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减重宝典

搜索文档
最新研究:改善身体健康的同时,司美格鲁肽还能提升精神健康!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2 12:21
司美格鲁肽对精神健康的积极影响 - 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发现GLP1-RAs(如司美格鲁肽)可改善超重使用者的情绪健康,且不增加精神不良事件风险或加重抑郁症状 [1] - 研究基于80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覆盖107,860名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显示GLP1-RA治疗与心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饮食行为的改善相关 [3] - 与非肥胖人群相比,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精神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较低,GLP1-RA可能通过多重机制缓解这一问题 [3][4] GLP1-RA的作用机制分析 - GLP-1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可能通过调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同时影响葡萄糖代谢以增强大脑功能 [4][5] - 利拉鲁肽试验显示,19名抑郁症或躁郁症患者在未减肥的情况下仍出现情绪、注意力及认知功能改善 [4] - 药物可能通过减少"食物噪音"(对食物的过度关注)提升心理空间,从而间接改善情绪平衡 [4][5] 临床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 研究为GLP1-RA的广泛使用提供安全性背书,支持其同时改善身心健康的潜力 [3][5] - 需进一步探索药物对皮肤结构完整性等副作用的影响,以及是否适用于非肥胖/糖尿病群体 [5][7] - 历史案例(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提示需谨慎评估GLP1-RA的泛适应症潜力 [7] 行业动态与专家资源 - GLP-1产业链已形成专业社群(如「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以推动行业研究 [13]
速递|柯君医药:THR-β+GLP-1双靶点,减脂保肌新突破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2 12:21
核心观点 - CG-0416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三重治疗潜力:肝脏脂质蓄积减少58%、减重效果提高66%、肌肉流失率降低50% [2] - CG-0416通过精准靶向互补代谢途径突破GLP-1受体激动剂在体重控制和肌肉保存方面的局限性 [3] - CG-0416有望成为首个与GLP-1激动剂联合使用的口服疗法,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92% [5] 突破当前治疗局限性 - GLP-1受体激动剂在持续控制体重和保持肌肉质量方面面临挑战 [3] - CG-0416通过肝脏特异性激活机制克服现有疗法的局限性 [4] 关键创新 安全性更高 - CG-0416的肝内活性代谢物浓度比外周组织高20倍,降低全身THR-β激活风险 [4] 肌肉保存突破 - 在26周DIO小鼠模型中,CG-0416与低剂量司美格鲁肽联合使用脂肪量减少66% [4] - 肌肉脂肪减少比为0.18 kg/kg,显著优于现有疗法的0.35-0.63 kg/kg [4] 临床转化优势 - 双通路协同作用:增强GLP-1介导的肝脏脂质氧化,同时激活IGF-1/Akt/FOXO3a轴抑制肌肉分解代谢 [4] - 口服给药潜力:生物利用度达92%,是已获批THR-β疗法的两倍 [5] 关于CG-0416 - 新型肝脏靶向THR-β前体药物,开发用于治疗MASH和肥胖相关并发症 [6] - 组织选择性激活机制可同时应对肝脏脂质积聚、炎症和纤维化 [6] - 临床前研究效果优于Resmetirom和VK-2809 [6] 关于柯君医药 - 成立于2018年,在中国和美国设有研发办公室,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病毒疾病领域 [8] - 拥有先进的创新药物研发管线,具备完全的全球知识产权 [8] - 研发管线均展现出"一流"或"最佳"潜力 [8]
速递|FDA前局长:GLP-1减肥药暴露了美国的医疗危机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1 12:03
美国医疗体系与肥胖症治疗现状 - 美国医疗体系被70%的美国人认为未能满足需求 肥胖症治疗领域尤其凸显系统性问题 传统观念将肥胖归因于意志力 现被重新定义为与心脏病 2型糖尿病 癌症及痴呆相关的慢性生物学疾病 [2] - GLP-1类药物如Ozempic和Wegovy颠覆了慢性病治疗范式 但暴露了医疗体系的经济与官僚主义弊端 包括保险覆盖不足和审批流程复杂 [2][4] GLP-1药物获取障碍与市场反应 - 患者面临多重获取壁垒 保险覆盖不一致 自费成本超1000美元/月 迫使部分人群转向安全性存疑的复合药物 [4][5] - 复合药物供应链监管松散 涉及海外化学品制造商和未受严格监管的药房 虽价格较低但安全有效性未获充分验证 [4][5] - 原研药厂商如礼来和诺和诺德被迫推出低成本直销方案 结合远程医疗服务 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5] 保险体系与医疗实践冲突 - 保险公司设置严苛报销标准 如BMI>40且合并其他疾病 导致医生需调整诊断以满足官僚要求 削弱医疗自主权 [5] - 保险规则被批评为"保险公司行医" 延迟必要干预 反映系统对肥胖生物学本质的认知不足 [5] 行业监管与社会认知挑战 - FDA面临监管压力 制药公司维持高价 保险公司仍限制GLP-1药物覆盖 加剧公众不满 [6] - 社会长期低估饮食环境对大脑奖赏回路的影响 医疗体系缺乏应对肥胖流行病的准备 [5][6] GLP-1产业链专业生态 - GLP-1俱乐部构建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社群 提供专题讲座 资源链接及咨询服务 吸引数百位行业专家与3万+粉丝参与 [11][12]
