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年产5万吨改性塑料项目投产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公司战略与产能布局 - 普利特旗下安徽高端车用改性材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总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 年产能5万吨 年产值7-8亿元 业务覆盖智能装备、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储能装备四大领域[2] - 公司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战略 拥有全球12个生产制造基地(含3个在建) 现有产能50万吨 在建产能包括华南总部40万吨、安徽马鞍山5万吨(2025年四季度投产)、天津滨海15万吨(2026年初投产) 预计未来总年产能将超过100万吨[2][3] - 改性塑料板块90%收入来源于汽车行业客户 同时重点突破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家电、二轮车、电动工具和机器人等领域[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8,977.86万元 同比增长9.06% 营业利润22,526.72万元 同比增长52.46% 利润总额22,540.60万元 同比增长55.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29.14万元 同比增长43.94%[3] 产品应用领域 - 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研发电池包壳体、内饰结构件 满足材料轻量化、高耐候性技术要求[2] -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物流设备领域研发专用改性材料 提升装备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2] - 低空经济领域开发无人机机身、通航设备所需轻量化复合材料 在保证强度同时满足减重需求[2] - 储能装备领域重点打造防火阻燃型储能柜体与电池支架材料 相关产品已通过性能测试[2]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材料技术机遇[17] - 会议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等 覆盖高分子材料全产业链应用[21][24][26][30][32][35]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机构[17][18]
知名钠电池企业,停止运营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美国钠离子电池企业Natron Energy停止运营 - 公司宣布停止全部运营 关闭密歇根Holland与加州Santa Clara两处工厂 裁员95人[2] - 一年前高调发布投资14亿美元(约100亿元人民币)在北卡建设24GWh钠离子超级工厂计划 但因电池实际工况性能未达预期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未能获得足够规模客户订单 导致资金流恶化[2] - 公司专注于普鲁士蓝系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2] 钠离子电池技术挑战与市场瓶颈 - 普鲁士蓝材料虽理论上有成本低、资源丰富、安全性高等优势 但在合成工艺、循环稳定性及能量密度等方面存在工程化瓶颈[2] - 公司瞄准的UPS(不间断电源)和工业储能市场对安全性要求高 但客户对价格敏感 更倾向于选择已有广泛验证的成熟方案[2] - 在没有明确性能碾压或成本优势的情况下 新技术难以撬动保守的B端市场[2] 中国钠离子电池发展现状 -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海钠等企业仍在持续推进钠电池研发与量产布局[3] - 已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储能等细分领域实现初步应用[3] - 发展逻辑在于依托成熟供应链与制造成本控制能力 在特定场景中寻找差异化市场[3] 钠电池技术发展前景 - 能否成为主流技术取决于最终能否在成本、性能、寿命之间找到不可替代的平衡点[4]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10] - 钠电负极材料包括硬碳/软碳[10] - 气体扩散层使用碳纸[10] - 液流电池使用电极碳毡(碳纤维)[11]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11] - 电池热场使用碳碳匣钵、石墨匣钵[11] 电池材料制备原料 - 锂电负极原料:天然石墨、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硅烷和多孔碳[11] - 钠电负极原料: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煤炭(无烟煤、烟煤)、生物质碳源[11] - 电容炭原料:生物质碳源、煤炭、石油焦、沥青、酚醛树脂、聚丙烯睛[11] 电池制造设备 - 包括粉碎机、混合设备、造粒设备、筛分除磁设备、反应炉、超高温炉、石墨化炉、裁切设备、活化炉等[12] - 涵盖材料处理、成型、碳化、石墨化等全工艺流程设备[12]
