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

搜索文档
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5-07 17:09
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政策 核心观点 - 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加强电化学储能全链条安全管理 强调提升电池本质安全 强化项目监管责任 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2][3] 电池系统安全提升 -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加快电池本体安全研究 推进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进步 规范电池系统设计和生产制造 [1]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规范电池产品生产销售 加强信用监管 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1] 项目安全论证与评价 - 项目单位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 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2] - 项目竣工或试运行后需进行安全设施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 项目投运后需开展安全后评价 确保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 [2]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能源主管部门将加快制修订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 施工 验收 并网 运行等标准 [2] - 能源主管部门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加强与电池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衔接 [2] - 消防救援部门将制定消防管理 火灾监测预警等标准规范 [2] 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 所有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须依法依规实施备案 备案文件中需明确项目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 - 已备案项目需逐项补充明确安全监管责任 [2] 部门协同机制 - 能源主管部门将与应急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 市场监管 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工作机制 [3] - 相关部门将开展联合调研 培训 检查 执法等活动 [3] - 将建立电化学储能火警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 [3] 企业主体责任要求 - 项目单位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统筹规划 设计 施工 运行及退役全过程安全管理 [3] - 安全设施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 - 需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加强现场风险分级管控 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国家能源局· 2025-05-07 15:38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国家主 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 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对于任何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行 径,不仅中俄两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各国人民也不会答应! ——我们要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中国 和苏联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用鲜血 和生命换来的。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 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 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今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 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 不容置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不容挑战。无论台湾岛内形势如何变化,无 ...
能源金句丨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
国家能源局· 2025-05-07 15:20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 核心观点聚焦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 强调加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对接 [1] - 传统合作领域需巩固能源 基础设施建设等板块 同时培育绿色低碳 健康医疗等新增长极 [1] - 新兴领域重点开拓航空航天 数字经济 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方向 [1] - 明确提出需应对能源安全等重大挑战 中方愿与合作伙伴共同落实相关措施 [1] 能源行业发展方向 - 能源合作被列为传统优势领域 需与经贸 基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1] - 绿色低碳成为重点培育的新增长极 与健康医疗 投资金融并列发展 [1] - 核能利用被单独列为新兴开拓领域 强调和平利用原则 [1] 多领域协同发展 - 数字经济与航空航天被纳入新领域开拓清单 显示跨行业技术融合趋势 [1] -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被并列为需应对的重大挑战 反映基础资源保障优先级 [1] - 发展战略对接强调高质量共建 特别指向"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 [1]
能源金句丨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
国家能源局· 2025-05-06 17:32
国家能源安全与合作倡议 - 中国长期对世界粮食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1] - 中方联合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等六国发起"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1] - 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涉及多个国家[1] - 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1] 国际合作深化方向 - 中国期待与各方在能源安全、产业链韧性领域深化合作[1] - 清洁能源合作被列为重点协作方向[1]
人民日报丨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举措出台
国家能源局· 2025-05-06 16:2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 - 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2] - 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9% [2] 核电发展 - 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2]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50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 [2] - 将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研发攻关 [2] 氢能发展 - 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3] - 截至2024年底,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 [3] - 各地建成加氢站超54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3] 能源投资 - 一季度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2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2.9% [3] - 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电网、核电等投资快速增长 [3] 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 - 截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充电设施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4] - 新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中,民营企业所持股比均达到10%以上 [4]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 [4]
政策解读 |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
