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界
icon
搜索文档
一位创始人把公司搬到深圳
投资界· 2025-10-28 11:15
深圳AI硬件创业生态 - 硬件、供应链、出海优势吸引AI硬件创业者落户深圳南山区[2] - 创业者可在同一区域快速找到出海服务商、GPU训练提供商及上下游企业 不到半年完成商业闭环[3] - 深圳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最齐全的硬件产业链 AI时代下智能硬件几乎都值得重做一遍[8] 路演AI项目案例 - 埃睿智慧专注于AI+建筑赛道 已建立千万级训练数据与数千行业垂类模型[4] - 追梦每刻团队用5年研发3D数据合成系统 罕见地解决3D原生生成问题[4] - 聚源视芯聚焦三维视觉传感器 研发占比超70% 瞄准千亿级市场规模[4] - 星灿智能聚焦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和适老化类人陪护机器人 已获欧美订单[5] - 行为赋能让机器操作机器 聚焦PCBA行业 已获百万级订单[6] - 迁星智能推出大型拳击对战娱乐机器人"铁甲热斗场" 将具身智能落地娱乐场景[6] 深圳AI产业支持体系 - 模力营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生态系统 吸引超500家企业申报 102家企业完成入驻[9] - 南山区规上企业数量1351家 在全市占比超50% 全省占比超30%[9] - X-Day路演平台自3月启动以来收到205个项目报名 为101家企业对接超2000家次投资机构[10] - 当前项目融资金额累计超4.75亿元 新增银行授信超1亿元 成功落地550万元科技保险[10] 代表性企业融资动态 - 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 由深投控资本等十余家机构联合投资[8] - 影石创新凭借运动相机登陆科创板 缔造千亿市值[8]
寒武纪对手要IPO了
投资界· 2025-10-27 16:18
公司IPO进展 - 沐曦集成电路IPO申请已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并提交注册[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致力于高性能GPU芯片研发[7] - 公司对应投后估值为210.71亿元[14] 核心团队背景 - 公司灵魂人物陈维良拥有超威半导体十余年从业经验[6] - 联合创始人彭莉、杨建及多位核心成员均来自超威半导体[7][9] - 团队在2022年1月完成首款GPU曦思N100交付流片[9]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产品覆盖人工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9] - 主要产品曦云C500系列在2023至2025年一季度收入占比从30.09%提升至97.87%[11] - 公司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11]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GPU企业及华为海思、寒武纪等ASIC企业[9]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7.4亿元[12] - 公司目前尚未盈利,2022至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31亿元[12]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10.4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04.61亿元[12] - 公司预计最早在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点[12] 融资历程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至今完成多轮融资,身后股东超过100家[4][13] - 早期投资方包括和利资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机构[13] - 2022年7月完成10亿元Pre-B轮融资,最新融资新增超80家股东[13][14] - 混沌投资及其创始人葛卫东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GPU独角兽集体冲刺IPO,摩尔线程科创板过会用时不到3个月[16] - 燧原科技上市辅导备案已获受理,壁仞科技考虑在香港进行IPO[16]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GPU服务器占比69%[17] - 预计到2029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17] 行业发展驱动力 - GPU是实现人工通用智能的底层燃料,占据AI竞争制高点[17] - 中国AI产业崛起需要国产算力支持,催生一批国产芯片力量[17] - 2025年可能成为国产算力扛下大旗的元年,自主可控产业链逐步成型[17]
