术成熟 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1]
山水比德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概况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为山水比德 成立于2007年 总部位于广州 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多项资质[4] * 公司主要提供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和园林绿化工程总承包EPC业务 核心业务包括空间规划和商业策划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 数智科技 城市更新微改造 特色IP文旅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建管维[4] * 公司团队规模达1200余人 在全国设立22家城市公司 布局超过100多个城市 完成了5000多个精品项目[5]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达到6.57亿元 同比增长71.48%[3] * 实现营收2.25亿元 同比增长24.98%[3] * 归母净利润为190.67万元 同比下降84.36%[3] * 利润贡献率为51%[10] 收入增长与毛利率分析 * 收入增长显著但毛利率承压 主要原因为战略扩张导致销售人员和生产人员数量增加 成本端上升[7] * 业务扩展至建筑设计和EPC业务 这些新业务毛利相对较低[2][7] * 收购雅思建筑51%股权影响了整体毛利水平[2][7] * 预计下半年签约合同将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季度整体毛利将回归正常均值状态[10] * 预计全年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 但短期内毛利率仍可能承压[9] 应收账款与资产减值 * 2023年应收账款坏账及资产减值约为6000万元[11] * 2024年降至5000万元[11] * 2025年上半年坏账及减值约为1600万元 预计全年在3000万至3500万元之间[11] * 改善得益于客户结构优化及坏账企业出清[11] * 公司70%以上客户为民营房地产企业 地方政府直接签约量较小 化债政策对公司影响不大[12] 战略扩张与区域拓展 * 公司处于成长投入期 主要由于战略扩张 团队建设及新兴业务投入增大[2][3] * 在全国已设立22个城市公司 今年7月新增新疆 合肥两个服务网点[2][13] * 未来将重点完善新增区域的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区域协同与客户响应效率[13] * 暂未启动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但会积极关注海外市场需求[18] 新业务挑战与应对 * 拓展建筑设计及EPC业务面临垫资压力 可能积累更多应收款项[14] *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财务管理 选择优质客户合作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加快资金回笼速度[4][14] * EPC项目资金需求相对较小 合同金额通常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 施工周期较短 资金压力相对可控[15] * 公司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竞争优势包括积累了大量优质房地产企业客户 以及通过园林景观业务积累的人才资源[15] 数字科技应用与合作 * 新山水数字科技持续推进景观行业的数字化应用 工具包括人工智能AI 参数化以及二维设计工具 产品已在公司内部全面应用[6] * 与Rocky在AI+AR技术领域合作 合作方向包括智慧化城市更新 文旅场景数字化应用[13][22] * 在城市更新方面 通过AI技术实现数字孪生和可视化模拟 提高决策效率和公众参与度[13][22] * 在文旅方面 通过虚实结合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的新场景[13][22] * 合作结合了Rocky的技术优势与山水比德的业务经验 旨在实现产业协同应用和研发协同[13] 行业竞争与市场需求 * 2025年公司合同签约量同比增长71% 市场扩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4][17] * 尽管房地产市场低迷 但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及EPC市场依然存在需求 专业化 链条化 全面化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4][17] * 公司主要优势包括人才优势1200多人的设计团队 品牌与项目经验 客户关系 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 以及全国服务网络[17][19] 城市更新业务发展 * 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政策为公司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20] * 上半年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集团 已形成从规划到建筑 景观及相关专业的全过程设计 并涵盖工程运营的全产业链化业务布局[21] * 拥有广州永庆坊 深圳填海大道以及广州白云望岗村等标杆项目经验[21] * 未来合作模式包括设计 以及EPC加运营的方式[21] 未来业绩展望与目标 * 公司预计盈利结构优化是未来增长关键[2] * 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为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 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18] * 2026年目标为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21% 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18]
直面掌门人 | 霖晏医疗刘洋:让科技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3:56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AR手术导航系统Holonavi S获批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成为业内首创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产品 通过AR增强现实与AI算法融合 实现医生术中实时透视患者体内结构及器械操作数据 [1][3][4] - 公司正从脊柱外科领域拓展至神经外科、骨科等全外科领域 构建覆盖围手术期设备、工具、服务及数据的手术室数字生态 并以手术数据积累为核心优势探索医疗合作新模式 [1][6][7] - 公司已启动全球化布局 研究欧美及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规则 并与40余家医院达成采购意向 计划通过技术输出推动医疗平权 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 [8][9]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手术导航系统融合AR技术与AI算法 具备毫米级临床精度 可实时显示器械插入深度、神经位置及骨骼结构三维影像 缩短手术准备时间50%以上 [4][6][7] - 产品包含控制主机、光学追踪仪、导航工具及AR专用眼镜软件 形成高端、旗舰、简易等多型号设备矩阵 适配不同手术场景需求 [4][7] - 系统通过动态全息呈现替代传统屏幕查看 医生凭余光即可获取关键信息 且不改变原有手术操作习惯 [1][6] 商业化进展 - 产品研发历时7年 经历原型机优化、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 于2024年获NMPA三类证 并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实践案例 [1][3][4] - 全国销售网络初步建成 已收到近40家医院采购报单 预计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9] - 全球化布局前期已与10余个国家潜在合作方沟通 海外骨科市场规模为国内10余倍 患者数量为国内2倍 [8] 战略规划 - 以手术数据采集与应用为核心增长点 与多家医院共同探索合作模式 构建覆盖器械、服务、科研培训的生态闭环 [7] - 通过技术普及推动医疗平权 使年轻医生借助辅助工具安全开展复杂手术 解决顶尖医生资源有限问题 [8] - 从脊柱外科延伸至神经外科、骨科等领域 通过产品梯度化布局实现全外科领域覆盖 [7][8]
对话Rokid邵华强:阿里、小米卷入“百镜大战”,Rokid如何应对?
新浪科技· 2025-08-15 16:27
公司动态 - Rokid推出支持广东话的Rokid Glasses海外版并在中国香港开售 [1] - 公司计划深耕中国香港及亚太市场 推动AI+AR技术普及与应用 [1] - Rokid自称是全球最轻的首个量产全功能AI眼镜和AR眼镜 得益于十年技术积累 [1]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小米等巨头开始布局AI眼镜 行业认为对整体发展有促进作用 [1] - 行业从早期产业链不成熟、产品"见光死"阶段 发展到当前"百镜大战"的快速成长阶段 [1] - Meta通过巨额投入推动行业进步 其AI眼镜产品去年销售火爆 但财报显示亏损达上百亿美元 [1] 技术挑战与行业认知 - AI眼镜技术难度比手机高两个数量级 部分厂商产品无法实现交付 [1] - 行业普遍认为AR是AI的最佳入口 巨头为避免战略缺失而积极布局 [1] - 巨头能否真正做好AR/AI眼镜产品 仍需时间检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