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退出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宁德时代退出Valmet投资 - 宁德时代近期结束8年海外持股 将其持有的20.6% Valmet汽车公司股份出售给芬兰国家与现有股东Pontos 标志着Valmet正式完成国有化[2] - 2017年宁德时代以3000万欧元入股Valmet 是其欧洲战略关键一步 旨在展示电池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并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2] Valmet业务发展与挑战 - Valmet加速布局电池系统业务 2019年芬兰萨洛工厂电池模组产线投产 2023年电池系统产量达80万个 累计突破200万个 成为欧洲领先独立电池系统供应商之一 2023年EVS业务营收首次突破10亿欧元[3] - 传统汽车代工业务面临挑战 2023年VCM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1.8% 主因奔驰GLC生产线于2022年6月终止[3] - 欧洲燃油车需求萎缩 电动汽车代工虽利润率更高但面临新订单不足 电动化进程低于预期及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下行导致订单萎缩[3]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状况 - 2024年欧洲BEV销量为199.3万辆 同比下降1.3%[3] - 去年1-8月北欧五国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微增1.7%至16.4万台 主要靠丹麦支撑增长 其余四国同比下滑 芬兰BEV销量同比下降30.3%[3] - 芬兰电动汽车平均售价高于传统燃油车 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不足 充电设施布局不均衡 消费者对高纬度气候下电池性能存在顾虑[4] 芬兰电动化产业战略 - 芬兰是全球首批发布国家电池战略的国家之一 战略基石是充足的电池原材料供应 核心在于构建从原材料到回收循环利用的完整价值链[5] - 极端环境引领电池技术创新 再生能源高渗透率推动电网级储能规模化[5] - 2024年Valmet将电池业务分拆为独立子公司IONCOR 电池系统产量累计突破200万个[6] - 芬兰政府通过国有资本掌握IONCOR70%股权 收购宁德时代股权后承诺向IONCOR追加2000万欧元投资[7] - Valmet工业化批量生产专长将扩展至国防装备制造 Sibanye-Stillwater和芬兰矿业集团联合开发Keliber锂项目 旨在成为欧洲首座以自有矿产资源生产电池用氢氧化锂的生产商[7] 中国企业欧洲市场策略 - 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需具备更多战略灵活性[8] - 当升科技在芬兰科特卡市建设首家锂电池材料工厂 初期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计划2027年投产并将大规模扩产[9] - 德赛电池与Letho合作开发芬兰及北欧200MWh储能调频市场 Letho提供本土化项目开发与系统集成能力 德赛电池提供高性能储能产品与全栈解决方案[9] - 短期可通过合资建厂和技术授权快速切入市场满足欧盟本土化要求 长期需前瞻性应对欧盟法规政策 将合规要求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研发中心和品牌生态 从产能输出转向标准输出[9]
报告申请开启!Carbontech2025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12月9-11日 上海)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大会背景与主题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 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 新型储能 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对电池技术提出高要求:高能量密度≥500Wh/kg 快速充电15分钟充至80% 超长循环寿命≥15000次 低成本 宽温域及高安全性 [2] - 电池制造技术进入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并行关键阶段 硅基负极 硬碳 多孔炭 电容炭等新材料 干法电极 等静压等新工艺突破成为核心驱动力 [2] - 大会以破界新材料·定义新电池·引领新周期为核心主题 聚焦破解新能源碳材料技术瓶颈与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 构建从材料到终端全链条价值生态 [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 支持单位包括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 Carbontech DT先进电池 DT新能源 铭炭网活性炭 沥青基碳材料 多孔炭科研 [5] 会议议程与焦点领域 - 新能源碳材料技术与制备议题包括多孔炭产业发展现状 关键合成装备与技术 制备与产业化应用 不同路线技术路线研究 硅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 硬碳在钠电领域应用研究 电容炭在超级电容器及混合储能系统应用 新型分散工艺 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研究 [7] - 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议题包括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 低成本动力电池关键技术 固态/半固态电池界面工程与量产难点 干法电极制备工艺 固态电解质研究 大圆柱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固态电池/钠电池/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发展 钠电池在工商业储能 通信基站储能 极端环境 启停电源市场应用 eVTOL电池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 [7] - 同期活动包括新品发布 科技成果展示 培育钻石看货会 应用产品展示 用户端巡馆 [7] 注册费用与方式 - 企业或科研代表报名线上缴费¥1200/人 现场缴费¥3000/人 学生报名线上缴费¥800/人 现场缴费¥2500/人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 不包含餐费 住宿 交通费 [8] - 缴费方式包括银行转账至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账户33150198343600000107 支付宝转账至info@polydt.com 现场通过刷卡 现金 支付宝及微信缴费 [8] 