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烘焙职业人

搜索文档
太颠了!“宠物酵母”大流行,烘焙师变身“宠物博主”了?文末附养酵母方法!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3 09:22
一觉醒来,有人跟我们请教养宠秘籍... 烘焙师表示:啊?烘焙行业已经内卷到要掌握宠物知识啦? 什么宠物,非得让烘焙师们亲自养? "酵母宠物"不是新物种,但是的确是新玩法。 有的人还会给自己的宠物酵母取名,主打一个"可控性长久陪伴。" 仔细想想...看似离谱,实则合理! 不拆家,不用遛,懒人可养。 放入糖、面粉和水,就能"养活",现在还有哪个宠物花销能如此省钱? 只要保持环境干净持续喂养,一个宠物可传三代,避免普通宠物寿命有限的问题。 搜了一圈,还确实在业务范围之内——"面蛊"。 换个名字就不认识啦?那你要说这宠物的"别名"酵母你肯定就知道了。 烘焙师的"职场伴侣",新时代的"酵母宠物",这个世界,终究是颠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 在我们以为年轻人还在招猫逗狗,养养电子宠物已经是上限的时候,没想到宠物这股风竟然能刮到八竿子打不着的烘焙届。 最重要的不想养了就做成面包和食物,风味更好吃了。 小动物饲养太精细费钱,电子宠物难以产生情感互动,而酵母这个小东西既能互动,又能陪伴,还能用来做面包,一举三得,谁顶得住? 面包,是真正的情绪消费品。 从烘焙师手里的"活物"到餐桌上的"热乎",再到社交媒体上的"疗愈打卡",酵母 ...
【独家专访】听说这里有法国总统都爱的同款面包?正本原凭借法式经典风味征服“中国胃”!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2 14:13
法国面包节与正本原品牌背景 - 法国面包节(La Fête du Pain)是法国为纪念面包守护神圣多诺黑设立的节日 2010年由法国商务投资署和乐斯福中国引入中国 成为中法美食文化交流平台 [2] - 正本原(Le Grenier a Pain)是1998年由法国烘焙大师Michel Galloyer创立的巴黎手工面包品牌 曾两次获得法国面包大赛冠军 并成为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面包供应商 [5] - 2018年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在北京王府中环开设首家门店 中文名"正本原"寓意传递原汁原味法式风味 [5][7] 产品策略与本土化创新 - 坚持法式传统工艺:法棍采用法国特定产区面粉 低温长时间发酵 含水量高 内部形成大气孔结构 [12][14] 可颂保持1:3油面比手工开酥工艺 [16] - 本土化改良:优化弗兰挞去除蛋腥味 研发莲蓬丹麦(2024法国面包节年度大奖) 融合江南水乡元素与法式开酥工艺 [22][24] - 创新产品线:推出四川腊肠恰巴塔 哈尔滨红肠格瓦斯恰巴塔 花椒腊肠贝果等中西融合产品 主粮类面包占比提升至60% [20][29] - 节日特色:研发法式月饼(凤梨 龙井金橘等馅料) 国王饼和潘达托尼成为节日核心礼品 [32][33][35] 品牌理念与行业影响 - 坚持手工制作理念 强调"手工温度超越工业化冰冷" 从打面 发酵到烘烤全程手工把控 [45][47] - 通过法国面包节传递"传统法式手工面包"定位 促进中法烘焙技术交流 展示手工价值与美食文化融合 [37][38] - 法棍被视为法国面包节精神代表 2022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本原传承巴黎总店制作标准 [49] 市场表现与门店布局 - 北京已开设6家门店 覆盖王府中环 官舍 颐堤港等核心商圈 营业时间8:00-22:30不等 [50] - 特色产品如"北京可颂天花板" 莲蓬丹麦等成为小红书爆款 吸引消费者打卡 [16][22]
虎头局的“兴衰启示录”:从现象级品牌到全线暴雷,一场新消费浪潮下的行业缩影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1 13:57
