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烘焙职业人
搜索文档
【书籍专题 · 面包大全】肉桂核桃吐司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6 16:39
产品配方与制作工艺 - 肉桂核桃馅料配方包含核桃仁200克 肉桂粉5克 砂糖50克 [3] - 装饰糖霜由糖粉200克与水50克混合制成 [3] - 使用丹麦吐司面团 擀压至0.6厘米厚度后填入馅料并卷成圆柱状 [5][7] - 每份225克面团放入450克吐司模具发酵 温度28℃ 湿度75% 时长90分钟 [11][13] - 烘烤参数为上火180℃ 下火210℃ 时长30分钟 [18] 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 - 海底捞推出低价面包产品线 定位高性价比市场 [24] - 烘焙行业出现闭店潮 约10万家店铺关闭 [24] - 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禁用引发配料表竞争升级 [24] - 日本AMAM Dacotan面包店通过料理师跨界创新开辟新赛道 [24] 技术发展与效率提升 - 隔夜冷藏法受到烘焙师关注 可实现时间自由调配 [24] - 冷冻烘焙技术可提升效率百倍并显著增加营业额 [24] - 酸奶应用技术使吐司保持三天柔软度 [24] - 林育玮团队研发的吐司保鲜技术可维持四天柔软状态 [24] 行业人物与标杆案例 - 专访多位行业前辈包括史见孟 庄鸿铭 吴武宪等资深人士 [24] - 报道蔡叶昭 龚鑫 林业强等比赛冠军的技术成果 [24] - 苏州面包店凭借黑麦小鸟圈单品形成行业影响力 [24] - 外国游客144小时中国游期间表现出对特定面包品类的偏好 [24]
【独家专访】从检察院到面包房:把纳西火腿、牦牛奶酥揉进面团,他在丽江烤出另一种人生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5 16:31
东京烘焙职业人原创《中国烘焙匠人店》系列已开启。来 # 听创始人说,说他们精彩的创业 故事。 我们希望能够从创始人、主理人的经历中,去记录、去观察、去思考开店这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相信,这是一种值得探索的事。 【独家采访 · 第 174 家】 /// 在云南丽江,距离喧嚣古城不远的一处静谧角落,一座百年纳西老宅静静坐落在这里。木窗推开, 远方雪山清冽的风涌入,与刚出炉的可颂黄油香气融为一体。 这里就是 「鹿溪可颂」 ,一家用云南风土和法式技艺揉合出来的面包店。它的主理人鹿溪,曾是检 察官、记者、教师、翻译,直到命运的起伏把他推到烤炉前,他才真正找到了与自己契合的生活节 奏。 鹿溪是土生土长的丽江纳西族人。大学毕业后,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检察院工作。在旁人眼里, 这是稳定体面的职业,但对他来说,却像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 "法律工作太循规蹈矩,没有个人发挥的空间。想到一辈子都要做同样的事情,我就不寒而栗。" 工作几年后,他毅然辞职,开启了人生探索的旅程——当过记者,做过教师,足迹远至非洲大地。 2006年,命运将他带到法国。正是在这个面包香气弥漫的国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烘 焙,并且出于兴趣,在法国接 ...
