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商业评论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整体微降,德法下滑,英国霸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2 23:02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纯电动汽车和插混汽车销量达1710万辆,同比增长25.6% [6] -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40%,北美增长9%,其他地区增长27% [10] - 欧洲市场受补贴削减影响整体下滑,但英国、挪威等国家逆势增长 [7][10] 欧洲市场表现 - 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市场新车注册量增长0.8%至1060万辆,但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下降5.9% [8] - 德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下降27.4%,市场份额13.5%;插混汽车增长9.2%,市场份额6.8% [16] - 法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下降3.35%,插混汽车下降9.98%,电动化汽车总市场份额25.4% [22] - 英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增长21.4%,市场份额19.6%,成为欧洲最大电动汽车市场 [24] - 挪威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88.9%,接近全面电动化目标 [36] 关键国家市场分析 德国 - 纯电动汽车注册量降至38.06万辆,为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 [16] - 混合动力汽车注册量增长12.7%,市场份额33.6% [19] - 补贴取消导致需求低迷,行业呼吁税收优惠替代直接补贴 [19] 法国 - 政府将电动汽车补贴预算从15亿欧元削减至10亿欧元,单车补贴降至2000-4000欧元 [22] - 计划调整补贴标准以促进本土电动汽车竞争力 [22] 英国 - 企业车队电动化占比达25.4%,但私人买家占比仅10% [24][26] -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私人消费的主要瓶颈 [26] 意大利 - 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仅4.16%,补贴资金耗尽后市场疲软 [29][32] 西班牙 - 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7.8%,66%由私人消费者购买 [34] - "Moves III"补贴计划延长至2025年6月,最高补贴7000欧元 [34] 北欧国家 - 挪威对燃油车征收高额税款,电动汽车免征增值税 [36] - 丹麦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51.5%,税收减免政策效果显著 [43] - 瑞典纯电动汽车销量下降15.9%,行业期待2025年政策刺激 [40] 市场挑战与趋势 -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价格高昂阻碍私人消费者购买意愿 [12][26] - 欧盟2025年碳排放新规要求零排放汽车占比达28%,车企面临巨额罚款风险 [10] - 反补贴关税政策可能推高电动汽车价格,影响消费者选择 [12] - 行业预计2025年将推出更多小型化、经济型电动车型 [12]
特朗普正式取消纯电刺激政策,油电同权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2 23:02
能源与汽车行业政策调整 - 特朗普签署4项与能源和汽车行业相关的总统行动,核心方向是恢复石油天然气开采、停止部分绿色能源投资、取消鼓励购买纯电车型政策,主张油电同权 [3] - 第一项行动为"释放阿拉斯加州的资源",开发该州未开发的能源和矿产以降低能源价格、创造就业、改善贸易平衡并增强美国全球能源主导地位 [4] - 第二项行动暂停部分海上风电租赁,重新评估联邦风电项目准入政策 [4] - 第三项宣布"美国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指责拜登政策导致能源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强调需扩大能源基础设施以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 [4] - 第四项推动美国能源开采,具体政策包括鼓励国内能源勘探、确立非燃料矿物(含稀土)生产加工主导地位 [4] - 取消"电动汽车强制令",消除监管障碍、终止限制燃油车销售的州排放政策,考虑取消电动汽车补贴以建立公平市场环境 [4] 关税政策动向 - 特朗普计划在2025年2月1日前对中国征收10%关税,理由是中国向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芬太尼 [6] - 同时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称双方存在3500亿美元贸易逆差 [6] - 已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理由是两国允许非法移民和毒品进入美国 [6][9] - 要求对中加墨三国贸易行为进行审查,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1日,可能为谈判留出10周缓冲期 [7] 市场影响预期 - 10%中国关税虽低于竞选时60%的提议,但仍引发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担忧 [9]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关税措施可能逐步推进,或延迟市场所需的刺激力度 [9] - 律师事务所分析指出,首日行政命令为未来关税行动奠定了政策基础 [9]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将竣工,投资10亿美元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1 23:48