材料与设备技术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 硅碳 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硅烷和多孔碳 导电剂包括炭黑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原料包括天然气 氢气 石墨 煤焦油 乙烯焦油 [14] - 钠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硬碳/软碳 原料包括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生物质碳源 [14] - 电容炭原料包括生物质碳源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丙烯睛 [14] - 氢燃料电池材料包括气体扩散层碳纸使用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丙烯睛 原丝 树脂 催化剂载体活性炭使用生物质碳源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两烯睛 [14] - 电池热场材料包括碳碳匣钵 石墨厘钵使用碳碳复合材料 石墨 碳纤维 预制体 烷烃气体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 碳碳复合材料 树脂 浸渍沥青 [14] - 设备端包括粉碎机 混合设备 造粒设备 筛分和除磁设备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砂磨机 急冷锅炉 粉状贮罐 湿法造粒机 干燥机 废气燃烧炉 石墨化炉 裁切设备 活化炉 纺丝设备 针刺设备 预氧化炉 碳化炉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碳化反应器 磨粉机 三维编织设备 针刺机 CVD炉 浸渍设备 磨削设备 加工设备 高速混捏机 等静压成型设备 培烧炉 [14] - 液流电池电极碳毡使用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 双极板使用碳基复合材料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炭黑 碳纳米管 [15] - 超级电容器电极碳毡使用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 双极板使用碳基复合材料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炭黑 碳纳米管 [15] 大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于2025年12月09-1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兴海南路1519号举办 合作咨询15355132586 [16] - 大会提供品牌传播 研究咨询 投资孵化服务 包括品牌推广 企业专访 会议演讲 产品展示 投资融资 项目尽调 需求对接 定制报告 [16]
道华化工/键毅新材料:改性助剂助力工程塑料实现性能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公司概况 - 道华(安庆)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美国道华化学公司在中国注册的独资公司,专业从事工程塑料等加工用聚合物的添加剂和改性剂供应 [2] - 公司产品包括自产固体和液体高性能抗氧化剂,以及合作厂家的高耐热改进剂、耐候性冲击改进剂、高性能聚酰胺热稳定剂、加工助剂等 [2] - 公司将在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现场展示抗氧剂、热稳定剂、哑光树脂、降噪助剂、成核剂、功能母粒等产品(展位号A36) [2] 核心产品技术特性 -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Doverphos S-9228具有特殊结构的双亚磷酸酯高效抗氧剂特性,含高分子量、高空间位阻、高磷含量(7.3%)、高热失重水平(>340℃),适用于尼龙、PC、PC/ABS、PBT、PET、PETG、PPS等树脂 [3] - 热稳定剂Winox TS02为尼龙设计的耐热和抗紫外线稳定剂,提供优异的长效高温稳定性(可到180℃) [3] - 哑光树脂AM系列是高分子类型消光剂,能使塑料部件表面达到哑光及纹理效果且不影响强度、抗冲击及耐候性能,适用于PC/ABS、PC/ASA、PC/聚酯、ABS和ASA等树脂 [3] - 降噪助剂NC-420可抑制粘滞-滑动现象,提升滑动性,降低塑料制品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降低RPN),适用于ABS、PC/ABS、PC/ASA等树脂 [3] - 成核剂Winox CA22是尼龙专用高效成核剂,可显著提高尼龙制品光泽度、模量、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减少制品后收缩,改善脱模,缩短生产周期,适用于PA6、PA66、PA6T、PA10T、LCPA等及PA+GF方案 [4] - 功能母粒DoverClear 8004是无氟PPA替代方案,可改善聚合物表面,消除熔体破裂,不含PFAS和硅氧烷 [4] 行业会议与参与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主办,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单位协办 [8] - 会议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机构 [8][38] - 会议涵盖产业宏观论坛、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材料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论坛、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等多个专题 [13][15][17][19][21][23][25][27]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使用工程塑料制造的企业 [38] 行业专家与机构参与 - 专家顾问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四川大学教授杨杰、吉林大学教授王贵宾等学术界代表 [9][10] - 企业参与方包括中兴通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比亚迪、巴斯夫、金发科技、万华化学、赢创特种化学、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40][41][42][43] - 科研机构参与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东华大学、吉林大学等 [43][44]
