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界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富豪为什么爱汇丰
投资界· 2025-07-25 15:32
起家之地:香港。 作者 | 温世君 编辑|孙春芳 以下文章来源于棱镜 ,作者温世君 棱镜 .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棱镜》聚焦泛财经深度记录。 来源 | 棱镜 (ID: lengjing_qqfinance ) 娃哈哈宗氏家族遗产纠纷闹上香港法庭,那些曾被精心守护的秘密,如今成了争斗中最 锋利的武器。 前中国首富宗庆后"一妻一女一布鞋"的人设坍塌,本是"独生子女"的宗馥莉,突然被三 位自称"同父异母"的弟妹起诉,要求冻结一个约18亿美元(129亿人民币)账户,以追 索父亲生前承诺的每人7亿美元信托权益。 这 也 让 开 设 该 账 户 的 银 行 被 推 到 舆 论 风 口 浪 尖 ——" 香 港 上 海 汇 丰 银 行 (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在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 G-SIBs ) 中 排 名 第 三 , 且 是 其 中 唯 一 用 中 国 城 市 命 名 的 银 行 。 只 是 现 在 更 常 用 简 称:汇丰(HSBC)。 在香港这个自由港,在汇丰的起家之地,背靠整个大中华区的财富,帮助富豪进行全球 投资,提前布局婚姻财 ...
37岁理工男,估值1000亿
投资界· 2025-07-25 15:32
华人AI创业公司Surge AI - 公司启动首轮融资目标10亿美元 估值或将达150亿美元(约1000亿元人民币) [1] - 成立于2020年 创始人Edwin Chen为麻省理工校友 曾任职于对冲基金、谷歌、Facebook等机构 [2] - 未对外融资情况下实现年营收超10亿美元 成立五年即达千亿估值 [3][7] - 主营业务为高阶数据标注 服务收费是竞争对手Scale AI的2-5倍 专注编程/数学/法律等复杂领域 [6] - 客户包括OpenAI、谷歌、微软、Meta、Anthropic等科技巨头 Meta年支出超1.5亿美元 [7]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Edwin Chen为85后 17岁进入麻省理工学习数学/语言学/计算机 [5] - 创业灵感源于科技巨头数据标注质量缺陷 2020年辞职创立Surge AI [5] - 初期通过攀岩馆偶遇获得Airbnb/Neeva首批客户 首年实现八位数营收 [6] - 技术团队强调"100倍工程师"理念 认为人才密度决定AI效能上限 [6] AI数据标注行业格局 - 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29.1% 受益于大模型/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需求 [11] - Scale AI获Meta投资后估值达290亿美元 但面临OpenAI等客户流失风险 [10] - Snorkel AI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 估值13亿美元 专注银行领域数据工具 [9] - Turing转型数据标注服务后获1.11亿美元E轮融资 估值22亿美元 [9] - 行业本质是"数据卖铲人" 模型训练对高质量数据的依赖构成长期护城河 [11] 华人AI人才崛起现象 - Meta以2亿美元年薪从苹果挖角华人学者庞若鸣 创人才薪酬纪录 [13] - 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11位核心成员中7位为华人 多来自OpenAI/谷歌 [13] - 英伟达收购Nexusflow后吸纳清华系创始人焦剑涛/朱邦华等华人专家 [14] - 全球50%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 顶尖人才普遍具备清华/北大/斯坦福等名校背景 [15] - 科技巨头将高端AI人才视为"AGI门票" 引发全球性人才军备竞赛 [15]
一个医药IPO大涨100%
投资界· 2025-07-25 15:32
公司概况 -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5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35港元/股,首日涨幅达127%,市值136亿港元 [3] - 公司由康小强和赖寿鹏联合创立,二人均曾担任礼来等跨国药企首席科学家,2012年回国创业 [3][6] - 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专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拥有12项在研管线,其中6款进入临床阶段 [6] - 核心产品LBL-024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试验的4-1BB靶向药物 [6]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886.5万元,主要来自与百济神州合作的LBL-007授权(首付款+里程碑款合计7.72亿美元,已终止) [7][8] - 2023-2025Q1净亏损分别为3.62亿元/3.01亿元/7536.7万元,研发开支达2.31亿元/1.86亿元/5775.1万元 [7][8] - 2023年与Aditum Bio达成LBL-051授权合作,总交易价值超6.14亿美元 [8] 融资历程 - 累计完成8轮融资,早期天使轮估值1000万元(2015年),B+轮后估值达8.05亿元(2020年) [11] - 2021年C轮融资6.07亿元,引入正心谷/深创投等十余家机构 [12] - IPO基石投资者包括腾讯/高毅资产/奥博资本等,合计认购5.42亿港元 [13] 行业动态 - 港股生物医药IPO活跃:2024上半年恒瑞医药等9家企业上市,映恩生物首日涨116.7% [1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禾元生物/北芯生命接连过会,前者核心产品HY1001有望成国内首个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16]
存100万,我提前退休
投资界· 2025-07-25 15:32
