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特斯拉牵手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均通过火山引擎接入
第一财经· 2025-08-22 15:18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合作 - 特斯拉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达成合作 由火山引擎为特斯拉智能座舱交互体验部分提供大模型服务 [1] - 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车型将搭载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 两款模型均通过火山引擎接入 [1] 大模型功能分配 - 豆包大模型承担语音命令功能 包括导航设定 媒体播放操控 空调温度调节等 同时具备车主手册查询功能 [1] - DeepSeek模型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1]
科创50暴涨!业内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8-22 14:45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在半导体龙头股寒武纪和中芯国际带领下放量大幅上涨 [3] - 指数相比2024年9月底部接近翻倍 但距离2020年7月历史高点1726点仍有超过500点差距 [3] 行业周期对比分析 - 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后 2020年7月见1726点高点 随后震荡回落至640点低点 [3] - 自2024年9月24日启动的行情中 科创板成为AI主线引领的核心板块 类似2013-2015年互联网牛市中的创业板 [4] - 科创板盈利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改善 行情于去年9月前后反转 与2012年底创业板盈利触底回升的历史规律相似 [4] 市场观点分歧 - 乐观观点认为科创板是2015年创业板的再现 当年创业板在政策扩容和科技新股密集上市推动下冲至4000多点 [4] - 谨慎观点指出短期资金推动和情绪发酵可能使指数进一步上涨甚至翻倍 但更偏向投机博弈而非长期价值投资 [5] - 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行情 尊重趋势但不盲从泡沫 寻找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中长期布局 [4][5]
沪指突破3800点
第一财经· 2025-08-22 13:26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 涨幅达0.77% [1][3] - AI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3] - Chiplet概念板块表现强势 [3] - 高带宽内存板块领涨市场 [3]
寒武纪总市值超50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22 13:14
公司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报1196元/股 单日涨幅超过15% [1][3] - 公司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 [1][3] -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80% [1][3]
更加积极财政政策陆续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8-22 13:04
财政收支状况 - 前7个月广义财政收入合计约15.9万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广义财政支出约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约9.3% [3] - 广义财政支出超出收入约5.6万亿元 同比增长约47% [3] 财政收入结构改善 - 前7个月税收收入降幅缩窄至0.3% 较一季度同比下降3.5%显著改善 [4] - 土地出让收入约1.7万亿元 同比下降4.6% 降幅持续收窄 [6] - 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增长 增值税保持稳定增长 企业所得税降幅缩窄 [4] 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 前7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 同比增加4.88万亿元 [8] - 财政支出增速9.3%明显高于经济增速5.3% 体现政策扩张性 [3] - 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支出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速 [8] 政策展望与空间 - 下半年调整后财政支出增速预计4.1%~6.7% 匹配经济增速目标4.7%~4.8% [9] - 中央财政预留充足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应对不确定性 [10] - 将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适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8][10]
险资猛砸万亿元,散户资金入市潜力大
第一财经· 2025-08-22 13:04
散户资金入市潜力 - 个人投资者是本轮牛市后来者但点燃了市场热度 占据主导地位[5][6] - 中国居民家庭有55万亿元超额储蓄 金融资产中22%配置于基金股票 潜在资金流入可能超过10万亿元[6] - 中证1000和中证500散户持股比例分别为61%和51% 外资持股仅2.5%和1.4%[8] - 中证1000对保证金交易敞口达620亿美元(占市值3.5%) 对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更敏感[9] - 中证1000在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权重仅10% 科技硬件软件和医疗保健分别占25%和12% 行业配置更均衡[9] 保险资金加仓动向 - 过去一年保险资金对股票直接投资激增约10000亿元 2025年内增长超6400亿元[11] - 头部保险公司单家增持幅度达千亿元级别[11] - 政策松绑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为资金入市埋下伏笔[11] - 债券仍是险资核心配置方向 规模17.87万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49.25% 但股票贡献预计一半投资收益[12] - 近期连续出现两起举牌行动 例如中国平安买入1.4亿股中国太保H股持股比例升至5.04%[12] 外资资金流向变化 - 外资对冲基金大幅涌入 北美投资者做多兴趣和交易量明显增加[14] - 长线外资6月流入12亿美元 7月净流入扩大至27亿美元 全球大型亚太主动型基金减少对中国低配仓位[14] - 资金流入原因包括修正低配状态 防范上行风险对冲操作 寻找新兴市场相对价值机会[14] - 安联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回报接近60% 赚钱效应体现[15] - 估值重估核心驱动要素包括中国企业长期竞争力提升 地产风险缓和 政策强托底力度增强[15] 公募基金新发规模 - 公募基金上半年增持1456亿元A股[16] - 政策要求公募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静态估算2025-2027年需增持5900亿/6500亿/7100亿元[16] - 主动公募上半年发行922亿元 低于2020-2022年同期平均5138亿元[17] - 近期新发数量明显高于去年平均水平 偏股公募基金今年回报17%持平万得全A指数[17] 银行理财资金配置 - 理财资金对股市配置比例仅2%-5% 最多不超过10% 逐步增配是大概率事件[19] - 全市场近30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 受众风险偏好极低[19] - 多家理财公司表示需拓展资产配置边界 从固收向权益等多元资产延伸[19] - 部分客户逐渐接受波动略高收益较好的理财产品 上半年加大含权产品创设[19]
