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838275)

搜索文档
AI仍是驱动力!小摩唱多台积电(TSM.US),深度解读十大关键问题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9:06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重申对台积电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275新台币 [1] - 台积电股票有望延续优异表现,因人工智能需求趋势清晰、2026年增长前景良好、先进工艺价格上涨、毛利率担忧消退 [12] 毛利率压力 - 台币升值8%对毛利率影响约300个基点,但被紧急订单抵消,短期毛利率仍可保持在57-59%指引区间 [2] - 长期看尖端晶圆定价上升可支撑毛利率维持在50%区间高位 [2] 定价趋势 - 2025年先进制程节点价格可能上涨6-10%(原预期3-5%),以弥补台币走强影响 [3] - 客户指定海外工厂生产可能面临10%以上涨价 [3] 长期增长指引 - 2024-2029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指引20%,投资者对AI和非AI领域持续增长存疑 [4] - 过去15年公司成功兑现长期指引,设备价值增长与单位增长持续分化是谨慎主因 [4] N2制程发展 - N2产能爬坡速度预计快于N3/N5,AMD/苹果/联发科/高通/英特尔可能采用 [5] - N2晶圆价格比N3E高20-25%,移动版约2.6-2.7万美元,高性能计算版更贵 [5] 资本支出计划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400亿美元,2026年450亿美元,若与英特尔签N2协议可能更高 [6] - 高数值孔径EUV预计2029-2030年A10制程节点才大批量采用 [6] EDA限制影响 - 美国EDA限制对中国领先客户有长期负面影响,消费类客户或通过设计服务商合作 [7] - N4/N3产品受影响小,N2产品可能受阻,英伟达或获准向中国运送降配版GPU [7] CoWoS产能 - 2025年底CoWoS产能7.1万片晶圆/月,2026年底增至8.6万片/月,扩张速度放缓 [8] - 2026年AI相关CoWoS需求预计平衡,CoWoS-L可能成为主要产能 [9] 制程产能转换 - 2025年底更多N5/N4产能转向N3,因AI加速器需求转向N3 [10] - N7利用率70%且无改善迹象,但未来产品需求或填补过剩产能 [10] AI需求前景 - AI需求趋势保持强劲,推动台积电股价表现 [11] - 2026年英伟达CoWoS出货量有望健康增长,AI需求或远超供应 [11] 现金储备管理 - 2024年现金流达300亿美元,现金余额接近市值10% [12] - 预计通过季度股息返还现金,未来几年每股股息或翻倍 [12]
碳博会建言城市更新:绿色技术是关键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14:29
城市更新与碳中和 - 上海作为全球超大城市标杆正探索"存量焕新"与"低碳发展"协同路径 但面临技术应用成本高、资金回报周期长等挑战 需突破技术瓶颈 [1] - 绿色技术是激活城市更新的关键驱动力 将推动城市向更绿色、更低碳、更宜居方向发展 [1]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17.92%提升至2023年66.16% 城市更新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其物质消耗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影响"双碳"目标进程 [1] 绿色转型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城市更新绿色转型需科技与理念协同发力 科技解决改造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理念引导更新向人文关怀与生态效益并重方向发展 [2] - 存量建筑改造在能源效率、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但面临投资成本高、决策链条复杂、数据标准缺失等挑战 [2] - 能源系统重构需建立"远近协同"智慧能源供需系统 规划端需平衡安全—经济—绿色 运营端需实现动态调度和最优化运营 [2] 多方协作推动绿色交通 - 绿色交通体系落地需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主体在规划协同、能源安全保障、资金可持续投入等维度形成合力 [3] - 绿色交通体系将推动城市更新中实现交通效率与碳减排双重优化 [3]
【期货热点追踪】铁矿石期货价格下跌,钢材消费疲软和出口下滑影响铁矿石价格,市场能否找到新驱动力?