山东道恩合复新材总工: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聚合及改性技术和应用简介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G)材料特性 - 具有出色透明度、良好韧性和加工性能的环保型材料,透明度与玻璃相媲美,同时具备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热成型性能,能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物理性能[2] - 在包装领域,PCTG材料制成的容器可清晰展示内容物并提升产品吸引力,良好阻隔性能有助于延长产品保质期,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包装以及饮料瓶等产品[2] - 在消费品领域,PCTG可用于制造各类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外壳等,为产品赋予时尚外观和耐用性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市场趋势,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 行业技术垄断与国内突破 - 目前产业化技术被韩国SK化学和美国EASTMAN公司高度垄断,中国PCT研究起步晚,2008年以来才有突破,长期处于进口依赖状态[2] - 山东道恩股份23年与浙江合复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山东道恩合复新材料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共聚酯材料项目,包含高温聚酯(PCT)项目、共聚酯(PETG/PCTG)项目及关键原料甲烷二甲醚(CHDM)项目[3] - 通过PCT(G)聚合过程的单体组分设计,获得不同结晶能力、透明度和耐温性能的高性能聚酯树脂,进一步以该类树脂为基体树脂进行合金化物理改性及复合材料化改性,所获新材料可在LED芯片反射体、高性能电子连接器、增强抗化的食品容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3] 道恩股份产能与产业化进展 - 新材料扩产项目(二期)及共聚酯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试车,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0万吨TPU及6万吨多元醇[3] - 道恩股份已成为中国首家商用PCTG的公司,邹湘坪主导"新型PETG/PCTG共聚酯"材料研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已实施万吨级产业化制备和销售[6][11]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会议于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13] - 邹湘坪将出席会议并以"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聚合及改性技术和应用简介"为题进行主题报告[6]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需使用工程塑料制造的企业[43]
破解光模块散热困局!阿莱德推出9W/(m·K)超高导热凝胶,为高速互联保驾护航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下,全球数据流量持续激增,数据中心正迅速向400G、800G及未来1.6T更高速率升级 [2] - 光模块功率密度显著提升,发热量急剧增加,散热问题成为影响传输稳定性、信号完整性及器件寿命的核心瓶颈 [2] - 温度每上升10℃,器件寿命可能缩减一半,传统导热材料已难以应对严峻的热管理需求 [2] - 导热界面材料(TIMs)需在高导热、低应力、长期可靠性及自动化工艺兼容性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2] 光模块散热技术挑战 - 光模块内部结构高度集成,热源与外壳距离极小,界面热阻成为散热路径主要瓶颈 [3] - 微观不平整表面及缝隙中残留空气形成隔热层,严重影响热量导出,导致芯片结温持续升高 [3] - 散热问题可能引起信号衰减、误码率上升,甚至器件提前失效 [3] 阿莱德创新产品TGEL-SP901 - 公司推出新一代单组份预固化导热凝胶TGEL-SP901,导热系数高达9W/(m·K) [5] - 产品针对高速光模块、封装光学及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 [5] - 产品通过严苛环境可靠性测试,包括高温125℃老化、-40℃~125℃冷热冲击老化和85℃/85%RH高温高湿老化 [13] - 经过1000小时老化测试后,凝胶导热系数保持稳定,无析油、干裂现象 [8][14] 产品核心性能优势 - 具备9W/(m·K)超高导热率,可应对超过200W的芯片散热挑战 [8] - 凝胶态材质柔软低应力,完美填充微小缝隙,对精密元件施加应力极小 [8] - 具有优异点胶性能,出胶均匀无拉丝,适配现代化大规模自动化产线需求 [8][11] - 通过挥发份测试,72小时加热后玻璃表面无明显油渍或蒸发冷凝物 [10] 典型应用场景 - 适用于400G/800G/1.6T光模块DSP芯片散热及激光器TOSA散热 [16] - 为5G前传/中传光模块提供25G/50G PAM4整体散热解决方案 [17] - 应用于CPO共封装光学中的硅光芯片与驱动芯片界面散热 [18] - 公司导热材料已成功应用于100G至800G多款光模块产品 [21] 公司技术与服务能力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球化通讯设备零部件供应商 [19] - 具备完整的材料配方开发、性能测试、规模化制造及客户定制能力 [19] - 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及ATF16949等国际体系认证 [19] - 已为头部光模块客户提供成熟的热管理解决方案,深刻理解行业需求与痛点 [21]
综合能耗降低,干燥效果提升!这款气凝胶干燥仪了解下?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超临界干燥技术行业现状 - 超临界干燥技术是最早实现批量制备气凝胶的成熟技术 国内外气凝胶企业普遍采用该技术 并以二氧化碳作为干燥介质[2] - 技术核心设备为高压釜 工作压力高达7-20MPa 属于特种压力容器 设备系统复杂且运行维护成本高 国内已具备成套超临界设备供货能力[2] - 二氧化硅气凝胶产品性能方面 超临界与常压干燥技术无实质差异 但非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中超临界工艺更成熟[2] - 超临界技术对设备系统依赖度高 设备成熟可降低业主技术门槛 常压干燥技术投资门槛低但技术门槛高 需优化配方和流程组合[2] 适安佳科技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超临界流体应用领域 主要开发超临界干燥和萃取设备 超临界干燥仪专为气凝胶设计 