陶氏化学,塑料回收新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聚氨酯回收技术突破 - 陶氏与Gruppo Fiori联合开发新型聚氨酯回收工艺 无需拆卸即可从报废车辆中回收聚氨酯材料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 - 普通轿车含约28公斤聚氨酯材料 其中10-15公斤用于座椅制造 传统回收方式需拆解零部件导致成本较高 [2] - 新技术可直接回收废聚氨酯且保证废料纯度达化学解聚要求 生成再生多元醇用于生产新产品 当前产品含20%再生多元醇并计划提高比例 [2][3] 产业链闭环应用 - 废料来源于捷豹路虎二手车聚氨酯座椅泡沫 经陶氏MobilityScience™创新加工后由安道拓整合至新座椅 [3] - 捷豹路虎全面采用该回收材料于汽车座椅 并在预生产车辆中进行大规模测试 [3] - 化学回收采用胺解法工艺 通过烷基醇胺和催化剂分解废旧聚氨酯 再经烷基化反应去除芳香族胺 获得高性能多元醇 回收物用量可达30% [4] 行业会议与论坛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17][18] - 设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 机器人材料 AI赋能开发 电磁复材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 [24][26][27][29][32][34][35][38] - 会议汇聚350余家企业代表 高校教师及行业专家 展示科研成果并设终端对接专区 [19][24][41]
万华化学、三井化学,MDI/TDI恢复生产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全球TDI/MDI装置生产动态 - 万华化学匈牙利子公司宝思德化学公司MDI装置(40万吨/年)结束检修并恢复正常生产 [2] - 万华化学匈牙利TDI装置(25万吨/年)及一体化配套装置已于8月19日复产 同期福建工业园新建TDI二期装置(36万吨/年)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2] - 万华化学烟台产业园TDI装置(30万吨/年)于8月19日开始停产检修 预计持续40天 [2] - 三井化学日本大牟田工厂TDI装置计划于9月8日左右复产 该装置自7月27日因气体泄漏事故停产 [2] - 科思创因德国工厂不可抗力事件 本月累计削减中国区TDI供应量25% 其中第二次削减10%供应量以支援欧洲市场 [3] TDI市场价格与供需分析 - 6月底至8月初TDI价格快速上涨 华东地区市场价格达17500元/吨 受海外装置不可抗力及国内计划检修推动 [3] - 8月中下旬价格持续走低 主因新产能投放压力及下游需求乏力 下游海绵、涂料企业抵触高价原料 [3] - 8月底主流市场价格回落至14500-15000元/吨区间 9月进一步降至13500-14100元/吨 市场宽幅震荡重心下移 [3]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会议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5]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6] - 设置7大平行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具身机器人材料、AI赋能开发等 覆盖高分子全产业链 [12][14][16][19][20][22][25] - 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 并设置科研成果展示及终端对接专区 [12][13] 参会机构与支持单位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浙江校友会等 [6]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机构 [6] - 专家顾问团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教授、四川大学杨杰教授等学术界代表 [7] - 特别鸣谢企业包括德国耐驰、浙江道默、会通新材料等材料领域龙头企业 [7] 分论坛核心议题 - 工程塑料论坛探讨新能源汽车材料机遇、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等话题 [14][15] - 具身机器人材料论坛聚焦人形机器人塑胶解决方案、腱传动灵巧手新材料应用 [16][18] - AI赋能开发专场涉及材料基因组工程、数字化研发新模式等前沿方向 [19] - 电磁复合材料论坛覆盖高频PCB材料、热界面材料在通信领域应用 [20][21] - 低空经济论坛讨论eVTOL轻量化材料、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等航空应用 [22][24] - 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呈现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 [25]
10位大咖顾问和主席官宣丨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电子技术快速更迭推动芯片、器件及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发展 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 [2]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热、节能环保、工业4.0等领域技术创新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高标准要求 [2] 大会概况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 2025)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主题为"融合·创新|传递多一点" [3] - 大会特色活动包括热管理展 预计350+展商 20000平方米展区 [3] - 会议规模预期2000人以上 350+展商 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 [4] - 大会定位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3] 大会内容与形式 - 内容涵盖热管理行业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个领域 [4] - 设置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包括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析、路演推介等 [4] - 特别关注知识产权、创业项目及实验室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和赋能互补 [4] - 大会议题包括创新成果集市、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智汇坊、创新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展区等 [6] 专题论坛分类 - 