快讯· 2025-06-05 11:50
铁矿石期货价格下跌 - 铁矿石期货价格出现下跌趋势 [1] - 钢材消费疲软和出口下滑是导致铁矿石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 [1] - 市场关注铁矿石价格能否找到新的驱动力 [1]
侃股:高科技与高股息成A股两大驱动力
北京商报· 2025-06-04 18:14
A股市场新特征 - 高股息资产和高科技资产螺旋式推动A股市场慢牛走势,成为新常态 [1] - 未来市场热点大概率在高股息和高科技两大资产中不断产生 [1] 高股息资产 - 高股息策略作为价值投资经典代表,正成为A股市场重要驱动力 [1] - 高股息上市公司凭借稳定现金流回报和较低估值吸引长期投资者 [1] - 高股息意味着公司具备较强盈利能力和良好现金流状况,能持续创造现金分红 [1] - 高股息资产有望推动整体市场估值提升,资金涌入将支撑股价和估值水平 [1] 高科技资产 - 高科技公司以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为A股市场打开想象空间 [1] - 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高科技公司先进技术和领先市场地位推动创新性产品和服务 [2] - 高科技公司成长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并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2] 投资逻辑转变 - 投资者从关注短期业绩转向注重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前景 [2] - 投资理念转变为高科技公司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和发展空间 [2] 高股息与高科技融合 - 高股息公司稳定盈利和现金分红增强市场信心和稳定性 [2] - 市场稳定性为高科技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 - 高科技公司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长点和投资机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A股 [2] - 资金增加进一步推动高股息股票估值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2] 未来投资趋势 - A股市场热点将在高科技与高股息两条主线中不断涌现 [3] - 投资者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 [3] - 需在高科技公司高成长性和高股息股票稳健收益间找到平衡 [3]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秀肌肉,上汽奥迪展现双品牌驱动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6-03 18:55
产品发布 - 上汽奥迪携全新车型A5L Sportback、E5 Sportback、A7L及Q6亮相第二十九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展 [2] - A5L Sportback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配备32个高精度传感器,提供高阶辅助驾驶体验 [2][3] - E5 Sportback为AUDI新品牌首款量产车,融合奥迪品牌基因与中国智电技术 [3] 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双品牌战略,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豪华市场各细分领域 [2] - 燃油车领域将基于PPC平台推出多款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 [4] - 新能源领域将加速构建覆盖各级别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 [4] 技术亮点 - A5L Sportback由PPC豪华燃油车平台生产,可接入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 [3] - 该车型在设计美学、智能科技、性能操控三大维度实现突破性创新 [3]
需求难有明显改善 豆一缺乏上涨驱动力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08
市场供需动态 - 4月起美豆因"对等关税"失去价格优势 中国市场转向巴西大豆进口 但巴西大豆到港延迟导致国内阶段性供应趋紧 [1] - 4月中下旬巴西大豆集中到港缓解压榨厂原料压力 国产大豆压榨需求回落 [1] - 国产大豆余粮不足半成 消耗速度明显快于往年同期 持粮主体挺价惜售 [2] - 黑龙江产区余粮占比仅3% 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贸易库存仅4万~5万吨 [2] - 安徽余粮占比4% 较去年同期降幅达31个百分点 市场呈有价无市状态 [2] 价格走势分析 - 供应收紧推动豆一期货价格持续上涨 但销区需求疲软及储备投放抑制上涨空间 [1] - 东北现货价格呈上涨趋势 但地方储备投放限制涨幅 整体平稳上涨 [2] - 南方现货价格维持偏强运行 但北运采购成本上升导致交易清淡 [2] - 地储拍卖初期成交率100%并出现溢价 提振市场情绪推动期货上行 [3] - 近期地储拍卖投放力度下滑 对盘面影响有限 市场转向关注国储拍卖 [3] 消费端情况 - 豆一72%用于食用消费 10%用于压榨 当前进入传统消费淡季 [4] - 豆制品厂走货放缓 终端采购以随采随卖为主 销区对高价大豆接受度有限 [4] - 1-4月国产大豆压榨消费量58万吨 同比增长93% 但进口豆到港后需求回归平淡 [4] 后市展望 - 新季大豆种植进度达90% 播种结束后持粮主体重心将转向销售 [2][4] - 气温升高导致大豆不耐储藏 或提升农户出粮意愿 [4] - 供应端余粮有限支撑价格 但需求端难改善限制涨幅 预计维持区间震荡 [4] - 需重点关注政策端投放力度及新季大豆生长期天气情况 [4]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才是乐信(LX.US)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格隆汇· 2025-05-30 15:21