比亚迪印尼工厂建设进展 - 2023年5月开始规划的印尼工厂预计2024年底竣工 将创造超18000个就业岗位[5] - 工厂位于西爪哇省梳邦智能城市工业区 年产能15万辆电动汽车[7] - 2024年12月工厂面积从108公顷扩大到126公顷 就业岗位比最初计划增加一倍多[11] - 该工厂将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11] 比亚迪在印尼市场表现 - 2024年是比亚迪在印尼销售的第一年 销量已达15429辆[7] - 在印尼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约为36% 处于领先地位[7] - 已在印尼推出四款车型:Seal、Atto 3、Dolphin和M6 本周还将推出高端品牌腾势[7] 投资规划与战略布局 - 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投资10亿美元的印尼工厂建设[5] - 长期规划中该工厂主要面向出口市场[5] - 将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 包括研发中心和培训设施[5][9] - 新增产能将用于满足印尼国内需求并增强出口能力 助力印尼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11] 政府支持与政策环境 - 印尼政府为比亚迪提供免征进口税等激励政策[7] - 政府承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简化审批流程[11] - 该投资符合印尼政府2060年碳减排目标[11] - 印尼政府目标是到2030年国内生产60万辆电动汽车[7] 合作与协议 - 2023年5月与印尼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 承诺投资13亿美元建厂[9] - 2024年4月与PT Suryabuat Swadaya签署合作协议 确定工厂选址[9] - 计划2024年8月进行土地移交 2026年1月正式投产[9]
五年亏百亿,股价万存一,滑板底盘鼻祖申请破产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1 23:48
公司破产申请 - 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于2025年1月17日申请破产保护并停止运营 资产价值1 26亿美元 负债超过1 64亿美元 [3] - 公司根据《破产法》第7章申请破产 法院将指定受托人进行资产清算 [5] - 公司曾试图从美国能源部贷款计划和外国投资者处获取资金援助但均未成功 [3] 公司历史与背景 - Canoo成立于2017年12月 最初名为Evelozcity 由前Faraday Future高管创立 [7] - 创始团队包括宝马 福特 Uber等公司前高管 具有丰富行业经验 [9] - 公司专注于滑板底盘技术 产品包括MPV 皮卡 轿车和送货车 [9] - 2020年12月通过SPAC合并上市 筹集6亿美元 市值一度达21亿美元 [11] 商业模式与运营 - 公司计划兼顾2B和2C市场 包括底盘供应 物流货运和车辆订阅模式 [11] - 2022年公司声称有超过60000个订单 其中18000个具有约束力 [13]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149 7万美元 同期亏损1 12亿美元 [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公司现金仅剩1600万美元 [20] 公司困境与问题 - 2021年起面临SEC调查 涉及SPAC并购和商业模式等方面 [15] - 与主机厂合作进展不顺 如与现代汽车合作失败 [15] - 订阅模式未能成功 高管频繁离职 供应商诉讼不断 [17]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13 56亿美元 [20] - 2024年底裁员82人 关闭俄克拉荷马州工厂 [20] 管理问题与资金使用 - 2023年公司为CEO私人飞机支出170万美元 超过当年88 6万美元收入 [22] - 获得1亿美元州政府激励但未在俄克拉荷马州生产任何车辆 [22] - 管理混乱 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转 [2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2010年代电动汽车热潮催生众多初创企业 但多数难以为继 [7] - 2024年多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停止运营 包括Proterra Lion Electric Arrival Fisker等 [26]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初创公司面临技术和市场平衡挑战 [26]
特朗普29分48秒就职演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这两条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1 10:14
特朗普就职仪式 - 特朗普于2025年1月20日出任美国第47届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圆形大厅举行 [4] - 因天气原因仪式移至室内,受邀人员包括特朗普家人、新政府高级官员、前总统及各国领导人,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等出席 [5] - 特朗普演讲时长29分48秒,为1933年以来最长总统就职演讲,提及将推出100多项新政策 [7] 关税政策 - 特朗普明确表示将增加关税,成立外部收入服务部门专门负责关税征收 [10] - 计划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10%-20%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目标减少美国每年超1万亿美元贸易逆差 [10] - 已确定在2025年2月1日前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 [10] - 当前中国商品出口美国关税约19%,若新增10%将达30%,远高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 [11] - 特朗普认为中美贸易顺差过大,2024年中国对美顺差预计仍达数千亿美元,10%关税可能无法满足其需求 [11] 关税影响机制 - 加征关税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中国企业维持价格则美国消费者承担全部关税;中国企业降价则利润受损并部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14] - 无论哪种情况美国政府都能获得关税收入,实际是通过关税将中国企业利润转移给美国 [14] - 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促使中国企业赴美投资 [14] 能源政策 - 特朗普宣布全国能源紧急状态,计划充分利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降低能源价格并扩大出口 [16] - 将终止拜登政府的绿色能源政策,包括取消纯电车型7500美元税收抵免等补贴 [16] - 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认为该协议要求美国支付资金支持落后国家不合理 [16] - 新政将简化能源生产许可流程,撤销不合理法规,赋予消费者在汽车等产品上的自主选择权 [17] - 政策可能放缓全球纯电车型发展速度,但美国市场特斯拉仍将保持领先地位 [16] 行业影响 - 能源政策转变可能重振美国传统汽车工业,但具体影响尚需观察 [16] - 关税政策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需关注后续中美博弈结果 [10][11][14]
2025年,欧洲汽车零部件将面临真正的苦日子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1 10:14
编 译 / 戈 弋 设 计 / 师 超 来 源 / clepa.eu, www.autonews.com 最近,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 表示,数家欧洲汽车供应商在 2024 年宣布的裁员人数,超 过了 2020 年和 2021 年宣布的裁员总数。 2024 年,欧洲汽车零部件行业经历了艰难的一年,需求下降,产量降低。汽车产量仍比疫情前水 平低 20%,即 300 万辆。此外,自 2020 年以来,高昂的能源价格和整体通胀削弱了欧洲相对于中 国和北美的竞争优势。 后果非常严重,对电动汽车项目的投资,如电动汽车组件或电池,已经急剧下降,许多项目要么被 推迟、缩小或完全取消。此外,超过三分之二的汽车供应商报告说,利润率低于维持对新技术和生 产现代化的关键投资所需的水平。 裁员规模超过以往几年总和 仅在 2024 年,汽车供应商就宣布将裁减 5.4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将在未来两到五年内完成。 这一数字超过了 2020 年和 2021 年新冠疫情期间宣布的裁员总数 5.37万个。自 2019 年以来,汽车 供应商已宣布总计裁减 14.5万个工作岗位,而同期仅新增了 5.1万 个岗位。 欧盟年度汽车产量大幅 ...
全新的广汽昊铂,有什么不一样?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9 22:08
品牌定位与使命 - 昊铂定位为广汽集团旗下唯一高端豪华品牌,承担品牌高端化使命,坚持"科技、豪华、高品位"定位及用户体验导向思维[5][7] - 从埃安独立后成为与传祺、埃安平级的三大品牌之一,专属使用AI神箭标识、新英文名及品牌色[7] - 目标市场锁定20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领域,2024年BC级新能源市场规模达546万辆(+82%),2025年预计超600万辆(+40%)[9] 新任CEO与国际化战略 - 新任CEO马海洋以"做事干脆利落"著称,曾主导广汽埃安数字营销体系及泰国工厂建设,9个月内实现昊铂SSR超跑出口[7] - 昊铂HT在泰国高端纯电市场稳居头部,并拓展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7] - 新任务为融合国际化高端营销与本土用户体验思维,强化品牌调性[7] 2025年核心改革举措 品牌与服务改革 - 构建全领域品牌美誉度体系,涵盖产品、服务、销售、用户运营四大维度[11] - 全员入局新媒体,转向用户视角沟通,集中流量矩阵赋能经销商[13] - 重塑销售流程与服务体验,通过直营交付中心实现全国统一价及尊贵交付[15][17] 渠道与营销创新 - 2025Q1联合E立方资源快速建立300家渠道,年底扩展至400+[19] - 推行"一口价"机制消除议价环节,一二线城市每城布局1-2个直营交付中心[17][20] - 服务渠道100%专营化,提供上门服务/代步车等差异化服务,目标半年内成为行业标杆[19] 产品规划与技术赋能 - 2025年新产品线:3月上市HL纯电、6月推增程版、7月推MPV、10月推HT增程版[22] - 2026年将推出5款新车覆盖B级SUV、全尺寸SUV、MPV等细分市场[22] - 广汽集团优先将最领先科技、豪华配置搭载于昊铂车型[24]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54%新能源消费者将智能化作为购车核心考量,城市NOA和高阶智驾成中高端车型标配[9] - 高端市场尚未形成绝对头部品牌,半固态电池/AI座舱等技术进步强化用户体验[9][15] - 目标2025年实现销量增长、渠道80%盈利、品牌美誉度进入新能源高端TOP10[24]
