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

搜索文档
报名倒计时3天!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即将盛大启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6 23:21
5月29日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将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开幕 。作为 连续 三 年举办的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行业盛会 之一 ,本届大会吸引了 200余家人形、具身、产业链 头部企业,1000余位专家和企业领袖及开发者 参与 。其中大赛 设 五大专业 赛道 、 28个场景, 数十只海内 外精英战队 同台竞技 , 3000平米展区 呈现最新成果。大会以 " 具身智能,未来已来 " 为主题,通过 " 峰会 +大赛+展览 " 三位一体模式,以 具身智能、人形本体、应用场景 为三大抓手, 将 展示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 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扫描上方二维码,免费预约观赛名额!咨询电话: 19560423866 ▍四 大亮点:打造全球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首选地 亮点一 震撼阵容:行业巨擘齐聚,共探技术前沿与产业未来 (详细议程见文末海报 ) 2.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挑战赛 : 同济大学具身双臂操作机器人团队将展示链盒上下料能力;浙江人形机器人创 新中心的 NAVIAI半身机器人将展示超市货物上架能力;北邮高能牙刃团 ...
【活动报名】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院士论道、头部对话,共绘机器人产业新图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5 20:17
一大会日程 5月29日 (周四)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主论坛 09:00-17:00 09:00-17:00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决赛 09:00-17:00 具身智能创新产品展 09:00-17:00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开发者论坛(9场) 13:30-17:00 开发者论坛1-人形机器人本体专题论坛 13:30-17:00 开发者论坛2-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专题论坛 13:30-16:45 开发者论坛3-具身·无界:智能模型的范式创新 与架构革命论坛 13:30-17:10 开发者论坛4-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专题论坛 13:30-17:00 开发者论坛5-"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暨人形 机器人数据集与训练场开发者论坛 13:30-16:30 开发者论坛6-智形合一 共赴未来: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分论坛 13:00-16:30 开发者论坛7-人形机器人运动与交互专题论坛 09:00-17:00 开发者论坛8-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 大规模仿真数据生成与高效模仿学习技术研讨会 13:30-16:00 傲意科技机器人灵巧手 ROH-AP001 发布会 主论坛议程 | 项目 | 时 ...
人形机器人“肌腱”替代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5 20:17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定档5月25日在杭州举行 包含表演赛(单机/群体格斗展示)和竞技赛(四支队伍实时操作比拼)[1] - 人形机器人活跃度提升依赖上游核心零部件创新 丝杠作为"肌腱"直接影响运动精度与稳定性 行星滚柱丝杠因高传动效率/精度/负载能力成为适配方案但成本较高[1] 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格局 - 行星滚柱丝杠市场由外资主导(如舍弗勒) 因工艺要求高且国内企业起步晚(90年代才随数控机床需求开始研发)[3] - 国内企业加速国产替代布局 借人形机器人赛道催生成长机遇 头部公司通过技术共通性切入该领域[3] 上市公司布局分析 北特科技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底盘/压缩机/铝合金轻量化) 技术积累深厚 客户覆盖全球50强车企及国内头部品牌[4][5] - 依托车端技术共通性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发行星滚柱/滚珠/梯形丝杠全品类 投资18.5亿建昆山研发生产基地 上海/昆山工厂推进样件研发及量产[7][8] 五洲新春 - 轴承全产业链企业转型新能源/机器人赛道 轴承与丝杠工艺共通 研发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及微型丝杠[9][11] - 成立线控传动事业部聚焦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 布局机器人执行器核心零部件[11] 双林股份 - 