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商业评论
搜索文档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3 12:36
市场格局变动 - 2025年10月中国汽车月度销量榜首易主,上汽集团单月销量45.4万辆,同比增长12.96%,超越比亚迪的44.17万辆 [3] - 此轮洗牌始于2025年9月,比亚迪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96,270辆,同比下滑5.5%,为2024年2月以来首次单月同比下滑,并失去自2024年3月起占据的中国车企月度销量冠军宝座 [7] - 上汽集团在2025年9月销量达44万辆,同比大增40.4%,环比增长21%,重回行业榜首 [10] - 从1-10月累计数据看,比亚迪总销量370.19万辆,仍领先上汽集团的364.72万辆约5.47万辆,但差距正在缩小 [47] 上汽集团业绩表现 - 公司已实现月销量同比"十连涨",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 [6]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694.03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4.88% [23]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4689.9亿元,同比增长8.95%;净利润合计81.01亿元,同比增长17.28% [23] - 自主品牌、新能源、出口构成增长核心引擎 [19] - 10月自主品牌销量达30.6万辆,同比增长22%;1-10月累计销量达235万辆,同比增长28.3%,占公司总销量的64.4% [19] - 10月新能源车销售20.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6%;1-10月累计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42.5%,新能源车在总销量中占比提升至35.36% [21] - 1-10月海外市场累计销售86.2万辆,同比增长2.2% [21] 比亚迪业绩表现 - 公司面临增长压力,正在进行从"量"到"质"的战略转型 [4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归母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 [40][4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归母净利润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 [41] - 9月和10月连续出现销量同比下滑 [42] - 品牌体系形成清晰梯队布局:王朝和海洋系列10月销售39.5万辆,同比减少18.29%,1-10月累计销量337.79万辆,占集团总销量91.25%;方程豹、腾势、仰望三个中高端品牌快速崛起 [42] - 10月海外销售8.39万辆,同比增长168.99%;1-10月累计海外销量78.06万辆,同比增长137.2%,占总销量比重达21.09% [44] 产品与战略分析 - 上汽集团采取"燃油+新能源"双轨战略,合资车企与自主品牌双重发力但表现冷热不均 [25][27] - 上汽大众10月销量9.37万辆,同比下滑17.47%;1-10月累计销量84.61万辆,累计同比减少4.46% [29] - 上汽通用10月销量达5.32万辆,同比增长46.66%;1-10月累计销量43.39万辆,累计增长37.85% [30] - 公司正集体向规模庞大的下沉市场发起冲击,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全面升级战略合作 [33] - MG品牌调整策略进军入门电动市场,全新MG4预售24天内收获超4.5万辆订单 [33] - 比亚迪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达3.11万辆,环比增长28.7%,同比激增415.3% [42] - 腾势品牌10月销售1.01万辆,1-10月累计销量12.57万辆;仰望品牌10月份销售654台,同比增长131.91% [44]
俞敏洪宿命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3 12:36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作者:长光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2025年11月6日傍晚,俞敏洪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则看似云淡风轻的声明,正式宣布孙东旭离开东方 甄选。 ▲来源:俞敏洪抖音 这位新东方创始人用他一贯温和的笔触写道:"东旭和我,是东方甄选的创始人。没有东旭的努力和坚忍不 拔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东方甄选的发展和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位搭档的认可与不舍,甚至希望他"未 来适当的时候回到管理岗位"。 回望这些年,俞敏洪似乎一直在努力为新东方培养和寻找"新船长",但也只是在培养和寻找。 01 孙东旭走了 早在今年8月,市场就已传出孙东旭离职的风声。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东方甄选管理层发生变动, 孙东旭已多日未公开露面。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关注,2023年底的"小作文风波"后,孙东旭虽被免去CEO职务,但仍以"高级顾问"身份留 在公司,他的去留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面对汹涌的舆论,东方甄选官方在8月22日晚间紧急发布声明进行澄清,明确表示"孙东旭老师在休假中, 并没有离职"。声明还特别强调,自2023年12月职务调整后, ...
