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峰电子
搜索文档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16)
远峰电子· 2025-10-15 20:42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久其软件上涨10.03%、兴森科技上涨10.02%、新洁能上涨10.01%、京泉华上涨10.00%、格尔软件上涨10.0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为长盈精密上涨14.19%、威尔高上涨13.16%、东田微上涨11.46%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为品茗科技上涨18.00%、恒烁股份上涨11.21%、经纬恒润-W上涨10.06% [1] - 活跃子行业中SW被动元件板块上涨4.77%、SW印制电路板板块上涨4.76% [1] 国内行业动态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专注于原理图和PCB设计,关键性能指标达业界一流水平,性能较行业标杆产品提升30% [1] - 日月光高雄CoWoS先进封装工厂K18B动工,总投资176亿新台币,提供CoWoS与近似替代工艺等先进封装制程与终端测试产能,预计2028年第一季度完工 [1] - 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1] - 京东联合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推出新车,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1] 公司业绩 - 海光信息2025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3] - 中科曙光2025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55亿元,同比增长24.05%,增长源于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多样化高质量解决方案及提升运营效率 [3] - 泰凌微202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7.66亿元,同比增长约1.79亿元,增幅约30%,归母净利润约为1.4亿元,同比增长约7,573万元,增幅约118% [3] - 亿联网络202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预计为41.92亿元–4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9.00亿元–20.0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 [3] 海外与全球市场 - 富士经济调查预计2030年半导体材料与工艺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00亿美元,2025年仅为500多亿美元,其中前端材料市场规模将达560亿美元,后端材料市场规模将达141亿美元,人工智能相关尖端半导体需求保持强劲 [3] - 博通推出业界首款面向宽带无线边缘生态系统的Wi-Fi 8芯片解决方案,涵盖住宅网关、企业接入点和智能移动客户端,专为满足人工智能时代边缘网络对性能、可靠性、智能化和效率的严苛要求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27亿部,同比增长2.6%,高端市场带动复苏,创新外观设计与更具性价比的AI智能手机吸引消费者升级 [3] - 三星电子7月至9月期间营业利润达到12.1万亿韩元(约合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营收增长8.7%至8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环比飙升158.6%,营收环比增加15.3% [3]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15)
远峰电子· 2025-10-14 19:22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金安国纪上涨10.02%、至纯科技上涨10.01%、东信和平上涨10.01%、亚世光电上涨9.99%以及深纺织A上涨9.43% [1] - 创业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雅创电子上涨12.91%、中石科技上涨12.16%以及中威电子上涨8.68% [1] - 科创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品高股份上涨4.89%、国盾量子上涨3.22%以及安博通上涨2.89% [1] - 活跃子行业中SW教育出版指数上涨0.87% [1] 国内半导体与显示产业动态 - 鄂尔多斯计划打造"北方芯谷"半导体科学园区,项目总投资372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前动工,目标2027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240万片30纳米以下12寸晶圆的产能,预计满产年产值可达420亿美元 [1] - 北方华创表示长江存储是其战略客户,公司多款ICP及CCP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炉管设备和清洗设备应用于长江存储的芯片生产线 [1] - 惠科拟在南充市顺庆区投资建设全色系M-LED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设计月产能100万片,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设计月产能15万片 [1] - 纳微半导体与兆易创新共同设立的"数字能源联合实验室"在合肥揭牌,实验室将结合纳微半导体的氮化镓与碳化硅产品优势以及兆易创新在GD32 MCU领域的积累 [1] 公司公告与业绩 - 瑞玛精密子公司获得国内某车企新能源车型空气弹簧总成产品定点,项目生命周期6年,预计销售额约为2.65亿元 [3] - 瑞芯微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7.6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116%至127% [3] - 新北洋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661万元至6,442万元,同比增长45%至65% [3] - 