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总投资20亿,含6万吨特种聚乙烯醇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 公司年产15万吨乙烯法醋酸乙烯及6万吨特种聚乙烯醇项目进入环评第二次公示阶段 总投资20117359万元 [2]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公司"石灰石-电石-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特种纤维"循环经济产业链 重点开发高端特种聚乙烯醇产品 [3] - 聚乙烯醇具有粘结性 成纤性 气体阻隔性等特性 应用于胶粘剂 PVB膜 水溶膜 光电 医药等多个领域 [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 注册资本86000万元 专业从事PVA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研发生产 [4] - 拥有从电石到聚乙烯醇特种纤维的全产业链布局 电石作为化工基石用于生产PVC PVA BDO等重要材料 [4] 高分子产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 包含政策发展 市场分析 投融资等议题 [6]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 涵盖工程塑料 AI消费电子 新能源材料 航空航天等创新领域 [7][8] - 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 科技成果路演 终端对接等特色活动 [8]
倒计时5天 | 2025第四届复合材料界面论坛,7月16-18日,深圳见!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论坛基本信息 - 主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论坛主席为该校校长黄玉东,执行主席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蕾 [2] - 赞助单位包括卡尔蔡司、英国戴尔斯特朗等9家仪器设备及智能装备企业 [2] -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 论坛主题与议程 - 四大核心主题: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及工程应用、强韧化性能研究、界面设计与表征、多功能界面研究 [2] - 青年学者论坛设置14场专题报告,涵盖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强、热塑性超薄碳纤维带界面工程等前沿方向 [8][9] - 主论坛邀请北京化工大学杨小平、西北工业大学郑锡涛等专家分享第三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设计、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验证等议题 [10][12] 会议日程安排 - 7月16日:注册签到及青年学者论坛(含最佳报告评选) [16] - 7月17日:开幕式+两大主题报告(工程应用/强韧化性能)+欢迎晚宴 [10][12][16] - 7月18日:两大主题报告(界面设计表征/多功能研究)+闭幕式 [14][16] 参会费用与报名 - 非学生代表注册费2800元(线上)/3000元(现场),学生1800元/2000元 [20] - 转发朋友圈48小时可优惠300元 [20] - 协议酒店价格区间:深圳璟峯酒店388-528元/晚,华里里寓308-448元/晚 [18] 交通与联系方式 - 深圳宝安机场至会场的出租车费用约40元(40分钟),深圳北站出租车费用约20元 [23] - 赞助/报告申请联系人:卜彬杰18968259676、陈嘉骏18958216070 [24][25]
阿科玛,再扩产!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阿科玛新加坡扩产计划 - 公司将在新加坡新建Rilsan® Clear透明聚酰胺生产装置,投资2000万美元,预计2026年Q1投产 [2] - 新装置将使全球Rilsan® Clear产能提升三倍,应对市场对可持续高性能透明材料的需求增长 [3] - 新加坡基地是亚太核心特种聚酰胺生产基地,此前已通过3亿欧元投资将PA11产能提升50% [3] 透明尼龙技术特性 - 透光率达90%,高于PC且接近PMMA,兼具热稳定性、冲击韧性、电绝缘性等优势 [4] - 生产工艺分物理法(添加成核剂形成微晶结构)和化学法(引入侧链单体破坏分子规整性) [5] - 关键挑战在于平衡透明度与机械强度/耐热性,且依赖昂贵进口单体(如脂环族二胺) [5] 透明尼龙分类及市场 - 脂肪族透明尼龙代表产品包括PACM12、PA6/66等;半芳香族(如PA6T/6I)为市场主流 [6][7] - 芳香族透明尼龙耐热性优异但未工业化,因高熔点对设备要求苛刻 [8]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244.5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348.6亿美元(CAGR 4.02%)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赢创、阿科玛、巴斯夫等),国内企业产品种类单一且性能待提升 [9] - 应用案例包括赢创TROGAMID®用于霞飞诺眼镜片,巴斯夫Ultramid®用于汽车背光元件 [9] - 湖北奥盛拟投资6000万元建设1.5万吨/年透明尼龙产能,显示国内扩产动向 [10] 产业链活动 - 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AI赋能、供应链等议题,设七大论坛及"新塑奖"评选 [12][13][14] - 论坛聚焦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5G/6G应用等方向,推动技术转化与终端对接 [14]
