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

搜索文档
一图读懂《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7:30
世界天然气发展 - 2024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4.1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增速较上年0.1%显著提升 [4] - 亚太地区消费同比增长4.5%,欧洲和北美分别增长1.4%和1.3% [5] - 全球天然气产量4.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 [5] -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支出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跌 [5] - 世界天然气贸易量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管道气贸易量占比55.4%且增长2.2%,LNG贸易量增长1.4% [5][6] - TTF现货年均价格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5.3%;东北亚LNG到岸均价1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3.3%;HH现货年均价格2.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3.6% [8][9] 中国天然气发展 - 2024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8%,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10][11] - 全国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增量141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11] - 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11] - 进口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其中LNG进口量10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放缓4.9个百分点 [12] - 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总里程超12.8万千米;新建4座LNG接收站及多个扩建项目投产 [12] 政策与技术进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颁布实施,明确天然气行业发展要求 [13] - 修订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延续支持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 [13] - 深层煤层气富集机理、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成藏理论取得突破;陆上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成功应用 [13] - 全球首套175MPa电动压裂装备、国内首台1422mm磁电融合内检测器研制成功;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样机达到国际水平 [13][14] - 多能互补模式推进,包括四川盆地多能互补、长庆油田绿色开采、青海油田气电支撑新能源并网等项目 [14][15] 市场化改革进展 - 上游矿业权全面实行竞争性出让,矿权登记企业增至70家以上;LNG进口主体增至20余家 [18] - 国家管网集团独立运营,管网托运商数量从2019年5家增至2024年765家,中小托运商管输资源占比从2.1%提升至10.2% [19] - 8个省网市场化融入国家管网,实施"一区一价"管制定价机制 [19] - 门站价格市场化除部分气源外全面实施;建立终端价格联动机制 [21][22] - 上海、重庆交易中心2024年单边交易量分别达617亿立方米和483亿立方米 [23] 2025年展望 - 预计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0.9%,其中发电用气较快增长,工业用气负增长 [27] - 国内天然气产量预计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29] - 中俄东线进气投计划全面试产 [30]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7:30
2024年全球天然气发展形势 - 世界天然气消费量4.13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亚太地区消费量972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4.5% 中国和印度增速分别为7.3%和13.0% [11] - 全球天然气产量4.12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5% 美国产量1.03万亿立方米 与上年持平 俄罗斯产量增量435亿立方米 增幅7.1% 全球新发现气田94个 新增储量6702亿立方米 [11][13] - 全球天然气贸易量1.2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9% LNG贸易量同比增长1.4% 美国LNG出口1219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7% 亚洲LNG进口量4056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1.1% [13] - 全球LNG接收站总接卸能力10.94亿吨/年 新投运项目13个 新增能力4368万吨/年 平均利用率37.3% 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14][15] - 国际气价持续下跌 TTF年均价格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同比下跌15.3% 东北亚LNG现货到岸均价1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同比下跌26.6% [15] 2024年中国天然气发展状况 -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 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8.8% 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城市燃气消费同比增长11.1% 工业燃料消费同比增长6.1% 发电用气同比增长9.5% [18] - 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6.0% 增量141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占总产量44.5% 页岩气产量257亿立方米 煤层气产量138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7% [19] - 进口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9.9% 管道气进口量76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3.1% LNG进口量105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7.7% [20] - 新建长输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 