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搜索文档
拒拍毕业照,大学情谊为何变得冷漠
虎嗅APP· 2025-07-14 07:58
大学生集体冷漠现象 - 2025届大学生中普遍出现拒绝拍摄毕业照的现象 某班级17名学生全部选择不参与 理由包括"不想去/无意义/睡不醒/没必要"[3][4] - 该现象反映当代大学生对形式化集体活动的抵触情绪 被描述为"虚情假意的集体活动"[5] 高等教育竞争环境恶化 - 保研竞争呈现极端化趋势 有学生为保持0.5分优势持续三年每门课冲击满分[8] - 同学关系因竞争扭曲 举报文化盛行 包括利用宿舍违规电器等琐事进行综测减分举报[10] - 社交平台数据显示 保研过程中需遵循"保护隐私/保持低调/谨言慎行"三大原则防范恶意竞争[11] 高校价值体系异化 - 2018年数据显示 超66%毕业生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 文科专业尤为突出[13] - 2024年调查显示仅16.27%学生认为校招能满足求职需求 49.15%评价"一般" 13.15%明确表示不能满足[14] - 高校功能退化为学历认证机构 学生成长路径高度依赖个体努力 导致共同体意识瓦解[15] 校园文化内涵消解 - 校园题材文化产品影响力骤降 对比《小时代》系列曾创下1000万册销量与17亿元票房的商业成功[18] - 当代校园记忆被异化为"考证/投简历/保研竞争"等功利化符号 失去精神给养功能[20] - 物理空间的校园已无法承载情感联结功能 演变为社会竞争的预备战场[17][21]
2025全员被绿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流行色趋势演变 - 传统权威机构潘通对年度色的定义权正在被网红食品和社交媒体削弱,2023年美拉德风和2025年开心果绿成为主导色彩[3] - 劳力士Oyster Perpetual 41开心果绿面盘腕表在拍卖会上以20900美元成交,达原价三倍,印证市场对绿色产品的狂热[7] 时尚与家居行业表现 - Pinterest数据显示2025年Q1开心果绿穿搭灵感搜索量激增361%,婚礼主题搜索量增长285%[9] - 绿色家居美学灵感检索量一年内暴涨3000%,John Lewis报告2024年绿色沙发销量上升32%[11] - Wickes调查显示30%的18-34岁消费者倾向绿色浴室升级,反映年轻群体对复古美学的追捧[13] 食品与农产品产业链影响 - 迪拜巧克力品牌FIX的开心果酱产品经TikTok传播后,带动全球开心果搜索量同比翻倍,开心果巧克力搜索量暴增8942%[17] - 伊朗开心果出口量在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同比增加40%,美国开心果碎片价格同比上涨17%至10.5美元/磅[19] 品牌与媒体联动效应 - 《Homes & Gardens》将开心果绿列为2025春夏首选色,《Harper's Bazaar》指出其成为Miu Miu、Prada等奢侈品牌秀场核心配色[22] - WGSN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明亮色系需求上升,绿色因象征自然与治愈力成为焦虑时代的消费心理选择[23] 社会文化深层动因 - 科学博物馆集团研究指出1800-2020年图片色彩趋向灰暗,当前绿色浪潮是对"高级灰"审美霸权的反叛[25] - 经济预期转变促使消费者突破传统审美规训,洞洞鞋等曾被视作"丑陋"的产品重新流行[26]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国产Jeep时代落幕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国产Jeep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等车型全面停产 [1]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 曾定下2022年85万辆销售目标 [5][6] - 五次资产拍卖流拍 起拍价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仍无人问津 [12]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 累计60万辆军用车型投入战场 [3] - 1945年转型民用 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SUV车型 [4] - 1983年首次进入中国 2015年实现国产化 2016年销量暴涨260%至18万辆 [5] 广汽菲克溃败原因 - 2018年烧机油事件引发质量危机 经销商退网维权 [8][9] - 销量连续四年断崖下滑 从2017年22.2万辆跌至2022年不足2000辆 [10] - 股东内斗公开化 Stellantis单方面提出增持股权遭广汽集团反对 [11] 合资车企整体困境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自主新能源品牌升至56% [17] - 广汽三菱/东风雷诺/长安铃木等相继退出或资产缩水 [17] - 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比亚迪称新能源领先全球3-5年 [17] 中国汽车产业变迁 - 1984-1998年成立10余家合资车企 引进外资超120亿美元 [16] - 2000年合资品牌市占率超80% 大众年销破百万辆 [16] - 新能源换道超车 销量从2015年33万辆增至2023年900万辆占全球60% [16]
