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毫厘之间,世界之巅,全球领先的高功率密度机器人灵巧手即将发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高性能电机技术突破 - 高性能电机是决定机器人精度与能力上限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功率密度、效率、精度与响应速度[1] - 传统电机在体积、功率、振动控制等方面存在局限,制约机器人向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2] - 贝丰科技将于6月20日发布全新无刷直流电机,有望推动机器人感知与操作能力跃升[3] 无刷电机技术创新 - 采用专利线圈+轴承仓结构设计,实现高功率密度、轻量化与紧凑化机身,能效提升且功耗降低[4] - 已完成参数型谱化和产品矩阵化构建,极端环境专用款即将推出[4] - 通过"空间折叠魔法"技术,为灵巧手提供更高动力与敏捷性[5] 产品性能优势 - 同功率下体积更小,灵巧手可装入更多电机,显著提升自由度与灵巧性[7] - 同尺寸下功率更大,握力大幅增强且响应速度激增,操作更迅捷[8] - 机械振动显著减少,力信号更纯净,还原真实触觉体验[9] 行业应用前景 - 高精度电机可赋能手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重构应用场景[10] - 技术突破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和高端医疗机器人领域发展[10] - 发布会是对机器人底层驱动技术极限的挑战,具有里程碑意义[10] 公司背景 - 杭州贝丰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微型高性能风机、风扇及电机制造[13] - 拥有国际化研发团队和自主知识产权,融合西方设计与亚洲制造体系[13] 行业生态 - 涉及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等)、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等)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16][17][18][19]
资本50 天两度押注!「帕西尼感知科技」A 轮再落子,盯上具身智能关键闭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融资动态 - 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A轮系列融资,累计募集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TCL创投、毅达资本、尚颀资本、基石资本、商汤国香、中信里昂、湖南财信产业基金、钧犀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1] - 资金将重点投入三大方向:触觉感知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具身智能多模态数据规模化采集、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与产线扩张 [1] - 公司在两个月内完成第二轮融资,此前已获得比亚迪战略投资 [1] 技术布局 - 公司构建"高精度多维度物理感知-海量多模态数据积累-泛化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闭环,推动具身智能全栈技术体系发展 [2] - 自主研发的多维触觉传感器攻克15种感知维度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使机器人具备接近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 [7] - 开发突破性多维阵列式触觉传感器,是目前唯一具备高一致性物理交互数据获取能力的柔性力学传感器 [8]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构建"传感器-灵巧手-人形机器人"多维触觉产品矩阵 [7] - 打造涵盖硬件设计、数据采集、算法集成、VTLA具身智能模型构建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 [7] - 前瞻布局MotionSharing DB多模态物理交互数据集,解决机器人物理交互"最后一厘米"难题 [10] - 自主研发TacFlow Engine大模型,推动智能系统跨任务、跨场景应用能力提升 [10] 应用场景 - 技术与产品已应用于3C精密装配、车机产线、物流柔性分拣、地铁安检、医疗康养、商超零售等多个核心场景 [10]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6D霍尔阵列式多维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开发 [4] - 全球极少数实现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自主可控并规模量产的企业 [4] - 核心团队来自早稻田大学、清华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 [5] - 创始人许晋诚师从日本机器人学界权威菅野重树教授 [5] 行业地位 - 公司被列入人形机器人企业名单,与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企业并列 [15] - 在触觉传感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正式启动具身智能数据集与智能模型领域战略冲刺 [2]
头部企业齐聚,6.20见!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倒计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展会概况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于6月20日-22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办,由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主办,高登会展集团承办 [1] - 展会采用"论坛+展览+体验+比赛"模式,规划1.5万㎡展览空间,汇聚200余家全球顶尖机器人企业,预计吸引2万人次专业观众 [1] - 作为首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业展,覆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同期举办"杭州人形机器人大会" [1] 核心亮点 - **特斯拉技术展示**:Tesla Bot将展示11自由度关节、触觉感应手指等核心技术,支持动态平衡与复杂任务 [2][8] - **头部企业矩阵**:吸引特斯拉、宇树科技、云深处等300家知名企业参展,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预计吸引6万人次观众 [3] - **全产业链对接**: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大会·杭州",促成政产学研用投合作,预计50余项签约 [4] - **科技互动体验**:设置科普专区与创新大赛,包含机器人表演秀、拟人动作操控等趣味活动 [5] - **投资机遇**:举办"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与投资论坛",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桥梁 [7] 重点企业及产品 整机制造企业 - **特斯拉**:Tesla Bot配备11自由度关节和触觉感应手指,可完成拿放鸡蛋、深蹲、瑜伽等动作 [8] - **宇树科技**:Unitree G1机器人身高1320mm,体重35kg,续航2小时,支持力控灵巧手操作和720度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 [10] - **卓益得机器人**:X02-lite采用仿生肌腱驱动技术,实现1.5m/s步速和15cm越障能力 [14] 零部件供应商 - **新剑机电**:行星滚柱丝杠精度达±0.01mm,负载能力较传统滚珠丝杠提升3-5倍,已应用于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 [17]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 L10灵巧手具备10个自由度,采用连杆传动与自研电机驱动 [20] 技术研发企业 - **强脑科技**:BrainCo智能仿生手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识别佩戴者运动意图,实现"手随心动" [22] -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赋予机器人认知决策能力,优化物流分拣和服务交互 [24] 日程安排 - 6月20日:开幕仪式、巡馆、人形机器人科普活动 [28] - 6月21日:杭州人形机器人大会、产业链对接大会 [28] - 6月22日:技术创新与投资论坛、安全标准研讨会 [29] 参展企业名单 - 涵盖特斯拉、宇树科技、阿里云、埃斯顿自动化等200余家头部企业 [36][37][43] - 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细分领域 [43] 观展福利 - 可体验人形机器人动态演示、脑机接口技术,参与机器人舞蹈秀等互动活动 [31] - 对接200+企业资源,获取政策红利解读与全球化市场机遇 [32]
快讯|首个人形机器人泰山陪爬员;人形机器人亮相毕业典礼;美敦力打造机器人×AI外科教育平台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能以7.2公里/小时速度稳定奔跑,拥有50多项核心专利,计划应用于电网巡检、智慧农业等领域[1] - "行者泰山R2"已部署DeepSeek大模型实现智能交互,展示行走、踏步等基础动作,标志着山东智能制造突破性进展[1] - 上海理工大学"行者二号"人形机器人在全球半程马拉松赛获季军,国际全地形挑战赛夺冠,展示先进运动控制能力[4] 机器人企业资本动态 - 卧安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用于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冲刺"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7][9] - 库萨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无人清扫机器人升级迭代及新一代产品研发,其产品作业效率达行业均值2倍[10][12] 医疗机器人合作 - 美敦力与北美IRCAD合作共建外科教育平台,整合机器人辅助手术、AI手术模拟训练系统,预计2025年9月启用[13][15] 行业生态 - 国内机器人产业生态完整,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20][21][22][23]
张江纪录|开普勒K2“大黄蜂”:20公斤负载创料箱搬运赛项纪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赛事与纪录 - 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在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张江启动赛)中创造20公斤负载纪录,展现工业应用领域突破 [1] - 大赛为全球首个技能链条完整、技术全面、行业前沿的国际赛事,代表具身智能领域最高水平 [2] - 赛事阶段性成果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构建技术与应用交汇平台 [2] 技术突破 - K2"大黄蜂"实现充电1小时、续航8小时,远超行业1-3小时平均水平,采用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提升能效 [3] - 行星滚柱丝杠技术使承载能力提高数倍,定位精度达微米级,单臂负载15公斤,双臂协同负载30公斤 [3] - 精旋动力旋转执行器支持毫米级精细操作,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可替代1.5名工人作业量 [3] 工业应用 - 料箱搬运场景与物流仓储、汽车制造、3C装配等行业需求高度契合,已在上汽通用完成车缝检测、冲压件上料等实训 [5] - 头部物流企业采用K2进行货物搬运分拣,客户认可其稳定性、避障能力及人机交互安全性 [5] - 团队专注工业场景商业化落地,因需求刚性且任务挑战性强,30公斤承载能力可扩展复杂任务 [5] 产业生态 - 张江机器人谷汇聚完整产业链,涵盖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资本支持 [7] - 园区集聚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等领军企业,构建一体化孵化链条 [7] 公司发展 - 开普勒获浦东创投、张江科投等Pre-A到Pre-A+轮融资,将加大本体结构、双足步态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发 [9] - 计划在物流搬运、工业产线上下料场景扩大试点,目标3-5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领先落地蓝领机器人 [9]
