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4万吨聚甲醛项目一次开车成功
DT新材料· 2025-10-12 00:05
【DT新材料】 获悉,9月28日,总投资8个多亿的 新疆兵能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4万吨续建聚甲醛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 。 据悉,该项目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投资8.1亿元,采用波兰ZAT聚甲醛生产技术 ,是当地首个高分子化工新材料项目。从今年7月16日受电成 功、到9月3日进入试开车、到今日投产,把停放了13年之久的进口设备开起来且产出了合格产品。 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今年2月,一期项目陆续完成工程安装,计划于今年8月建成,预计10月投产,年可生产4万吨聚甲醛。 一期产品合格后,将会启 动二期10万吨聚甲醛项目,累计规模达14万吨。 聚甲醛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是金属材料和其他塑料的理想替代品。 截至2024年底,我国POM在产产能超80万吨/ 年,产能还在继续增加。 近日, 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 6万吨/年聚甲醛及其配套项目(一期)——24万吨/年甲醛装置,成功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产出合格甲醛产品。 今年3月, 利华益(利津)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8万吨/年聚甲醛工程塑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今年3月,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发布了 国家能源集 ...
强强联手!聚焦全球首个生物基尼龙6商业化
DT新材料· 2025-10-12 00:05
以下文章来源于生物基科技 ,作者生物基能源与材料 生物基科技 . 生物基科技为DT新材料旗下以分享人物观点、推动全球生物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进程为核心的创新平台。 【DT新材料】 获悉, 10月7日,美国生物制造企业 Genomatica (简称"Geno")宣布已 与 双日株式会社 (简称"双日")建立合作,旨在推进基于 Geno 专有技术的 生物质基尼龙6 的商业化 进程, 在工业规模上具备成本竞争力,并直接替代石油基尼龙6。 早在2022年, Geno 和 Aquafil 集团已成功实现100%可再生来源的生物质基尼龙6的生产,并计划继续进行商业化前工厂运营,以进一步评估其生产能 力。 据悉,该生物质基尼龙6产品已尝试应用于下游材料开发。此前已与多家品牌合作,包括 lululemon、 H&M 和 Vaude 。 生物质基尼龙6, 来源: Geno官网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尼龙6生产与消费国, 2024年已经达到约 430.88亿元 的市场规模与约 725万吨 的总产能。 随着竞争加剧和下游可持续需求提高,尼龙6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 生物基己内酰胺替代石油基产品 、 以废纤维解聚再生己内酰胺路径 。 ...
“小巨人”再投欣界能源,加码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10-11 00:04
公司战略投资与业务布局 - 天铁科技通过两项议案,决定开展与欣界能源相关的投资及股权受让,以进一步布局固态电池业务 [2] - 公司拟投资3.015亿元人民币设立合伙企业,专项用于投资欣界能源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工厂 [3][4] - 公司拟以300万元人民币受让欣界能源持有的浙江欣界30%股权 [5] - 此次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相关性和协同性,符合产业发展战略,有助于主营业务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6] 公司业务概况 - 天铁科技成立于2003年,业务涵盖减振(震)业务和锂化物新能源业务两大领域 [7] -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江苏昌吉利和孙公司安徽天铁锂电,生产金属锂、正丁基锂和无水氯化锂等关键材料 [7] 投资标的公司情况 - 欣界能源成立于2020年,专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核心技术路线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配合锂金属负极 [8] - 欣界能源于2024年11月发布能量密度达480Wh/kg的猎鹰固态电池,并已在客户亿航智能的eVTOL上完成飞行测试 [8] - 欣界能源于2023年建成200MWh中试产线,计划投资建设10GWh锂金属固态电池产能,其中一期建设2GWh量产线 [9] - 今年7月,欣界能源子公司与天铁科技孙公司安徽天铁签订采购框架协议,采购铜锂复合带,并探讨未来锂金属材料合作 [9] - 今年5月,天铁科技与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材料供应、研发、生产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战略合作 [9]