山姆上架好丽友,中产不干了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山姆会员店选品策略与中产消费行为分析 - 山姆频繁更换SKU,将进口商品替换为自有品牌"MM"系列,导致部分消费者出现囤货行为 [3][4][6] - 消费者对山姆选品变化反应两极分化:有人怀念下架商品,有人质疑新上架的常见品牌(如好丽友、徐福记)不符合中产定位 [8][9][11] - 中产消费者对山姆选品要求体现身份优越感,认为常见品牌"不配"与会员费匹配,更倾向在普通超市购买 [10][12] 中产消费偏好与品牌定位挑战 - 中产消费行为存在矛盾性:既追求品牌溢价(如区分星巴克杯型),又接受平替产品(戴森替换头用国产、拼多多购买扫帚) [15][16] - 山姆面临定义"中产喜好"的难题,例如将戴森换成追觅可能被解读为"追随平替风"或"背叛品质" [17] - 当前消费环境下中产身份标识模糊化,品牌需动态调整定位策略 [14][17] 山姆中国经营战略调整 - 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5亿元后,面临"千亿魔咒"挑战,需解决管理半径扩大和供应链压力 [17][18] - 进行大区组织重构:将6大区调整为7大区,拆分华东区为江浙沪独立区域以提升单店业绩 [19] - 供应链优化:增加国产品牌占比(如追觅替代戴森)以增强议价能力和降本增效 [19][20] 会员体系与消费者忠诚度 - 山姆中国有效会员突破500万,年费收入超13亿元,会员费占总营收15% [26] - 卓越会员续卡率92%并贡献60%营收,但权益从茅台抽奖等增值服务转变为消费返现模式 [26][27] - 会员忠诚度高于竞品(如盒马),消费者形成"闭眼买"的购物习惯,但品牌需持续满足需求变化 [24][25][29] 行业竞争与消费者迁移 - 零售行业达到千亿规模后普遍出现增长停滞(永辉、大润发案例),山姆需突破该规律 [17] - 消费者转换成本低,当品牌无法满足需求时会迅速迁移至竞品 [29] - 高管变动引发市场猜测,但实际接任者为沃尔玛体系内部人员,未出现大润发系渗透 [21][23]
知情人士向虎嗅独家回应:Manus一切正常
虎嗅APP· 2025-07-13 17:18
Manus近期传闻与业务动态 - 针对裁员及业务异常传闻,知情人士回应公司运营正常且不存在跑路情况,但国内裁员持续进行中[4] - 公司澄清总部搬迁实为国际化合规布局,注册地为开曼群岛而非中国,以应对美国投资禁令及全球数据法规(CCPA/GDPR等)[5] - 近期舆论风波涉及官网锁区、社交媒体清空等事件,但实际均为历史决策(如国内访问限制自发布即存在),与当前战略无关[6] 融资与合规挑战 - 4月末完成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5亿美元,但面临美国财政部审查(受2023年拜登法案影响)[5] - 公司主动调整国际架构以规避投资限制,强调其开曼群岛注册身份以反驳"中国公司"指控[5] 业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月活仅千万级别,国内商业化难度大,裁员系基于经营效率及人效优化考量(100多人团队规模被内部质疑)[7][8] - 创始人肖弘暗示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表现优于行业公开对标产品,但未披露具体数据[8] - 业务重心转向海外发展,主因融资后合规要求及国内市场竞争压力[7] 舆论与市场反应 - 公司自3月发布即陷争议,包括营销过度、饥饿营销及"套壳"质疑,现处于负面舆论高敏感期[6] - 行业视角:海外AI应用普遍基于主流基座模型(如ChatGPT),ARR可达千万美元级别,套壳模式非贬义[7] 国际化进展与未来挑战 - 迁至新加坡后将面临更严峻合规及市场竞争考验,需适应多国数据法规框架[5][8]
李斌拼了|车圈脉动 VOL.4
虎嗅APP· 2025-07-13 17:18