国家能源局· 2025-05-06 11:26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 核心观点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能源领域出台十项具体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和优化政务服务 [2] - 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具有运营灵活性、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机制优势,能够提升基建效率、丰富市场主体和推动技术创新 [3][4] - 《通知》明确了民营企业投资范围、优化市场环境和提升政府服务,为民营经济深度参与能源领域提供政策保障 [5][6][7]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意义 - **提升基建效率**:民营经济打破垄断格局,通过市场化机制缩短决策周期并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能源基建规模化布局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3] - **丰富市场主体**:民营资本介入推动多元化竞争生态,带来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市场定价科学性并形成国企与民企优势互补格局 [3] - **推动技术创新**: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在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快速识别需求并转化成果,形成与央企"细分技术攻关+系统方案整合"的协同创新范式 [4]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 **明确投资范围**: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油气储备、管网等传统基建,以及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设施等新业态,同步放宽传统与新兴领域准入 [5] - **优化市场环境**: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简化办电流程、提高垄断企业信息透明度,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以消除制度性门槛 [6] - **提升政务服务**:优化审批流程(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能源合作增强国际话语权 [7]
政策解读 |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5-06 11:26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明确支持民营经济参与能源转型,重点聚焦基础设施投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科技创新及专业化服务四大方向 [2][3] - 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民营企业可参股核电、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水电、LNG接收站、光热发电及生物质能等项目 [3] - 能源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参与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领域,政策将推动绿电直连、大功率充电等发展 [4] - 能源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与国企协同攻关,"沙戈荒"大基地可自主应用前沿光伏技术 [5] - 专业化服务升级:推动煤矿/电厂智能化改造、风光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风光设备循环利用等生产性服务业 [6] 市场机制与政府服务优化 - 市场准入改革: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支持民企参与电网建设,技术监督服务向民企开放 [8] - 生产要素获取: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享受低压办电"零投资",电网/油气管网企业需公开运营信息,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 [8] - 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修订电网/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 [8] - 政府服务提升: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支持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9] 政策目标与行业影响 - 政策目标:通过明确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推动民营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9][10] - 行业影响:政策将增强民企参与信心,加速能源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10]
经济日报丨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
国家能源局· 2025-05-03 17:08
能源供应情况 - 一季度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 同比增长8 1% [2] - 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同比增长1 1% [2] - 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66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4 3% [2]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 3亿千瓦 同比增长14 6% [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 风电光伏合计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 风电装机同比增长17 2% 光伏装机同比增长43 4% [2] - 水电装机4 38亿千瓦 核电装机0 61亿千瓦 同比分别增长3 3%和6 9% [2]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 3个百分点 [2] - 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 5个百分点 [2] 能源消费趋势 -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 3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 5% [2] -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 8% [2] - 天然气消费保持增长 发电用气增速较快 [2] - 受暖冬和新能源出力增加影响 煤炭需求整体偏弱 [2] 电力供需展望 - 预计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快速增长 电力保供面临压力 [3]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紧张 [3]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374.9万台
国家能源局· 2025-05-02 12:35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 [2] - 公共充电设施390万台,私人充电设施984.9万台 [2] -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3.8万台,覆盖全国98%的服务区 [2] - 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县域覆盖率达97.31% [2] - 13个省份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76.91% [2] 政策与规划方向 - 国家能源局正制订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改造政策文件 [2] - 鼓励地方和企业以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景为重点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 [2] - 将持续完善充电网络,提高服务能力,推进试点示范 [2] 节假日保障措施 - 指导各地更新老旧充电设施、增配临时设备 [2] - 加派引导值班人员、提前检修设备 [2] - 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监测,确保五一假期充电服务有序高效 [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引导更多电力辅助服务进入市场
国家能源局· 2025-05-02 12:35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规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引导更多电力辅助服务进入市场,以应对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带来的系统调节需求激增[2] - 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的"调节器"[2] - 中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2006年以前无偿服务、2006-2014年计划补偿、2014年至今部分品种市场化3个阶段[2] 市场现状与参与主体 - 目前全国共有16个省建立调峰市场,15个省建立调频市场,2个省建立爬坡市场,6个区域分别建立调频、备用、调峰等市场[3] - 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明确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地位[3]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维持系统稳定、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煤电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市场运行机制 - 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设立流程需经电力调度机构提出需求,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省级主管部门论证,报国家能源局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实施[3] - 新品种设立需依次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流程[3] - 价格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的调频、备用等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4] 政策监管方向 - 国家能源局将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情况,充分发挥派出机构作用,督促市场运营机构规范组织交易、各类经营主体规范参与市场[4] - 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供电局积极打造数智化、扁平化、网格化供电所,提升客户用电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