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能源局
icon
搜索文档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国家能源局· 2025-09-01 15:09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5年9月1日,天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同事: 24年前,上海合作组织刚一成立,就确立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24年来, 成员国秉持这一初心,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合作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 我们率先建立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机制,把绵延万里的边界打造成友好、互信、合作的纽带。最早采取打击"三股势力"多边 行动,扎实推进执法安全合作,妥善管控处理矛盾分歧,旗帜鲜明反对外部干涉,维护了地区和平安宁。 我们率先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产业投资合作积极推进,地区发展繁荣 动力更加充足。我提出的中方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累计贸易额突破2.3万亿美元的目标提前实现。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更加完 善,成员国之间开通国际公路运输线路近1.4万公里,开行中欧班列累计超过11万列。 我们率先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告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创设并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等机制作 用,打造 ...
习近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国家能源局· 2025-08-31 22: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3][32][42] -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重新确立中国大国地位 [32][42][44] - 伟大抗战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包括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12][23][26] - 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 捍卫抗战胜利成果 反对任何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 [7][36][54] 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 战争持续时间最长: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14年 [32] - 牺牲规模最大:中国付出伤亡3500多万人的民族牺牲 [38] - 国际贡献显著: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 [3][32][38] - 完全胜利意义:近代以来首次完全胜利的外敌入侵抗击战 [32][42] 抗战精神内涵 - 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6] - 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彰显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26] - 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前仆后继顽强抗争 [27] - 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获胜 [27] 中国共产党作用 - 中流砥柱作用:制定正确战略策略 开辟敌后战场 支撑全民族救亡图存希望 [10] - 政治引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10] - 历史使命: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 [10] 台湾抗日斗争 - 台湾同胞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重要组成部分 [21] - 日本殖民统治50年间 数十万台湾同胞付出鲜血和生命 [21] -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对台湾50年殖民统治 [21] 历史启示与当代意义 - 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维护世界和平 [7][17]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 [38] - 弘扬抗战精神 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 [47][49] - 携手国际社会维护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54] 南京大屠杀史实 - 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14] - 三分之一建筑遭毁坏 被列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14]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已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 [14]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十四五”能源规划成绩评述及形势展望
国家能源局· 2025-08-31 11:05
能源供应能力增强 - 2024年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49.8亿吨标准煤 能源自给率超80% 形成多轮驱动供应体系 [2] - 石油产量2022年回升至2亿吨以上 2024年达2.13亿吨 天然气产量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 2024年达2464亿立方米 [3]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发电装机总容量36.5亿千瓦 特高压通道44条 [4] 绿色转型进展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总装机59.2% 发电量占比39.7% 其中水电4.4亿千瓦/风电5.73亿千瓦/光伏11亿千瓦 [5] - 核电装机6091万千瓦 在运核准在建总规模1.13亿千瓦 居世界第一 [5] - 煤电机组最小发电出力降至35%额定负荷 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需求侧响应能力达最大负荷3%-5% [5] 能源布局优化 - 三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中 第一批9000万千瓦已完工 分布式光伏装机达4.93亿千瓦 海上风电超4300万千瓦 [7]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 投产白鹤滩-江苏等特高压通道 天然气管网推进西四线/西三线等骨干工程 [7] - 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村级光伏帮扶电站8.3万座 形成农光互补等新模式 [8] 技术创新突破 - 煤炭转化附加值提高40% 煤直接液化航天煤油应用于长征十二号火箭 [9] - 建成10万吨级深水平台"深海一号" 完钻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 [9]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 小型堆"玲龙一号"开工 特高压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 [9] 国际合作成果 -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 LNG进口能力增强 储备体系完善 [10] - 光伏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约85% 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建成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标志项目 [10] - 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深度介入联合国/G20/IEA等多边机制 [10] 系统发展建议 - 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优化高耗能产业区域转移 突破隔墙售电政策限制 [11] - 加强多能融合 打破煤油气热电投资障碍 允许电网差异化供电标准 [12] - 建立绿证/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联动 通过财税金融手段支持能源企业低碳发展 [13]
人民日报丨 “顶住了峰、兜住了底”,今夏为何不缺电?