2024年度车企,你会选谁?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9 22:08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车企候选名单及各自优势,涵盖业绩、技术、战略等多维度表现 [5] 吉利汽车 - 2024年总销量2176567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销量888235辆同比增长92%,银河品牌销量494440辆同比增长80% [7] - 新能源渗透率达45%,银河E5上市5个月销量超7.7万辆,星愿80天交付破5万辆 [7] - 出口403923辆同比增长53%,与雷诺成立动力总成合资公司实现技术出海 [9] - 推出热效率46.5%的EM-i混动系统,测试续航2390.5公里,发布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 [9] - 11合1混动电驱减重13.5%,电机效率最高98.02%,Flyme Auto智能座舱覆盖20万以下车型 [9] - 发射21颗卫星累计30颗在轨,量产7纳米龙鹰1号芯片 [9] 小米汽车 - 首款车型SU7交付13.5万辆超越目标,2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仅次于Model 3 [11] - 集团市值超8000亿港元全年涨幅120%,"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跨设备协同 [13] - 雷军高频直播营销模式带动行业风潮 [13] 奇瑞汽车 - 2024年总销量2603916辆同比增长38.4%,出口1144588辆同比增长21.4%,新能源销量583569辆同比激增232.7% [16] - 营收4800亿元增长超50%,燃油车销量2020347辆同比增长18.4% [18] - 研发热效率48%的发动机,业务覆盖110国累计海外用户450万 [20] 理想汽车 - 全年交付50.45万辆,12月单月5.85万辆,新势力首个百万辆车企 [24] - Q3营收428.7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28.2亿元连续8季度盈利 [24] - MEGA失利后快速调整纯电战略,智驾技术跃进至第一梯队 [22][24] 赛力斯汽车 - 新能源销量426885辆同比增长182%,问界M9累计销量破20万辆领跑50万+市场 [26] - 与华为合作鸿蒙智行系统,超级增程系统冬季续航衰减低于30% [28][29] - 192线激光雷达方案实现复杂场景识别 [29] 小鹏汽车 - 全年交付190068辆同比增长34.2%,MONA M03单月交付超15000辆,P7+单月超10000辆 [30][32] - 四季度交付91507辆创纪录,12月销量36695辆跻身第一梯队 [32] - MONA M03获轩辕奖,P7+搭载AI鹰眼视觉方案 [32] 零跑汽车 - 2024年销量近30万辆同比增100%,Q4实现单季度盈利 [34] - C系列占比超77%,60%零部件自研自制节省6%成本 [37] - 与Stellantis合作进军欧洲市场,C10对标理想L7 [36][37]
小米营销,开启了汽车领域的顾客主权时代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8 23:18
汽车行业转折期的营销趋势 - 汽车行业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型的关键转折期,全球化进程加速[9] - 营销与创新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职能,需在趋势中构建营销能力而非依赖既有优势[9] - 产品需从技术导向转向技术与消费者生活方式并重,汽车将趋向时尚化、快周期化[15][17] 产品策略的核心逻辑 - 产品是生活方式的映射,需以消费者需求为入口,强调工业设计与人文科技交叉点[14][15] - 小米汽车带动顾客主权时代,其微创新体现对消费者的尊重态度[15] - 产品线需平衡差异化与供应链效率,避免过度复杂化导致消费者决策困难[17][18] - 建议采用平台化策略(80%标准化+20%定制化)满足差异化需求[18] 品牌建设的底层逻辑 - 品牌本质是价值观共鸣,代言人选择需与目标客群价值观高度一致[20][21] - 信任是品牌核心,需通过持续兑现承诺积累口碑(如摩托罗拉刀片系列案例)[21] - 社交媒体时代流量仅是起点,需通过深度互动建立长期关系[23] 价格战的辩证认知 - 价格具有双重属性:竞争手段与产业生态分配方式[12][13] - 参考日美汽车战教训,过度压榨供应商会抑制生态创新[25] - 倡导"共担责任、共创价值、共享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模式[25][26] 行业技术变革方向 - 新材料、AI等技术将重构汽车价值线,推动质价同优策略[17] - 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精神需求,产品需强化情感表达[17][21]
汽车国家队一二把手要下场卖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7 23:12
米 轩然之子 | 成就新汽车人 把 新 汽车 大 变 重 塑 金 球 产 7 握 A I l 肩 推 在东风公司原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彭原璞1月16日正式调任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后, 他在2024年12月9日接受的分工——"负责乘用车国内外营销,联席岚图、猛士科技,分管国际事业 部",有了新的超规格的接手者。 撰 文 / 牛跟尚 设 计 / 赵昊然 晴川大道666号,武汉洲际酒店,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2025年商务大会1月16日全天在此举行。 看似低调,实则高调。 以前在东风大道特1号东风公司大本营附近酒店,由东风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出席的东风乘用车商务 大会,空前升格。 "周总直管营销,杨董直管海外。"一位知情者向汽车商业评论透露。此前,东风公司国内、海外营 销分别由副总经理级别的张祖同、彭原璞与陈昊、黄勇、彭原璞分管。 如果是事实,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将直管国际事业部,以及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公 司;东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将直管新成立的营销管理部,以及东风乘用车销售 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东风公司一把手、二把手同时下场搞营销。 至此,东风公司八位领导成员最新分工再次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