采用集成化一体化设计[3] - 设备具备全自动干燥流程 更高压力和流量精度 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功能 干燥效果更好且综合能耗低于同类产品[3] - 产品获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采用[3] - 新款全自动超临界干燥仪SCD-380A采用10寸触摸屏操作 程序控制实验流程无需人工值守 最低流速≤10ml/min 支持多种样品干燥清洗[6] 行业论坛与学术交流 - 第四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将于10月21-23日在苏州举办 包含青年科学家论坛 主旨报告和平行论坛等环节[12] - 青年科学家论坛采用10分钟报告+5分钟专家点评形式 助力凝练关键科学问题 参评者需现场口头报告并获证书[14] - 学术海报展示需提前报备 尺寸为115cm高*85cm宽 会议期间全程展示并颁发参与证书[13] - 论坛点评嘉宾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子良 杨鹏 严锋等知名学者[17]
四大化工新材料巨头,再出售、关停!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全球化工巨头业务调整 - 日本宇部兴产泰国基地提前一年至2026年3月实施裁员和退出 包括停止环己酮 己内酰胺和硫酸铵生产 关闭一条尼龙聚合物生产线[4] - 宇部兴产日本基地2028年3月停止氨生产 2027年3月停止己内酰胺和尼龙聚合物生产[4] - 公司积极投资特殊化学品事业 包括聚酰亚胺 分离膜 陶瓷 半导体气体等 同时缩小基础事业如尼龙聚合物和工业化学品[4] 公司财务表现 - 宇部兴产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1005亿日元 同比下降12.9% 营业利润62亿日元 同比下降10.8%[5] - 埃克森美孚2025年上半年营收1646.4亿美元 同比下降6.5% 净利润147.95亿美元 同比下降15%[7] - 陶氏化学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101亿美元 同比下降7% GAAP净利润亏损8.01亿美元[12] 资产出售与业务重组 - 埃克森美孚考虑出售欧洲化工厂 交易金额或达10亿美元 涉及英国和比利时乙烯工厂及生产基地[6] - 韩国SK集团计划出售海外业务 包括陶氏乙烯丙烯酸和聚偏二氯乙烯业务以及阿科玛功能性聚烯烃业务[9] - 陶氏化学向麦格理出售基础设施合资企业部分股权 价值5.4亿美元 并关闭三个欧洲上游资产[1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带动高分子材料需求 包括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无人机 机器人 5G/6G通信和人工智能领域[2] - 全球化工巨头收缩欧洲业务 包括巴斯夫 英力士 陶氏 利安德巴塞尔和沙特基础工业等公司[6] - 行业面临供应过剩 中国竞争加剧 能源危机余波和电动汽车需求不及预期等挑战[6][9][10]
岚图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负责人 刘勇:岚图汽车非金属材料选材策略及优化方案分享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岚图汽车产品与技术亮点 - 岚图知音正式上市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标配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 副驾零重力座椅 AR-HUD 电动遮阳帘 冷暖箱等配置[2] - 岚图FREE+凭借华为乾崑ADS 4 鸿蒙座舱5 可油可电特性 云朵座椅 全车通风加热等功能获得消费市场好评[2] - 用户需求导向的快速研发落地机制成为岚图新能源汽车成功核心策略[2] 轻量化技术战略价值 - 研究表明汽车整备质量每降低10% 能耗效率可提高6%-8% 续驶里程增加5.5% 加速性能提高8%-10% 制动距离缩短2-7米[2] - 非金属材料因良好成型性 优异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 成为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 应用于车身结构件 电池包壳体 内饰件及功能件[2] 岚图非金属材料选材策略 - 通过非金属选材实现整车高端豪华特性[3] - 以用户导向思维优化材料提升乘坐舒适性[3] - 开展低碳面料开发及应用[3] - 材料及轻量化负责人刘勇将出席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分享岚图汽车非金属材料选材策略及优化方案案例[3] 行业专家背景 - 刘勇作为岚图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负责人 拥有博士后学位和高级工程师职称 是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技术专家[6]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强钢 高强铝合金热冲压 高强钢/铝合金与CFRP复合成形 汽车低碳材料技术 整车气味及VOC控制[6] - 曾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发表24篇论文(8篇SCI 4篇EI) 授权发明专利6项[6] 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7] - 聚焦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 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7]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由蹇锡高院士担任[12]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重点 - 9月12日举办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26] - 岚图汽车刘勇将分享非金属材料选材策略及优化方案[27] - 