马拉松集体退潮
投资界· 2025-10-27 16:18
以下文章来源于闻旅 ,作者王念念 闻旅 . 1 专注有价值的报道,服务有思想的人群。 山西临汾,不跑了;山东多个县市,审批权直接上收,不跟你多BB;广东翁源,直接停 办;连河北蠡县这种以往凑热闹也要搞个"欢乐跑"的小地方,今年也彻底哑火。 不是所有城市都配叫"马拉松之城"。 大家公告写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不是"天气原因"就是"出于安全考量",听着特别为你 好是吧? 但实际上呢? 是这场蒙眼狂奔了十年的"马拉松大跃进",终于被现实抡圆了膀子,结结实实踩下了一 脚急刹车。 作者 I 王念念 编辑 I Sette 来源 I 闻旅 (ID:wenlvpai) 马拉松凉了。 不是因为大家不爱跑步了,而是因为有些地方办赛办得有点"走火入魔"。 这个十月份,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跟拉了个"摆烂群"似的,集体停摆。 我们看看马拉松这个事前几年是什么光景? 是个城市就想搞"马",好像不办个马拉松,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化都市。有那么 一段时间,"某马"成了城市最光鲜的烫金名片,朋友圈里不发个定位和奖牌,你都不好 意思说自己是中产。 但狂欢的背后,是市民被堵在路上的骂娘,是财政钱包被掏空的心疼,是安全风险悬在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杭州网红大撤退
投资界· 2025-10-27 16:18
杭州网红经济与租房市场变迁 - 杭州租房市场显著转冷,面向网红群体的特色房源出现空租和降价现象,房屋中介李意成的房源挂出三周无人问租,房东被迫提供首月免租、月付等优惠[4][5] - 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导致大量网红离开杭州,迁往成都、长沙等低线城市,头部网红如辛巴、向太也以业务调整为由撤离[5] - 网红租房需求萎缩,中介观察到租房群人数只降不增,释放出市场转凉信号[5] 网红租房行为变化 - 网红对租金价格敏感度提升,不再愿意为居住体验支付溢价,甚至要求降低租金或违约换房[7] - 网红不再迷信"风水宝地"等情绪价值,租房决策更务实,因行业收入下滑导致消费降级[8] - 2024年杭州头部主播收入大幅缩水,中腰部主播平均月薪同比下降30%,行业下行压力持续[8] 租房市场与网红地位关联弱化 - 行业上行期,杭州租房市场曾按网红地位分级,从丽晶国际公寓到豪华平层、江景别墅,形成住房升级路径[11][12] - 丽晶国际作为网红起点,巅峰时容纳超2万人,租住密度极高,但2021年火灾后开始没落[13] - 网红租房周期缩短,长租两三年的客户减少,现在租满一年已属不易,反映行业稳定性下降[9] MCN机构扩张与撤退周期 - 2022年头部MCN机构如谦寻、无忧传媒大规模扩张,谦寻以2200多万元拍地,投入3亿建总部大楼,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15][17] - 辛巴团队从广州迁至杭州,租下滨康路威海中心整栋23层办公楼,首场直播观看量达3亿次,销售额超9亿[18] - 2023年后MCN机构集体撤退,辛巴回迁广州,向太离开杭州,小型工作室被低线城市政策吸引,租房市场红利消失[18]
警惕假冒VC骗局
投资界· 2025-10-27 16:18
名机构的平台,实则是不法分子冒用知名VC机构启明创投的名义,在侵权App上进行非 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违法犯罪行为,已涉嫌诈骗的金额巨大。 从2 025年1月起,启明创投已连续三次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上发布官方严正声明, 明确表示从未推出任何官方App,此类平台均为不法分子冒用名义实施诈骗,启明创投 已 向 相 关 部 门 予 以 举 报 申 诉 。 " 私 募 基 金 仅 向 特 定 符 合 条 件 的 合 格 投 资 人 募 集 资 金 。"启明创投提醒广大投资者、创业者提高警惕,辨明真伪,避免财产损失。 启明创投被冒牌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这一幕令人愤怒——知名VC/PE机构被不法分子假冒,以高收益投资为诱饵实施诈骗, 不仅导致大量个人血本无归,更可能让被冒名的机构沦为"背锅侠",商誉受到影响。 从去年11月开始,一款名为 "启明创投 QMVP"的所谓投资App在一些社群中传播,宣 称" 4天返利15%" "活期宝日息 2%",吸引了不少受骗个人入局。然而,这款看似来自知 这是一起典型的套牌诈骗案件。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法分子精准选中知名创投机构"启明创投"作为仿 ...
