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能源局
icon
搜索文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5-08-25 19:24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兼顾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需要 [4]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扩大实施范围和参与主体 实现碳排放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 [4] - 到2027年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减排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4] - 到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与有偿分配结合的碳交易市场 形成合理碳定价机制 [4]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和碳排放特征 [5] - 建立公开透明配额管理制度 明确中长期控制目标 科学设定配额总量 [5] - 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稳定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5]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 平衡市场供需 增强稳定性 [5] - 统筹全国碳市场与地方试点市场 鼓励试点市场在扩大覆盖范围等方面先行先试 [6]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展 - 建立科学方法学体系 加快重点领域方法学开发 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7] - 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全链条管理 加强全国碳减排资源统筹 [8] - 推动党政机关和企业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 完善国际认可度 [8] 碳市场活力提升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开发碳排放权相关绿色金融产品 建立碳质押 碳回购制度 [9] - 支持银行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引入非履约主体和自然人参与交易 [9] - 加强交易行为监管 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建立履约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9] 能力建设与管理体系 - 建设全链条数字化碳市场管理系统 强化服务功能和数据安全 [10]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核算与报告指南 [10] - 实施碳排放核算分类管理 完善排放因子法核算体系 [10] -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11] - 对核查机构实施资质管理 建立违规机构清出机制 [11]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数据部门共享机制 [12] 组织实施与国际合作 - 加强碳市场建设统筹协调 系统推进任务落地 [12] - 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13] - 参与《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推动技术标准国际互认 [13]
预告丨国新办将于8月26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专场)
国家能源局· 2025-08-25 17:32
能源行业发展成就 - 能源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就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能源保障 [4] - 能源行业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4] 政府工作部署 -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将于2025年8月26日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2][6] - 新闻发布会属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 [2][6]
2025年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
国家能源局· 2025-08-24 10:03
电力市场交易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624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4% [2] - 2025年1-7月累计交易电量3.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2%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1.2% 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省内交易表现 - 2025年7月省内交易电量46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3% [2] - 2025年1-7月省内累计交易电量2.73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6% [2] 跨省跨区交易表现 - 2025年7月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63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9% [2] - 2025年1-7月跨省跨区累计交易电量855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 [2] 绿电交易表现 - 2025年7月绿电交易电量25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3.2% [2] - 2025年1-7月绿电累计交易电量181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1% [2]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国家能源局· 2025-08-23 10:02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其中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增速显著,分别达50.8%和22.1% [1][2] -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188小时至1806小时,反映电力需求或供应结构变化 [1][2] - 电源和电网工程投资分别完成4288亿元和3315亿元,同比增长3.4%和12.5%,电网投资增速高于电源投资 [2] 发电装机容量 - 总装机容量367,367万千瓦(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 [1][2]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960万千瓦(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增速最快 [1][2] - 风电装机容量57,487万千瓦(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增速第二 [1][2] - 水电装机44,161万千瓦,同比增长3.1%;火电148,660万千瓦,同比增长5.1%;核电6,094万千瓦,同比增长4.9% [2] 发电设备利用与效率 -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806小时,同比减少188小时 [1][2] - 全国供电煤耗率302.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0% [2] - 全国发电厂用电率4.4%,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厂用电率0.5%(升0.02点),火电5.7%(降0.07点) [2] 投资与新增装机 - 电源工程投资完成4,288亿元,同比增长3.4%;电网工程投资完成3,315亿元,同比增长12.5% [2] -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2,480万千瓦,同比增加13,995万千瓦 [2] - 太阳能新增装机22,325万千瓦,同比增加9,972万千瓦;风电新增5,367万千瓦,同比增加2,377万千瓦;火电新增4,198万千瓦,同比增加1,760万千瓦;水电新增289万千瓦;核电无新增 [2][3] 供热与能耗 - 全国供热量364,016万百万千焦,同比下降0.3% [2] - 供热耗用原煤21,594万吨,同比下降1.6% [2]
专家解读丨坚持规划引领与创新驱动 积极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8-23 09:20