全模态数据闭环破局具身智能“粮荒”,零次方方案将机器人训练门槛拉至10万级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达40% [1] - 预计2024-2028年市场规模从470亿美元增至10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3% [1] - 当前面临"数据荒"问题,72%研发团队认为多模态数据缺失是最大瓶颈 [1] 零次方全模态解决方案 - 覆盖数据采集设备、管理平台、模型训练与推理全流程 [2] - 起步价9.9万元,显著降低高质量数据获取门槛 [2] - 包含硬件核心ZERITH-H1人形机器人和配套软件系统 [7][12] 技术方案对比 - 视觉-关节融合方案(如ACT、Diffusion Policy)缺乏力学反馈 [5] - 语义-视觉-关节方案(如Pi0、GROOT)增强复杂任务理解 [5] - 视觉-关节-力联合建模(如RDP)提升精密操作鲁棒性 [5] ZERITH-H1硬件创新 - 拟人化身体架构,活动范围超越成年男性 [7] - 集成二维视觉、三维空间、关节、力触觉、声音等多模态传感器 [10] - 搭载高分辨率视触觉夹爪,源于清华AI&Robot实验室技术 [11] 软件系统优势 - ZERITH-VR APP实现超低延迟(逼近零延迟)遥操作 [14] - 单次连续运行超4小时,满足长时间采集需求 [14] - 数据管理平台具备分类、清洗、标注、检索等模块化功能 [17] 训练部署工具链 - 兼容主流开源算法框架(ACT、Diffusion Policy等) [19] - 集成Swanlab工具实现训练全过程监控与可视化 [19] - 可选配500TOPS算力主机提升推理效果 [22] 行业影响 - 解决方案首次让中小厂商以低于10万元获取实验室级数据资源 [23] - 数据供给能力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竞争分水岭 [23] - 全模态架构可能重构人机协作产业格局 [23]
一年实现产品开发与商业化落地!城市服务机器人提供商「库萨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8 20:29
融资与公司背景 - 库萨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数千万元 由金水湖创投领投 融玺创投和无锡元启投资跟投 资金将用于产品升级迭代 新一代环卫机器人研发及市场拓展 [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 专注于无人作业机器人研发设计与销售 并提供智能云控平台服务 股东伏泰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1] 核心团队 - CEO杨希拥有15年芯片与汽车电子行业经验 曾任职戴尔 德州仪器等世界500强 并掌舵港口无人驾驶企业深圳数翔科技 [1] - CTO陶圣博士曾任百度无人驾驶资深技术总工 主导完成第一代量产robotaxi技术研发 多次获国家级及省部级技术奖 [3] - 团队成员50%以上为硕士及博士学历 来自清华 上海交大等顶尖学府 在机器人 自动驾驶 芯片等领域经验丰富 部分成员环卫信息化经验超16年 [5] 产品与技术 - 已推出两款无人清扫机器人"星筠"和"星洁" 采用车规化设计 搭载420L水箱和1000L垃圾箱 清扫时速5-10公里 续航8小时 适用于多种复杂场景 [7] - 构建"感知-决策-执行"技术架构 整合AI视觉多模态感知系统 实现厘米级精度贴边作业 智能云控平台降低50%运营成本 [9][10] - 产品作业效率达行业平均水平2倍 已在全国20余个运营区域落地 覆盖北京 上海等省市 [10] 商业化进展 - 成立不到两年即实现L4级机器人量产及全国20城部署 帮助环卫作业运营成本降低40%以上 [11] - 无人清扫机器人已在城市主干道 辅道 混合车道 公园景区 园区 机场高铁站等多元场景应用 [7] 投资人观点 - 金水湖创投看好公司重塑城市服务底层的战略价值 认为其技术闭环与商业化模式将加速无人环卫成为智慧城市新基建核心 [11] - 融玺创投认可公司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提升作业安全性与精准度方面的贡献 看好其技术实力与商业化能力 [11] - 无锡元启投资认为公司在环卫作业环境识别和效率方面优势显著 其产品能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12]
快讯|“人形机器人中国制造优势已超美国”;福州首款人形机器人发布;欧洲汽车工业安装了23000个新机器人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8 20:29
人形机器人中国制造优势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凭借稀土资源掌控力、产业配套能力和技术体系支持占据优势地位,对欧美构成实质性压力 [1] - 中国掌握全球约70%的稀土产量、90%的精炼能力,在钕、镝、铽等高端稀土资源领域具备显著控制力 [1] - 美国2023年80%以上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约70%来自中国 [1] - 未来10至20年内中国仍将在稀土供应和加工方面保持绝对主导 [1] 福州首款人形机器人发布 - 纽顿机器人以"直观交互、安全工程、高效可靠"为核心,搭载嵌入式AI代理实现实时对话与行为自适应 [4] - 采用"底盘+AI大脑+交互层"模块化平台,联合生态伙伴共研核心部件实现技术整合与成本优化 [4] - 全球已有超1600台实地部署的机器人持续反馈数据驱动算法迭代升级 [4][5] 欧洲汽车工业机器人安装 - 2024年欧洲汽车工业机器人安装总数达2.3万台,为5年来第二好成绩 [7][9] - 欧洲汽车制造商约占该地区年度制造装置的三分之一 [9] - 欧洲汽车行业安装量超过2024年北美安装的19200台 [9] 帕西尼A轮融资 - 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A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TCL创投、毅达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11] - 融资将用于触觉感知核心技术迭代、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及产线扩张 [11] - 公司专注于前沿核心触觉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发展,在高精度触觉传感器、机械臂和灵巧手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 [11] Hexagon工业人形机器人 - Hexagon推出工业专用人形机器人AEON,融合顶尖传感器套件、AI任务控制器及空间智能技术 [14] - AEON具备卓越的敏捷性、多功能性和环境感知能力,可胜任设备操作、资产巡检等多种工业任务 [14] - 计划未来六个月在生产环境部署AEON,逐步推进商业化 [14] 机器人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2家 [20]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九号机器人等7家 [20]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 [20]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18家 [22]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17家 [23]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4家 [24]