eVTOL新锐企业,完成第7次约3亿融资
DT新材料· 2025-10-11 00:04
公司融资与战略规划 - 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此前已完成6轮融资 [2] - 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三大领域:ZG-ONE鹊飞的TC审定与ZG-T6倾转旋翼机试飞、锐翔RX1E-A与RX1E-S电动固定翼飞机量产交付、全国性绿色航空飞行营地建设 [2] - 投资方包括中信建投、洛阳文旅、海南祥聚、诸暨经开创融等,支持公司向"高端制造+运营服务"一体化平台转型 [2] 产品管线与技术进展 - 公司产品战略为"成熟一代、适航一代、预研一代" [3] - 多旋翼eVTOL ZG-ONE鹊飞适航取证加速,有望在2026年取得型号合格证 [3] - 旗舰机型倾转旋翼eVTOL ZG-T6为2.5吨级,年内将完成总装下线并进入试飞验证阶段,其航程300公里,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时 [3] - 成熟产品电动固定翼飞机锐翔RX1E-A、RX1E-S已进入交付元年,获得超百架确定订单及千余架意向订单 [3] 市场拓展与商业模式 - 公司市场拓展逻辑为"由易到难,由B到C,由郊区到城市",先通过文旅、应急等场景打磨产品,最终迈向城市空中交通 [3] - 公司与江苏金租签署150架采购订单意向协议,皖江金租承诺未来五年内采购150架锐翔系列及ZG-ONE鹊飞系列电动飞行器 [3] - 倾转旋翼机ZG-T6的核心使命是城市空中交通,适用于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通勤、机场快线、商务出行等场景 [3]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在南京、深圳、嘉兴等地设有研发、运营、生产、试飞分支机构 [2] - 公司以新能源航空器整机研制为核心,产品线覆盖电动固定翼飞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应用场景从飞行培训、文旅观光逐步向低空交通推进 [2]
312亿元光伏和风电项目签约
DT新材料· 2025-10-11 00:04
中国能建与中国电建沙特新能源项目签约 - 中国能建与中国电建合计签约风电和光伏项目总金额约312.73亿元人民币 [2] - 中国能建签署三份沙特新能源总承包工程合同,总金额约27.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5.54亿元 [2] - 中国电建签署沙特两个光伏IPP项目合同,金额分别约58.43亿元人民币和58.76亿元人民币 [2] 中国能建沙特项目详情 - 沙特PIF五期夏奇拉1GW风电项目合同金额6.63亿美元,建设期26个月 [2] - 沙特PIF五期斯特拉2GW风电项目合同金额12.51亿美元,建设期30个月 [2] - 沙特PIF六期福里斯2GW光伏项目合同金额8.31亿美元,建设期26个月 [2] 中国电建沙特项目详情 - 沙特阿菲夫1和2光伏IPP项目均位于沙特利雅得省阿菲夫镇,各建设2000MW光伏场区 [3] - 项目工程范围包括升压站、送出线路、连接设施和道路等,合同工期均为26个月 [3] 碳材料与半导体行业活动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计划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举行 [6] - 碳材料馆展示内容涵盖半导体用高纯材料、金刚石制品、超硬刀具、生产设备及分析仪器等 [5]
634亿!巴斯夫,再出售业务
DT新材料· 2025-10-11 00:04
巴斯夫涂料业务战略重组 - 与凯雷基金及卡塔尔投资局达成协议,出售汽车原厂漆涂料、汽车修补漆及表面处理业务,交易企业价值为7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34.4亿元),预计2026年二季度完成[2] - 结合此前向宣伟出售巴西装饰涂料业务,涂料业务部整体估值预计为87亿欧元,对应企业价值倍数约为13倍(企业价值除以2024年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2] - 交易完成后,巴斯夫将持有涂料业务40%股权,并获得约58亿欧元的税前现金收益[2] 巴斯夫全球产能投资与布局 - 在土耳其迪洛瓦斯工厂启动新生产线,生产用于建筑涂料和建筑材料的低VOC分散体,工厂使用绿色电力运行,以满足土耳其、中东和西北部非洲市场需求[3] - 2025年3月上海漕泾基地聚酯与聚氨酯树脂产线扩建项目投产,产能实现翻倍,并计划于2026年初扩大电泳乳液及研磨树脂产能,以强化亚太汽车涂料供应能力[3] - 以湛江一体化基地为首,通过上海、南京、重庆等多地基地的扩建与升级,持续强化中国地区涂料原料供应链韧性[4] 巴斯夫战略方向解读 - 战略重组核心为退出部分大规模但可能增长放缓或竞争激烈的终端市场,同时将资源集中于更具优势、更高利润的特种化学品和绿色技术领域[4] - 通过强化区域生产网络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市场响应速度,一边出售业务,另一边持续投资扩产[4] - 出售的涂料业务2024年销售额约38亿欧元,业务覆盖欧洲、北美、南美及亚太地区[2]
MOFs技术荣膺2025诺贝尔化学奖,产业领跑者蓝壳洁能迎来蝶变时刻