以下文章来源于谷雨数据 ,作者谷雨数据 谷雨数据 . 腾讯新闻出品、谷雨工作室旗下栏目,聚焦数据新闻、数据报告。 要存多久? 作者 | 小山 设计 | 小山 编辑丨赤耳、郝库 来源 | 谷雨数据 (ID: guyudata ) 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这样的帖子:"28岁存款100万退休躺平"或者"30岁存200万靠利息生活"。仿佛只要咬牙攒够一笔钱, 就能立刻告别工作,过上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理想生活。 但稍作估算就会不幸地发现,这一切根本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别说存款百万了,10万这道坎就拦下了一多半年轻人。 01 人均存款超10万,一多半年轻人不达标 爱存钱三个字已经写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储蓄规模年年创历史新高。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几年的超额储蓄,存 款余额大幅增加的情况下,2024年,中国住户存款增加了14.26万亿元,至此人均储蓄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达到10.7万。 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住户存款增速普遍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可谓存的速度比挣的速度还快。 16.67 80 17.84 60 9.90 11.30 40 9.70 7.20 4.60 20 5.16 O 2 ...
今天,成都宣布千亿基金
投资界· 2025-07-24 16:10
成都未来产业基金 - 首期规模1120亿元 远期规模2600亿元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 飞行汽车 商业航天等十大未来产业领域 [2] - 由成都科创投集团 成都金控产业引导基金公司管理 依托成都产投集团"产业性基金"和交子金控集团"功能性基金"定位 [6] - 现场签约子基金和项目金额约40亿元 意向签约金额达800亿元 与高瓴投资 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等签署倡议书 [9] 成都产业生态 - 已形成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聚集1.4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2] - 每小时产生8项专利授权 每天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美元 [12] - "成都造"笔记本电脑占全球25% 高端柔性屏占全球50% ADC药物出海授权交易纪录保持者 [12] 低空经济布局 - 集聚沃飞长空 中航无人机等超500家低空经济企业 组建8支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超百亿元 [13] - 成都低空产业位列全国第三 成都高新区推出3000亿规模产业基金 已组建154支基金总规模3236亿元 [13] 创投机构动态 - 东方富海2022年在成都设立50亿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重点投向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 [13] - 英诺天使基金将管理机构迁至成都 计划与未来产业基金合作发掘优质项目 [14] - 险峰K2VC表示成都政府高效支持科技创新 基石资本认为成都对年轻创业者吸引力显著 [14] 产业支持体系 - 推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 配套10个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及"一特色园 一政策包"园区政策 [9] - 发布100个场景和100个产品"双百"清单 为投资机构提供全景式指引 [9]
山东夫妇,操刀一笔百亿并购
投资界· 2025-07-24 16:10
歌尔股份并购交易 - 歌尔股份拟以104亿港元收购米亚精密科技和昌宏实业全部股权,为公司成立以来最大并购[1][3] - 标的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约91 1亿港元,占歌尔股份1009 54亿元总营收近10%[5] - 并购旨在提升精密结构件领域垂直整合能力,标的公司在金属结构件领域具行业领先竞争力[4] - 米亚精密科技子公司曾为苹果、特斯拉生产精密五金配件,总投资近40亿港元,员工超30000人[4]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姜滨夫妇2001年创办麦克风厂,现发展为年营收超千亿的全球声学与智能硬件龙头[1][8][9] - 2008年上市,2010年进入苹果供应链后营收两年内突破100亿元[10] - 2020年姜滨以32亿美元身家成为山东首富,公司现布局声光电零组件、智能整机等多领域[10] - 子公司歌尔微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估值超200亿元[10] 行业并购趋势 - 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2000单并购重组,金额超1 4万亿元,重大重组事项同比增165%[12][13] - 中国生物制药以9 51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 09%股权,立讯精密41亿元收购德国汽车线束企业Leoni[14] - 私募机构积极参与并购,启明创投4 52亿元控股天迈科技,多家PE竞购星巴克中国[15] - 全国多地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国资牵头并购案例显著增加[15]
神秘的信托
投资界· 2025-07-24 16:10
以下文章来源于刘润 ,作者点这里关注→ 刘润 .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5分钟商学院"课程主理人,著名商业顾问,曾为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 企业提供过战略咨询服务,每年10月举办"进化的力量·年度演讲",为创业者企业家提供年度规划的参 考方向,一起更早看到未来。使命:降低商业的认知门槛。 让遗产不再是遗产。 作者 | 景九 编辑 | 歌平 来源 | 刘润 (ID: runliu-pub )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现实远比电视剧精彩。 这两天,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身后事,就像一部豪门大戏。一会儿是突然冒出的3个子 女。一会儿是宗馥莉拿出的一份遗嘱。一会儿又是18亿美元的海外信托。而且,宗馥莉 居然能从这个据说属于别人的信托账户里,转走100多万美元,付给娃哈哈的下游供应 商。 这下子,宗家算是彻底吵翻了天。 那个神秘的"信托",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它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宗馥莉可以直接 把钱转走? 所以,我也找机会,赶紧请教了我的朋友,金石财策·家办合伙人、知名财经作家闫静老 师。她也特别慷慨,分享了很多专业的知识,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 这些问题,咱们一个个说。 01 信托,能让遗产不再是遗产 首先,请大胆 ...