国家喊你减肥实际上是在为你省大钱!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1 12:03
肥胖问题现状与趋势 - 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 [4] - 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达31.8% [4]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8%,肥胖率14.1%,肥胖人群中22.8%患三种及以上代谢疾病 [5] - 7-18岁儿童肥胖率从1985年0.1%激增至2014年7.3%,2017-2019年8-13岁儿童肥胖率达历史新高 [7] 肥胖引发的健康风险 - 肥胖会扰乱血糖、血脂和血压代谢平衡,损害心血管、内分泌、肝脏和肾脏系统 [5] - 2019年中国因高BMI导致的死亡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肾病 [7] - 肥胖与乳腺癌、肝癌、肾癌等癌症密切相关,对女性影响尤为突出 [7] - BMI超标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肿瘤等慢性病连锁反应 [7] 肥胖的经济负担 - 中国肥胖者年均医疗花费639美元,超重者607美元,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8] - 45岁以上超重/肥胖者超额医疗支出占个人医疗费用的6.48%-7.28% [8] - 超重和肥胖直接医疗费用占中国年度医疗总支出的近4% [8] 体重管理的积极影响 - 体重减少5%-10%可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疾病风险 [10] - 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和及时干预可实现健康改善,无需高价药物或激进手术 [10]
当你使用司美格鲁肽减重时,你很可能没有吃对食物!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1 12:03
GLP-1类药物市场概况 - GLP-1类药物最初于2005年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脂肪肝、减轻体重相关健康问题(如膝盖疼痛、胃食管反流、睡眠呼吸暂停等)的功效 [2] - 美国约70%的成年人被归类为超重或肥胖,估计已有超过12%的人尝试过GLP-1类药物,其中不少人减重超过10% [2] - 这些药物还能改善血脂、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患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 [2] GLP-1类药物的潜在应用 - 新兴研究发现GLP-1类药物可能帮助抑制酒精、烟草以及其他成瘾行为,甚至减轻冲动性消费的倾向 [2] - 药物显著特点是能降低"食物噪音"——即那种挥之不去的进食冲动,有效安抚内在驱动力 [5] 饮食管理的关键作用 - 合理饮食可以减轻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和便秘,同时在药物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的情况下,更需要确保摄入的食物营养密度高 [3] - 建议将平时的食量减少一半,但营养价值不能打折 [3] - 饮食必须有目的性,并以高营养为导向,每一口都应富含蛋白质、纤维和水分 [5] 饮食建议 - 优先保证蛋白质摄入,建议每日摄入量约为体重每公斤1.2克(或每磅0.55克),例如一位150磅(约68公斤)的人每天应摄取约82克蛋白质 [6] - 蛋白奶昔是一种选择,尤其适合食量减少后补充蛋白质 [7]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燕麦和浆果类食物,若膳食摄入不足可适当使用可溶性纤维补充剂 [8] - 及时补水,建议每天饮用8至10杯水或无糖饮品,以避免因脱水带来的不适 [9] - 少量多餐,建议每天安排5到6次小餐,保持蛋白质、水果、蔬菜与全谷类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 [11] - 细嚼慢咽,避免暴食,大脑通常需要20分钟才能感知饱腹感 [13] - 尽量避免油腻、加工食品和酒精,选择蒸、煮、烘烤等低油烹调方式 [15] - 适度运动有助于消化与排便,散步、慢跑或其他有氧运动是缓解便秘的自然方式 [15] 医疗注意事项 - 如果在服药期间持续出现严重恶心、频繁呕吐或几乎不想吃东西,可能是药物剂量不合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 [17] - GLP-1类药物为控制体重和改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但真正有效的减重过程需要药物、饮食、生活方式的协同作用 [18]