DT新材料· 2025-10-11 00:04
文章核心观点 -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其原子级“乐高积木”特性,在碳捕集、气体分离与储存等领域具备革命性应用前景,其获得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标志着该材料加速迈入商业化阶段[2][6] - 公司通过材料合成、气体分离工艺和商业化工程应用三大创新,成功推动MOFs材料产业化,并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MOFs碳捕集项目[4][5][6][8][11] - 公司以“材料创新+产业迭代”的双轮驱动模式,致力于成为深度脱碳技术领跑者,为石化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提供科技动力[9][10][13] MOFs材料行业意义 - MOFs材料被誉为“21世纪关键材料”,其“目标功能可编辑”的特性将为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是解决全球性挑战的“利器”[2][6]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MOFs领域科学家,标志着全球科学界与产业界对该材料巨大潜力达成共识,商业化进程加速到来[2][6] 材料合成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联合国内顶尖技术团队进行材料合成技术迭代,于2025年建成百吨级MOFs材料工业合成装置,实现了材料成本的数量级下降[5] - 该创新扫清了MOFs材料因高昂制备成本而面临的产业化首要障碍[5] 气体分离工艺创新 - 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创的MOFs浆液法气体分离技术,显著降低气体分离能耗[6] - 针对中低浓度CO₂气体,其变温解吸工艺能耗为0.8-1.0 GJ/t CO₂,仅为传统胺法工艺能耗的50%[6] - 针对中高浓度和高浓度CO₂气体,其变压解吸+变温解吸工艺的热耗为0.05-0.22 GJ/t CO₂,远低于传统工艺[7] 商业化工程应用创新 - 2023年公司携手新疆油田建成国内首套MOFs碳捕集与利用项目,该项目亦是全球最大单体MOFs碳捕集项目[8][11] - 截至2025年9月底,该项目累计处理油田伴生气3200万立方米,利用65℃工业余热实现吨CO₂捕集能耗≤1.0 GJ的极致能效[6][8] - 项目成功解决了气体组分复杂、气量波动大等核心工程挑战,并实现了长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8] - 2023年,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昆仑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对公司的战略投资,加速了其技术商业化进程[8]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将推动二氧化碳捕集与甲烷分离技术持续创新,以应对中国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的目标[9] - 公司已完成以MOFs工艺为核心的乙烷分离技术研发,助力石化产业实现轻质原料制备乙烯的产业升级和乙烷供应的国产替代[9] - 公司利用MOFs材料的可设计性,实现烷烃、烯烃等高附加值气体的精准分离,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学品制造转型升级[10]
三大主席确认!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11月·杭州)
DT新材料· 2025-10-11 00:04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十四五”期间中国复合材料产业正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竹、秸秆、绿色树脂等可再生原料与复合技术研发 [1] - 绿色复合材料产业面临原料来源不稳定、工艺不成熟、成本高、回收难等挑战 [1] - 论坛将探讨绿色复合材料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以及全球研究及应用开发趋势 [6] 核心技术研发方向 - 行业聚焦三大技术主题:绿色复材树脂与纤维、绿色复合技术与工艺、绿色复材应用与创新 [1][6] - 树脂与纤维领域关键技术包括竹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天然增强纤维技术开发、生物基树脂合成与改性 [6] - 复合技术与工艺重点包括绿色复合工艺与界面优化、低温固化、自愈合等先进技术以及复合材料回收与再生技术 [6] 下游应用领域 - 绿色复合材料下游应用涵盖航天航空、汽车轻量化、新能源(风电、氢能等)和电子电器、建筑与包装解决方案 [6] - 论坛将分享绿色复材在航天航空、汽车轻量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6] - 行业致力于加速绿色复合材料在下游领域的应用推广 [1] 产学研合作与专家关注点 - 行业专家研究方向包括生物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热塑性淀粉、植物纤维利用等)、绿色蜂窝和夹层、生物源树脂和复合材料 [2] - 专家重点关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及复合材料、新型碳材料的研发 [3] - 催化碳一化合物(CO2、COS、CS2)的聚合研究是前沿方向之一 [4]