行业降温,加盟成本高,王牌单品缺失……爷爷不泡茶凭什么冲刺5000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5 16:31
公司扩张战略 - 公司2018年创立初期采用纯直营模式 4年仅开出不到20家直营店 影响力局限于武汉本地 [8] - 2022年更名为爷爷不泡茶并转向加盟模式 提出2023年300家门店目标 实际达成248家 [10][11] - 2024年加速扩张 截至10月31日门店突破1300家 预计年底达2000家 官网称总门店数突破2500家 但第三方数据显示未超2100家 [11] - 采用多店型策略 除标准门店外推出小型门店和档口店 主攻下沉市场 [11] - 设定2025年保底4500家门店目标 挑战5000家 按官方口径需新开2000家店 日均开店13.3家 [4][12] 产品策略与定位 - 主打"东方香茶"定位 以地域特色为切入点 原料选用老武汉香片茶 产品分为茶拿铁 原创孝感米酒 鲜果茶 手作奶茶4大系列30余款单品 [14] - 核心单品荔枝冰酿融合孝感米酿非遗工艺 截至2024年7月累计销量超3800万杯 去年销量为米酿类饮品第二至第四名之和 [16] - 通过绑定非遗文化提升产品溢价 强调孝感米酒为湖北非遗食饮文化代表 使用特定糯米品种和蜂窝酒曲 [19] - 产品价格区间15-20元 与霸王茶姬 古茗等多个品牌价格带重合 [22]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茶饮行业集中度提升 前五大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38.5%增至2023年46.8% 2024年超50% [12] - 下沉市场竞争激烈 蜜雪冰城门店超万家 古茗 沪上阿姨等品牌密集分布 [11] - 加盟成本无优势 要求投资金额不少于40万元 高于蜜雪冰城的21万元 [12] - 行业进入降温周期 蜜雪冰城2024年营收增速从2023年50%降至22.29% 霸王茶姬2024年四季度单店月均GMV同比下滑18.4%至45.6万元 [24] 经营挑战 - 实收率面临压力 加盟商反映品牌活动频繁导致实收率仅60% 月实收20万元可能仅盈利2万多元 [23] - 依赖线上营销和促销活动 外卖平台抽成和补贴成本侵蚀利润 [23] - 品控问题显现 2025年5月被曝光饮品容量不足问题 [25] - 营销投入持续增加 2025年聘请叶童 李昀锐 舒淇等多位代言人 [24]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净利润约7000万元 2025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亿元 正寻求融资 [25] - 获得第三方认证称2024年拿下行业规模增长第一和增速第一 成为00后品牌认知度和满意度第一名 [25]
【书籍专题 · 面包大全】肉松卷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5 16:31
烘焙产品配方与工艺 - 使用甜面团500克作为基础材料 [2] - 表面装饰包括蛋液适量 火腿丁100克 鲜葱丁30克 白芝麻5克 [3] - 馅料采用肉松适量进行填充 [3] 制作工艺流程 - 面团分割为500克/个 滚圆后松弛20分钟 [5] - 擀开面团后放入烤盘 在温度30℃ 湿度75%环境下发酵50分钟 [8][9] - 发酵完成后刷蛋液 撒火腿丁 鲜葱丁 白芝麻并挤沙拉酱 [12][13] - 烘烤参数为上火200℃ 下火180℃ 持续15分钟 [14] - 出炉冷却后涂抹沙拉酱 撒肉松并卷成圆柱状 [20][21] - 切分为6等份 在切面处涂抹沙拉酱并蘸肉松 [22][26][27] 行业热点与趋势 - 海底捞推出个位数价格面包产品 定位性价比市场 [31] - 冷冻烘焙技术可提升效率与营业额百倍 [31] - 10万家烘焙店出现闭店潮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31] - 脱氢乙酸钠禁用推动配料表竞争升级 [31] - 隔夜冷藏法与酸奶应用成为保持面包柔软度的关键技术 [31] - 日本AMAM Dacotan面包店开创料理化烘焙新赛道 [31] 行业人物与标杆 - 专访多位行业前辈包括史见孟 庄鸿铭 吴武宪等资深从业者 [31] - 收录蔡叶昭 龚鑫 林业强等比赛冠军的技术经验 [31] - 苏州面包店通过黑麦小鸟圈产品形成差异化突破 [31] - 林育玮老师分享吐司保持4天柔软的独家秘笈 [31]
【书籍专题 · 面包大全】香葱面包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4 16:33