全国管道总里程超12.8万千米 新增储气能力80亿立方米 [21][22] - 深层超深层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两个千亿立方米级深部煤层气田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 [19] 天然气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 - 持续推进上游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矿权登记企业增至70家以上 民企持有矿权占比提升 LNG进口主体由2017年近10家增至20余家 [27] - 国家管网集团托运商数量由2019年5家增至765家 中小托运商管输资源占比由2.1%提升到10.2% 完成8个省网市场化融入 [29] - 门站价格市场化取得显著进展 除部分气源外已全面实施市场化定价 上海交易中心单边交易量617亿立方米 重庆交易中心483亿立方米 [32] -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修订出台《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 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 [22][33] 2025年发展展望 - 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2%-3% 产量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LNG进口量随国际气价波动灵活调节 [34] - 上半年消费量同比微增0.9% 发电用气较快增长 工业用气负增长 进口量同比减少7.8% 其中管道气进口同比增长10.5% LNG进口同比下降20.6% [34] - 全球市场供需延续脆弱平衡态势 面临地缘冲突和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 [34] 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突破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四线建成投产 [21][52] - 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直径1422毫米磁电融合内检测器 国产管网离线仿真软件规模应用 首台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样机达到国际主流水平 [24] - 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陵水36-1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发现 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深度 [24][39] 低碳转型与多能协同 - 气电对能源转型支撑作用凸显 美国在建天然气发电装机85吉瓦 日本明确天然气发电仍是重要电力组成 [16][17] - 油气田推进绿色低碳化生产 四川盆地促进水风光氢多能互补 长庆油田打通绿色开采零碳链条 [25] - 下游创新开发天然气新业态 广东投产国内首个H级天然气掺氢发电机组 河北张家口实现掺氢天然气供居民用户 [26]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6:09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降,其中陆上投资3520亿美元(降8%),海域投资2020亿美元(增8%)[9] - 北美陆上投资1580亿美元(降10%),拉美及亚太海域投资1010亿美元(增9%)[9] - 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210个,可采储量12.5亿吨油当量,非洲占比32%,深水-超深水领域储量占比45%[9][10] - 全球原油产量48亿吨(增1%),美洲、欧洲、中东地区增产,非洲、亚太、中亚-俄罗斯地区减产[10] - 深水原油产量3.7亿吨(增4.3%),页岩油产量7.7亿吨(增3%)[10] - 全球天然气产量40715亿立方米(增0.4%),致密气产量5774亿立方米(增1.5%),页岩气产量5652亿立方米(降3%)[12] - 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转型放缓,七大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资产交易金额92.4亿美元(降46%)[12]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4000亿元,2019-2024年累计投资2.24万亿元,年均较2018年增48%[14] - 2024年完成探井2300口,新建原油产能1937万吨、天然气产能351亿立方米[14] - 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6年超11亿吨,天然气新增储量创"七年行动计划"新高[15] - 油气产量当量4.09亿吨,原油产量2.13亿吨(较2018年增2400万吨),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860亿立方米)[17] - 海洋油气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页岩油产量超600万吨(增35%),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增5.5%)[17] - 深层超深层勘探获突破,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多口探井试获高产油气流[17][18][19] - 海域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20][21] - 页岩油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获突破,致密气在四川盆地落实多个千亿立方米级储量区[21][22] - 页岩气在四川盆地新增3个千亿立方米储量区,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23] - 提高采收率技术年增原油产量超3600万吨,化学驱、稠油热采等技术广泛应用[30] - 四大气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海域)天然气产量占比84.7%[31]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其中致密气676亿立方米(增8.5%),页岩气超250亿立方米,煤层气138亿立方米(增17%)[36] 科技创新与装备发展 - 构建煤系全油气系统理论、复合陆缘盆地深层成藏理论等新地质理论[36][37] - 突破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特深井钻完井、高温高压测井等技术[37][38] - 自主研发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175MPa电动压裂装备、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等装备[38][39] - AI技术应用加速,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油气藏动态仿真引擎等[39] 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通过,明确鼓励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41] - 推进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培育多元市场主体[42] - 强化协调保障机制,解决用地、航道等产能项目限制[43][44][45] - 发布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标准264项,包括CCUS、海上风电融合等标准[51] 