EFL创始人,浙大贺永教授:生物3D打印机赋能器官模型构建与器官体外再造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公司概况 - EFL品牌创立于2017年,以浙江大学贺永教授领衔的生物制造实验室科研成果为基础进行产业转化[2] - 公司围绕再生医学提供"科普→服务研究→助力转化"全环节服务,通过生物材料和生物制造两大技术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3] - 核心产品包括体积光固化生物3D打印机、多功能挤出式生物3D打印机、投影式光固化生物3D打印机、微针制造仪及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4][8][12][17][19] 产品技术亮点 体积光固化生物3D打印机 - 4K投影精度支持定制光源波段,5~50℃预处理模块实现墨水快速成型[4] - 打印速度达几十秒/件,载细胞存活率>95%,支持悬空结构成形[5] - 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配套光固化生物墨水市占率第一[6] 多功能挤出式生物3D打印机 - 6喷头设计支持-25~260℃宽温控范围,兼容水凝胶/无机粉末/聚合物等材料[8] - 集成0~10kV静电电源可制备高精度纺丝薄膜[8] - 载细胞存活率>95%,科研市场占有率国内前三[9][10] 投影式光固化生物3D打印机 - 支持405nm波段光固化材料,6种墨水自动切换,4K投影精度[12] - 具备自动清洗、摄像监控功能,载细胞存活率>95%[13] - 科研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配套墨水市占率第一[14] 微针制造仪 - 首款桌面型水凝胶微针制备仪器,集成湿度/真空控制系统[17] - 覆盖负压除泡和真空注液工艺,实现材料处理到成型一站式控制[17] GelMA材料 - 光固化水凝胶兼具天然/合成材料特性,机械性能可调[19] - 提供细胞粘附位点及降解性,应用于细胞3D培养/组织工程等领域[19] 行业活动 - 创始人贺永将出席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报告生物3D打印在器官模型构建与体外再造的研究进展[1][27] - 论坛设生物医疗3D打印专场,涵盖载细胞打印工艺、骨软骨再生医学应用等议题[38][39] 创始人背景 - 贺永为国家杰青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发表SCI论文100余篇,H因子70,被引1.5万次[25] - 创建EFL品牌前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专注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交叉研究[25]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中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并列[1] -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进入收官阶段,政策在支持、应用和产业转化维度持续发力[7] 大会核心内容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 大会设置"1+4"结构: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探讨十五五期间生物制造产业趋势、革新技术及产品规模化路径[1][9] - 预计展示100+融资项目路演和创新科技成果,设置30+场青年论坛报告[2][9][12]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开发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二元醇/胺类)、香精香料绿色制造技术、CO2/甲醇等一碳生物转化、PHA/尼龙等生物基材料低成本规模化[10] - **AI+生物智造**:应用AI进行酶发掘、合成生物大语言模型、工业发酵动态控制、菌株基因型与产量关联分析[10] - **未来食品&农业**:高值蛋白/油脂/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功能糖/乳铁蛋白制造、非粮生物质转化技术[10][11] - **美妆原料**: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绿色制造、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生物材料在化妆品应用[12] 活动组织形式 - 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行业领袖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增长点[7]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墙,公开征集100个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12] - 往届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2024年第三届获宁波酶赛生物等机构支持[17] 参与机构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DT新材料),协办方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等企业[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委会、上海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等产学研机构[2] - 学术顾问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
投资50亿元的碳纤维项目启动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碳纤维项目投资 - 阿勒泰地区与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启动总投资50亿元的碳纤维项目,规划用地1500亩,厂房用地36万平方米,最终形成年产6万吨原丝、3万吨碳纤维的生产规模,计划3年内全面投产,今年年底部分生产线将率先产出碳丝 [1][2] - 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在浙江桐乡投资10.8亿元建设万龙碳纤维项目,一期用地72亩,规划建设24万平方米厂房,建成后将年产1000万平方米碳纤维编织布、2000万平方米预浸料及6000吨拉挤型材,预计新增年产值15亿元 [3] - 