科学前沿专题包括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半导体异质结构、光热调控与热辐射利用、异构封装一体化、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 [7] - 功能材料专题包括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碳基热管理材料、辐射制冷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陶瓷热管理材料 [7] - 技术应用专题包括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热管/VC均温板、Chiplet/3DIC热管理、热设计与仿真、热物性分析 [7] - 工程方案专题包括数据中心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储能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eVTOL/无人机热管理、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7] 参会信息 - 参会代表注册费线上缴费2200元 现场缴费3000元 早鸟价1800元(2025年10月31日前) [8] - 学生注册费线上缴费1200元 现场缴费1500元 早鸟价800元 [8]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食 不包含住宿费和交通费 [8] - 支付方式支持银行转账(公对公)、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 推荐使用微信支付并支持信用卡付款 [10] 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DT新材料 [5] - 大会顾问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曹炳阳、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罗小兵、天津大学教授封伟等 [5] - 执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林正得和虞锦洪、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蔡金明等 [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洞见热管理、热设计网、夯邦、Carbontech等 [5]
超亿元种子轮、数亿元天使轮灵巧手头部企业——灵心巧手确认报告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灵心巧手公司分析 - 公司专注于高自由度、高性能灵巧手产品研发 在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占有率超80% [2] - 攻克高自由度灵巧手生产工艺难题 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千台量产能力的企业 [2] - 旗下Linker Hand产品线覆盖工业版(L6/L20)、高自由度版(L10/L20/L30)及普惠版(O7/O6) 实现通用型/工业型/迷你型全场景覆盖 [3] - 工业大师系列采用"无刷电机+滚珠丝杠"驱动方案 驱动效率达90% 为传统产品2倍以上 [3] - 已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和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获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支持 [5] 产品技术特性 - 灵巧手集成驱动/减速/传动/感知四大模块 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落地速度 [2] - 高自由度产品线具备20个及以上自由度 支持连杆/线驱/直驱等多种驱动方式 [3] - O6产品采用小型化轻量化设计 在保持高性能同时推动应用普惠化 [3] 行业会议参与 - 公司高级合伙人梁清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发表"灵心巧手的创新之旅"主题报告 [5][8] - 会议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论坛 聚焦机器人新材料应用及解决方案 [10][13][21] - 年会覆盖AI/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吸引中兴/比亚迪/巴斯夫等产业链企业参与 [13][43][44]
全球最大订单!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碳材料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优必选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为全球已披露金额最大订单[4] - 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近4亿元合同 含H1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4] - 公司预计2024年交付500台以上工业人形机器人 全年产能达1000台[4] - 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预计2035年超200万台 2050年超3亿台[4] - 2035年全球潜在市场空间300-500亿美元 2050年达1.4-1.7万亿美元[4] 碳材料应用需求 - 具身机器人对材料要求轻量化-高强度-高可靠性-热管理-能量与感知一体化[4] - 碳材料在设计与产业化路径上成为必然选择[4] 结构轻量化材料 -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低于金属重量提供更高刚度强度 应用于机器人骨架/臂体/关节外壳[5] - 中国碳纤维产能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汽车轻量化倾斜 头部企业推进原丝到复合件一体化[5] - 重点企业包括上海石化/吉林化纤/精工科技/中复神鹰/光威复材[5] 热管理材料 - 金刚石及碳基高导热薄膜解决高功率计算单元热负荷问题 具超高热导率[6] - 可实现器件结温下移并缩小散热器体积 已有公司实现金刚石基热沉材料量产[6] - 重点企业包括国机精工/黄河旋风/力量钻石/四方达[6] 能量储能材料 - 碳材料作为电池活性物质(石墨/改性石墨/硅-碳复合负极)和电极导电剂(碳纳米管/石墨烯)[6] - 硅碳负极产业化提升能量密度 延长机器人续航或缩减电池体积[6] - 万吨级产能扩产计划显示产业化进入加速期[6] - 重点企业包括翔丰华/贝特瑞/杉杉/圣泉/长辉新材料等[7] 感知功能材料 -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提供软性传感/柔性电极/EMI屏蔽/导电互连功能[8] - 石墨烯产业化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转变 碳纳米管分散液提供量产路径[8] - 多孔碳材料在吸声/轻量化填充/电化学表面改性方面应用广泛[8] - 重点企业包括中科悦达/天奈科技/第六元素/东华科技[8] 产业协同优化 - 碳材料多尺度特性使单台机器人实现承载/热管理/能量存储/感知功能协同优化[8] 产业链设备端 - 关键设备包括碳化炉/石墨化炉/CVD设备/激光切割设备/纺丝设备/预氧化炉等[12] 行业会议活动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办 涵盖金刚石应用/新能源碳材料/具身机器人电池等专题[13][14]