汽车部件制造商(座椅/控制系统/轮毂轴承) 攻克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工艺 2024年底建成1.2万套/年试制产线[12] - 收购科之鑫机械打通上游产业链 降低量产成本 切入人形机器人直线关节模组[14] 贝斯特 - 精密零部件及工装夹具厂商 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研发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及微型丝杠[15] - 全资子公司宇华精机自研专用磨床及寿命测试机 优化行星滚柱丝杠批量生产工艺[17] 恒立液压 - 液压系统龙头投入14亿研发线性驱动器 完成精密滚珠/行星滚柱丝杠等数十款产品 2024年Q2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0] 斯菱股份 - 汽车轴承企业布局谐波减速器/执行器模组 2024年投产首条谐波减速器产线 消息称已打造行星滚柱丝杠样品[23] 产业链企业分类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宇树/逐际动力等 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 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6][27][28]
UC Berkeley最新VideoMimic的框架:基于视觉模仿学习的类人机器人跨环境控制策略生成方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5 20:1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执行日常任务中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如何让机器人执行像人类一样 爬楼梯、坐下和站立等复杂动作,成为机器人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机器人控制方法通常依赖于精确的物 理模型、手工设计的奖励函数或运动捕捉类数据来训练机器人。然而,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和特 定环境的设计,难以适应真实世界中多变的情境。 首先,系统从单目视频中提取人体的三维关节位置,并利用结构光或深度学习方法重建周围环境。通过联合优 化技术,将人体的三维运动轨迹与环境几何信息恢复至全局坐标系中,确保二者的一致性,以适配不同的仿真 与物理引擎。 接着,系统将重建的运动数据与环境信息转化为类人机器人可执行的动作,并在仿真环境中进行训练。通过采 用DeepMimic风格的强化学习方法,机器人学习如何在不同环境中模仿人类视频中的动作。 近日UC Berkeley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套名为VideoMimic的框架,该框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视频,自动生 成类人机器人的控制策略。该方法不需要依赖复杂的传感器数据或手工设计的奖励函数,而是通过观看普通的 单目视频(如智能手机拍摄的日常视频),将视频中的人类动作和环境信息转化为 ...
市占率超70%领跑人形机器人赛道!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突围 获智元/小米等头部客户批量应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5 20:17
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的核心地位 - 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与交互的"神经末梢",能够实时捕捉压力、拉力、扭矩等力学信息,将触觉转化为可解析的数据流 [1]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Gen 2)配置了32个力传感器(14个一维力矩传感器+14个一维压力传感器+4个六维力矩传感器),不包括手指MEMS触觉传感器 [3] - 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成本结构中占比达25.8%,是技术突破和降本增效的关键方向 [3] 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式增长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数量超106款,远超过去20年总和,其中中国发布86款占比81%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约160家,中国企业占比超40%(60-70家)位居全球首位 [3] - 行业正从视觉定位向力控转变,力传感器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9] 蓝点触控市场表现与技术优势 - 2023年起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复合增速达200%-300%,主要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升温及国内厂商研发投入加码 [4] - 2024年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占据70%-80%市场份额 [9] - 核心产品实现100%自研可控,六维力传感器精度、稳定性和高带宽达到国际一线水平(如±0.1%F.S重复性精度) [19] 蓝点触控产品矩阵与客户覆盖 - 推出LA35(紧凑型)和LA77(高负载)两款六维力传感器,分别适用于手指/手腕和关节/足底等场景 [11][13] - 开发LC(紧凑轻量化)和LD(一体化定制)系列关节扭矩传感器,提升机器人性能而不增加关节尺寸 [14][16][18] - 客户覆盖智元、小米、优必选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并渗透新能源汽车、医疗、航空等高附加值领域 [7][9] 公司运营与国际化进展 - 2024年营收、利润及现金流增速均超100%,完成亿元级别融资(股东包括广发信德、复星等) [20] - 年产10万套传感器的规模效应带来降本优势,定制化新品可实现2周内全流程交付 [19] - 海外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为欧美日韩客户提供模块化定制解决方案(机械接口适配、通信协议兼容等) [20]