聚灿光电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24.99亿元,同比增长23.59%,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8.43% [3] 海外半导体与AI产业动态 - OpenAI与博通合作生产其首款自主研发的AI处理器,OpenAI负责设计芯片,博通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开发和部署,将推出价值10千兆瓦的定制芯片 [3] -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三星电子在第三季度存储器市场中以194亿美元销售额位居第一,SK海力士以175亿美元销售额位居第二 [3] - 英伟达宣布基于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的DGX Spark桌面AI超算将于本月15日发售,第一方FE版本售价3999美元 [3] - 英特尔亚利桑那州Fab 52厂已导入4台ASML极紫外光光刻机设备,并预留扩充空间,现阶段已投入Intel 18A最新处理器的量产 [3]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14)
远峰电子· 2025-10-13 19:19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榕基软件(+10.04%)、旭光电子(+10.02%)、冠石科技(+10.01%)、有研新材(+10.00%)和联创光电(+10.0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为盈建科(+20.01%)、江丰电子(+14.54%)和卡莱特(+13.84%)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为路维光电(+20.00%)、华虹公司(+20.00%)和灿芯股份(+19.80%)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半导体材料指数上涨6.24%,SW电子化学品Ⅲ指数上涨3.32% [1] 国内产业动态 - 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其中高技术产品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分别增长8.1%、22.4%和15.2% [1] - 闻泰科技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并对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其控股公司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 [1] - 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成功研制并实现量产,可应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等领域 [1] - 中国台湾省经济部门表示,中国大陆扩大的稀土禁令预计不会对芯片制造产生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产品的全球供应链 [1] 公司业绩公告 - 领益智造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6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32.35%-65.44% [2] - 雅葆轩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36.59% [2] - 飞荣达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至3亿元,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2] - 炬芯科技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4.50%,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112.94% [2] 海外技术与市场 - LaserApps开发出可在1.1mm厚玻璃上制作玻璃通孔的技术,成功实现无微裂纹 [2] - 日本变压器生产商田村电机计划到2028年3月将其在中国的基地数量削减30% [2] - 印度公司Lenskart将在其智能眼镜中集成统一支付接口支付功能,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支付 [2] - Counterpoint指出,2025年具备GenAI功能的智能手机SoC出货量将占全球总量的35%,年增长达74%,苹果预计以46%市占率领先,高通和联发科分别以35%和12%位居第二、三位 [2]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13)
远峰电子· 2025-10-12 19:02
行情表现 - 主板领涨股包括京泉华上涨10.03%、名臣健康上涨9.98%、遥望科技上涨9.95%、深纺织A上涨7.14%、至纯科技上涨6.88% [1] - 创业板领涨股包括初灵信息上涨12.94%、中威电子上涨9.64%、先进数通上涨9.61% [1] - 科创板领涨股包括开普云上涨4.52%、华海诚科上涨3.72%、震有科技上涨3.33% [1] - 活跃子行业中SW教育出版上涨0.33% [1] 国内半导体行业动态 - 鸿海集团旗下正达在CoWoS先进封装玻璃基板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预计明后年开启交付,且康宁主动寻求合作 [1] - 汉京里达工厂新高端产线投产,总产能达20亿,包含国内首条10纳米以下极高纯石英生产线和首条半导体碳化硅零部件生产线 [1] - 台积电第二季度占据纯晶圆代工市场71%份额,较上一季度68%上升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65%上升6个百分点 [1] - 芯盛智能发布基于1Xnm工艺的全国产DDR4内存产品,实现100%全国产化,兼容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等国产CPU平台 [1] 公司公告与业绩 - 志晟信息获得居家安全监控发明专利,可实时监控老人生理指标和行为状态以判断危险事件 [3] - 全志科技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长72.20%至92.06% [3] - 