「死亡互联网理论」刷屏硅谷
投资界· 2025-10-26 16:32
文章核心观点 - AI生成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充斥互联网,导致人类原创内容占比日益缩减,互联网的“真实性”受到严重侵蚀 [2][4][5] - 这一现象被多位行业领袖称为“死亡互联网现实”,标志着网络生态从有机、用户驱动转向由算法和AI主导 [6][8][10] - 生成式AI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内容生产结构,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长期危机,如“模型崩溃”,即AI在自身生成的数据上再训练导致性能退化 [12][14][16][17] - 行业正寻求解决方案,包括内容溯源、技术监管和人机共生模式,以在AI时代守护互联网的真实性 [19][21][22][23][24] “死亡互联网”理论的现实依据 - Reddit联合创始人Alexis Ohanian指出“互联网已死”,意指其真实生命力被AI内容淹没 [2][4] - 旅行类大V Chris Broad证实“死亡互联网理论”已成为现实,用户频繁遭遇完全由AI生成的虚假地点、照片及机器人评论 [6] - 网友通过“突然转折、刻意堆砌词汇”等特征识别AI内容,预测社交媒体账号非真人化趋势将加剧 [7] - OpenAI CEO Sam Altman承认存在大量由大模型驱动的Twitter账号,使人际互动“感觉很假” [8][10] AI内容泛滥的量化表现与影响 - Cloudflare监测显示机器人流量约占整体应用流量的31%,部分地区时段已超越人类访问 [12] - Imperva报告指出2024年自动化流量达51%,其中从事恶意活动的“坏机器人”占比升至37% [12] - Graphite数据显示2024年11月AI生成文章数量首次超过人类撰写文章,成为网络内容里程碑 [12][14] - AI生成内容凭借低成本、高效率优势,将持续挤压人类内容空间,重塑网络生态基线 [14] 长期风险:模型崩溃 - 牛津大学等机构研究证实,AI使用生成数据再训练会导致模型“遗忘”原始人类语言分布的细节,尤其是边缘模式 [16] - 递归训练过程使模型多样性丧失,一切趋于同质化,最终引发模型崩溃,类比为复印件反复复印后清晰度下降 [16][17] - 劣质AI内容训练出更差模型,形成恶性循环,构成AI时代真正的系统性危机 [17] 行业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认为搜索引擎将被AIGC深刻改造,AI回答与人类内容需协同 [19] - 英伟达CEO黄仁勋视AIGC为通用技术,将嵌入创作、工程与工作流 [21] - Altman强调内容质量比来源更重要,但需“可验证来源”与治理工具提升信任度 [22] - 平台层面通过“贴标”“降权/限变现”等措施限制AI灌水内容,如YouTube、Meta已行动 [23] - 监管加码,美国《TAKE IT DOWN法案》将AI深度伪造定为犯罪,欧盟《AI法案》要求合成内容必须标识 [23][24]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投资界· 2025-10-26 16:32
隐形冠军理论概述 - 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指那些在细分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公众认知度低但全球市场份额领先的中小企业[4] - 隐形冠军的经典标准为全球市场份额前两位或年销售额低于10亿美元,后放宽至世界排名前三或某一大陆第一,年营业额低于50亿美元[5] - 全球隐形冠军数量为3406家(2023年),其中德国高达1573家,美国350家,日本283家,中国为97家[9] 传统隐形冠军的商业模式与作用 - 隐形冠军企业普遍聚焦于被人忽视的“窄门”行业,如按钮、添加剂、宠物牵引绳等,其“不出风头”的沉默态度甚至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10] - 德国企业Weckerle占据全球85%的口红机器制造市场,Flexi公司凭借可伸缩狗绳产品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并销往90多个国家[11] - 日本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如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霸占全球芯片领域7成以上份额,信越化学与胜高SUMCO两家日企拿下全球高纯度硅片一半以上市场[11] - 这些顶尖制造业企业曾造就德国20世纪50-60年代以及日本80-90年代的经济“黄金十年”,日本GDP在1987年占全球15%,超过德国与法国总和[14] 德国与日本隐形冠军的衰退 - 