跌光1873亿,网红汽车炸雷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2 13:15
公司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球卖出超3万辆车,营收14.23亿美元,但净亏损高达11.93亿美元,亏损幅度扩大119.4% [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负债79.09亿美元,资产合计36.43亿美元,资产负债率达到217%,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 [10]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交付量下降40%,营收3.453亿美元,同比下降36%,净亏损2.74亿美元 [24] -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仅卖出69辆车,排在各类榜单垫底位置 [25] 资本市场表现与风险 - 因股价长期不足1美元,公司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严重警告,必须在2026年4月29日前完成整改,否则将被强制退市 [5] - 公司市值从巅峰时期的280亿美元暴跌至最新市值17亿美元,超263亿美元(约1873亿元人民币)市值蒸发 [7] - 最新股价数据显示,52周最高价为1.42美元,最低为0.6958美元,总市值17.07亿美元 [8] - 公司有180天时间重新合规,若未达标可能获得额外180天延期,正与纳斯达克交易所周旋 [26] 战略调整与运营变化 - 2025年10月公司关闭位于上海的中国最后一家直营门店,业务模式从线下卖车改为线上卖车 [5] - 2025年6月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对公司进行约2亿美元资本输血,使吉利持股比例增至66%,重新获得控股权 [10][24] - 公司计划2025年向全球7个新市场进军,并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生产基地 [24][26] - 2023年公司与星纪魅族合作成立极星科技,目标是强化中国业务并开发Polestar OS智能系统,但该项目于2024年4月难产 [24] 历史发展与背景 - 公司于2017年由沃尔沃和吉利联手成立,定位为“沃尔沃旗下高性能部门”,目标是打造与特斯拉平行的全球化车企 [11][13] - 公司早期设定以中国为核心生产基地向全球卖车的超级战略,被认为是“中国汽车行业首个集全球化优势资源打造的全球品牌” [10] - 2019年在成都建立生产基地,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设首家“极星空间”,直接与特斯拉门店竞争 [18] - 2020年“黑天鹅”期间公司逆势扩张,新增40家“极星空间”,全年销量1万辆,2021年销量大增至2.9万辆,同比增长185% [19] 管理问题与竞争困境 - 公司管理模式被外界诟病,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与中国市场脱节,中国团队几乎没有话语权 [18] - 公司存在与极越汽车相似的问题,“管理层搞不清情况,摸不清定位”,但凭借资本市场融资支撑 [20] - 2023年公司在中国市场仅卖出约1100辆车,与恒大汽车销量“不分伯仲” [24] - 公司是近几年唯一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意外在美国市场取得一定进展 [28]
巴菲特宣告“谢幕”:年底卸任CEO,将加快捐赠速度|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2 13:15
巴菲特卸任与伯克希尔哈撒韦 - 首席执行官巴菲特将于今年年底卸任并退出公司日常管理 [2] - 公司将加快将遗产捐赠给子女基金会的步伐 [2] 软银集团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销售净额1.92万亿日元,净利润2.50万亿日元,股息22日元 [3] - 上半年销售净额3.74万亿日元,净利润2.92万亿日元 [3] 胖东来诉讼案结果 - 四被告需停止侵权并删除涉诉视频,发布道歉声明 [4] - 被告方共同赔偿胖东来200万元,赔偿于东来40万元及合理开支20万元,合计260万元 [4] AMD战略收购 - 完成对美国AI推理创企MK1的收购 [5] - MK1团队将加入AMD AI事业部,整合软件创新与计算能力以推进AI软件栈 [5] 深圳市并购重组政策动向 - "香蜜湖金融+"并购培训大会有180多名代表参加,解读《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6] - 监管部门专家剖析"并购六条"监管政策及案例,详解并购贷款制度安排 [6]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 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 [7] - 1至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7] 北京市保障房建设进展 - 2025年第二批保障房计划包括新建项目17个房源1.98万套,筹集项目7个0.24万套,竣工项目7个0.81万套 [8] - 2025年计划建设筹集保租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截至10月底已全面完成 [8] AI技术前沿发展 - 李飞飞提出空间智能是AI下一个前沿,强调对物理世界理解是实现机器智能的关键 [9] 电影市场表现 - 《鬼灭之刃:无限城篇》预售总票房突破1.199亿,刷新中国影史进口动画电影预售票房纪录 [10] 汉堡王中国业务调整 - CPE源峰与汉堡王品牌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CPE源峰将注入3.5亿美元初始资金 [11] - 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股权,RBI保留约17%股权,并签署20年中国独家品牌开发权 [11] 中国商用飞机进展 - 中国商飞C919飞机将首次在中东地区参加2025迪拜航展进行展示 [12] - 航展期间将有2架C919飞机和1架C909公务机亮相 [12]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 - 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7.7万台,"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达33.1% [13] - 2024年自主品牌中国市场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58.5% [13]
走进央企、100个企业海外项目分享,抱团出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开启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2 13:15
项目核心定位 - 项目旨在解决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面临的对目标国政治、经济、法律、财税等领域缺乏了解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的最大难题 [6] - 项目通过帮助企业把握国家政策、深入了解合作国投资环境、精准对接重点项目、搭建“抱团出海”的平台,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6] - 项目主办方丝路国际人才联盟由40多家中央企业与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共同发起,旨在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和提升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7] 项目特色与价值主张 - 项目总结了超过100个企业海外项目的经验与教训,并邀请政策制定专家对“一带一路”政策进行权威深度解读,以发掘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机会 [11] - 项目通过“六位一体”运行机制(部际协调、委省协同、省国对接、驻外使馆联动、行业协会联动、产融对接)引领企业融入国家战略 [11] - 项目支持行业上下游和行业间深度沟通与交流,通过直接对话投资国政府、行业协会及大型企业海外项目负责人,搭建平台引导企业抱团出海,实现集群式“走出去” [11] 课程体系与模块设置 - 国内模块涵盖全球视野与战略思辨、新形势与新业态、企业实践与案例剖析、关键工作与关键能力、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以及关键策略与合作赋能六大板块 [18][19] - 海外模块“国际产能合作直通车”提供东道国政府、政策、项目、资金、第三方服务、海外园区等六大专项对接,组织学员深入考察我国周边地区、非洲、拉美、中东欧等重点产能合作领域 [25] - 第二课堂通过走进央企、沙龙座谈、游学参访等形式,建立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交流平台和海外项目合作对接平台,推动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对接资源 [31] 师资与学员构成 - 项目核心师资由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相关部委及智库政策制定专家、国际关系领域专家学者、海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及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海外项目操盘手组成 [13] - 项目招生对象主要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及高级管理者,以及其他有志于提升国际化视野的各类专业人士和高层管理人士 [40]
上马取消健康跑,我们的鞋柜却满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2 13:15