有研新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101%至127% [3] - 蓝思科技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1,486,995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0.03% [3] 海外半导体行业动态 - 安靠美国亚利桑那州先进封测园区破土动工,专注于先进封装测试技术,与台积电前端技术互补,服务AI、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和汽车领域 [3] -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要求英伟达和AMD等先进AI芯片制造商在向中国等国家出口前须优先满足美国国内客户需求 [3] - 市场监管总局因高通收购Autotalks未依法申报,对其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高通表示正积极配合调查 [3] - 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新出口管制,新措施计划于11月1日生效 [3]
【转|太平洋计算机-蜂助手深度】焊接设备细分龙头,AI驱动成长边界拓展
远峰电子· 2025-10-12 19:0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互联网数字化虚拟商品综合服务提供商,以移动互联网数字化虚拟商品聚合运营、融合运营、分发运营等综合运营服务为基础,业务延伸至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终端技术解决方案[4] - 公司发展战略为“一个基础、两大方向”,即以虚拟商品综合运营为基础业务,持续加大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云终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两大方向的研发投入,打造第二成长曲线[4] - 公司实际控制人罗洪鹏先生直接及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37.15%的股份,管理层团队具备深厚的通信产业背景,主要成员拥有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多年工作经验[9] 财务表现与激励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9亿元、11.79亿元、15.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9%、34.20%、30.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26亿元、1.42亿元[10]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1.58%,分业务毛利率为:数字化虚拟商品综合服务18.67%、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39.97%、云终端技术及云算力运营41.19%[13] - 2025年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4年为基准,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30%且研发支出增长率不低于18.00%[1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1亿元、25.64亿元、31.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2.74亿元、3.44亿元[57] 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 - 公司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为现金流业务,提供稳固基本盘,平台聚合的数字化虚拟商品资源涵盖运营商产品、视频会员权益、电商购物、生活卡券等数十个领域数百种商品[22] - 公司提供聚合运营、融合运营、分发运营三种服务模式,其中融合运营主要将运营商通用流量与视频权益组合销售[25] - 公司已与三大运营商、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头部网络视频商建立直接合作,是芒果TV在支付宝会员积分渠道的独家授权代理商,并为众多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数字化虚拟商品交易及服务解决方案[27] 物联网业务 - 公司物联网业务以流量运营为核心,构建“流量池运营、模组与多功能主板系列、蜂助手盒子系列、IoT解决方案”四大支柱产品业态[32] - 2024年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3%[13] - 公司整合三大运营商物联网流量资源,覆盖4G、5G、UNB,自主研发支持千万级并发的物联网流量池调度管理平台,服务超过600家行业客户[33] - 公司推出多功能模组和主板产品、蜂助手盒子系列产品、个人随身WiFi产品等硬件解决方案,并与好莱客、好太太等设立合资公司进军智能家居领域[34][36] 云终端业务 - 公司云终端业务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研发了工作云手机、云柜台、云应用三大产品,2024年云终端技术与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946万元,同比增长102%[13][46] - 公司基于华为云研发的云手机产品被中国移动采用并向2C市场推出,2024年用户规模破千万,月活用户超260万[49] - 针对B端市场,公司工作云手机服务于政府、房产经纪等高信息安全要求行业;云柜台面向金融保险、航空等领域;云应用面向游戏、运营商等领域[54] - 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云终端市场总出货量达421.7万台,同比增长40.0%,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62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6.6%[44]
【太平洋研究院】10月第二周线上会议
远峰电子· 2025-10-12 19:02