烘焙行业趋势 - 海底捞推出低价面包产品 定位高性价比市场以吸引价格敏感消费者 [24] - 中国烘焙行业面临洗牌 超10万家门店关闭 但部分店铺仍实现持续盈利 [24] - 日本AMAM Dacotan面包店开创烘焙与料理结合的新赛道 引发行业关注 [25] 产品创新与技术发展 - 冷冻烘焙技术可提升效率与营业额百倍 成为行业重点关注方向 [24] - 隔夜冷藏法受到烘焙师关注 能有效优化时间管理并提升产品品质 [24] - 酸奶应用技术取得突破 可使吐司保持三天以上柔软度 [24] - 黑麦小鸟圈单品在苏州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4] 原材料与食品安全 - 脱氢乙酸钠禁用后 烘焙行业进入配料表清洁化竞争新阶段 [24] - 海外消费者偏好中式特色面包产品 144小时短期旅行中消费表现突出 [24] 行业人才与专业建设 - 行业建立资深技术专家体系 包括庄鸿铭 林育玮等知名烘焙师 [25] - 中国烘焙竞赛体系成熟 产生蔡叶昭 龚鑫等多位全国比赛冠军 [25]
一周上新!趁热集合、嘉顿、扑扑烘焙...海内外新品资讯抢先看 | 全球职人情报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4 16:33
核心观点 - 烘焙行业新品集中发布,覆盖吐司、蛋糕、面包、节令产品等多个品类,创新方向聚焦原料升级、健康概念和风味融合 [2][3][4][5] - 茶饮及冰淇淋品牌推出季节限定和联名产品,通过水果应用、IP合作和工艺创新吸引消费者 [6][126][127][128][129][130] - 行业动态显示国际供应链受关税政策影响,同时部分品牌出现门店调整,线上渠道合作深化 [7][131][132][133] 产品创新与原料升级 - 吐司类产品强调乳制品升级和工艺创新,如欧文酵室采用100%牛乳和乳酸菌发酵 [17],U.TASTE使用100%非浓缩还原桑葚汁和全麦粉 [65],超人面包屋推出生椰拿铁风味吐司 [104] - 乳制品应用深化,BA采用乳脂含量高的云南大理水牛乳并添加5种复合益生菌发酵 [124],Hibake添加含100亿活性益生菌的生乳酪 [57] - 健康概念凸显,bamu bakery推出低糖低油番茄芝士恰巴塔 [116],轻禾日记推出仅10kcal的麻辣鸡丝软欧包 [101],Backkom使用白芸豆混合奶酪制作贝果 [95] 风味融合与地域特色 - 水果风味创新组合,如RAPL日式柚子焦糖修颂 [20],PAPER STONE BAKERY芒果椰子海岛假日主题蛋糕 [26],也崎香草树莓与香乳玫瑰双夹心蛋糕 [28] - 咸味面包融合地域食材,全家推出川味香肠丹麦面包 [14],Yohoho Bakery使用山东鲁西黄牛肉和酸萝卜制作青酱熔岩包 [70],鹿松推出纳什维尔烟熏鸡肉可颂 [88] - 海外风味引入,OPAN BAKERY推出梅干海带青花鱼三明治 [134][136],SAKImoto bakery使用法国小麦和松露油制作牛角面包 [137] 节令与限定产品 - 七夕主题产品突出浪漫元素,合和圆缘推出七夕限定甜品 [32],法念推出烟爱·予你蛋糕 [34] - 秋季新品应季上市,Purr Purr使用青皮无花果制作蛋糕 [59],DQ推出焦糖布丁与草莓巧克力组合的秋·芭菲 [126] - 开学季和早餐场景聚焦,叮咚买菜推出营养强化吐司和胡萝卜奶香面包 [10],嘉顿推出厚切黄油吐司 [2] 渠道与行业动态 - 线上合作深化,喜茶上线美团拼好饭并覆盖低线城市 [133],古茗通过HPP工艺推出超级莓果杯 [128] - 国际供应链受政策影响,美国烘焙商因50%关税避免采购巴西咖啡 [131] - 品牌调整与扩张并存,PinkShake品可鲜奶关闭全国门店 [131],乐天利汉堡进军美国市场并推出5款韩式汉堡 [132]
肯德基KPRO,给轻食赛道加了一把火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4 16:33
肯德基轻食品牌KPRO扩张战略 - 肯德基近期加大KPRO投入力度 今年7月以来在江苏 青岛 佛山 东莞 山西等多个城市频繁开设新店 未来将持续推进门店拓展计划进入更多城市[8] - KPRO采取与肯德基"肩并肩"方式开店 共享资源 人力和经验 借助肯德基供应链规模化优势 肯悦咖啡通过此模式已扩展至1300多家门店[11] - KPRO上海近铁店在外卖平台饿了么上月售超4000单 与其余轻食品牌拉开两倍以上差距 与传统中餐品牌相比毫不逊色[14] 轻食市场发展机遇 - 2024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已突破3200亿元 预计2026年将突破5000亿大关[10] - 轻食行业从2015年相对小众品类转变为大众刚需 我国"轻食"相关企业已超过3.34万家 近一年成立企业达4124家[26][30] - 