绿色低碳转型 - 主要油气企业新增光伏/风电装机超400万千瓦,新增储能55万千瓦[46] - 中国石油建设6个新能源基地,中国石化建成高比例绿电替代示范区[46][47] - CCUS项目年注入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累计注入1473万吨[48][49] - 吉林油田CCUS阶段提高采收率25.5%,胜利油田CCUS日产油量从220吨升至394吨[48][49][50] 2025年发展展望 - 目标原油产量稳产2亿吨,天然气连续九年增产百亿立方米[52] - 聚焦深层、深海、非常规、老区"四大领域",加大风险勘探[52][53] - 推动页岩气、致密气、海洋油气等重点项目建设[53] - 发展万米深地理论、页岩油气体积开发等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53][54] - 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扩大CCUS项目规模[55]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7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国家能源局· 2025-08-28 18:59
绿证核发情况 - 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36亿个 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3.58万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66亿个 占比70.63% [1] - 本期核发2025年6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94亿个 占比82.36% [1] - 2025年1-7月累计核发绿证16.07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1.25亿个 [1] - 分类型核发量:风电7月7773万个 1-7月6.54亿个 太阳能发电7月7502万个 1-7月3.55亿个 常规水电7月6863万个 1-7月4.89亿个 生物质发电7月1256万个 1-7月1.01亿个 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1-7月828万个 [3] 绿证交易情况 - 2025年7月全国交易绿证6821万个 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3472万个 [4] - 2025年1-7月累计交易绿证4.16亿个 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41亿个 [4] - 分类型交易量:风电7月3648万个 1-7月2.13亿个 太阳能发电7月2822万个 1-7月1.73亿个 生物质发电7月253万个 1-7月2231万个 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7月97万个 [6] - 2025年7月单独交易绿证3349万个 交易平均价格4.61元/个 环比增长35.42% [6] 绿证价格分层 - 2023年及以前电量绿证交易788万个 平均价格0.54元/个 环比上涨61.16% [7] - 2024年电量绿证交易平均价格2.92元/个 环比上涨5.78% [7] - 2025年电量绿证交易1903万个 平均价格6.88元/个 环比上涨6.17% [7]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能源科技实现历史性跨越,一大批大国重器传来好消息
国家能源局· 2025-08-28 17:24
能源科技创新总体进展 - 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5.9%提升至20%左右 [2] - 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59.6亿吨标准煤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22.3亿千瓦占总装机60.8% [3] - 新能源成为系统第一大电源 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 [2][3] 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 光伏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7% 度电成本降至0.13元/kWh较2020年下降50% [3] - 陆上风电单机容量达16.2MW 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沙戈荒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 [3] -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建成 抽水蓄能装机超5800万千瓦连续9年全球第一 [3] - 华龙一号 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成熟 高温气冷堆四代核电实现商用 [3] 化石能源清洁化转型 - 煤电三改联动规模超5亿千瓦 超超临界燃煤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深地塔科1井超万米科探井 深海一号10万吨级深水生产平台建成 [4] - 50万吨级泰州CCUS工程投运 珠江口盆地海上CCUS项目启用 [4] 多能互补系统建设 - 西电东送能力由2.6亿千瓦提升至3.6亿千瓦 [4] - PEM电解槽能耗降至4.2kWh/Nm³ 70MPa加氢站装备国产化 [4] - 磷酸铁锂储能成本降至0.4元/Wh 压缩空气储能单机达300MW级效率70% [4] - 钒液流电池储能时长4小时 循环寿命突破20000次 [4]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突破 -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实现100%防御换相失败能力 2023年葛南直流工程示范应用 [5][6] - 首创半桥+直流断路器柔性直流技术 建成全球首个张北±500kV柔性直流电网 [6] - 高端电力装备出口德国北海海上风电工程 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6]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组建能源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联盟 探索任务制科研攻关模式 [8] - 灵活燃煤发电团队研制300MW级新型机组 调峰容量与速率国际领先 [9][10] - 600MW级超灵活燃煤机组计划在4个工程示范 1000MW级技术路线同步推进 [10] - 产学研团队涵盖10余家单位近100人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9][10]
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出席第15次亚太经合组织能源部长会议
国家能源局· 2025-08-28 17:16
