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搜索文档
大牛扎堆进入具身智能,智驾不香了吗?
虎嗅APP· 2025-07-21 21:09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自动驾驶人才正在密集转向具身智能领域。 近期,前华为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负责人李震宇联合创立的"它石智航", 完成 1.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天使轮纪录。同期,地平线创始成员余轶 南、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刘方等人也都入局具身智能创业。 这几乎是近 10 年科技领域最大的一次人才迁徙。 据虎嗅汽车了解,目前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创业公司 超过 300 家,创始团队多为企业的AI、自动驾驶技术高管。 本期车圈脉动将聚焦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这场人才迁徙。它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自动驾驶还没 做出来,他们就跑去做机器人了? 进入具身智能赛道的智驾大牛们 以下是虎嗅的不完全整理: 为什么扎堆进入具身智能赛道?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 目前机器人大脑模型的主流技术路线 VLA 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成效。如星海图的 赵行,一直都为理想汽车提供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支持,现在他也用自动驾驶的技术经验做机器人大 脑开发。 3. 需求大:机器人人才稀缺,反向挖角 • 缺口:2025 年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激增 409%,5 年以上经验者月薪 5 ...
宇树终于坐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7-21 21:09
公司上市进程 - 宇树科技于2025年7月7日签署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计划在A股上市,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4][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16%,并通过有限合伙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5] - 辅导机构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评估公司上市条件,并协助准备IPO申请文件 [6] 融资与估值 - 公司近期完成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等共同领投,估值超百亿元 [6] - 早期融资困难,种子轮仅获个人投资200万元(占股20%),2020年后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陆续加入 [9][10][11] - 国资背景投资方包括深创投、中网投,产业资本包括美团龙珠、海克斯康、吉利汽车 [8] 业务与市场表现 - 采取ToB和ToC双轨策略:2024年机器狗全球销量2.37万台,市占率69.75%;ToC产品如人形机器人G1预售单价9.9万元,黄牛价炒至88万元 [7] - 2025年与智元机器人共同中标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宇树中标4605万元部分) [7] - 创始人透露公司年度营收达"十来亿元",员工规模约1000人,连续五年盈利 [8] 行业地位与竞争 - 具身智能赛道热度高涨,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估值150亿元)为头部企业 [7] - 公司产品覆盖教育、工业、农业等领域,政府及高校合作合同累计金额超3900万元(半数收入来自2024年) [8] 创始人背景 - 王兴兴为技术驱动型创始人,硕士期间为研发机器人主动延毕,早期因学历背景不被投资人看好 [9][11] - 其个人对机器人的痴迷推动公司发展,2024年上海大学演讲内容在春晚后引发关注 [11]
2025,大厂品牌部大撤退
虎嗅APP· 2025-07-21 2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刀客Doc ,作者刀客doc 刀客Doc . 商业专栏作者,专注品牌营销、广告平台和社会消费文化的深度观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刀客Doc ,作者:刀客doc,题图来自:AI生成 一 前几天,我了解到一个消息:又一个大厂的品牌部"没了"。 简单来说,这家大厂将原本独立负责品牌建设与传播的集团品牌部,整体并入集团公关部门,未来也 不再保留高配级别的CMO岗位。 事实上,过去一年里,"品牌部消失"或"品牌被整合"的消息已经屡见不鲜。大厂们正在经历一场组织 层面的"品牌大撤退"——那些曾经直接向高层汇报、拥有高度自主权的品牌团队都已经消失了。 早在3月,京东就官宣撤销集团品牌部,将其人员和职能整体划入市场营销部下的平台营销条线,理 由是精简架构、提高服务业务效率。但从组织上看,品牌管理被从总部剥离,转而归属零售业务线, 意味着其战略地位的下降。 再看360,动作更极端。周鸿祎直接宣布砍掉整个市场部,称其"效率太低",不如把资源投入AI和产 品研发。当然,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借AI之名做的宣传,但也传递出一个信号: 在资源优先级排 序中,传统品牌与市场部门已被边缘化。 二 放眼更早,腾讯也有类似调整 ...