蜂助手定增布局AI端侧和芯片交流 - 公司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端侧应用和芯片领域 [1][3] - 会议将由公司董事长罗总、副总经理区总和董事会秘书韦总共同出席,深入交流相关战略 [1][3] - 会议主持人为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曹佩,定于10月12日20:00举行 [1][3][39] 生命科学上游行业深度报告 - 医药首席分析师谭紫媚将深度解读生命科学上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7] - 报告会将于10月13日16:00进行,聚焦于该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2][7][39] 行业配置模型回顾与更新 - 金工首席分析师刘晓锋将主持行业配置模型回顾与更新系列第十三次会议 [1][9] - 会议旨在对现有行业配置模型进行总结并发布最新调整,定于10月13日21:00 [1][9][40] 天秦装备深度报告 - 军工分析师马浩然将发布关于天秦装备的深度研究报告 [4][13] - 报告会计划于10月14日17:00举行,重点分析公司的业务状况和投资价值 [4][13][40] 有色行业周观点更新 - 有色及新材料首席分析师张文臣将更新有色金属行业的周度观点 [5][19] - 会议定于10月15日19:00,聚焦行业短期动态和趋势 [5][19][39] 兴业银行中报解读及投资价值分析 - 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夏芈卬将解读兴业银行的中期报告并分析其投资价值 [6][22] - 会议将于10月16日14:00进行,重点讨论银行的财务表现和未来潜力 [6][22][39] 医药行业观点及华领医药更新推荐 - 医药首席分析师周豫与医药分析师戎晓婕将分享医药行业观点并更新对华领医药的推荐 [7][28] - 会议定于10月16日15:00,涵盖行业趋势及特定公司投资机会 [7][28][39] 电子行业近期观点汇报 - 电子首席分析师张世杰与电子分析师李珏晗将汇报电子行业的最新观点 [8][34] - 会议计划于10月17日16:00举行,聚焦行业近期动态和发展前景 [8][34][40]
【转|太平洋电子-快克智能深度】焊接设备细分龙头,AI驱动成长边界拓展
远峰电子· 2025-10-09 19:30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创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的智能装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制造成套设备、精密焊接装联设备、机器视觉制程设备、固晶键合封装设备 [1][2]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金春和戚国强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总股本63.35%,分别负责公司战略运营和技术研发,管理团队技术底蕴深厚 [5][7] - 公司2015-2024年营收由2.30亿元增长至9.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7.00%,通过多元化发展布局AI人工智能、智能穿戴、半导体封装、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战略赛道 [1][8]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公司历史盈利能力稳健,2015-2022年毛利率始终维持在50%以上,2023年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短期承压,但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企稳回升 [1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由2018年的0.2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亿元,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 [12]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将达11.51亿元、13.28亿元、14.91亿元,归母净利润将达2.67亿元、3.15亿元、3.81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1.09倍、26.44倍、21.85倍 [42][43] 消费电子与AI终端业务 - 消费电子AI化进程加速,据Canalys预测2025年AI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达34%,公司精准把握结构升级机遇,其震镜激光焊设备已应用于Meta智能眼镜批量生产 [15] - 公司凭借激光热压、激光锡环焊及AOI检测等核心工艺,成功切入小米、OPPO、vivo等头部企业的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供应链 [15] - 公司PCB激光分板技术实现重要突破,相关设备已进入富士康、立讯等企业,形成超千万量级订单规模 [15] AI服务器与高速连接器业务 - AI服务器市场爆发式增长,据TrendForce统计2024年行业价值约205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升至2980亿美元,带动高速连接器需求激增 [18] - 公司高速连接器焊接设备已进入多家英伟达核心供应商,持续为莫仕等连接器供应商提供精密电子组装设备 [18] - 在AI服务器液冷领域,公司为飞龙股份交付散热水泵自动化生产线,相关配套产线已实现复购,成为业务增长核心驱动力 [28] 机器视觉与检测业务 - 机器视觉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207.17亿元,近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1.80%,2025年预计将达到232.65亿元 [21] - 全球机器视觉市场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到2030年将从2025年的158.3亿美元增长到236.