开幕式上,王宏志表示,中国持续推动 APEC 区域能源政策规划协同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将 会议共识转化为惠及亚太人民的务实成果。 8 月 27 日至 28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应邀赴韩国釜山出席第 15 次亚太经合组织( APEC )能源部长会议。会议通过了 APEC 能源部长联 合声明。 闭幕式上,王宏志介绍了 2026 年中国担任 APEC 东道主期间能源领域会议活动和成果构想。他表示,中国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承接本次会议达成的 共识,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区域能源合作走深走实。 会议期间,王宏志会见了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新加坡外交部兼贸工部国务部长颜晓芳、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阮黄龙和中国香港环境及生态 局局长谢展寰,主持召开了在韩中资能源企业座谈会。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国际司主要负责同志一同出席会议。 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微信公众号是国家能源局新闻宣传、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 公开 政务信息 ·发布 行业动态 ·提供 公众服务 了解更多能源动态,请长按图片识别或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国家能源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
国家能源局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2025年7月)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16:22
投诉接收情况 - 2025年7月12398热线平台接收投诉3185件 其中电力领域3034件 新能源领域151件 [3] - 被投诉对象中国家电网公司2326件 南方电网公司629件 内蒙古电力集团49件 其他电力企业175件 增量配电企业6件 [3] - 投诉类别主要集中在停电抢修 用电报装 电能质量方面 [3] 投诉处理情况 - 能源企业7月份办结投诉2949件 全部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 及时办结率100% [4] - 7月份办结投诉回访满意率90.18% [4] - 国家电网公司办结2189件 满意率89.69% 南方电网公司办结578件 满意率90.32% 内蒙古电力集团办结41件 满意率94.87% 其他地方电力企业办结135件 满意率94.17% 增量配电企业办结6件 满意率75% [6] 投诉热点问题 - 陕西四川等地供电企业存在可靠性管理不到位 低电压 频繁停电问题解决不彻底 [8] - 广西山西等地供电企业停电抢修不及时 欠费停电不规范 恢复供电时间较长 [8] - 江西江苏等地供电企业在用电报装 过户 销户等业务时工作流程不规范 "三零"服务办理不及时 [8] 申诉接收情况 - 2025年7月办结投诉事项3029件 接收申诉事项278件 投诉申诉率9.18% [9] - 国家电网公司接收申诉223件 申诉率9.85% 南方电网公司接收申诉40件 申诉率6.96% 内蒙古电力集团接收申诉3件 申诉率7.32% 其他地方电力企业接收申诉11件 申诉率7.59% 增量配电企业接收申诉1件 申诉率20% [9][10] 申诉处理情况 -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受理申诉事项173件 办结申诉219件 [10] - 申诉事项主要集中在用电报装 电表计量 新能源并网等方面 [10] 申诉热点问题 - 河北安徽等地供电企业审核用户申请资料标准不统一 装表接电不及时 [11] - 内蒙古陕西等地供电企业计量装置维修不及时 电表计量不准确 [12] - 山东江苏等地供电企业并网接入方案不合理 验收检查不规范 接入受限问题解决不彻底 [12] 举报接收情况 - 2025年7月接收举报问题线索122件 其中承装电力设施许可67件 新能源并网发电13件 线路安全10件 用电报装9件 电力交易9件 供电服务6件 其他8件 [13] - 举报数量较多省份为陕西11件 广东10件 江苏9件 山东9件 河南7件 [13] 举报处理情况 -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受理举报99件 办结举报事项123件 [16] - 对查实违法违规问题通过监管约谈 责令整改 行政处罚等方式处理 [16] 举报热点问题 - 四川广东等地承装电力设施企业冒用举报人电工证 办理许可事项时提供虚假资料 [17] - 江苏等地供电企业未按供电营业规则要求处理超容量用电等违规行为 [17] - 山西某电力施工单位违反许可证管理规定 对线路工程进行违法分包 [17] 行业工作要求 - 需提升供电质量 规范停电管理 强化停电抢修 加强迎峰度夏期间应急抢修 及时抢修复电 [18] - 需规范用电报装管理 执行"三零"政策 提高业务办理质效 [18] - 需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加大智能电表 阶梯电价政策宣传 加强计量装置维护 [18] - 需加强新能源并网管理 合理制定并网接入方案 规范并网验收检查 公布并网接入标准和可接入容量 [18]
China Daily︱China powering global green shift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16:2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从40%提升至约60% [18] - 风能和太阳能年度装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18]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煤炭消费同步下降 [18] 绿色技术全球领先 - 持有全球超过40%的新能源专利 [22] - 持续刷新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纪录 [22] - 私营企业占电力设施建设领域85%以上 年均增长率超15% [24] 产业投资与出口贡献 - 能源领域投资年均增长率超过16% [23] - 2024年新型储能等关键项目投资达2000亿元(约280亿美元) [23] - 风光产品出口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41亿吨 [19] 新兴商业模式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快速发展 [22] - 新兴模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 [22] - 绿色电力扩张推动多领域电气化进程 [21] 国际合作与战略关系 - 中俄关系在动荡变革期具有"空前战略意义" [10] - 立法机构合作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伙伴型组织在亚洲崛起背景下重要性提升 [4]
“十四五”时期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15:11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新闻办26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 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王宏志: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 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韩萌) (来源: 央广网 )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是我国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已达 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 王宏志: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 能源供应"量足价稳"。这五年,能源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 运"等"能源大动脉"。 王宏志强调,"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