虎头局发展历程 - 2019年创立,以"中式点心年轻化"切入市场,主打麻薯老虎卷、Q提子麻薯等产品,通过国潮视觉设计吸引Z世代 [5] - 2021年成为分水岭,凭借"新中式糕点"概念获得红杉中国等机构投资,估值超20亿元,单月新开14家门店 [7] - 2023年陷入倒闭危机,4年品牌寿命浓缩了资本狂热与行业泡沫特征 [1] 成功因素 - 踩中新消费黄金定律:国潮风口+中式点心复兴+网红属性+社交货币价值 [7] - 产品创新:将传统桃酥、麻薯零食化小型化,融合咸蛋黄、肉松等元素 [5][7] - 营销策略:通过排队打卡形成炫耀仪式感,门店长龙成为城市风景线 [7] 经营问题 - 激进扩张:2021年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单店投入200-300万元但坪效不足万元 [9] - 成本结构:人力与租金占比超60%,单店盈利模型未经验证即大规模复制 [9] - 产品短板:生命周期短且复购率低,爆品被快速复制导致特色稀释 [11][12] - 供应链缺陷:工业化与冷链体系不成熟,原料断供致核心产品缺货 [16] 行业痛点 - 品类局限:酥类点心属高热量低频复购产品,难成日常口粮 [14] - 资本催熟:A轮融资后定150家店目标,但现金流无法支撑运营 [16] - 管理失衡:重营销轻研发,联名投入未提升产品品质 [18] - 场景错配:30元客单价集中一线商圈,难以下沉二三线城市 [30] 消费者洞察 - 初期吸引Z世代三大情绪:国潮情怀+轻奢需求+新鲜猎奇 [33] - 复购率降至不足30%,因产品实际高糖高油与宣传低糖低脂不符 [28] - 年轻消费者最终需求:品质稳定+情绪价值+日常场景适配 [36] 行业启示 - 产品矩阵:需构建丰富产品线而非依赖单一爆款 [40] - 文化深耕:超越表面国潮包装,深入诠释文化IP [40] - 盈利模型:降低融资依赖,建立自造血能力 [40] - 技术核心:烘焙师研发能力决定品牌创新力 [40] 竞品对比 - 好利来通过半熟芝士建立强品牌关联,持续更新维持消费者印象 [25] - 传统品牌在节庆礼盒市场占据优势,文化深度与礼品属性更强 [30]
市值蒸发350亿!“面包一哥”沦为资本提款机?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1 13: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60.87亿元,同比下降9.93%,净利润5.22亿元,同比下降9.05%,为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3][4] - 2021年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开始下滑,2015-2024年营业收入未突破70亿元,净利润未达10亿元 [5][6] - 核心产品桃李面包及糕点营收59.06亿元(-9.85%),月饼收入1.26亿元(-14.95%),其他产品5388.30万元(-30.26%) [7][9] 区域市场表现 - 华北、东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降,华南降幅最大但东北基数大影响更显著 [10] - 2024年新增118个经销商但退出144个,华东地区净减少34个经销商(退出56个/新增22个) [14] - 959个经销商中华北/东北/华东占669个,华中/华南不足90个 [15] 战略调整与产能 - 停止全国产能扩建计划,2024年对石家庄、哈尔滨、内蒙古等8家子公司减资 [11] - 华东、华南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70% [17] - 依赖的"中央工厂+批发"模式面临经销商流失挑战 [12][14] 研发与产品问题 - 2024年研发投入2296.84万元(同比-31.84%),研发费用率仅0.38% [20][37] - 产品创新不足被消费者吐槽"十年不变",高糖高油产品线与新消费趋势脱节 [19][21][26] - 2023年食品安全事件(面包含活虫)冲击"短保新鲜"品牌形象 [25]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吴氏家族持股56%拥有绝对控制权,2020年二代接班后战略摇摆 [16][31] - 2024年分红4亿元(占净利润76.6%),近五年累计分红超41亿元,家族获超30亿元 [18][33][35]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43.6亿元(占净利润73%),家族累计减持套现超40亿元 [34][36] 行业竞争格局 - 现制烘焙店以新鲜口感抢占市场,工业化产品被贴上"冷硬难吃"标签 [22][26] - 短保面包优势被现烤产品替代,配料表含防腐剂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25][26] - 市值较450亿巅峰缩水78%至95亿元,市盈率18倍低于行业均值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