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3% [21] - 公司在3C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封装等主要应用场景基础上,积极拓展光模块和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对精密检测设备的需求 [21] 半导体封装设备业务 - 全球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在AI与新能源驱动下持续扩容,据SEMI预测2024年销售额增长25.4%,2025年预计再增长7.7%达54亿美元,2026年封装设备销售额预计增长15.0% [32] - 公司碳化硅微纳银烧结设备获得汇川、中车、比亚迪等订单,高速高精固晶机斩获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批量订单并与安世、扬杰等头部分立器件企业展开合作 [37] - 公司积极切入CoWoS先进封装领域,热压键合设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内完成研发并启动客户打样,Yole预测2030年热压键合市场达9.36亿美元 [39] 国际化战略与智能制造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印度、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构建全球化服务网络,建立设备DEMO中心和售后服务体系 [24] - 公司与博世集团合作深度升级,2025年承接行车记录仪及域控制器等自动化项目,并向佛吉亚等欧洲生产基地成功交付线控底盘及座舱域控制器产线 [28] - 在线控底盘领域为伯特利提供线控制动自动化整线,在激光雷达领域为禾赛科技交付多条精密激光焊接及检测自动化线体 [28]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10)
远峰电子· 2025-10-09 19:30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旭光电子(+10.03%)、视觉中国(+10.02%)、深科技(+10.01%)、竞业达(+10.01%)和通富微电(+10.01%)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为信维通信(+14.73%)、安联锐视(+13.79%)和国瓷材料(+11.56%)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为灿芯股份(+20.00%)、中望软件(+20.00%)和燕东微(+18.48%)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安防设备板块上涨5.98%,SW集成电路封测板块上涨4.69% [1] 半导体设备贸易 -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为470.66亿美元,其中从日本进口额为143亿美元,占比30.4% [1] - 2025年1-6月,从日本进口半导体设备金额为63.99亿美元,同比下降2.9% [1] - 2025年6月单月,从日本进口半导体设备金额为11.58亿美元,同比上升9.5%,环比大幅增长35.8% [1] 产业政策与管制 - 商务部决定对用于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境外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相关出口申请将逐案审批 [1] - 管制范围还包括制造上述先进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材料,以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人工智能的出口 [1] 技术进展与产能 - 台积电高雄厂2纳米芯片已试产成功,标志着全球最先进2纳米制程正式落户高雄 [1] - 集成电路学院课题组在精密传感接口芯片领域取得进展,提出了片上伪电阻精密自动校准技术,为可精确调谐的片上超高阻值电阻的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1] 公司动态与专利 - 云里物里获得一项关于数据加密方法的发明专利证书 [2] - 东软载波全资子公司获得一项关于无源蜂鸣器控制集成电路的发明专利 [2] - 芯原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19.74%,同比增长78.77% [2] - 芯原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15.93亿元,同比增长145.80% [2] - 闻泰科技因存在尚未披露的重要信息,公司股票停牌 [2] 全球设备市场展望 - SEMI预测,2026年至2028年,全球用于生产12英寸半导体晶圆的芯片工厂设备支出将达到3740亿美元 [2] 产品与技术发布 - Varjo推出XR-4系列MR头显更新版本,提供每度51像素、120°x105°视野以及超过2000万像素的立体透视效果 [2] - 思科推出新型路由ASIC 8223,是一款51.2 Tbps路由器,搭载其Silicon One P200 ASIC,结合800 Gbps相干光器件可支持高达1000公里的传输距离 [2] - 韩国设备企业Unisem向中国厦门天马显示科技交付26台蒸发式冷却设备,用于补充其第6代柔性OLED生产线的产能优化升级项目 [2]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09)
远峰电子· 2025-10-08 22:28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股包括鼎信通讯(+10.04%)、恒为科技(+10.02%)、网达软件(+10.01%)等 [1] - 创业板市场领涨股包括江波龙(+20.00%)、线上线下(+15.08%)、易点天下(+13.52%)等 [1] - 科创板市场领涨股包括当虹科技(+20.00%)、品茗科技(+18.60%)、华虹公司(+15.72%)等 [1] - 活跃子行业中,SW集成电路封测板块上涨4.44%,SW数字芯片设计板块上涨3.11% [1] 国内半导体行业动态 - 闻泰科技因市场需求显著增长导致供应紧张,宣布暂停短期发货、价格报价及价格协议,并启动生产与交付能力全面审查 [1] - 概伦电子拟以21.74亿元收购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加速向一站式芯片设计解决方案平台转型 [1] - 概伦电子凭借建模仿真技术进入台积电开放创新平台合作伙伴名单,华大九天因美国制裁等原因出局 [1] - 联电要求供应商在一个月内提出具体且可执行的降价方案,降幅须超过15%,并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1] 公司公告摘要 - 亚信安全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人民币1,975,353.58元 [2] - 