抖音平台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轻食品类销售额表现突出 鸡胸肉 调味汁 即食产品等品类热销 单品销售额超1000万元品牌包括食者道 大希地等[29] KPRO产品与运营优势 - 采用《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为指导 坚持餐厅现做 以煎 烤 拌为主的健康烹饪方式 食材包括鸡腿肉 三文鱼 可生食标准流心蛋 叶菜和健康谷物[17] - 推出安心六大承诺:使用可生食鸡蛋 果蔬三道清洗 食材四大温区存储 分时段管理 控糖控盐调味 科学搭配营养[21] - 依托百胜中国近千家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 通过多轮筛选考核保障食材高品质 安全 卫生 超1.6万家门店受益于此体系[2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赛百味宣布进入"千店阵营" 麦当劳 老乡鸡 奈雪等品牌纷纷推出低脂低卡健康轻食产品 全家 7-11等便利店也推出自有轻食品牌[27] - 轻食价格带从60-100元下探至20-30元 KPRO"烤鸡腿肉烤蔬菜"套餐价格29.9元 超级碗推出多款29.9元套餐[30] - 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挑战 多数品牌以鸡胸肉 三文鱼为主料 搭配藜麦 羽衣甘蓝 牛油果等网红食材[30]
【独家专访】从“冷藏”到“智造”:金城制冷如何读懂烘焙人的真需求?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3 16:3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1975年在中国台湾省成立 至今已有50年历史 最初业务为冷柜安装 修理和烤漆[3] - 业务重心转移至大陆市场 凭借扎实工艺在制冷领域立足 专注高质量生产并严格把控流程与原材料 此阶段品牌定位仅为"制造商"[3] -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开启从"制造"向"创造"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并组建专业团队 结合行业趋势与客户需求创新设计多功能 外观新颖的产品[5] - 进入"智造"阶段 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 实现设备远程监控与智能控制 客户可通过APP实时掌握设备状态 预警故障和调整参数 完成向智能制造转型[10] 行业需求演变 - 烘焙行业对冷柜需求从单纯保鲜转变为管理效率和品牌表达的一部分[11] - 五年前冷柜仅需维持稳定温度即合格 现在需具备控湿控温 适配品牌视觉风格 提升客单价和优化动线等功能[14] - 在"烘焙+咖啡"和"甜品+空间"复合业态中 冷柜角色更复杂 成为收银动线衔接点 顾客下单前"诱惑器"和拍照打卡"布景板"[14] - 冷柜从功能性设备逐渐成为品牌资产延伸 许多品牌要求定制冷柜以体现品牌调性[36]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为星巴克 哈根达斯 胖东来 稻香村等品牌定制设备 根据门店咖啡区 烘焙区和中点不同需求区分配置冷藏/冷冻工作台 展示柜与后厨存储设备[16] - 定制过程考虑灯光 材质 开门方式和空间走线 使设备"隐身"于空间却实现价值最大化[16] - 建立完整定制能力 从玻璃 钣金件到蒸发器 冷凝器及LED灯均自主生产 甚至大理石面板可根据品牌视觉调整纹理和色系[36] - 将市面上常见设备拆解重构为数百种标准型号 像积木一样按需组合 客户可从动线规划 功能配置到预算控制进行"自由拼图"[27] 市场覆盖与客户适配 - 公司解决方案覆盖大型烘焙生产工厂和小型门店 例如苏州约50平方米小型甜品店选用迷你展示柜 兼顾展示 节能和美观[21] - 某烘焙连锁中央工厂选用整套智能冷库系统 涵盖从冷冻储存到各类原料冷藏所有环节 强调效率 稳定和可控[23] - 公司竞争力在于不止卖设备 而是参与门店空间运营逻辑本身[19] - 适配哲学体现在无论千平大型工厂还是几十平小店 都尽力理解每个烘焙主理人的想法[26] 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 - 公司建立全年无休 24小时响应的售后保障"护城河" 保障设备维修及时[31] - 为门店提供使用 保养和清洁等系统培训 配套操作说明书和视频教学 并设有定期回访机制[31] - 客户反馈从"适应设备"转变为"设备适应我们" 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成为技术外的隐形竞争力[33] - 公司价值在于不仅作为设备制造商 而是倾听每位主理人独特故事 用技术回应经营琐碎与顾虑[41]