德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危机,2023年GDP下降0.2%,连续两年萎缩,2024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又下降0.3%[16] - 自2021年以来,德国制造业企业破产数量增长80%以上,2024年德国每6家破产的大型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汽车零部件商[16] - 汽车产业巨头大规模裁员,博世裁员超过2.5万人,采埃孚计划在德国削减1.1万至1.4万个岗位,大众计划到2030年前让3.5万人下岗[16] - 168年历史的汽车门锁供应商基克特宣告破产,其为全球1/3车辆提供门锁系统,其他如伟巴斯特、Moll、BBS、Recaro等知名零部件企业也进入“死亡”名单[19] -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中,德国传统品牌陷入困境,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销量903万辆,同比下滑2.3%,而比亚迪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21] - 日本和德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缓慢,日本政府直到2024年7月才宣布全面淘汰软盘,德国被称为“数字化绿洲中的发展中国家”[24][26] - 日本使用AGI的人数仅有9%,而中国接近60%居世界第一,美国超过50%,反映出德日在新兴技术应用上的滞后[26] 中国企业的崛起与反超 -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全球科技前沿行业,中美两国占据主导,德国和日本声量稀少[24] - 根据《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美两国独角兽数量超过七成,前30名中无一家德国或日本企业,估值最高的德国独角兽仅排在39名[29] - 全球独角兽估值前列企业中,中国占据多席,包括字节跳动(22000亿元)、蚂蚁集团(6350亿元)、微众银行(2400亿元)、小红书(1900亿元)等[31] - 2014-2020年间,中国企业收购了300家德国公司,典型案例包括均胜电子收购普瑞、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等[32] -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国已有15家企业入围全球百强榜,4家进入前50,中国企业息税前利润率5.7%为全球最高,高于欧洲的3.6%和韩国的3.4%[32] - 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单项冠军企业1500多家,赫尔曼·西蒙识别出的中国隐形冠军数量已从约100家增至300家[33] - 具体案例如运城制版集团、义乌双童吸管(占据世界30%份额)、中集集团等,均在细分市场达到第一或唯一地位[34]
东北985,正在排队IPO
投资界· 2025-10-26 16:32
作者 I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哈工大机器人军团。 我们先从最新一幕说起。 初春,一个叫"夸父"的机器人在北京街头进行两会采访,迅速走红。这一款身高1.66米、奔跑速度超过每小时7公里的全尺寸人形机器 人,源自一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90后——冷晓琨 。 199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冷晓琨从小就对机器人着迷。初中时,他加入机器人兴趣小组,高中被保送哈工大,一路读到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博士,并在学校担任研究员。 自己做机器人的想法就在这时萌生。于是,冷晓琨叫上几位师兄弟,一个初级团队在哈尔滨诞生。直到2 016年,冷晓琨决定带团队南 下深圳, 乐聚机器人就此落地 。 本周,乐聚机器人宣布完成近15亿元Pr e -IPO轮融资。这家成长于深圳的机器人独角兽公司,身后集结了一支哈工大校友队伍——董事 长兼CTO冷晓琨、CEO常琳、COO安子威三位联合创始人都来自哈工大。 成立半年,乐聚宣布拿到松禾资本千万级别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又拿下深创投、腾讯的千万元A轮融资。一年后,冷晓琨带领团队 开启第一代高动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的研发。 这是一抹缩影。早些时候,同样来自哈工大的卧安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 ...