当一座县城有了“胖东来”
虎嗅APP· 2025-07-21 1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山农下山 ,作者山农 山农下山 . 山农和他的朋友们,记录这个时代的新商业和新商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山农下山 ,作者:山农,原文标题:《当一座县城有了"胖东来"》,题图来 自:AI生成 01 DL先于Dior一步来到了县城。 记得几年前,我曾惊讶于媳妇家的县城居然竖起了欧米伽的广告,当时我还和表弟讨论伽字的读 音:"ga"、"jia"还是"qie"。 当时,大家对于国际一线大牌的追求还很狂热,比如有一年媳妇生日,我专程去SKP给媳妇买了个包 ——CHANEL的Leboy。不过,媳妇显然也不是很中意,因为她从来都没有背出去过。 我曾经以为,消费升级是自上而下的,一线品牌向下渗透,黑话称之为"降维打击",但现在更像 是"自下而上"的升级:雪王把门店开到全世界,连锁超市从学山姆转向学胖东来,本土茶饮咖啡品牌 们,更是打得星巴克中国乱了阵脚。 最近带儿子回媳妇老家过暑假,我发现,这里没有开更多来自一线城市、一线品牌的品牌店铺,倒是 多了不少"老家"在非一线城市的品牌。 比如胖东来调改超市。 当我第一次在丈母娘的厨房里见到DL果蔬净,我知道,胖东来的风,也刮到了这座湖南的18线小县 城。 不过胖东 ...
从手机里,抢回1500分钟
虎嗅APP· 2025-07-21 19:03
负一屏功能现状与问题 - 负一屏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旨在整合行程、支付、快递等功能,但实际存在信息杂乱、动线繁复等问题,导致用户使用率低[2] - 尽管体验不佳,负一屏仍是手机中少有的能将"复杂变简单"的入口,各品牌未放弃该功能[2] - 当前手机操作逻辑停留在"孤岛式应用"时代,功能分散在不同App中,用户需频繁切换[9] 用户需求与痛点 - 2024年3月人均安装App总量达70个,2025年1月用户月均使用App近2500次,日均超80次,操作路径高度碎片化[5] - 用户每天点击切换App约80次,每次操作耗时3-4秒,累计年操作时间达1500分钟,效率损失显著[6] - 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能理解意图、统筹调度的"操作中枢",而非更多功能[6] 鸿蒙5负一屏解决方案 - 鸿蒙5负一屏通过系统级整合,将主屏一侧打造成集约信息与服务中心,右滑即可访问核心功能[11] - 提供动态卡片(航旅纵横、快递等)、快捷工具(扫一扫、付款码)、高频元服务(生活缴费、机票预订)及高度自定义功能[11][12] - 采用免安装的"元服务"技术,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可在手机、平板、车机等设备间流转[25] 鸿蒙5技术升级 - 底层架构全面自研,系统直接调用原生服务,缩短操作路径,提升响应速度[24] - 重构产品交互设计,支持卡片自由排列置顶,优化滑动响应,提供模块级关闭开关[26] - 采用克制的界面设计风格,用户可自主决定服务卡片添加,保障安全隐私[27] 实际应用场景 - 出行场景:实时显示航班状态、登机口、天气等信息,延误时自动提醒[16] - 支付场景:快捷工具可自定义位置(如付款码置于拇指易触区域),实现秒级调取[19][21] - 生活场景:整合快递查询、运动健康、音乐播放等服务,避免多App切换[22] 行业意义 - 鸿蒙5负一屏从"信息展示"升级为"服务调度中枢",改变传统负一屏的鸡肋地位[24][28] - 该方案代表操作系统从容器角色转向主动服务提供者,重新定义服务与操作的关系[10] - 技术架构创新(如元服务)为全场景智能服务提供标准化载体[25]
人民币“保7争6”?真相不可不知
虎嗅APP· 2025-07-21 19:03
短短半年之间,人民币发生巨变——从"对美元从快要跌破7.4"到"一度升至7.16",从"华尔街投行一 致悲观预测的7.6"到如今的"7.0不是梦"。究竟什么变了?未来汇率的潜在客观走势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Irene Zhou,题图来自:AI生成 6月开始,随着中美谈判缓和,人民币就开启了一轮对美元的升值行情,这也和亚洲货币升值潮同 步,毕竟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贬值幅度达到10%。 高盛也在7月初高调表示——预计美元/离岸人民币未来三个月将缓慢下探至7.1,年底前降至7.0。一 时间,"保7争6"的预测不绝于耳。 事实上,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中国出口情况、美联储降息节奏等将成为主导因素。 美元反击、欧元故事又讲不下去 了 上半年,欧元一度对美元大涨近14%,美国政策的反复和关税大棒的折腾也加剧了这种行情,带有情 绪的欧洲投资者甩卖美元资产,持有大量美元敞口的亚洲出口商开始紧急结汇,加速了美元的贬值。 由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高达近60%,这也导致美元指数节节败退,此前最低跌至96,累计贬值 幅度一度超10%。然而,近期"强欧元"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在特 ...