董明珠对手去IPO了
投资界· 2025-07-23 15:48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杨继云 天天IPO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来自宁波。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天天IPO 董明珠的"老冤家"也要IPO了。 投资界消息,日前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简称"奥克斯")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奥克斯的背后,是一位来自宁波的草根创业者郑坚江。早年他低价策略杀入空调市场,收获了"价格屠夫"的外号, 受到格力董明珠等众多同行的"声讨"。 如今,奥克斯开始奔赴港股IPO卡位。放眼望去,出海大时代里,中国正崛起一批全球化公司。 空调界"价格屠夫" 赴港IPO了 奥克斯的故事,始于一位浙江草根。 1 9 6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郑坚江初中时辍学做起了汽车修理工。19 86年,得知附近龙观钟表零件厂经营困难,渴望 改变命运的郑坚江带领几个人,贷款20 00元承包了这个破旧的工厂。 经历一番艰难打拼,郑坚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 9 94年,郑坚江瞄准利润更高的空调行业,成立AUX电器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诞生。 当时国内空调市场被美的、格力、春兰等国产品牌以及部分欧美品牌占据,空调在老百姓心中更是奢 ...
深圳高校大爆发
投资界· 2025-07-23 15:48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圳客 ,作者圳长 深圳客 . 全球视角 | 深圳立场 | 思想容器 | 生活蓝本 这座曾被称为"大学洼地"的城市,这些年高歌猛进疯狂建大学。从录取分数线来看,深圳的大学已经集体跻身"一流"。 但是高企的分数线,是否意味着深圳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人才输出地?深圳的大学是否可以支撑起深圳繁盛产业的学与研? 究竟是深圳的大学足够优秀还是自带深圳城市的"光环"? "深式办学"。 作者 | 圳长 来源 | 深圳客 (ID: szhenke ) "高考600分,读不了深圳TOP5大学"。 考生们查分数线时发现,深圳的大学已经让人"高攀不起"。 中国高校版图 "深势力"崛起 这座没有本土985/211的年轻城市,如今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已经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了。 | | 北京理工(珠海) 667 哈工大 (深圳) 660/615 | | --- | --- | | 第一梯度(620以上) | 香港中文(深圳) 668 香港科技(广州) 645/ | | 物理排位1.5W内特控线上80分 历史620分以上/排位2500内 | 北师大(珠海) 621/ 630 南方科技 新增本科批 | | | 中山大学 6 ...
115亿,今年上海最大融资诞生
投资界· 2025-07-23 15:48
核聚变。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一个新晋独角兽揭开面纱。 投资界获悉,昨日(7月2 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 聚变公司 ")挂牌成立 大会正式在上海举行。身后7家投资方浮出水面——中核集团、中国核电、 中国石油昆仑 资本 、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四川聚变,宣布共同投资11 4 .9 2亿元。 如此阵容,缔造今年上海最大一笔融资。 此次主角聚变公司,背靠中核集团, 早在2 0 23年 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应运 而 生 。 作 为 中 国 的 " 人 造 太 阳 " , 这 家 公 司 承 载 着 实 现 聚 变 能 商 业 化 应 用 的 任 务 , 正 在 向"人类终极能源"发起冲击。 融资115亿 一个新晋独角兽亮相 聚变公司被寄予厚望——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 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 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 。 昨日现场,聚变公司与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 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身后投资方浮出水 面。 公告显示,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