核心观点 - 乐道L90是蔚来能否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的关键产品,承载着公司逆转命运的希望 [1][6][12] - 该车型进入高增长但竞争激烈的大三排六座SUV市场,面临理想i8等竞品的直接挑战 [9] - 预售价格策略(整车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19.39万元起)和换电基础设施(1000座换电站)构成核心卖点 [5] - 交付能力与订单转化率将决定其实际销量表现,公司需避免重蹈过往车型交付困境 [9][10] 产品参数 - 车身尺寸:5145mm(长)×1998mm(宽)×1766mm(高),轴距3110mm,定位旗舰级大三排SUV [3] - 空间表现:后备箱430升+前备舱240L(可容纳3个行李箱),号称满足"六人十箱"装载需求 [3][5] - 能耗技术:通过风阻系数等优化实现14.5kWh/100km同级最低能耗,85度电池包CLTC续航605km(两驱) [5] 市场环境 - 大三排六座SUV市场近三年增长率超40%,但2024年竞品扎堆上市(领克900/深蓝S09/理想L9/问界M9) [9] - 纯电细分市场机会:一季度纯电销量同比增47.7%,大三排纯电车型目前仅有乐道L90与理想i8两款主力产品 [9] - 公司销量压力:上半年累计交付114,150辆,距全年44万辆目标差距显著 [6] 竞争策略 - 差异化打法:依托蔚来1000座换电站的基建优势,弥补纯电车型补能痛点 [5] - 价格卡位:整车购买价较理想L9低约10万元,电池租用方案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 [5][9] - 时间窗口:抢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预售造势,两者正式上市时间均定于7月底 [9] 执行挑战 - 交付能力:需避免ET5/乐道L60曾出现的交付问题,确保7月底稳定交付 [9] - 订单转化:预订单量内部评估存在分歧(李斌称"符合预期" vs 沈斐称"未达预期"),实际转化率存疑 [9] - 品牌建设:乐道作为新子品牌需借L90建立市场认知,形成产品信任闭环 [10]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
虎嗅APP· 2025-07-13 17:1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5年外卖行业爆发补贴大战,美团单月消耗2亿资金,饿了么花费1亿元,通过高额补贴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4] - 2020年后行业转向利润导向,但2025年7月5日淘宝闪购发起新一轮补贴战,单日订单总量达2亿单(美团1.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单日亏损超10亿元[6][7] - 竞争焦点从"餐饮外卖服务层"升级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层",目标变为控制商品流通的默认配送网络[16][18] 巨头战略动机分析 - 京东以高频外卖流量反哺电商主业,2025年4月15日至6月1日外卖单量从500万单暴增至2500万单,采用激进补贴策略[21] - 阿里巴巴通过"淘宝闪购"重新定义战场,将饿了么业务整合至中国电商事业群,原定618上线的项目提前至4月30日匆忙启动[22] - 美团被迫防御核心业务,预计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利润同比减少,采用"超时10分钟不扣钱"等临时政策维持运力[23][29] 行业生态变化 - 履约网络效率显著提升,30分钟配送从惊喜变为基础预期,服务范围从餐饮扩展至"万物到家"[27] - 骑手单日收入可达上千元(平日单均4.7元 vs 补贴日10元/单),商家流水暴增但承受运营混乱,部分门店因爆单被迫关闭外卖[29][30] - 消费者心态从"见证创新"转变为"薅羊毛工具",平台与用户关系演变为纯粹利益交换[28] 市场竞争本质 - 当前战争反映市场增长停滞后的存量博弈,三大巨头分别因效率投机(京东)、战略转型(阿里)、生存防御(美团)被迫参战[21][22][23] - 竞争标志着行业进入终局整合阶段,目标是成为未来十年本地生活的唯一"操作系统",而非单纯的外卖平台[33] - 最终形态将是用户无感知的标准化服务界面,背后由商家和骑手的系统性透支支撑[34][35]
水果店竟成了最难做的生意
虎嗅APP· 2025-07-13 10: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水果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快速涌入导致价格战和利润下滑,个体经营者平均经营周期从2019年的4.3年缩短至2024年的1.8年 [2][5] - 线上渠道冲击显著,水果消费线上渗透率从2020年的17%飙升至2024年的39%,25~35岁人群线下购买频次同比下降42% [10] - 行业巨头百果园面临经营压力,2024年闭店965家,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0年的5168元降至3824元,综合毛利率跌破8% [9] 经营困境与转型尝试 - 个体经营者尝试多元化经营(如增加蔬菜、干果、香烟等品类)或直播带货,但成功率低,仅12.7%通过直播找到突破口 [7][8] - 高端水果需求下降,进口水果滞销,部分门店因无法覆盖租金和损耗亏损30万元 [5][13] - 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加剧竞争,73%的外卖订单选择最便宜商家,实体店沦为"免费样品展示区" [10][14] 