拓荆科技11个员工持股平台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811,63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2] - 实达集团已完成对数产名商2024年度的审计工作,资产评估报告已获得备案,正就交易方案进行磋商 [2] - 慧博云通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的交易已完成交割,已收到60%的股权转让款即人民币4,800万元 [2] 海外科技行业趋势 - Raontech向主要合作伙伴扩大AR眼镜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其光学模组可在40度和50度视场角下支持FHD级以上分辨率 [2] - 铠侠控股预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运营商扩张将推动NAND存储需求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 [2] - Wolfspeed成功完成财务重整,总债务削减约70%,债务到期日延长至2030年,年度现金利息支出降低约60% [2] -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将持续增长,从2024年的357美元增至2025年的370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412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 [2]
【转|太平洋电子-澜起科技深度】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AI运力芯片构筑增长新曲线
远峰电子· 2025-09-29 19:56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 [3] - 公司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其中互连类芯片是核心,2024年营收占比达92% [5] - 公司深耕内存接口芯片多年,是DDR2至DDR5内存全缓冲/半缓冲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 [7]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延续高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DDR5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同时高性能运力芯片规模放量 [1][13] - 伴随高价值量产品出货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2025年上半年互连类芯片毛利率达64.34%,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净利率达44.02%,同比增长8.4个百分点 [17] DDR5技术迭代与市场机遇 - DDR5相比DDR4实现技术飞跃,最高初始速率达6400MT/s,是DDR4(3200MT/s)的两倍,单内存条最大容量由32GB增加至128GB [23][24] - DDR5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2023年达到约30%,2024年底预计约50%,2025年迎来大规模渗透元年,主要受AI及高性能计算需求爆发驱动 [25] - DDR5代际升级带动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量价齐升,例如DDR5 LRDIMM内存条所需的数据缓冲器(DB)芯片数量由DDR4时代的9颗增加至10颗 [34][35] 内存接口芯片市场地位 - 随着技术迭代至DDR5,全球内存接口芯片核心供应商缩减至3家,公司2024年市场份额达36.8%,排名第一 [36] - 公司在DDR5子代研发保持领先,第二子代RCD芯片2024年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第三子代于第四季度开始规模出货,第五子代已顺利向客户送样 [38] - 公司针对高性能MRDIMM内存模组的第一子代MRCD和MDB套片已于2024年实现规模出货,第二子代支持速率12800MT/s,较第一代提升45%,已完成向全球主要内存厂商送样 [40] 高性能运力芯片布局 - 公司聚焦AI驱动的“运力”需求,重点布局4款高性能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CKD、MXC,以解决AI基础设施的互连瓶颈 [10] - PCIe Retimer芯片市场快速成长,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0.7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9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18.90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 [49] - 公司是全球两家主要PCIe 5.0 Retimer芯片供应商之一,2024年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至10.9%,两家厂商合计占据96.9%的市场份额 [51] 未来增长展望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8.06亿元、77.10亿元、98.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9.54%、32.80%、28.32% [5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6亿元、33.01亿元、42.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2.54%、35.51%、28.51% [55] - 公司正基于深厚的技术储备积极开展PCIe Switch芯片的研发,PCIe Switch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8.9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8.7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8%,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