行业发展成就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从"十三五"末约300万千瓦跨越式增长至2024年底7376万千瓦,行业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3] - 构建新型储能发展政策"四梁八柱",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并针对项目管理、调度运用等领域制定专门政策[4] - 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持续提升,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实现商业化应用,建成30万千瓦、10万千瓦和单体兆瓦级示范项目[5] - 2024年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接近1000小时,较2023年提升约300小时,迎峰度夏期间发挥重要电力保供作用[6] - 建立央地协同管理体系,建设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绿色新引擎[7] 行业面临挑战 - 电力现货市场价差有限且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单一,无法充分体现新型储能调节资源价值,需加快完善价格机制与容量补偿机制[9][10] - 产业链条长且社会资本投资热情高涨,大量跨行业企业进入需加强产业布局和产能规划引导[11] - 国际竞争加剧且各国加强自主产品研发,需持续鼓励技术创新以保持产业竞争力[12] 未来发展举措 - 编制《"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科学谋划发展路径并统筹源网荷融合[14] -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跟踪宣传试点项目和典型案例,推动各类技术研发应用[15] - 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拓展辅助服务市场品种,建立适应新型储能的容量补偿机制[16] - 推动新能源基地科学配置储能,探索光伏直流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及绿电直连等新模式应用[17]
新华社丨我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
国家能源局· 2025-08-22 20:17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2] - 高温天气与经济增长共同推动用电量攀升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0% [2] - 河南 陕西 山东 四川 安徽 湖北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2] 产业结构用电特征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近六成 1-7月累计3.7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8% [2] - 7月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 [2]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 1-7月同比增长4.6% 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3] 新兴产业用电表现 - 第三产业1-7月用电量1.13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8% [4] - 7月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7% 增速较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 [4]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1-7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8.2% [4] - 批发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0% 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6% [4] 未来电力需求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至6% [4] - 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13万亿千瓦时以上 [5] - 算力基础设施 新能源汽车 电解水制氢等新业态成为电力需求新动能 [5] - 电力供需平衡难度增加 需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迭代升级 [5]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7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
国家能源局· 2025-08-22 15:33
充电基础设施总体增长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69.6万个 同比增长53% [2] 公共充电设施发展 - 公共充电设施数量达420.2万个 同比增长38% [2] 私人充电设施发展 - 私人充电设施数量达1249.4万个 同比增长58.8% [2]
预告丨国新办将于8月26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专场)
国家能源局· 2025-08-22 11:39
能源发展总体成就 - 能源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就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4] 政策与战略方向 - 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4] -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亲自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6] 官方活动安排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8月26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6] - 发布会地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1号新闻发布厅 [3][5]
专家解读丨安全高效布局新型储能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8-22 10:31
国家电网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成效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4] - 国家电网经营区截至2025年6月装机规模达7624.25万千瓦,当年新增1748.25万千瓦,同比增长100.34% [4] - 西北地区装机2648.96万千瓦、华北2024.53万千瓦、华东1355.72万千瓦,区域分布集中 [4] - 新疆(1211.78万千瓦)、山东(939.02万千瓦)、江苏(732.47万千瓦)三省装机规模领先全国 [4] - 2024年新型储能利用小时数达991小时,同比增长267小时 [4] - 迎峰度夏期间短时顶峰能力超3000万千瓦,占并网规模92% [4] 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 锂离子电池突破吉瓦时级储能系统集成难题,在山东东营示范应用 [5] - 钠离子电池实现百兆瓦时级商业化应用,为湖北电网提供调节手段 [5] - 新疆公司参与200兆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并网技术攻关,装机容量和时长均为全国之最 [5] - 湖北公司参与全球最大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已并网投运 [5] - 新发布或实施新型储能领域国行团标40余项,推动标准体系完善 [5] 市场化机制建设 - 支撑22省(区)出台市场规则,在山东、内蒙古、新疆、河北探索容量补偿机制 [6] - 江苏建立"电能量市场价差+顶峰补贴+辅助服务"综合收益模式 [6] - 甘肃推行独立储能竞价补偿机制,湖北实施现货市场优先出清机制 [6] - 2024年经营区新型储能交易电量达7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倍 [6] 新型储能发展挑战与方向 - 2024年新能源装机首超火电,其配建储能年均等效充放电仅177次,显著低于火电配套储能(897次)、电网侧储能(248次)及用户侧储能(368次) [8] - 锂离子电池装机占比96.4%,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占比仅1.0% [10] - 需强化规划引领,科学配置储能规模,统筹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9] - 需突破长时储能技术能量转化效率与经济性瓶颈 [10] - 需完善现货价格形成机制,拓展辅助服务品种,探索容量电价机制 [11] 国网工研院发展举措 - 开展多元化物理储能技术研究,包括新型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热储能等 [12][14] - 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区域新能源规模和消纳需求系统分析不同技术路线适用场景 [13] - 以国家科技项目为抓手,建设新型物理储能示范工程,研制自主可控装备 [14] - 推动新型储能广泛参与电力市场,优化现货市场价格机制,拓展盈利路径 [15] - 探索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推动实现调节资源"同工同酬" [15]
央视财经丨全球首次!万亿用电量见证中国经济活力
国家能源局· 2025-08-21 19:56
全社会用电量突破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创全球首次单月突破万亿千瓦时纪录 [2] - 全社会用电量较十年前翻一番 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总量 [2] - 多轮高温天气及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推动用电量较快增长 [2] 居民用电增长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0% [2] - 河南 陕西 山东等省份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2] 能源结构转型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 太阳能 生物质发电量接近总量四分之一 [2] - 体现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趋势 [2] 经济动能分析 - 用电量作为经济晴雨表 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深化 [3] - 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