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投资界· 2025-10-25 14:33
核心观点 - 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通过把握确定性趋势实现成长,重点关注自主可控、AI技术革命及资本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3][4][6] - 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创业板和科创板进入技术性牛市,企业应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4][18] - AI浪潮是当前最重要的增量市场,企业需提升自身“AI含量”以获得高估值,无AI不性感,无AI无高估值 [4][16] 行业选择与战略方向 - 坚持“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战略,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拓展,例如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和工业软件 [8][9] - 行业选择前所未有地重要,应选择新兴高成长的朝阳行业,避免处于衰落的行业,例如新基建公司寒武纪营收利润市值高速增长,而旧基建公司萎缩 [10][11] - 企业应大胆转型至高成长的新兴行业,例如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赛道,三瑞智能因此利润达4亿元并即将上市 [11] 企业运营与竞争力构建 - 通过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力,例如比亚迪通过垂直一体商业模式降低成本,在低价车市场盈利 [11][12] - 技术创新是打出差异化的关键,能帮助企业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竞争,例如华为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车厂,问界车均价超40万尊界超100万 [12][13] - 摆脱内卷、全面出海至关重要,出海占比高的企业财务数据更好,例如道通智能(仅次于大疆的无人机公司)和追觅科技(多国扫地机器人市占率第一) [14][15] AI技术应用与转型 - AI不仅创造新产业,也彻底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可通过AI转型获得高速增长,例如弘信电子从传统FPC制造转型算力,三年营收从20亿增至80亿,市值达两三百亿 [16] - 企业需评估并提升自身“AI含量”,资本市场正对AI进行系统性重估,达晨内部投资组合也考核“AI含量” [16][17] - 构建产业生态能力至关重要,技术是入场券,生态是护城河,例如智谱AI因生态建设好而在大模型竞争中领先 [17] 资本市场展望 - 资本市场发生积极变化,IPO受理情况改善,前三季度比去年有很大提高,达晨系今年已有4家企业挂牌上市或过会,12家企业IPO获受理 [18] - 创业板改革吸引未盈利公司上市,例如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仅88天,显示资本市场包容性提升 [18]
你骂AI越狠,它反而越聪明
投资界· 2025-10-25 14: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与大型语言模型互动时,使用强硬、直接甚至粗鲁的提示词比使用礼貌客气的提示词能获得更高的任务准确率 [7][14][15] - 这种现象源于AI从人类语言数据中学习到的模式:礼貌往往伴随不确定性和模糊请求,而强硬则传递出明确性和高要求 [16][17][18] - AI的高效沟通方式映照出人类沟通中的低效环节,提示直接、明确地表达需求是更有效的互动策略 [20][21] 实验设计与结果 - 实验设计包含五个礼貌级别(从“非常礼貌”到“非常粗鲁”)的提示词,针对50道数学、科学、历史选择题进行测试 [11][12] - 在GPT-4o模型上,“非常粗鲁”的提示词取得了84.8%的最高准确率,比“非常礼貌”的80.8%高出4个百分点 [14][15] - 准确率随提示词礼貌程度降低而单调递增:非常礼貌(80.8%)、礼貌(81.4%)、中性(82.2%)、粗鲁(82.8%)、非常粗鲁(84.8%) [15] 现象背后的机制分析 - 礼貌在人类沟通中常承载不确定性、试探或掩饰意图的信号,AI通过模式匹配将其解读为指令模糊,从而给出更保守的回应 [16][17] - 强硬粗鲁的指令传递出极致的确定性和对结果的严格要求,AI会相应调动资源以提供更精准的答案 [17][18] - 这种现象在智能程度较低的模型上效果更为显著,表明模型越初级,对指令语气的敏感性越高 [15] 历史Prompt技巧的演变 - ChatGPT爆火初期,用户普遍对AI使用礼貌用语,反映出将AI拟人化的倾向 [7] - 2023年流行起一批高效Prompt技巧,如“深呼吸”、“一步步思考”、“失败则死100位老奶奶”等,均非礼貌用语,而是强调明确指令和施加压力 [8][9] - 这些技巧的本质是通过情感绑架、死亡威胁或利益诱惑等方式,向AI传递任务的重要性和高要求 [9] 行业启示与应用建议 - 与AI互动时应追求指令的清晰度、直接性和明确性,而非社交礼仪 [21] - 高效的AI沟通策略是“用最清晰的语言表达最真诚的意图”,这映照出人类沟通中可优化的部分 [20][21] - 行业需认识到AI作为工具的本质,优化Prompt设计方向应侧重于提升指令的精确度和无歧义性,而非拟人化互动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