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保险(01336)
icon
搜索文档
225亿资金要来了!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有最新进展
券商中国· 2025-06-12 23:42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最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份额 [1] - 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2]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延长 [4] 基金投资策略与范围 - 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目标为稳健股息收益 [3] - 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3] - 闲置资金可投资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品种 [3] 第三批试点整体情况 - 第三批试点金额为600亿元,其中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联合成立的鸿鹄基金三期获批规模400亿元 [6] -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点,规模100亿元 [6] - 待第三批全部批复后,试点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13] 其他机构参与动态 - 泰康资产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首期募集120亿元 [9] - 阳光资管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 [10]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 [11] - 中国太保发布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12] 试点背景与行业意义 - 试点旨在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解决险资入市投资堵点 [14] - 研究机构认为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15]
6月12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12 22:34
金融政策与市场动态 - 央行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金融措施,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 [1] - 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生效后尽快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 [2] 上市公司公告 - 青木科技仅为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提供电商代运营服务 [5] - 菲林格尔已完成核查工作并将复牌 [5] - 北矿科技提示存在外部流通盘较小的风险 [5][5] - 新华保险拟以不超过15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5] - 易明医药7连板后提示股份转让协议实施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5] - 元隆雅图10天6板后声明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5] 其他行业信息 - 四川省计划于2025年6月21日至7月6日举办"三大球"城市联赛足球项目分赛区比赛,总决赛定于9月5日至27日举行 [3]
险资年内举牌次数接近去年全年,扫货高股息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38
新华保险入股杭州银行 - 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3.3亿股杭州银行股份,总价43.17亿元,每股价格13.095元 [1][2] - 交易完成后,新华保险持有杭州银行5.09%股份(3.63亿股),成为第四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完全退出 [2] - 新华保险表示此举可优化资产配置、促进银保协同、增强金融服务竞争力,并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3] 险资配置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累计举牌上市公司15次,其中8次涉及银行股,如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 [4] - 险资青睐银行股主因包括长端利率下行带来的资产再配置压力、新会计准则下FVOCI高股息资产的优势,以及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5][6] - 银行股的高分红、稳定回报及权益法核算优势(如平滑报表波动)是险资增持的核心动因 [5][6] 监管政策推动 - 监管部门推出多项政策鼓励险资入市,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等 [7][8] -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拟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国有保险公司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将提升 [8] - 新华保险称入股杭州银行是响应国家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的政策导向 [8] 会计处理与投资策略 - 新华保险对杭州银行持股可能采用FVOCI计量,若派驻董事则可调整为权益法核算,以降低收益波动 [5][6] - 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股方式包括财务投资(持股<5%)、长期股权投资(派驻董事)和控股投资,不同方式影响会计处理与参与程度 [6] - 未来险资或进一步增持高分红、高ROE的上市企业以匹配长期资产需求 [6]
新华保险(601336) - 新华保险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
2025-06-12 18:30
投资情况 - 公司拟出资不超15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2] - 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公司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12.5亿元[8] 基金信息 - 基金管理人国丰兴华2023年12月22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5] - 新华资产和中国人寿资管各持国丰兴华50%股权[5] - 私募基金存续期10年,可延长[8] - 基金募集期不超三个月,可延长[8] - 基金管理费0.1%/年,托管费0.002%/年,均按季度支付[10] - 基金每年收益分配1次,比例不超可分配收益100%[10] 进展 - 本次投资获董事会通过,合同未完成签署[4][11]