人民日报深度专访王宁:是什么成就了Labubu?
虎嗅APP· 2025-07-21 19:03
公司发展理念 - 公司定位为"既年轻又不年轻"的企业,潮玩行业年轻但公司已成立15年[16] - 提出"成为树一样的企业"战略,强调扎根中国制造业和文化土壤[1][27] - 经营哲学强调"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聚焦长期价值而非快速扩张[20][23] 行业地位与创新 - 开创并定义中国潮流玩具品类,2017年发起亚洲规模领先的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15] - 通过"From the world to the world"模式,将中国文化元素转化为世界级IP[17] - 创新商业模式:整合艺术家资源+中国制造,使普通商品附加值提升10倍(玻璃杯案例)[17] 核心业务数据 - 2024年总营收达130亿元,较IPO时增长超5倍[21] - 明星IP拉布布年销售额超30亿元,预计2024年9月后月销量达1000万只[16][18] - 海外业务爆发式增长:2024年境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2025年海外销售或超国内[21][22] 国际化战略 - 采用全直营模式拓展海外,2024年底预计200家门店,外籍员工数量将翻倍至2000人[23] - 北美市场增速超越东南亚,成为新增长极[21] - 本土化运营策略:建立当地团队,推动文化融合[23] IP运营与产品逻辑 - 构建开放IP平台,吸引全球艺术家合作,强调"体系化运营"而非单纯收购[16] - 限量款策略验证市场需求分层,同时控制炒作风险[18] - 盲盒是公司产品"语言"的起点,但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与内容[19] 文化价值主张 - 提出"新时代中国文化是世界级文化"的论断,通过产品输出文化软实力[13][17] - 区别于传统制造业成本导向,转向"从有到美"的消费升级逻辑[29] - 对标迪士尼但更强调平台孵化IP的差异化路径,目标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28] 行业趋势判断 - 预测"美的价值"将驱动下一轮产业升级,重构家居等传统行业[29] - 潮玩行业存在同质化挑战,但公司认为设计力能突破瓶颈[29] - IP企业具有长生命周期特性,对拉布布的价值挖掘"刚刚开始"[18]
早报 | 天水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最新通报;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超十地餐协呼吁停止低价“内卷”
虎嗅APP· 2025-07-21 08:27
饮用水安全事件 - 杭州余杭区自来水因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硫醚类物质导致气味异常 仁和水厂7月16日8时发现异常后切换水源 出厂水质已安全[2] - 网传"粪水"谣言已被警方查处 官方呼吁不信谣不传谣[2] - 农夫山泉澄清其没有良渚生产基地 生产经营与此次事件无关联[14] 食品安全问题 - 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为提升招生吸引力 在食品中添加颜料导致7名幼儿血铅异常 最高值达440.14μg/L[4][5] - 甘肃省疾控中心检测时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值出现巨大差异[5][6] - 甘肃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并配备最新血铅检验设备[7] 公共卫生事件 - 广东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873例 均为轻症 无死亡病例[8] - 90%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 33%已降到安全水平[8] - 台风"韦帕"7月20日在广东台山沿海登陆 国家防总提升应急响应至三级[9] 互联网平台监管 - 超10省市餐饮协会呼吁外卖平台停止低价"内卷" 包括湖北、陕西、云南、北京等地[15]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16] - 外卖平台被要求明确补贴上限与账期保障[15] 企业动态 - 整装公司靓家居宣布停业 创始人疑坠亡 官网已关闭[17] - 网传"追溯娃哈哈20年资金流向"为假消息[12][13] - 黄仁勋高度评价DeepSeek的创新能力 称其R1模型是真正的创新[19][20] 汽车行业 - 近80辆小米YU7二手车在售 溢价数万元[21] - 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22] - 豪车税新规引发保时捷抢购潮 部分车型可省十几万[25]
我去了Keep首家自营店:看到一个运动APP的线下新思考