贵州毒杀儿女案,再次拷问“离婚冷静期”
第一财经· 2025-08-22 12:33
离婚冷静期制度争议 -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规定协议离婚需经过30天冷静期 任何一方可撤回申请 期满后30日内需双方亲自申请离婚证 否则视为撤回[3] - 制度目的是减少冲动或草率离婚 根据婚姻家庭领域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4] 支持与反对观点 - 支持者认为冷静期减少冲动离婚 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 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5] - 反对者认为制度限制离婚自由 强制全体离婚当事人承担额外成本 剥夺公民自我负责权利[5] -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呼吁删除条款 认为以极少数冲动离婚问题限制绝大多数人自由 可能加剧家暴和财产转移风险[5] - 2022年全国妇联调查显示超过60%家暴受害者在冷静期内遭遇暴力升级[5] 实际案例与影响 - 2023年5月22日凤冈县男子在离婚冷静期第2天毒杀10岁儿子和7岁女儿[3] - 2023年7月20日广州男子在冷静期第13天杀害妻子[3] - 冷静期可能带来财产转移、恶意借债和人身暴力等额外风险[6] - 多数离婚已深思熟虑 冷静期可能增加时间成本 导致协议反悔或财产变动 加剧矛盾并增加司法负担[6] 制度适用范围与争议 - 民政部明确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 家暴情形应走诉讼离婚程序 不存在不利于保护受害者问题[6] - 社交媒体质疑声音较多 许多人认为制度弊大于利 需修改完善或废除[6] 改进建议 - 差异化设置冷静期限 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无谓拖延 家暴或虐待等情形直接进入离婚程序[7] - 加强配套服务 如专业调解、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 为受威胁方提供临时保护措施[7]
超32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8-22 11:5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午盘涨0.67%至3796.36点,逼近3800点关口[3] - 深成指涨1.32%至12076.85点,创业板指涨2.56%至2661.97点[3] - 科创50指数大涨5.25%至1209.47点,创近三年半新高[3][22]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51万亿元,连续第14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4][5] -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个股呈现跌多涨少格局[4] 半导体产业链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全线爆发,多只个股创新高[4][18] - 海光信息涨17.07%,寒武纪涨超12%,中芯国际A股涨幅扩大至10%重回百元上方[3][8][11] - 寒武纪股价突破1100元关口创新高,总市值超4600亿元[18] - 中芯国际成交额超120亿元,半导体板块多股成交活跃[8][11] - 港股半导体板块同步走强,华虹半导体涨超9%,中芯国际涨超6%[13][14] 板块及个股异动 - CPO、算力、证券、光刻胶等板块涨幅居前[4] - 证券板块震荡拉升,信达证券涨停,华鑫证券、东方财富等跟涨[6] - 油气、乳业、中药、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4]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跌幅扩大至5%,报78420元/吨[15][23] 开盘及早盘动态 - 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微涨0.03%,深成指跌0.15%,创业板指跌0.31%[25] - 国产芯片概念集体高开,寒武纪涨近4%,算力、时空大数据概念走强[25] - 深证成指早盘突破12000点整数关口[20] - 沪深两市成交额早盘突破5000亿元[17] 港股及外围市场 - 恒生指数开盘涨0.4%至25205.0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99%[26] - 汽车股走强,小鹏汽车大涨9%,蔚来涨近6%[26] - 名创优品涨逾10%,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逾两成[26]
中芯国际A股涨10%,股价重回百元上方
第一财经· 2025-08-22 11:16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持续拉升 多只个股涨幅显著[2] - 盛美上海涨幅达17.22% 成交额8.82亿元[3] - 海光信息涨幅达17.07% 成交额88.52亿元[3] - 寒武纪涨幅超12%[2] 中芯国际股价表现 - A股涨幅扩大至10% 股价重回百元上方[1] - 成交额超120亿元 位列板块前列[1][2] - 早盘阶段涨幅已超7% 成交额突破百亿元[2] 其他个股表现 - 两信信-U涨幅14.5% 成交额7.55亿元[3] - 恒乐股份涨幅13.32% 成交额2.79亿元[3] - THE FU涨幅12.40% 成交额90.30亿元[3] - 华隆视春涨幅7.13% 成交额3.24亿元[3]
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2%
第一财经· 2025-08-22 11:16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2% [1] - 创业板指早盘涨幅曾达1% [1]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7% [1] - 深证成指上涨1.11% [1] - 沪指早盘上涨0.24% [1] - 深证成指早盘上涨0.49% [1] 板块表现 - AI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1] - Chiplet概念板块表现突出 [1] - VPN板块涨幅领先 [1] 个股表现 - 两市上涨个股超2013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