【书籍专题 · 面包大全】菠菜核桃面包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3 16:32
烘焙行业趋势与创新 - 海底捞推出低价面包产品线 定位高性价比市场吸引价格敏感消费者[22] - 日本AMAM Dacotan面包店通过融合料理技术开创烘焙新赛道[22] - 苏州某面包店凭借黑麦小鸟圈单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2] 行业技术发展 - 隔夜冷藏法成为提升烘焙效率与产品品质的重要工艺[22] - 冷冻烘焙技术可提升百倍效率并显著增加营业额[22] - 酸奶应用技术使吐司产品保持三天以上柔软度[22]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面临洗牌 超10万家烘焙店关闭[22] - 配料表清洁化成为新竞争焦点 脱氢乙酸钠等添加剂逐步淘汰[22] - 持续盈利店铺通过产品创新与运营优化保持竞争力[22] 国际交流与消费偏好 - 外国游客访华期间对中国本土面包品类展现强烈兴趣[22] - 144小时中国游期间国际消费者形成特定面包消费偏好[22] 行业人才体系 - 烘焙职人体系包含行业前辈与比赛冠军两大群体[22] - 知名行业前辈包括曹继桐 庄鸿铭 林育玮等技术专家[22] - 比赛冠军群体涵盖蔡叶昭 龚鑫 林业强等新生代技术代表[22]
突发!交易额超160亿,恒天然正式出售“安佳”等消费品业务!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3 16:32
交易概述 - 恒天然以约38.45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60亿元)将其全球消费品业务(大中华区除外)及部分区域餐饮服务与原料业务出售给法国乳业巨头Lactalis [4][6] - 出售资产涵盖安佳(Anchor)、Mainland、Kāpiti、安怡(Anlene)、安满(Anmum)等知名消费品牌 [7] - 交易后恒天然将通过长期供货协议继续向被剥离业务供应原奶及乳制品原料 [11] 战略调整背景 - 恒天然董事会早于2024年透露剥离消费品业务意向 经过15个月评估后认为出售优于IPO 可实现资产完全剥离并快速向股东返还资本 [8] - 消费品板块业绩表现不佳 尤其大中华区消费品牌业务出现亏损 而To B业务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13] - 2024财年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收入3.94亿新西兰元(约人民币16.80亿元) 税后亏损1500万新西兰元 同期专业餐饮服务业务收入23.77亿新西兰元(约人民币101.33亿元) 税后盈利2.99亿新西兰元 [14] - 此次出售是恒天然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战略的高潮 包括2020年以约25亿元人民币出售中国牧场群及退出与贝因美的合作 [16] 大中华区特殊安排 - 大中华区消费品牌业务未被纳入此次交易 仍由恒天然保留经营 [18] - 恒天然于2024年7月将大中华区安佳消费品团队与安佳专业餐饮团队合并 原因包括避免品牌混淆及产品重叠问题 [18][19] - 大中华区餐饮服务业务表现突出 2024财年全球餐饮服务收入40.50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4.8%) 其中大中华区贡献23.77亿新西兰元 占比超58% [21] - 保留中国消费品业务考虑因素包括品牌协同效应、业务潜力及缺乏合适买家 [2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奶酪、淡奶油等B端市场竞争加剧 伊利、三元、妙可蓝多等本土乳企加码高端产品 逐步减少对进口品牌依赖 [25] - 业务整合后恒天然需协调零售与餐饮渠道资源 解决生产配给与市场投入平衡问题 [23] - 团队融合面临渠道打法与服务模式差异挑战 需实现协同效应以避免内部摩擦 [24]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交易宣布后恒天然股价大涨15% 创七年新高 反映资本市场对战略转向的认可 [16] - 公司目标是通过聚焦乳品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 将新西兰牛奶转化为创新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