苏州纳磐: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公司融资与技术平台 - 苏州纳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 由基石资本和安徽科创投资联合领投 老股东领益智造及创始人追加投资[2] - 公司建立了从合成到改性再到热塑复材及复材制品的全技术链一体化研发体系 具备端对端材料技术平台[2] - 独创端对端一体化成型技术(EEM®) 实现从材料到制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4] 特种工程塑料应用 -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PPS/PPA/PEEK等 自2018年起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产替代供货[2] - 材料已应用于比亚迪、吉利、T公司、零跑及新势力车企 并与美的、三花、银轮等头部Tier1客户直接合作[2] - 连续玻纤/PPS热塑复合材料技术为电池盒上盖减重并提供防火性能 降低热失控风险 2024年11月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共同荣获铃轩奖[4] 机器人领域材料创新 - 针对机器人关节三大痛点(耐磨需求、工况适应性、结构强度)提供PPS与PEEK碳纤复材解决方案[7] - PPS材料机器人关节组件实验数据显示:能量损耗降低25% 使用寿命延长[9] - PPS材料使机器人整体重量减轻20%-30% 运动速度提高15% 能耗降低18% 续航时间延长25%[9] 行业会议与演讲 - 公司副总经理陈斌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发表"纳磐高分子材料对于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主题报告[11] - 演讲将探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前景 分享材料选型、性能优化及成本控制见解[11] - 年会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聚焦终端需求与材料解决方案对接[14] 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18][19] - 会议包含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机器人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论坛等平行论坛 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23][29][35]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含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20]
中石化、沙特阿美,投了一位科学家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中科深蓝汇泽战略投资与技术进展 - 沙特阿美旗下Aramco Ventures战略投资固态电池企业中科深蓝汇泽 此前中石化资本已投资[2] - 公司主打聚合物基固态电池 第二代产品能量密度达310–340Wh/kg 支持3C快充和6C高倍率放电 循环寿命超1000次[2] - 第三代产品2023年能量密度达450Wh/kg 2025年达550Wh/kg 第四代2027年达650Wh/kg 2030年提升至700Wh/kg[2] - 产品已应用于马里亚纳海沟全海深探测装备 实现连续供电26天世界纪录 完成兆瓦级深海储能基站示范项目[2] - 常州首条聚合物基全固态电池产线正推进设备调试 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2] 聚合物基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相比硫化物固态电池具有更好可量产性 可沿用约80%锂电池生产设备[3] - 材料成本低廉 不含贵金属 聚合物材料柔软性解决固-固界面接触易失效问题[3] 科学家创业与技术转化趋势 - 掌握核心技术科学家受资本热捧 一级投资向中早期延伸 从关注生态营销转向关注技术[4] - 典型案例包括武德珍与先诺新材 陈立泉与卫蓝新能源/中科海钠 南策文与清陶能源 江南与宁波晶钻 陈昶乐与中科科乐 陈国强与微构工场 裴坚与博雅聚力[4] - 科学家创业成功案例较少 实验室到市场需求鸿沟及研发到管理转变是主要挑战 长周期领域需耐得住寂寞[5] - 成功案例包括孙祥祯12年创业后南大光电科创板上市 张发饶25年坚守后能之光北交所上市[5] - 技术合作模式更普遍 案例包括四川茵地乐与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合作 天奈科技与清华大学魏飞团队单壁碳管技术合作 大连融科储能与大连化物所李先锋团队液流电池技术转化[6] 碳材料在电池技术中的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含石墨 硅碳 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硅烷和多孔碳[11] - 锂电导电剂使用炭黑 碳纳米管 石墨烯[11] - 钠电池负极使用硬碳/软碳 材料来自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 生物质碳源[11] - 氢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使用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催化剂载体使用活性炭[11]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 材料来自生物质碳源 煤炭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丙烯睛[11] 碳材料制备设备与产业活动 - 碳材料制备设备包含粉碎机 混合设备 造粒设备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石墨化炉 纺丝设备 碳化炉等[12]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办 包含碳纤维高端装备 新能源碳材料 金刚石年会 电池大会等专题论坛[13] - 大会活动涵盖新品发布 科技成果展示 培育钻石看货会 用户端巡馆 供需对接 应用产品展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