国家能源局· 2025-08-30 14:24
电力需求创新高 - 7月全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2] - 单月用电量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总量 是2015年7月用电量的约两倍 [3] - 重庆居民7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5% 制造业前7月汽车零部件产量同比增长10% [6] 电源供应保障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2% 相当于160多个三峡电站装机 [5] - 火电新机组单台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 供电煤耗大幅下降 [5] - 高海拔风电项目年上网电量近14亿千瓦时 水电站年均发电量可满足175万户家庭需求 [5]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5.6%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以上 [5]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年增长近30倍 单日最大调节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8] 电网配置优化 -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4亿千瓦 已投运40余项特高压工程 [7] - 前7月跨省跨区交易电量855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 [7] - 闽粤联网工程实现超20亿千瓦时电能跨网输送 可满足80余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7] 需求侧管理创新 - 安徽居民节电响应活动吸引543万户次参与 单日最大压降负荷99万千瓦 削减近1.5%尖峰负荷 [9] - 四川投运首座居民小区虚拟电厂 30辆车同时放电可覆盖小区商业变压器负荷 [9] - 通过分时电价与精准节电等举措挖掘需求侧潜力 有效降低尖峰负荷投资成本 [8]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电力体制改革成效与展望
国家能源局· 2025-08-30 11:42
电力体制改革成效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从2016年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升至63% [4] - 2024年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十余倍 [4] - 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同比激增364%,绿电交易规模突破2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2% [4] - 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比例超过50%,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 [4] 市场体系建设 - 形成跨省跨区市场、省市场覆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统一市场体系 [5] - 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浙江七省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5] - 建立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的"1+6"基础规则体系 [5] 市场主体发展 - 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从2016年4.2万家增至2025年97万家,增长超20倍 [6] - 除居民农业用户外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实现按价用电转变 [6] - 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4000家 [6] 价格机制改革方向 - 探索"电力限价为辅、电量限价为主"模式,允许分时价格随供需波动 [9] - 基于各时段资产利用率制定分时电价,引导用户削峰填谷 [13] - 完善容量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做好成本向用户侧传导分摊 [11] 新能源交易机制创新 - 研究场外合约稳定新能源全年收益水平,创新差价合约结算方式 [10] - 激励新能源以长期边际成本参与现货市场竞争 [10] - 推动现货市场放宽限价以体现分时价格波动性 [10] 输配电成本机制优化 - 建立输配电成本显性化分摊机制,稀缺时段使用者多分摊成本 [12] - 按输电距离和资产使用程度差异化定价,避免不科学远距离输电 [12] - 构建精准成本传导电价机制,体现"谁受益谁承担"原则 [13]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20:30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9日召开会议,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总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究部署巩 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 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希出席会议并 讲话。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深刻阐明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 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肯定学习教育成效,对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 化长效化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全党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对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扛牢政治 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认真参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热情支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动真碰硬 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补齐作风建设制度短板、强化制度执行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
人民日报丨 电力虽充足 用电须节约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8:52
我国发电量增长迅速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但火电仍为主力 2024年全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新能源发电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2] 电力供应结构 - 火电贡献超过60%仍是发电主力 少用一度火电相当于节约400克煤 减少900多克二氧化碳排放[3] - 风电光伏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 极热无风极寒无光晚峰无光可能导致新能源出力严重受阻[3] - 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各环节需投入大量资源[3] 电力需求状况 - 能源需求总量持续增长 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需要强大电力支撑[4]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 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4] - 7月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电力负荷不断创下新高[4] 节约用电意义 - 节约用电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 也是调节高峰负荷缓解保供压力的重要手段[3] - 在用电高峰节约用电可减轻电网系统运行压力 提高供电可靠性[4] - 节约用电措施包括充分利用自然光 合理调节空调温度 优先选用节能电器 电动汽车错峰充电等[4]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电力资源的“全国一盘棋”,下了这几招“大棋”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8:20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激发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以来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 杨昆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计划初步建成的关键之年,历经系统谋划与攻坚克难,中国电 力市场改革实现历史性跃升,初步建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一、奋楫笃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逐年攀升,2025年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占全 社会用电量比重约61%;预计2025年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超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三分之二,占全国 售电量比重约四分之三,交易电量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电力生 产组织方式从计划主导迈向市场驱动,电力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三是电力市场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多品种、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中长期交易机制持续完善,市场运行基础不 断夯实。中长期交易实现常态化开市,交易电量占市场电量比重达90%以上,充分发挥了保供稳价的"压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