供应链与成本问题 - 行业冷链覆盖率不足30%,生鲜损耗率高达25%~35%,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40%(美国市场的2.3倍) [9] - 三级分销体系效率低下,从产地到消费者平均经历4.2次搬运,终端售价与产地收购价差异显著(如海南芒果田头价3元 vs 北京实体店15元) [9][1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果产量1.47亿吨(同比+3.2%),但批发均价同比下降11.6%,主产省滞销率达18.7% [10]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变化 - 63%消费者采用"线下挑选+线上下单"模式,对价格敏感度提升 [10] - 全品类商超(如盒马、叮咚买菜)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数字化供应链压低价格,削弱专业水果店优势 [14] - 创业门槛低导致参与者过剩,人流分散加剧经营难度,部分区域同业态门店密度过高 [2][14]
Meta离职大牛怒揭黑幕:内斗、抢功、末位裁员,全是毒瘤
虎嗅APP· 2025-07-13 10:52
Meta内部文化问题 - Meta内部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调和组织功能紊乱 生成式AI部门近2000名员工中几乎无人真心认同公司使命或愿意长期留任 [2][3] - 公司盛行"恐惧文化" 绩效评估体系和末位淘汰制导致5%员工(约3600人)被裁 未来将持续执行该制度 [13][14] - 员工工作动力主要源于被解雇的恐惧 引发抢地盘、截胡项目、窃取成果等乱象 这种心态已如癌症侵蚀全公司 [15][16] 部门协作与愿景缺失 - 生成式AI部门与可穿戴设备部门(Reality Labs)各自为政 雷朋眼镜AI功能开发中两团队几乎无合作 [18][19] - 对比OpenAI等竞争对手清晰的战略定位 Meta缺乏统一愿景 各部门陷入内斗和资源争夺 [17] - FAIR实验室与生成式AI部门/MSL实验室相互独立 基础研究部门GPU资源分配显著少于产品部门 [23][24] 高管应对与人才战略 - 领导层承认问题并承诺改进 近期以2亿美元年薪等天价待遇挖角Scale AI CEO等外部人才 [1][26][27] - 扎克伯格亲自招募超级智能团队 承诺无限量供应H100 GPU 但该策略导致其他部门面临裁员风险 [29][30] - 新引进人才包括OpenAI、谷歌、Anthropic等公司的顶尖研究员 薪酬包达数亿美元 [28] 行业对比案例 - 苹果AFM团队遭遇类似困境 多年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MM1被弃用 转向集成ChatGPT和Gemini [34][35] - 庞若鸣等核心人才离职被视作对苹果决策的抗议 团队自主性降低导致价值感丧失 [34][36]
“养老贷”疑云
虎嗅APP· 2025-07-13 10:52
养老贷产品概述 - 养老贷是银行为城乡居民补缴养老保险设计的贷款产品,贷款资金直接打入社保账户用于补齐差额,退休后养老金自动扣还贷款[5][6] - 以贷款金额90000元、年利率3.1%、期限15年为例,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808.48元,偿还本息625.86元后剩余182.62元可自由支配,比不办理提档补缴每月多领取21.62元[6] - 产品设计形成银行、社保机构和借款人的三方共赢闭环[7] 银行风险敞口 - 主要风险在于借款人身故后的债务清偿问题,银行通过商业保险覆盖风险,但存在保险免责条款导致赔付失败的可能性[9][10][11] - 当保险不赔付时,个人账户剩余资金优先偿还贷款,不足部分需由继承人用其他财产清偿,否则形成银行坏账[12][13] - 部分产品引入担保措施,担保人(通常为子女)需承担连带责任[14][15] - 银行风险模型基于借款人寿命超过75岁及养老金持续上调的假设[17][19] 银行业务动机 - 区域性银行面临净息差收窄至1.4%的压力,急需寻找稳定且风险可控的新利润增长点[21][22] - 养老贷利率3.1%-3.45%为固定利率,高于当地3.05%-3.2%的房贷利率,且不受LPR下调影响[22][23] - 贷款资金直达社保账户的特性降低挪用风险,养老金还款来源稳定可靠[24] - 湖南地区已有40余家银行推出该产品,临澧农商行已发放494笔总额4126.58万元,单笔金额普遍在4-89万元区间[25][26][27] 行业发展动态 -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岁(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4年上调20元至143元/人/月,历史涨幅在5-20元/年不等[19] - 部分银行已删除官网宣传信息,预示产品可能存在政策调整空间[28] - 产品定位争议:养老本质与债务负担的潜在冲突[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