上海马拉松赛事调整 - 取消健康跑和慈善跑项目,旨在提升赛事专业性与精英化水平 [2][11] - 健康跑项目原占15000个名额,在总计3.8万个名额中占比高达40% [11] - 全马中签率仅7.2%,健康跑中签率为38.3%,总报名人数达356,589人 [7] 跑鞋行业专业化与场景细分趋势 - 跑鞋功能高度细分,涵盖缓冲、支撑、稳定和抓地四大关键功能 [21] - 碳板跑鞋成为竞速标配,越野跑鞋注重抓地防护,徒步鞋则强调防水透气与支撑性 [17] - 专业跑鞋按使用场景进一步细分,如健康跑重缓震,长距离赛事鞋嵌入碳板以减轻负担 [21] 国内外跑鞋品牌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各具特色:Hoka以轻量缓震著称,On拥有CloudTec®专利技术,美津浓提供针对足型的专业解决方案 [22] - 国产品牌快速崛起:李宁"䨻"科技跑鞋回弹耐久,安踏C202系列采用氮科技中底,特步160X系列结合动态碳板与ACE缓震中底 [24][25] - 在越野跑鞋领域,凯乐石FUGA系列以抓地力和性价比见长,探路者则在防水性能上表现优异 [39] 越野跑市场发展 - 越野跑从小众走向大众,全国每周均有赛事举行,崇礼越野赛参与人数最多 [29] - 90%的越野跑者年龄在22至55岁之间,25-44岁年龄段占比达48.9% [31] - 小红书关于越野跑的笔记超过36万篇,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31] 功能性鞋履都市通勤化 - 职场着装趋向舒适,《职场着装观察2024》显示超六成受访者以简洁舒适为日常穿搭主要考量 [42] - 徒步鞋凭借防水、防滑、缓冲和透气等功能成为通勤新选择,"山系穿搭"融合户外功能与都市时尚 [47] - 功能细分鞋款涌现,如KEEN的溯溪鞋、综训鞋、赤足鞋及Vibram五趾鞋等 [56] 运动消费背后的生活方式转变 - 参与外地马拉松费用轻松突破4000元,完成"人生首野"平均花费约5000元 [67] - 运动消费不仅是功能购买,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生活方式的表达 [61] - 行业观察到大众从"为运动而运动"到"为生活而运动"的深刻转变 [63]
银行直供房激增,是“捡漏”的机会,还是隐藏的风险?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1 11:52
银行直供房模式概述 - 多家大型银行通过线上平台直接销售房产,房源主要来自不良贷款处置的抵债资产 [3] - 该模式是银行快速处理不良债权的新选择,与传统债权处置方式不同 [6] - 银行通过法律手段取得房产完整产权后直接在市场出售以回收债权 [3] 市场参与规模与增长 - 银行直售房产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国有大行到地方银行纷纷参与 [7] - 兰州银行2025年挂牌直售房产标的达1779个,较去年增长超过50% [7] - 吉林银行挂牌出售房产超过2000个,天津银行超过1200个 [7] - 农信系统处置规模庞大,四川农信系统自2024年上半年挂牌超25000个,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挂牌达11000个 [7] 模式优势与价格特征 - 直售模式不良资产回收率比债权转让方式高出15%-20%,处置周期缩短1/3以上 [8] - 银行直供房普遍具有显著价格优势,比同区域二手房市场价便宜10%-30% [8] - 极端案例显示价差巨大,如兰州农商行出售房产单价2300元/平方米,而同小区二手房挂单价约3.3万至4.6万元/平方米 [8] 对购房者的影响 - 价格优势为购房者提供"捡漏"机会,但需仔细剖析低价原因,如房产流动性问题 [10] - 需审核资产是否"干净",包括产证合法性、税费缴纳、欠费情况及房屋占用状态等风险 [11] - 银行直售模式可为购房者节省总价1%-3%的中介费,并提供一站式按揭贷款服务 [11] 对房产中介行业的影响 - 银行直售理论上无需中介参与,对传统中介业务造成冲击 [11] - 银行缺乏专业销售团队,需要独立专业人士协助,为中介转型提供机遇 [11] - 中介可转型为"银行/法拍房经纪人",提供标的筛选、产权尽调等专业服务以获得更高服务费 [14] 对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冲击 - 银行大规模低价售房将对当前房产价格体系造成严峻挑战,冲击新房和二手房定价 [16] - 可能拉低区域价格预期,加剧二手房市场压力,导致周边业主资产估值缩水 [16] - 可能加剧市场悲观预期,使购房者持币观望,导致房产价格陷入下跌循环 [18]
黄仁勋造访台积电3nm产线索取产能|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1 11:52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 - 英伟达CEO黄仁勋考察台积电台南3nm产线,双方就产能保障进行磋商,该产线当前月产能10万片,计划2026年提升至16万片,新增产能将重点供应英伟达 [2] - 英特尔指控前员工盗窃1.8万份机密文件,面临约25万美元(合人民币180万元)索赔 [3] - 百度旗下基金入股AI动画创作工具研发商上海次元模因科技,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至约108.7万人民币 [10] 生物技术与制药 - 百济神州第三季度产品销售额达14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主要增长驱动力百悦泽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 [4] - 高盛基于百济神州强劲销售表现,将其美股目标价由399.73美元上调至408.79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4] 消费电子与市场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849万台,同比增长10.9%,其中消费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3%,商用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4.2% [7] 