乐信2025年Q1财报核心分析 财务表现 - 公司Q1营收3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非GAAP EBIT利润达5.8亿元,同比增长104.7% [1] - GAAP净利润4.3亿元,环比增长18.6%,同比增长113.4% [4] - 核心金融净收入(信贷服务+科技赋能收入减成本)18.18亿元,环比24Q4增加0.97亿元 [3] 收入结构 - 信贷服务收入21.91亿元(Credit facilitation service income),科技赋能收入6.25亿元(Tech-empowerment service income),合计28.157亿元 [2] - 相关成本包括资金成本0.83亿元、信贷成本9.9738亿元(含拨备及公允价值变动) [2] - 电商平台服务收入2.8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较低 [3] 资产质量改善 - 新增资产FPD7(首次逾期7天)环比下降5%,全量资产入催率下降11%,90+不良率下降9% [4] - 拨备覆盖率从24Q4的255%提升至25Q1的268%,显示风险准备金更充足 [4] - Take rate(净利润/平均在贷)从24Q1的0.66%提升至25Q1的1.58%,反映盈利能力增强 [4] 运营效率 - 销售与营销费用4.93亿元,研发费用1.56亿元,行政管理费用1.01亿元 [3] - 运营成本总额18.85亿元,较24Q4有所优化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75亿元,对利润形成正向贡献 [3]
内需或为汽车行业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汽车ETF(516110)涨超0.6%
搜狐财经· 2025-05-22 11:28
内需板块分析 - 内需相关板块仍具关注价值 国内经济数据显示2025年4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 环比0.1%优于2-3月负增长 主要受黄金价格上涨 五一假期出行价格提升 进口减少推高牛肉价格三因素驱动 [1] - CPI同比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猪周期下行 以旧换新品类价格转跌 衣着 酒类商品及教育 家政等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 反映需求不足问题持续 [1] - 中美关税谈判缓解出口压力 但内需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预计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以扩内需为主轴 后续刺激政策可期 [1] 汽车行业数据 - 4月汽车产销261.9万辆和259.0万辆 环比下降12.87%和11.16% 产量同比增速收窄至8.9% 销量同比增速扩大1.6个百分点至9.8% 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达17.48% [1] - 1-4月累计产销1017.5万辆和100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 显示"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逐步见效 [1] 汽车行业前景 - 整车出口对美依赖度低 中美经贸会谈对整车影响有限 但汽车零部件板块或获短期提振 可能出现3个月内的抢出口现象 [2] - 内需预计仍是行业复苏核心动力 建议关注汽车ETF(516110)及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012974)参与 [2][3]
驱动力(838275)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1 20:45
证券代码:838275 证券简称:驱动力 公告编号:2025-047 广东驱动力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 带法律责任。 广东驱动力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 2025 年 5 月 15 日召开的股东会审议通过,本次实施分配方案距离股东会审议通过的 时间未超过两个月。 现将权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 本次权益分派基准日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 25,687,906.24 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 22,755,867.98 元。本次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9,562,656.00 元。 一、权益分派方案 1、本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 以公司现有总股本 159,377,60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0.600000 元人民币现金。 2、扣税说明 (3)对于合格境外投资者之外的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本公司未代 扣代缴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 二、权益登记日与除权 ...
保险业走向生态化发展,AI是核心驱动力
第一财经· 2025-05-21 15:33
保险业生态化转型 - 行业正从"产品销售"模式向"保险+服务"生态化发展跃迁,AI成为核心驱动力[1] - 社会对保险的认知从"单一风险对冲工具"转变为"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2] "保险+服务"四大趋势 - **融合化**:保险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等场景无缝衔接,附加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2] - **多样化**:AI技术推动服务形态突破边界,如AI健康检测、智能陪伴等创新服务涌现[2] - **标准化**:AI优化理赔流程,实现秒级理赔,提升便捷度、透明度和效率[2] - **体系化**:头部险企(如中国太保、平安)构建覆盖"预防-诊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网络,布局大健康及养老领域[2] AI技术驱动行业三级跳 - **1.0规则自动化时代(2014-2015)**:实现业务线上化及无人化环节处理[3] - **2.0数字化时代(2016-2022)**:非生成式AI推动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定价及精准推销[3] - **3.0智能化时代(2023起)**:大模型技术深度协同业务,数智化体系为业务部门平均提效50%[3] AI前沿应用场景 - **银保渠道客户经营**:通过银行与保司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模型融合,精准描绘客户画像并开发高质量资源[4] - **智慧养老领域**: - 日本应用AI于护理监测、认知障碍检测等场景,如穿戴型排泄辅助装置提升照护效率[5] - 中国市场创新产品包括智能陪伴机器人、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等,2024年智慧养老市场规模达6.80万亿元,2025年预计增至7.21万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