官宣定档!2025(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 12月11-13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10-10 00:05
大会核心信息 - 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将于2025年12月11-13日在浙江宁波召开 [3][5] - 大会主题聚焦政策趋势、化学回收、物理回收技术、循环材料高值化利用及动态可持续高分子 [3][6] - 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分子循环利用产业战略地位提升 [3] 组织机构与参与方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 [5] - 支持单位包括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媒体涵盖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等多个行业平台 [5] - 上届会议吸引了华南理工、西安交大、中科院等知名院校以及中石化、万华化学、金发科技、海尔智家等头部企业参与 [14] 核心议题与讨论方向 - 专题一将探讨全球塑料循环政策与中国“十五五”规划,包括欧洲、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法规与市场解读 [6][17] - 专题二聚焦先进回收技术,涵盖热裂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等多种将废弃高分子转化为单体/低聚物/热解油的技术 [8][9][18] - 专题三分析PCR/PIR高分子在汽车、家电、纺织、包装、风机叶片等领域的循环利用案例,探讨强制法规下的产业逻辑变革 [10][18] 技术亮点与创新应用 - 大会将分享混合低值废塑料、废橡胶、复材等热裂解与解聚技术的大规模工程化项目案例及经济性收率分析 [6] - 关注动态高分子技术,通过可逆化学键从分子设计层面实现材料自修复、循环利用及功能化 [6][19] - 设置青年科学家论坛,包含20余场报告,展示废塑料光催化、电催化、酶催化等先进回收技术及可回收高分子结构设计等原始创新 [11] 产业驱动因素与市场机遇 - 强制使用再生高分子的政策法规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倒逼汽车、纺织、包装等行业变革 [3][10] - 品牌商采用化学循环材料可享受欧美市场的监管豁免机制,再生材料应用为制品企业带来税收减免红利 [11] - 产业链跨界合作与减碳行动案例成为焦点,碳足迹追溯与核算方法亦是重要议题 [3][11]
卫蓝新能源,完成D+融资,加速固态电池扩张
DT新材料· 2025-10-10 00:05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卫蓝新能源于9月底正式完成D+轮融资,新晋投资方包括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广东能源集团、工银资本等重量级机构 [2] - 广东能源集团已与公司在储能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2] - 公司将以此次融资为契机,整合新股东在产业资源和资本布局方面的优势,加快技术研发迭代、产能扩张与市场拓展 [4] 公司技术与资质 - 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技术支撑,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具有CNAS资质 [3] - 公司在多个固态锂电技术领域实现“首次”突破,已构建覆盖车船动力、新型储能、低空动力的三大核心产品矩阵 [3] - 公司旗下湖州卫蓝半固态电池包于9月23日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型式认可证书,标志着其半固态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及循环寿命方面达到船舶动力电池最高准入水平 [4] - 该电池包特别适用于内河货轮、客船、轮渡、观光游览船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电动船舶场景,有效解决安全焦虑和续航里程焦虑 [4] 行业活动与材料应用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举行,议题涵盖碳材料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应用 [12][13] -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关键应用包括锂电负极(石墨、硅碳)、导电剂(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容炭以及电池热场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 [10] - 电池材料追求轻量化、高性能、长寿命、低能耗、高功率及可持续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