不用GPS也能自主飞行,现在国赛的教育无人机都这么卷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8 20:29
无人机技术发展 - 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的无人机竞赛规则要求无人机无需GPS即可完成起飞、避障导航、目标识别、精准投放、返航降落等任务 [1] - 室内无人机面临定位难题,传统光流定位方案在纯色地板上失效,视觉SLAM受光线变化影响精度下降50%,UWB定位成本高且缺乏灵活性 [2] - 光子RC-L1采用激光雷达技术,不挑环境且每秒扫描几十万个点构建精确地图,但面临数据量爆炸问题,3米/秒飞行速度下100毫秒通信延迟导致30厘米位置偏差 [3] 无人机硬件创新 - 光子RC-L1搭载高性能处理器实现机载自主,支持10Hz建图频率和30Hz路径规划,提供手动、半自动和全自主三种模式切换 [5] - 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飞控IMU数据实现连续平滑定位,整机重量仅2.3公斤,通过多处通风孔道设计解决散热问题 [6] - 实现系统级模块化设计,所有传感器模块采用统一供电标准和通信协议,支持激光雷达、双目相机、热成像仪等快速切换 [7] 软件与生态建设 - 基于ROS构建软件平台,开放路径规划模块源码,支持学生深入理解算法原理并实现自定义算法 [9] - 提供仿真功能实现"先虚后实"开发模式,可随机生成复杂环境地图进行算法测试后再部署到实机 [9] - 集成DeepSeek本地大模型,在保证飞行安全前提下完成自然语言理解、目标识别等AI任务,理解"飞到红色标志物上方"等语言指令 [13] 竞赛级设计优化 - 采用快拆结构设计,电设保护壳30秒可打开,机臂2分钟内完成更换,大幅降低维修时间和成本 [10] - 碳纤维机架提供优异强度重量比,全包式注塑桨保优先考虑防撞需求,5200mAh电池续航10分钟精确匹配竞赛时长 [12] - 软件设计考虑实战需求,提供一键起降、紧急停桨、指点飞行和预设航点等功能,兼顾新手和高阶用户 [12] 产业与教育变革 - 激光SLAM和机载AI技术从高端产品快速下沉至教育装备,ROS标准化和开源社区推动软件生态成熟 [16] - 培养模式从"操作员"转向"系统工程师",要求学生理解SLAM原理、修改路径规划算法、部署AI模型 [16] - 构建"硬件平台+开源软件+课程体系"完整生态,实现教学内容持续迭代,推动产教融合 [17] - 高校背景团队将顶刊论文算法转化为可运行代码,实验室原型机变为稳定教学装备,加速技术普及 [17]
机器人企业扎堆港股上市!谁将领跑万亿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8 20:29
机器人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极智嘉更新招股书并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有望成为"全球仓储自主移动机器人第一股"[1] - 今年以来已有9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包括埃斯顿和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1] - 港股市场正成长为机器人产业聚集地,优质公司赴港融资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1] 机器人企业商业化进展 - 极智嘉2024年营收24.1亿元,201-2024年复合增长率45%,毛利率34.8%,海外市场毛利率达46.5%[3] - 极智嘉经调整净亏损率仅3.8%,亏损连续四年大幅收窄,接近盈利拐点[3] - 地平线机器人2024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率高达77.3%[5] - 多家独角兽企业如仙工智能、云迹机器人等盈亏仅一线之隔,具备盈利潜力[5] 国产机器人出海表现 - 中国企业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超50%,服务型和工业协作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保持35%以上[5] - 越疆科技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13%,在中国排名第一[6] - 卧安机器人在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领域全球第一,海外市场贡献95%营收[6] - 极智嘉连续6年保持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一,拥有全球最大客户基础[6]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中国机器人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2%,连续三年世界第一[8] - 优必选、地平线等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形成全球领先优势[8] - 极智嘉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多机混合调度技术可单仓调度5000台设备,全球领先[8] - 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314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6.4%[9] 资本市场与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机器人相关投资事件超300个,中国占82%以上,融资总规模超200亿元[9] - 政策红利释放、资本加速涌入、市场空间广阔,机器人赛道有望成为港股科技板块第二增长曲线[9] - 具身智能兴起有望重塑行业边界,成为驱动下一轮增长的"超级引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