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参与辽宁阜新总投资27.8亿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项目占地400亩,建设18万平方米厂房,规划建设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拉挤、碳纤维储氢瓶三条生产线 [3] - 内蒙古和利化学纤维公司(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持股51%)实施总投资111亿元的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8万吨碳纤维)于2023年12月通过环评审批,项目位于海南区西来峰工业园,新建3个碳化车间,整体规划为年产20万吨原丝和10万吨碳纤维 [3] 碳纤维行业现状 - 碳纤维市场竞争关键已从"能产出来"变为"能卖出去",新项目运营者需控制投资和投产节奏,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并做好产品差别化 [4] - 当前市场上大丝束、T300等产品供需矛盾凸显,而T700及以上高性能碳纤维供给仍然不足 [4] 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研究涉及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热塑性超薄碳纤维带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工程、生物基功能化上浆剂分子设计等方向 [7] - 研究内容包括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耐高温界面相可控构筑、碳纳米管界面过渡层多尺度抑制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等 [7] - 航空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与考核验证、飞机复合材料胶接维修表界面性能分析等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9][10] - 柔性复合材料、柔性水凝胶复合材料、石墨烯增强导电防腐水性复合涂层等新型复合材料研究持续推进 [11]
上半年亏损!恩捷股份 ,加速布局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恩捷股份业绩分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65万元至1.0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约2.6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20万元至1.07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595亿元 [3]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9元/股至0.11元/股,去年同期盈利0.30元/股 [3] 业务表现 - 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境内业务整体盈利,但毛利率同比下滑 [2] - 铝塑膜、干法锂电池隔离膜及部分前瞻性布局业务板块暂处于亏损状态 [2] -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布局加速,短期运营费用对业绩造成压力 [2] - 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拟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 [2] 前瞻性布局 - 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正在开拓市场 [3] - 开展固态电解质支撑膜研发,已有客户少量订单,产品具有更高孔隙率和更大孔径以满足固态电解质填充需求 [3] - 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专注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研发,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已批量出货,10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建设中,玉溪规划千吨级产线 [4] 高分子产业年会信息 - 2025年9月10-12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主题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及AI赋能 [6][8] - 七大论坛包括工程塑料、AI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创新领域 [8] - 特色活动包括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场及国际合作交流 [8] - 展览展示涵盖科研成果对接、企业产品及设备展区 [9]
俐陶智中国区总监 杨弘毅:陶瓷3D打印的医疗应用将是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俐陶智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于陶瓷3D打印材料和增材制造系统的开发与生产,聚焦骨替代材料和高性能陶瓷领域,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机械工程、工艺工程和化学技术 [1] - 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最早实现工业级陶瓷3D打印的企业,技术成熟度领先行业 [1] - 采用光固化陶瓷3D打印制造(LCM)技术,提供设备、陶瓷浆料及解决方案,已实现年产量超100万个实际应用零件的批量化生产 [1] - 公司财务独立性突出,不依赖外部融资,完全通过自有技术和业务运营支撑发展,这在工业级3D打印领域罕见 [1] 核心技术优势 - LCM技术通过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含陶瓷粒子的浆料成型,使用光聚合物作为陶瓷颗粒粘合剂,可生成高密度陶瓷生坯,经脱脂烧结后处理获得精密零件 [2] - 核心技术包括专门设计的成像系统,采用最新LED技术转化层信息并投射至感光树脂,配合特殊光学元件实现微米级精度,零件具备高机械强度和复杂结构 [2] 中国市场与医疗应用前景 - 中国陶瓷3D打印市场接受度快速提升,医疗领域潜力显著,陶瓷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方面优于金属,可避免金属离子释放问题 [4] - 医疗器械应用被视为未来重要增长点,陶瓷的氧化物特性更贴合人体自然状态,有望成为骨替代等医疗场景的优选材料 [4] 行业活动参与 - 中国区总监杨弘毅将出席2025年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月18-20日,杭州),分享陶瓷浆料体系增材制造技术及行业应用案例 [1][5] - 报告将涵盖三种陶瓷浆料体系构建技术,并展示配套材料体系与应用机会 [14] - 论坛设置陶瓷3D打印专场(7月19日下午),包含光固化陶瓷增材制造、碳化硅陶瓷技术等议题,杨弘毅演讲时间为16:25-16:50 [20][21] 高管背景 - 杨弘毅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于弗劳恩霍夫陶瓷研究所完成陶瓷成型课题研究,现任俐陶智中国区总监,负责市场开发与拓展 [12] 论坛整体信息 - 活动由DT新材料主办,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机构支持,涵盖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医疗打印、工业打印等专场,吸引高校、研究所及企业参与 [28][29] - 地点为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包含主题报告、展区参观及晚宴环节 [27][21]
中石化,两大关键产品突破!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石科院开发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全球最大60万吨/年装置 [1] - 技术突破三大行业痛点: - 原料生产:首创环己烯酯化加氢制备环己酮新技术,碳原子利用率从80%提升至95%以上,三废排放减少90% [2] - 技术封锁:攻克负载型苯选择加氢催化剂难题,开发催化精馏环己烯酯化工艺,实现环己烷与环己烯高效分离 [2] - 环保升级:全流程降碳减排技术使CO2排放下降43%,三废排放减少73%,解决高毒性废水处理难题 [3] - 产业化效果:装置能耗降低300千克标油/吨,生产成本下降3000元/吨,CO2和污染物排放分别减少56%和74% [4] 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技术突破 - 中国双氧水产能占全球50%(2400万吨/年),但固定床技术效率仅为国外流化床的1/4 [5] - 石科院团队开发流化床双氧水绿色生产技术,集成3种催化剂和2个新反应,实现装置大型化,技术已许可至欧美市场 [6][7] - 湖南石化装置2024年产量58.5万吨,2024年1-5月产量34.5万吨,综合能耗114.09千克标油/吨(同比下降2.43千克标油/吨) [8] 高分子产业年会信息 - 2025年9月10-12日将在合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主题 [10][11]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AI消费电子等方向 [12][13] - 配套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路演、CEO战略研讨会及"新塑奖"评选 [13][14]
TCL中环,预计亏损40-45亿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TCL中环业绩预告分析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0亿至45亿元,其中一季度亏损19.06亿,二季度亏损21-26亿[1] - 亏损主因:5-6月产业链需求降温、产能供需失衡、库存压力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2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亏损98.2亿元(同比-387.4%),扣非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523.3%)[2] 光伏行业运营数据 - 2024年光伏硅片出货125.8GW(同比+10.5%),市占率18.9%居行业第一[3] - 截至25Q1产能达200GW,210系列产品外销市占率超55%[3] - 组件业务:2024年出货8.3GW,25Q1出货1.9GW(同比+19%),现有产能24GW[3]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4] - 要求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塑造下一代光伏产品竞争优势[4] - 近期行业出现停产挺价现象,二级市场短期上涨但持续性存疑[5] 海洋清洁能源论坛信息 - 2025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6] - 重点议题:深远海施工成本困局破解、示范工程规模化推广、创新技术驱动[6] - 分论坛设置:青年科学家论坛、产业发展大会、四大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6][13] 海上风电技术专题 - 探讨大功率漂浮式垂直轴风机(14:20)、海上新能源支撑技术(14:40)、兆瓦级波浪能装置(15:00)[11] - 涉及氢电耦合系统(15:20)、复合海缆技术(16:25)、超声无损检测(16:40)等创新应用[11][12] - 施工装备关键环节分析(10:00)、环保新材料应用(10:20)、抗疲劳设计(10:40)等降本路径[13] 海上光伏技术进展 - 聚焦浮式光伏新型结构(09:20)、锚固系统(10:00)、水动力模拟(10:40)等关键技术[15] - 华能集团分享融合开发实践(09:40),探讨多体动力学实验(11:20)[15][17] - 石墨烯增强防腐涂层(11:40)等新材料应用[17] 海洋能专题研讨 - 覆盖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技术路线规模化应用问题[18] - 包括海洋能资源评估(13:30)、深远海原位供电(13:50)、阵列式波浪能捕获(14:10)等议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