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

搜索文档
2025年,车企还有哪些赢面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30 21:49
中系品牌崛起 - 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1206万辆,超越合资品牌822万辆,领先优势达400万辆[7] - 市场份额按价格区间分布:10万元以下占74.2%,10万-15万元占70%,15万-20万元占51.5%,20万-30万元占44.9%,30万-50万元占38.9%,50万元以上占27.5%[10] - 崛起三大因素:人均GDP达1万美元、电动化智能化机遇、行业竞争加剧[12][13] 电动化与智能化优势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70%,合资品牌仅7%,相差10倍[13] - 智能座舱功能渗透率:蓝牙钥匙自主品牌60% vs 合资9.7%,透明底盘自主50%-60% vs 合资1%-4%[13] - 消费者认知转变,认为自主品牌技术超越合资,尤其在电池、电控、电机领域[13] 头部车企表现 比亚迪 - 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排名第四,PHEV技术领先全球2-3年[17] - 采取清场式降价策略,出口目标2025年80万-100万辆[20] - 秦L DM-i续航2000km,油箱扩容至65L[20] 吉利 - 2024年销量217.66万辆,同比增长32%[20] - 极氪品牌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2%[22] - 燃油SUV星越L年销26.7万辆,与沃尔沃同产线[20] 华为与小米 - 鸿蒙智行2024年销量44.5万辆,问界M9均价90万元[23] - 小米SU7年销13.95万辆,营销能力突出,供应链压价策略显著[25] - 华为车BU估值1150亿元,小米供应商均为行业前三[25][27] 新势力 - 理想2024年交付50.05万辆,车辆毛利率20.9%[29][32] - 蔚来销量22.2万辆,12月单月交付3.11万辆创纪录[32] 传统车企 - 长安2024年销量268.38万辆,新能源车73.46万辆[36][38] - 奇瑞总销量260.3万辆,出口占比44%,新能源车58.36万辆[38] - 长城净利润124亿-130亿元,单车利润1.13万元超比亚迪[42] 合资品牌现状 - 燃油车市场仍占优势,高端油车合资品牌占比2/3[43] - 76.5%合资油车用户愿购买合资新能源车[45] - 2024年燃油车零售1199.5万辆,份额降至52.4%[45]
特斯拉利润降53%,FSD授权给上汽?马斯克回应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30 20:35
特斯拉FSD技术进展 - 无人监督驾驶FSD(unsupervised FSD)将于2025年6月在德州奥斯汀推送,新车可自行开到厂区指定地点 [5] - FSD已达到L4级别智驾能力,车主可基本脱手方向盘,类似Waymo robotaxi体验 [7] - 马斯克强调FSD迭代速度极快,劝说用户积极体验最新版本 [7] - FSD在中国落地面临数据监管限制,公司通过公开视频数据训练模拟器解决本地化问题 [14] - 预计2025年底FSD技术可在多国使用,但实际落地需看各国监管政策 [14]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交付量178.92万辆,同比下降1%,其中Model Y/3交付170.4万辆(-2%)[9] - 汽车收入770.7亿美元(-6%),毛利率从18.2%降至17.9% [9] - 净利润70.91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3%(2023年为149.97亿美元)[9] - 利润下滑主因产品降价及AI研发投入加大 [9] - 能源和服务收入微增1%,部分抵消总收入下滑 [9] 产品规划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将推出一款便宜车型,全年计划推出多款低价车型 [11] - 单车成本已降至3.5万美元以下,主要通过材料成本优化实现 [11] - 全球工厂已完成新款Model Y生产切换 [11] - 预计2025年运营费用将持续上涨,主要来自AI投资和营销成本增加 [12] FSD授权与合作 - 多家大型车企对FSD授权表示兴趣,但公司优先考虑全美FSD落地 [14] - 授权门槛较高,需对方企业销量足够大才值得投入工程资源 [14] - 马斯克认为缺乏FSD技术的传统车企将难以生存 [14] 人形机器人Optimus - 2025年计划生产约10000台Optimus,实际可能先产数千台 [16] - 初期将用于工厂执行重复性工作,长期目标实现精密操作能力 [16] - 马斯克预测Optimus价值将超过公司其他业务 [16] 技术路线与产业政策 - 坚持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反对激光雷达方案 [16] - 支持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呼吁人才转向制造领域 [16]
节气美学贺新春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7 22:15
% 轩兹之子 | 成就新汽车人 TIP Alfa 1977 ना / 把 握 新 A | 重 塑 走 球 产 汽 车 大 变 局 推 设 计 / 琚 佳 你是否记得2024年的惊蛰在做什么,冬至和谁在一起? 时间是人生和记忆的坐标,除了公元纪年,中国人还有一套自己的时间体系。 今天是除夕,甲辰龙年最后一天,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把汽车商业评论过去一年的24节气海报集结 在一起。每一个节气从文案到设计,纪念的不仅仅是一个日子、季节变换或是农时节点,也是中国 人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意境,传统中国之美。 谷雨——雨水,茶水,桃花水。萍生,鸠声,戴胜生。 芒种——螳螂生,伯劳鸣,默默劳作,反舌无声。 期待下一轮24节气,个个都有好事发生。 立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NHARGE 2024 04/04 2024 清 明 谷 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商业评论 AUTO Blank Program Program Program Comments of Comments of Comments of Comments of Comments of Comment Comments o ...