零售与消费品牌 - 香奈儿中国否认将在重庆开设全新精品店的市场传闻 [5] - 西贝自10月以来在全国多地累计闭店近10家,公司称闭店为统一安排 [8] - 歌手薛之谦创立的火锅品牌上上谦广州店将于12月15日关闭,闭店后全国仅剩上海一家门店 [12] 新能源与工业 - 隆基绿能董事长回应硅料收储计划,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直接参与硅料环节的具体经营,主营业务涉及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光伏解决方案及氢能装备等 [9] 物流与投资合作 -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参与新石器无人车D轮融资,双方将围绕AI+自动驾驶技术融合及城市物流定制化无人车产品进行联合开发 [6] 农业与大宗商品 - 10月份全国鸡蛋批发价为每公斤7.63元,环比下降5.22%,同比下降26.56%,主要因现代化规模养鸡场增加导致供应大于需求 [11]
卖了半个世纪“披萨”破产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1 11:52
必胜客英国业务危机 - 必胜客英国特许经营商DC London Pie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导致68家堂食餐厅和11个外卖点永久关闭,1210个工作岗位消失[4] - 全球母公司百胜集团迅速介入,通过救助协议保住了剩余的64家堂食餐厅,确保业务平稳过渡[6] - 该业务在短短9个月内两次陷入破产管理程序,暴露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7][11] 业务历史与竞争格局 - 必胜客于1973年进入英国市场,巅峰时期在全英拥有超过700家门店,1999年雇佣员工高达1.4万人[12] - 颓势始于2012年前后,营收基本处于负增长状态,投资机构Rutland Partners接手330家门店亦未能扭转局面[12] - 关键市场份额被达美乐和棒约翰等竞争对手蚕食,2020年必胜客被达美乐从销量第一宝座挤下,退居第二[13] 英国餐饮行业整体困境 - 2025年一季度,处于“危急”财务困境的英国企业数量同比增加13.1%,其中酒吧和餐厅业激增31.2%,高居各行业之首[18] - 仅2025年上半年,英国就有209家酒吧永久关闭,相当于平均每周有8家酒吧结束营业[18] - 宏观环境多重挤压是主因,包括疫情、通胀、能源价格飙升和税收压力[20] 具体经营压力因素 - 能源成本急剧上涨,英国部分酒馆和酿酒公司旗下门店的能源账单涨幅高达300%[20] - 政策变化推高企业人力成本,雇主国民保险缴款税率从13.8%提高到15%,缴纳起征点从9100英镑降至5000英镑[20] - 餐饮行业成为预算调整后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占所有受影响岗位的45%[20]
不造壳不装芯只攒局?京东造车是创新还是噱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1 11:52
合作模式与角色定位 - 京东并非直接造车,而是联合广汽集团负责制造、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提供电池与换电技术,自身角色为洞察用户需求并开展独家销售 [3] - 公司采用轻资产路径,反向整合制造与技术资源,形成“平台+制造+科技”的铁三角合作模式,旨在打破传统造车及销售格局 [12] - 该模式被业内部分人士调侃为“广汽造壳,宁德装芯,京东卖货”,突显其作为销售渠道和资源整合者的定位 [23] 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响 - 选择在“双11”前夕宣布造车,旨在借助大促节点获得异乎寻常的营销效果,以区别于其他电商平台 [8] - 通过“1元起拍”活动,仅以100元保证金成本换来了海量免费曝光,使造车消息渗透至各圈层,尽管001号特别版7819.34万元的竞拍者最终放弃支付尾款 [10] - 首款联合打造车型“埃安UTsuper”于11月5日在广汽埃安长沙工厂正式下线,但外观与广汽现有车型高度重合,且前期宣传的“全民定制”未在量产车上明显体现,引发消费者质疑 [5][14] 行业背景与入局逻辑 -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电池技术成熟使续航提升、成本下降,国家战略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及地方政策支持吸引企业入局 [18] - 年轻用户群体对汽车智能化、“第三空间”等概念接受度提高,企业为满足需求、开拓市场空间并争夺数据资产以整合生态(如车联网)而跨界造车 [18] - 京东依托电商平台积累的6亿用户数据可精准把握需求,且其汽车生态布局近十年,包括投资蔚来汽车、上线整车交易平台、成立汽车事业部等,此次联合造车是生态链的延伸而非突然入局 [20][21] 资源与能力基础 - 公司拥有超3000家自营养车门店与4万家合作门店构成的服务网络,可提供从试驾到售后的一站式服务,显著提升购车便捷性 [12] - 但这些门店以往以燃油车保养、配件销售为主,面对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维修、高压安全检测等需求,其专业人才与技术储备受到外界质疑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