速递|2025创新发明排行榜出炉!礼来、AZ分别登顶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0 16:52
制药行业创新与发明双维度评估 - 咨询公司IDEA发布全球顶尖制药企业评估指数 以"创新"和"发明"两个维度系统性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发明"指新技术或概念的独特结合 "创新"指将发明转化为市场回报的能力 [1] - 评估对象为截至2025年1月1日全球市值前30的生物医药公司 并分别列出创新十强和发明十强榜单 [2] 创新维度排名与案例分析 - 礼来(Eli Lilly)位居创新榜首位 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高价值产品落地与平台能力融合 近期获批的Zepbound成为首个治疗肥胖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 Kisunla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展现潜力 通过收购和LillyDirect平台拓展业务布局 [4] - 默沙东(Merck & Co)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分列创新榜第二、三位 阿斯利康在多个治疗领域实现从研发到市场的高效转化 [7] - 创新榜单其他排名:罗氏(3)、辉瑞(5)、再生元(6)、UCB(7)、强生(8)、诺和诺德(9)、诺华(10) [3] 发明维度排名与技术突破 - 阿斯利康位居发明榜第一 凭借高度整合的研发平台和丰富肿瘤药物管线 Imfinzi和Tagrisso在肺癌治疗中取得进展 Tagrisso将特定EGFR突变人群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84% 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HER2靶向药物巩固其在精准医疗的领先地位 [8] - 强生(Johnson & Johnson)和Moderna分列发明榜二、三位 强生持续输出多疾病领域差异化管线 Moderna在mRNA技术平台快速推进应用拓展 [8] - 发明榜单其他排名:罗氏(4)、再生元(4)、礼来(6)、默沙东(7)、UCB(18)、诺华(22)、Vertex(19)、诺和诺德(30) [3] 新兴企业表现 - 比利时UCB成为榜单黑马 其药物Bimzelx在慢性炎症疾病中表现强劲 神经科学领域产品Zilbrysq和Rystiggo改善重症肌无力症状 罕见病管线dapirolizumab pegol在红斑狼疮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 [9][10] 行业趋势洞察 - 医药产业创新逻辑正在重塑 技术本身不是结果 只有转化为患者价值和市场回报才能构成真正竞争力 [11] - 未来十年医药企业估值增长将更依赖系统性创新能力 贯穿药物发现、审批、市场渗透和支付体系的全链条 [11]
FDA前局长新书爆料:自己使用司美格鲁肽瘦了55斤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0 16:52
内脏脂肪的健康风险 - 内脏脂肪被称为"毒腰" 是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 与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某些癌症和痴呆症密切相关 [2] - 内脏脂肪具有代谢活性 分泌脂肪酸和炎症化学物质 干扰胰岛素功能并升高血糖水平 美国高胰岛素血症患病率从1999年28%上升到2018年41%以上 [5] GLP-1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效果 - GLP-1受体激动剂最初为糖尿病管理开发 通过减缓胃排空和影响大脑奖赏中心减少对高热量食品的渴望 [3] - 前FDA局长凯斯勒使用GLP-1药物后减重超60磅 体脂减少一半 改变了与食物的关系 开始接受蔬菜并减少食量 [2][3] - 药物可能重塑长期饮食习惯 但停药后体重易反弹 需医生监督使用 [3][5] GLP-1药物的局限性 - 每月费用约1000美元 多数保险不覆盖减肥用途 存在严重胃肠道副作用如胃轻瘫和营养不良 [3] - 并非灵丹妙药 运动和健康饮食仍关键 需针对内脏脂肪含量高或糖尿病前期等特定人群 [6] 行业与社会影响 - GLP-1药物可能改变慢性病管理格局 节省数万亿美元医疗开支 减少数百万人年龄相关慢性病 [7] - 间歇性使用或成长期策略 但需更多安全数据支持 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7] - 行业已形成专业社群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 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专家库 [11][12]
“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真能减肥?官方最新版减重指南权威发布!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0 16:52