现代欲将电动汽车贴牌卖给通用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5 22:42
现代汽车与通用汽车合作 - 公司正在与通用汽车谈判供应商用电动汽车 因需求疲软预计今年销量增长将减半 [5] - 合作涉及联合采购零部件及乘用车领域协作 计划在第一季度签署具有约束力合同 [5][11] - 考虑为通用汽车重新贴牌商用电动汽车 以进入北美商用汽车市场 [7] 合作具体内容 - 去年9月签署不具约束力谅解备忘录 共同探索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开发及制造 [11] - 计划3月底敲定合作细节 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及零部件采购 [18] - 可能涉及贴牌工程 现代电动汽车车型将以通用品牌销售 [16] - ST1电动商务车平台或成为通用商用电动汽车基础 适用于送货、物流等多种用途 [18] 公司战略调整 - 计划扩大美国本地化生产以减轻关税影响 佐治亚州76亿美元电动汽车工厂已启动 [14] - 预计今年营收增长3 0%至4 0% 低于去年的7 7% 营业利润率预计7 0%至8 0% [20] - 韩元贬值增加汇回收益但推高保修费用 影响利润率 [9][20] 市场环境与挑战 - 美国政策变动带来不确定性 特朗普威胁终止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9] - 韩国政治动荡加剧市场信心动摇 自12月初韩元大幅贬值 [9][20] - 北美和韩国为主要市场 美国零售销售连续四年创新高但面临2025年变化 [20] 销售表现与竞争 -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在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超12万辆 超过通用和福特 [20] - 通用去年仅售出1529辆Brightdrop商用电动货车 远低于福特和Rivian [20] - 合作有望提升通用电动商用车技术 降低成本并扩大销量 [20]
2025年A股第一个退市的来卖车,没有新故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5 22:42
撰文 / 周 洲 设计 / 师 超 北京东北三环的西坝河周围都是老小区,遍布着四四方方五六层的红砖老式单元楼,还有突耸出来的搓衣板型的电梯板楼。 这是标准的上世纪福利分配的公房住宅形态。 从三环的自行车道进去,在层层老式单元楼旁边的巷子里,便是国美4月份将要开市的汽车智能体验馆。 一位晒太阳的老人对汽车商业评论说:"这儿还在装修呢,现在进不去。" 黄光裕曾经尝试过互联网、医药零售,2021年2月出狱后转战家装、直播卖货、元宇宙,均以失利告终,其A股票上市公司国美通讯(*ST 美讯, 600898.SH)巨亏市值低,正被上交所强制退市。 汽车销售是昔日电器霸主东山再起的野望,也是这位1969年出生的中国前首富的又一次豪赌。 国美电器并不是汽车业务新手。2017年黄光裕还在狱中时,国美电器就组建过汽车事业部,2016年已开始尝试在店面中销售汽车。 但家电毕竟和汽车是性质不同的品类,大时代也不复当年供不应求的黄金消费时段。 尤其是最近10年,人们的消费方式在互联网的重塑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主动搜索到被平台和算法粘性推荐,以前是人找车,现在是车找人。以前商 品、物流、人流集中的大卖场模式,未必适应现在原子化、分散化、 ...
六边形“猛士”新传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4 22:08
核心观点 - 猛士科技通过电影联名、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确立了中国豪华电动越野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5][9][10] - 公司以军工基因和自主研发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填补了中国豪华电动越野技术空白 [13][15][17] - 通过高端定制化服务和越野生态建设,打造了独特的用户圈层文化 [19][29][32] 产品与技术 - 猛士917系列包含蛟龙战甲、高地雄狮等多样化车型,其中M-HUNTER狩猎者预售价368万元创中国越野车价格新高 [10][11] - 猛士智能越野架构M TECH累计申请450多项专利,包含11项国内首发技术和6项原创技术 [15] - 轮边扭矩突破2万牛米、垂直越障高度430mm等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3] - 全国首个越野车企业标准"领跑者",15项指标全部达到5星级要求 [17] 市场表现与品牌建设 - 2024年在中国豪华电动越野车领域实现同比增长169%,逆势增长 [9] - 与博纳影业战略合作推出首款联名车型,通过《蛟龙行动》电影进行品牌曝光 [10][25] - 参与两路通车70周年、原子弹爆炸60周年等国家大事相关活动提升品牌内涵 [19][21] - 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作为官方指定用车,获得国际关注 [23] 用户生态与海外拓展 - 70%以上客户选择私人定制服务,建立专属定制中心满足个性化需求 [29] - 构建包含越野基地、专业课程、长穿体验的三位一体潮玩模式 [32] - 2024年在11个城市建立车友会,计划2025年覆盖100城200家门店 [32][34] - 海外市场正进行欧盟和中东测试,2025年将依托东风国际网络拓展全球业务 [34] 未来发展 - 2025年计划推出更大型豪华电动越野产品 [34] - 将与华为进行全栈深度合作开发智能越野新品 [34] - 持续强化"猛士六力"体系,巩固"六边形猛士"行业地位 [34]
中国车企反击,将欧盟告上法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4 22:08
编译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去年 10 月,国有企业上汽及其子公司的电动汽车被征收最高 35.3%的关税,此外还有适用于所有电动汽车进口的 10%的基准关税。比亚迪和吉利及其 子公司分别被征收 17%和 18.8%的关税。 特斯拉税率为7.8%。其他被认为与欧盟反补贴调查合作的公司支付 20.7%的税率,而那些被认定不合作的公司则支付最高 35.3%的税率。这些关税的征 收期限为五年。 与此同时,中国欧盟商会(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to The EU,CCCEU)全力支持这一法律行动,称这些贸易措施是"不公正的"。 该商会还呼吁通过谈判解决电动汽车争端,强调了自由贸易以及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他们表示:"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坚持自由贸易原则、促进双方经济共同增长以及提高可及性至关重要,要确保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的消 费者能够买得起电动汽车。" 来源 / reuters.com, www.scmp.com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已向欧盟法院(CJEU)发起诉讼,对欧盟的进口关税提出质疑。 法庭文件显示,这三家公司均于1月21日向 ...