ICRA 2025录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灵宝CASBOT联合提出DTRT框架,为物理人机协作难题提供新解!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4 14:29
物理人机协作(pHRC)领域核心挑战 - 实现安全高效协作的关键在于精准的人类意图估计和合理的人机角色分配,两者缺一不可 [1] - 现有意图估计方法依赖短期运动数据,缺乏多步预测能力,导致机器人难以感知人类意图的长期变化趋势 [1] - 技术缺陷可能引发人机分歧,影响协作安全性和效率,亟需突破现有方法局限 [1] DTRT框架技术创新 - 采用分层结构结合人类运动/力数据,实现意图快速捕获、轨迹预测和行为动态调整 [2] - 人类意图估计模块整合两个基于Transformer的CVAE,融合无障碍运动数据与避障时的轨迹/力数据 [7] - 角色分配机制采用微分合作博弈论(DCGT),将人类动态纳入长期预测,提升自主性与一致性 [7] DTRT框架性能优势 - 平均人机协作角度达76.4°,机器人辅助水平指数1.5,系统61.8%时间处于良好协作状态 [10] - 人类机械功仅3.5J,显著降低人力消耗 [10] - 三大核心优势:意图估计与角色分配联动、分层结构处理多模态数据、自适应领导者切换机制 [7][8] 行业应用前景 - 在制造、医疗、服务等领域具备重大应用潜力,尤其适用于危险复杂环境 [5][14] - 研究成果获ICRA 2025会议录用,技术路径兼具通用性与工程价值 [2][14] - 未来可拓展至工业制造、复杂作业、服务协同等场景,推动人机协作创新发展 [14] 实验验证结果 - 通过障碍物替换/随机定位实验验证,在预测精度和协作表现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9][13] - 有效平衡机器人自主性与人类引导,减少人机分歧并提升辅助水平 [13]
具身智能革命:Pre-家庭人形,扫地机器人如何重塑家庭服务未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4 14:29
美国 CES 2025 上,一台搭载仿生多关节机械手的追觅扫地机器人正演示着令人惊叹的场景:它绕过散落的 玩具,夹起地板上的袜子放入收纳篮,随后调整拖布湿度对咖啡渍进行重点清洁。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 " 具身智能 " ( Embodied Intelligence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家庭的标志性突破 : 扫地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清洁工具,而是进化成具备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的 " 家庭智能体 " 。 这一变革的驱动力,源自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2023 年的预言: " 具身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下一波浪潮。 " 当 ChatGPT 掀起语言模型的狂潮后, AI 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竞技场。 而在这一领域,扫地机器人意外成为先锋:科沃斯、石头、追觅、云鲸四巨头占据全球 75% 市场份额,它们 正将 " 具身智能 " 从学术概念转化为消费级产品。 这场革命的核心逻辑在于:当 AI " 大脑 " 与机械 " 身体 " 深度协同,硬件便能突破功能边界,从单一任务 执行者升级为环境自适应者。 而扫地机器人,凭借成熟的产业链、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清晰的场景需求, 正 成为具身智能落地的最佳试验 田。 ▍ 从 " 工具 " 到 ...
成立仅1年 5月完成首台交付 这家公司2027年计划交付2万台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4 14:29
近日来自美国旧金山的Foundation Robotics Labs在X平台上更新了Phantom人形机器人的最新研究进展。视频 中Phantom在模拟物流场景下对快递包装进行分拣,从画面来看,该视频未进行加速处理,这也是Phantom人 形机器人首次展示抓取匀速移动物品的能力。 官方负责人表示,Phantom机器人已经在汽车制造生产线进行部署,接下来会针对消费品制造的两家合作客 户进行定制化开发方案。 ▍ 模块化设计 Phantom更注重上半身作业能力 Phantom 人形机器人身高 1.75 米,体重 80 公斤,有效载荷能力 20 公斤。上半身作为核心操作部分,集成 计算单元、摄像头、电池和传感器,高度 0.75 米,重 37.5 公斤,拥有 19 个自由度。下半身负责移动和平 衡,配备执行器和平衡系统,高度 1 米,重 42 公斤,行走速度 1.7 米/秒,可在复杂地形保持稳定行走。 Phantom 采用 Foundation Robotics Labs 的自研旋转致动器,该技术结合了液压和电动致动器的部分优 势,使机器人结构紧凑且运行安静。其最大峰值扭矩为 160 牛米,最大后驱动扭矩小于 1.0 ...