虎嗅APP· 2025-07-21 08:27
线下业务调整 - Keepland线下健身房业态基本落幕,现存外部合作门店已终止合作且无后续拓展计划,相关部门已完成裁员[3][6][7] - Keepland单店月均营收未突破15万元,而竞品超级猩猩同等面积门店可达25万元,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导致战略收缩[7] - 公司转向发力线下零售和赛事场景,首家自营产品门店落地上海浦东嘉里中心,选址紧邻布鲁克斯等高端运动品牌以触达目标客群[3] 自营门店布局 - 上海门店占地172平方米,零售与体验区域占比为7:3,定位为零售体验型门店[3] - 产品线覆盖全品类运动装备:智能大型器械(跑步机、椭圆仪)、小型器材(阻力带、壶铃)、运动服饰(瑜伽服、跑鞋)、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手表)及健身食品(蛋白粉、健身饮料)[4] - 设置运动体验专区,消费者可现场试用智能体感机KS课程、测试跑步机减震效果及心率监测功能,强化沉浸式体验[5] - 主推智能运动手表和体感机KS,设备与会员体系绑定形成"硬件+服务"联动[6] 赛事业务转型 - 虚拟体育赛事收入2023年首次超过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增速已显著放缓[8] - 2024年以技术服务商身份参与兰州/武汉马拉松,实现配速员线上组队和领跑状态可视化[9] - 落地"城市K马"等线下赛事,联动商圈餐饮零售品牌打造跑者友好快闪店,完赛可兑换联名周边[10] - 赛事业务被内部视为新增长引擎,资源倾斜力度超过消费品业务[8] AI技术赋能 - 推出"All in AI"计划,5000+官方课程中15%由AI生成,可替代部分私教功能[10] - AI应用于运动计划制定、装备推荐(如智能试衣镜)、赛事实时训练建议生成[10] - 该计划推动股价上涨,市场期待2025年盈利承诺兑现[10] 战略协同效应 - 自营门店承担产品展示与用户体验枢纽功能,赛事业务负责用户激活与品牌破圈,二者与线上AI技术形成互补[10] - 线下场景定位从单一营收来源转向连接用户、验证技术、沉淀品牌的关键纽带[11]
稳定币“第一股”不稳定
虎嗅APP· 2025-07-21 08:27
稳定币行业概况 - 稳定币本质是锚定法币的加密货币,可视为法币的数字存托凭证,与ADR(美国存托凭证)在发行机制、双层中介架构、法律障碍突破和锚定机制上有相似性,但属性为货币而非证券[4][5][6] - 美国《天才法案》明确稳定币为"支付工具"而非证券,同时《反CBDC法案》禁止央行数字货币,与中国数字人民币战略形成对比[6][7] - 2025年全球稳定币交易规模已达15.6万亿美元(约110万亿人民币),超过VISA和万事达总和,头部两家USDC/USDT年化交易量达70万亿美元(约50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2024年银行卡交易总量的一半[13] Circle公司发展 - 公司2025年6月以31美元发行价上市,12个交易日内股价最高达299美元,7月18日收盘价223.7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622%,市值近500亿美元[3] - 核心产品USDC采用1:1美元储备和月度审计,2025年流通量约610亿美元占25%市场份额,仅次于USDT(1500亿美元/62%)[9][12] - 2021-2025年USDC累计发行/赎回量分别达5580亿/5020亿美元,2025年Q1单季净增流通量161.2亿美元,期末流通量600亿美元[9][10][12]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收入98%依赖储备资产(现金+短期美债)收益,2023-2025年Q1收益率从4.7%降至4.2%,美债收益率每降1%将导致年收益减少6亿美元[27][30][32][33] - 与Coinbase深度绑定但条款不平等:Coinbase固定分走50%储备收益,2024年分销成本占投资收益60.9%,导致净利润从2023年2.72亿降至2024年1.57亿[35][36] - 2023年硅谷银行事件导致33亿美元存款冻结,USDC一度脱锚至0.878美元,年末流通量腰斩至244.1亿美元,2024年才恢复至438.6亿美元[9] 行业竞争与监管环境 - 合规优势使其率先上市:获得美/英/欧盟/新加坡牌照,储备资产100%为现金和短期美债,每月由德勤审计,透明度显著高于采用离岸模式且60%储备为商业票据的USDT[15][16] - 美国政策转向旨在扩大美债需求,《天才法案》强制稳定币储备美元现金/美债,贝森特预测2030年行业规模将达3.7万亿美元,但苹果/亚马逊等巨头可能入场挤压现有玩家[44][48] - 稳定币冲击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其"无摩擦"特性直指SWIFT系统6.01%的高费率和技术滞后问题,但这也导致美国传统金融势力的抵触[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