印度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再投15亿美元猛抢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3 21:43
公司业务分拆与重组 - 塔塔汽车计划将汽车业务分拆为商用车有限公司(TMLCV)和乘用车有限公司(TMPV),并于2024年8月1日获得董事会批准 [3][5] - 分拆后商用车业务将转移所有相关资产、负债和员工至新实体,旨在提升战略灵活性和股东价值 [5] - 商用车业务计划在下一财年上市,目前正在进行重组,为八个子部门制定独立财务指标 [6][7] 商用车业务发展 - 商用车业务划分为八个子部门:卡车(重型/中型)、公交车/厢式货车、小型商用车(微型卡车/皮卡)、非车辆业务(备件/服务)、国际业务、智能移动、Fleet Edge和AI服务 [9] - 2024年印度市场商用车销量下降5.3%至345928辆,市场份额从36.42%降至34.43% [9] - 分拆后商用车业务将拓展至南亚、非洲、北非、中东和东盟国家 [9] 电动汽车与电池战略 - 公司计划将产品线市场覆盖率从53%提升至80%,到2030财年车型数量增加近三倍 [3] - 初始投资15亿美元在印度建设电池超级工厂,预计2026年由Agratas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 [13][15] - 2024年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73%降至62%,主要因竞争对手JSW MG Motor等新车型冲击 [1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获得TPG 10亿美元投资,并有望通过印度电动汽车激励计划获得7.5亿美元资金 [17] - 2024年印度电动汽车销量占比2.5%(10万辆),增长率20%远超整体车市5%的增速 [17] - 公司电动车型销量占比12%,目标2030年提升至30% [17]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3 21:43
核心观点 - 起亚汽车通过"价值战"而非"价格战"实现销量逆袭,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9.2%,累计销量超650万辆[5] - 公司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进行新能源转型,推出6款电动车并调整组织架构[5][7] - 通过内销+出口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出口量进入TOP10合资品牌,累计出口36.4万辆创汇36亿美元[14][16][18] - 产品研发聚焦中国市场需求,EV5等车型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并反向输出全球市场[10][12][21] 战略转型 - 2022年起全面革新在华策略,将研发重心向中国倾斜,烟台技术研究所成为集团全球唯二新能源研发中心[7][10] - 2023年发布新能源战略,计划2023-2027年推出6款电动车,已导入EV6 GT和EV5两款车型[7] - 设立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推进L4智驾本土化,已获上海道路测试许可[12] - 考虑与百度、华为合作开发专属车机系统,强化智能化布局[12] 产品策略 - EV5作为首款中国研发的全球车型,由中国400名工程师参与开发,内饰采用成本高30%的环保材料[10][21] - 2025款EV5升级L2+智驾系统,覆盖城区/高速/泊车全场景,支持30余款本土APP[23] - 根据用户反馈将内饰材质从可降解材料改为"零苯植物皮",成本更高但更符合中国偏好[12][21] - 采用"油电并举"模式,2024年推出K3特别版、索奈等多款车型丰富产品矩阵[18] 市场表现 - 2024年悦达起亚销量24.8万辆同比增49.2%,增幅居合资品牌第一[14] - 盐城工厂全年满产运转,出口车型扩大至6款,发动机出口至韩国等8国[16][18] - 海外市场贡献全球销量82%份额,在加拿大进入车企TOP10[16] - 合资品牌市占率从2023年50.2%降至40.5%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16] 渠道与服务 - 按全球SI 2.0标准升级全国经销商门店,计划2年内完成焕新[25] - 与京东养车、天猫养车合作补充地级市服务网络,2024年新增多个4S门店[25] - 上线Kia App整合看车-用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跨部门质量反馈机制[25] - 高管直接参与广州车展用户调研,专门团队跟踪产品改进需求[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