论坛涵盖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 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 汽车内饰新技术动态 PA12汇流排绝缘层材料 LCP材料研究等议题[27] 参会企业阵容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 无人机 大飞机 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汽车主机厂 3C电子 家电 光伏新能源等领域[39] - 参会企业包括中兴通讯 中国电科十四所 比亚迪 斯凯孚 理想汽车 格力电器 博世 视源电子 京博控股 巴斯夫 金发科技 中石化研究院等头部机构[41] - 材料企业代表来自万华化学 道默工程 旭阳化工 会通新材料 赢创特种化学 宝理工程塑料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42]
两部门重磅发布:支持人工智能、全固态电池,依法治理光伏等低价竞争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2]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过5% [2]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2] - 目标推动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突破万亿元 [2] - 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2]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2] 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 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分级标准制定,鼓励终端创新应用 [3] - 促进手机、个人计算机等整机及零部件迭代升级 [3] - 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安防、车载计算、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养老及智慧家庭等新兴产品 [3] - 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新型终端设备 [3] - 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加强6G技术储备 [3] -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及软硬件协同攻关 [4] -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4] - 提升元器件、零部件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 [4]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编制产业链图谱,推动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 [4] - 打造以跨平台计算框架为核心的计算生态,提升芯片、软件及系统兼容性 [4] -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器、芯片及关键模块兼容适配能力 [4] - 推动"国货国用",强化产业链关键企业政策支持 [4] - 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4] 区域发展与产业转移 - 打造国际领先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5] - 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5] - 完善产业国内梯度有序转移协作机制 [5] 光伏与锂电池产业规范 - 依法治理光伏产品低价竞争,破除"内卷式"竞争 [5]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梳理产能情况 [5] -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5]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5] 前沿技术研发支持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6] - 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 [6] - 开展高速光芯片、光电共封等领域研发投入,推动光架构与电架构生态融合 [6]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6]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6]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6]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融合 [6]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全球最大订单签约
DT新材料· 2025-09-04 07:31