当森林大火烧穿地球「空调」,这个会爬树的「钢铁猴子」正在拯救人类?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4 14:29
极端天气与森林生态系统 -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遭遇极端天气,陕西出现60年一遇特大干旱,北方多地气温突破五月历史最高记录,河南部分站点地表温度达70℃ [1] - 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被认为是重要诱因,例如美国新泽西州野火三天烧毁12,500英亩森林,韩国山林火灾烧毁3.6万公顷 [1] - 森林树冠层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但因其位置较高导致研究困难 [1] Monkee攀爬机器人技术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发Monkee机器人解决树冠研究难题,采用两条机械臂和三个粘附点的独特结构设计,能适应不同树干形态 [3][5] - 粘附点核心技术为螺丝,通过接触传感器实现精准定位,仅拧入树皮7毫米且不伤害树木,末端执行器可承受10Nm扭矩(相当于1米杠杆末端悬挂1公斤重物) [7][9][11] - 相比传统人工爬树或笨重设备,Monkee显著提升研究效率并降低对树木的损伤,支持生态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2] Monkee的模块化应用 - 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扩展多种功能:CO₂测量仪用于大气监测、样品收集器获取植物样本、传感器记录环境数据 [14] - 该技术有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作出贡献,具备高度灵活性和野外研究效率 [12][14] 机器人行业企业分类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等7家企业 [16]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1家企业 [1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2家企业 [16] - 具身智能企业有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17家企业 [16]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2家 [17][18] - 教育机器人领域涉及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等3家 [18]
快讯|特斯拉发布擎天柱机器人干活视频;苹果新技术旨让人形机器人训练低成本高效率;哈工大与东方电气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3 20:11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新视频,展示流畅完成扔垃圾、炒菜、使用吸尘器、熨衣服等多样化动作,所有任务由单一神经网络直接学习人类视频完成[1] - 相比此前走路、跳舞视频,最新版本动作更流畅且具备语言交互能力,机器人通过人类语言而非代码学习新任务[1] - 埃隆・马斯克重申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特斯拉最重要的产品之一"[1] 苹果机器人训练技术突破 - 苹果公司提出PH2D训练方法,结合人类教练和机器人示范者数据,解决传统机器人训练劳动密集且成本高的问题[4] - 开发Human-humanoid Action Transformer(HAT)模型,可同时处理人类与机器人生成的数据[4] - 采用改造后的消费级设备制作训练素材,实现可扩展且成本效益高的训练方案[4] 哈工大软体机器人创新 - 哈工大与东方电气合作开发基于MXene材料的卷绕结构智能软体机器人,实现特种环境应用突破[7] - 研究成果发表在《纳微快报》,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设计融合为三维软体机器人开发提供新技术手段[7] - 未来将围绕核工业巡检、深空探测等场景优化功能模块,并拓展MXene基材料在柔性传感器等领域的跨界应用[7] 机器人产业社会影响 - 法国勒克莱尔超市集团总裁呼吁对AI和机器人产业征收社保分摊费,以应对技术替代导致的社保资金危机[10] - 建议征收"机器人税"作为新资金来源,同时提高员工工资水平,相关提案可能提交至法国政府[10] 智能触觉技术突破 - 成均馆大学研发人工突触机械感受器阵列,将摩擦电传感层与离子凝胶门控晶体管垂直整合[13] - 通过仿生神经机制差异映射,在16种材料纹理识别中仅用10.6%数据即达到92.3%准确率[13] - 该技术显著降低触觉传感阵列数据负担,柔性基底上集成16个ASMR单元(8快适应+8慢适应型)[13] 机器人行业生态 - 文档列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7大类共85家相关企业[18][19][20] - 涵盖埃斯顿自动化、优必选科技、绿的谐波等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的全产业链代表企业[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