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 -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及部分癌症 [7] -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胖瘦的常用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 [7] -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5至24,BMI在24到28之间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则定义为肥胖 [8][13] 减肥误区分析 - 过度节食不科学,轻断食不等于完全不吃饭,需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摄入 [9] - 不吃晚餐无法有效减肥,长期不吃晚餐可能导致热量优先转化为脂肪,恢复晚餐后体重易反弹 [9] - 完全断碳水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但难以长期坚持且可能伤害身体,如影响大脑供能 [10] - 单靠增加运动量不控制热量摄入难以减重,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损伤或四肢变粗 [10] 科学运动建议 - 低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游泳等)适合大多数肥胖人群及儿童、中老年人 [11] -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爬山、跳绳、舞蹈等)适合体力较好的年轻人,膝关节不好者需慎选 [11] - 抗阻运动适合体力较佳的年轻人及轻中度骨质疏松患者,柔韧和平衡训练(太极、瑜伽等)适合大部分人群 [11] 国内审批减肥药物 - 我国仅有5种获批减肥药物: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 [12] - 药物减肥适用标准:BMI超过28且生活方式干预后体重下降不足5%,或BMI超过24合并并发症 [12] - 药物减肥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停药后体重易反弹 [12]
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或对女性更有效!研究人员正在挖掘背后原因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9 12:06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对于任何尝试过减肥的人来说,这个故事可能听起来很熟悉:男性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减重10磅,而女性按照同样的方法只能减重2 磅。长期以来,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男性对节食和运动的反应往往比女性更快。 正因如此,最近的临床试验结果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有些令人惊讶。 注射型GLP-1药物(一种用于减肥的药物)对女性的平均效 果似乎优于男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专家表示,了解其中涉及的生物学和行为因素至关重要,这样医生才能更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 点击关注,追踪最新GLP-1资讯 最近一项记录这一趋势的研究在欧洲肥胖大会上发表,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是两种GLP-1药物的首次直接比较:司美 格鲁肽(商品名Wegovy)和替尔泊肽(商品名Zepbound)。大约750名肥胖患者被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最高耐受剂量的Wegovy或 Zepbound治疗。 Zepbound是一种较新的药物,作用于两种影响饥饿感和血糖的肠道激素,而Wegovy仅针对其中一种。鉴于此,许多临床医生预计 Zepbound在减肥方面会优于Wegovy——事实也的确如此。平均而言,服用Zepb ...
速递|罗氏:减重又增肌,替尔泊肽+GDF8 单抗启动II期临床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9 12:06
罗氏GYMINDA II期临床试验 - 罗氏于2025年5月11日注册GYMINDA II期临床试验 评估RO7204239联合替尔泊肽在肥胖/超重且伴并发症的非糖尿病成人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2] - RO7204239是罗氏与中外制药联合开发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单抗 通过清除潜在性肌抑素阻断其激活 促进肌肉生长并改善肌肉萎缩相关疾病 [2] - 该药物当前正针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和脊髓性肌萎缩症开展临床研究 [2] 临床试验设计 - 主要目标为评估48周治疗后RO7204239联合替尔泊肽相比安慰剂联合替尔泊肽的体重减轻效果 [4] - 研究分为四个阶段:4周筛选期 48周核心治疗期(含替尔泊肽背景治疗+四种剂量分组) 24周治疗延长期(停用替尔泊肽) 24周随访期 [4][5] - 计划招募234名参与者 预计2025年5月启动 2026年10月初步完成 [6] 药物机制与联合疗法 - 替尔泊肽是礼来开发的GIP/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 已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 在72周III期试验中实现15%-20 9%的显著减重效果 [7] - RO7204239与替尔泊肽联用旨在实现减重同时防止肌肉质量流失 提供更全面的肥胖治疗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