优必选业务进展 - 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以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的Walker S2为主 计划年内启动交付 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已披露金额最大的订单[2] - 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 含上半年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 不包括天工行者订单 预计今年交付500台以上工业人形机器人 全年产能达1000台[2] - 上半年实现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毛利2.17亿元 同比增长17.3% 研发费用2.18亿元 占营收35.1%[2] - 4月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7月中标觅亿汽车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2] - 下半年将有更多汽车行业应用案例落地 积极开拓半导体、航空航天、电子制造等新场景[2]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与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战略伙伴合作协议 围绕资金支持和产业协同展开合作[3] - Infini Capital计划增持优必选股票 目标成为不超过5%持股比例的重要股东 双方联手投资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协助打造生态圈[3] - Infini Capital将利用已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协助优必选打造功能更强、成本更低的人形机器人 并协助开拓中东市场 成立中东合资公司 计划建立超级工厂、研发中心及中东总部[3] 行业前景与市场预测 - 瑞银证券分析师表示中游环节短中期面临财务压力且需大量投资 未来5年压力较大 但长远看行业主导权将回归中游企业[3] - 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超过200万台 2050年超过3亿台 2035年全球潜在市场空间300亿至500亿美元 2050年达1.4万亿至1.7万亿美元[3] 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论坛 - LG化学将分享机器人应用的工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9][25] - 金发科技将介绍机器人塑胶材料整体解决方案[6][25] - 论坛聚焦交互人形机器人产品新材料应用探索、腱传动灵巧手及新材料应用挑战、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替代与应用等议题[23][25] 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14] - 设置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论坛等分论坛[19][20][21][23][26][27][28][29][30][31] - 包括产业发展闭门会议、项目路演、终端对接专区、产品设备展区及"新塑奖"获奖企业专区等活动[19][32]
【重要通知】“拾阶而上·共塑未来”关于邀请参加2025第十届热塑性弹性体产业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暨峰会十周年庆典活动的通知
DT新材料· 2025-09-04 07:31
论坛基本信息 - 第十届热塑性弹性体产业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暨峰会十周年庆典活动将于2025年9月25日在宁波阳光豪生大酒店举办 报到时间为9月24日下午 晚会时间为9月25日18:18-20:00 [2] - 活动由宁波市热塑性弹性体商会主办 主题为"拾阶而上·共塑未来" 包含技术研讨、成果展示和企业表彰等多元形式 [2] - 论坛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 累计吸引近3000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参与 成为全国热塑性弹性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 [2] 演讲嘉宾与议题 - 北京化工大学宁南英教授将探讨TPE行业赋能生物医疗行业创新发展 [3] - 燕山大学梁永日教授将介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电子皮肤和柔性执行器中的应用 [3] - 湖南石化橡胶部研发中心主任陈移姣将分享中石化湖南石化典型弹性体材料 [3] - 安徽金科奥普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景山将分析TPE在智能穿戴行业的典型应用及发展趋势 [3] - 日本三井化学材料专家将介绍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材料的创新应用 [3] 参会规模与费用 - 论坛规模约400人 参会对象包括热塑性弹性体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设备助剂生产商、贸易商等二十余家相关产业链协会 [4] - 会员企业享受一人免费参会资格 每增加一人收费500元 应用领域企业参会费用为1200元/人 TPE原料供应商及贸易商参会费用为1800元/人(两人以上1500元/人) 费用包含会议期间用餐、茶歇和资料费 [4] 赞助方案 - 晚宴冠名赞助费用8万元 包含晚宴致辞、6张VIP门票、企业宣传片播放或二十分钟报告机会、茶歇区精品展示位等权益 [8] - 金牌赞助费用5万元 包含5张VIP门票、贵宾室交流机会、企业logo展示、30分钟专题报告和最佳展位二个等权益 [8] - 银牌赞助费用2万元 包含3张VIP门票、企业logo展示、20分钟专题报告和最佳展位一个等权益 [8] - 其他赞助选项包括座位广告宣传1.5万元、桌牌赞助1万元、资料袋赞助1万元、胸牌广告宣传1万元等 [8][9] 展示与宣传机会 - 展示厅展位费用非会员单位3500元/个 会员单位3000元/个 包含1人会议期间自助餐及论坛晚宴 [9] - 资料代放服务非会员单位2000元 会员单位1500元 会刊内页广告非会员单位2000元/P 会员单位1500元/P [9] - 易拉宝展示非会员单位1500元 会员单位1000元 需企业自行制作 [9] 主办方背景 - 宁波市热塑性弹性体商会成立于2013年12月 搭建了行业技术与人才、产业链交流合作、项目申报、标准化建设等创新服务平台 [13] - 商会以"政府助手、企业帮手、行业推手"为使命 以产业链交流合作为要点 以标准化建设规范为基点 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