新华保险(601336) - 新华保险关于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公告
2025-06-12 18:30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025年6月27日召开[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0日[2] - 现场会议2025年6月27日14点30分在北京召开[6] 投票信息 - 网络投票2025年6月27日开始至结束[7] - 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不同[8]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第8、9、10项[11] 提案与报告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提临时提案,选举张晓东为非执行董事[4][5] - 董事会、监事会议案及报告情况已刊登[11] - 股东大会将听取《2024年度关联交易情况和内部交易评估报告》[11]
新华保险(601336) - 新华保险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
2025-06-12 18:30
会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1] - 会议应到董事10人,现场出席10人[1] 人事安排 - 审议通过提名张晓东为第八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议案[1][3] - 张晓东任职资格需监管机构核准[2] 投资决策 - 审议通过申请投资试点基金三期1号议案[4][6] - 投资具体内容详见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5]
申万宏源: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下降 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4:27
基本面分析 - Q2业绩基数压力有限,Q3预定利率调降预期及一季度新单承压态势下,新单表现有望改善 [1] - 新增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调,一季度长端利率提升带来的FVTPL债券公允价值下行压力有望在Q2消减 [1] - 分红险销售推进步速超预期,产品结构改善有望缓解利差损隐忧 [1] 资金面分析 - 保险板块整体处于欠配状态,权重高、股息率高且业绩稳定的标的有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1] - 股票型基金重仓股非银板块配置比例较沪深300指数欠配9.68%,仅次于银行(9.73%) [1] - 上市险企欠配比例:中国太保(0.37pct)、中国人寿(0.29pct)、新华保险(0.17pct)、中国人保(0.10pct) [1] 负债成本优化 - 2024年上市险企NBV打平收益率:中国平安2.42%、中国人寿2.43%(yoy-0.53pct)、中国太保2.60%(yoy-0.52pct)、新华保险2.98%(yoy+0.94pct)、人保寿险3.19%(yoy-0.75pct) [2] - 2024年上市险企VIF打平收益率:中国平安2.50%(yoy+0.11pct)、中国人寿2.44%(yoy-0.01pct)、中国太保2.21%(yoy+0.09pct)、新华保险3.01%(yoy-0.01pct)、人保寿险3.45%(yoy-0.17pct) [2] 分红险转型 - 中国太平1-2月个险、银保新单贡献占比分别达98.9%/88.6%,1Q25国寿浮动收益型产品新单占比达51.7% [3] - 头部险企将分红险转型上升至战略高度,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3] 险资入市政策 - 新规则下寿险、财险、健康险及养老险公司权益配置规模上限合计达9.29万亿元,较原规则提升5055亿元 [4] - 险资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风险因子分别下调至0.27/0.315/0.36/0.405 [4]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达2220亿元,参与方扩容至8家机构 [4]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一):银保渠道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年度保费
13个精算师· 2025-06-10 14:33
中国银保渠道发展历程 - 银保业务从1996年开始起步,比个险代理人体系引进中国晚四年 [6] - 2004年前为起步阶段,2001年银保总保费仅47亿占寿险总保费2%,2002年快速增至388亿占17% [7][8] - 2005-2012年为正常增长阶段,银保总保费从952亿增至3897亿,期交保费从30亿增至385亿 [8] - 2013-2016年为投资驱动阶段,受非标投资放开和A股牛市推动,趸交保费增长超200% [11][12] - 2017-2019年为去短期化阶段,监管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要求不超过银保新单保费50% [12] - 2020-2023年为增额终身寿阶段,定价利率降至3.5%,长期期交占比从60%升至95% [13][14] - 2024年起进入"报行合一"新阶段,手续费标准化,三年交9%、五年交14%、十年交18% [20][21] 银保市场格局变化 - 2022年初将银保公司分为"银保七雄"和"八大金刚"两组,15家公司银保保费占比超90% [1][16] - 2015-2019年银保七雄市场份额50%左右,加上八大金刚达60-72% [16] - 2020-2024年老七家市场份额从10.9%升至24.8%,银行系从15.1%升至18.1% [47][48] - 2024年一季度老七家期交保费增长29%,银行系下降21%,非银外资增长26% [25] - 期交市场集中度提高,前10名份额从2019年62%降至2024年50%后回升至54% [25][28] 产品结构演变 - 早期以五年趸交产品为主,2008年分红险占比超80% [8][9] - 2014年后转向万能险,2020年起增额终身寿占比达90%以上 [10][14] - 长期期交占比从2019年60%升至2023年95%,2024年短期交产品重现占10% [14][18][19] - 银行系公司长期期交占比从2020年44%升至2021年91%,转型最成功 [15] - 2025年部分公司转向分红险,但四大行因历史教训意愿不强 [26] 财务与监管影响 - "报行合一"后银保新业务价值率大幅提升,太平人寿从5.9%升至20.8% [23] - 新华、太平、人保寿险银保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517%、219%、134% [30] - 监管要求销售费用不超过附加费用倍数从8倍降至1.5倍 [16][17] - 定价利率从2023年3.5%降至2024年3.0%,分红险降至2.5% [17][23] - 老七家个险新业务价值占比普遍下降,新华从97%降至64% [30][35]
险资私募基金扩容!千亿级“长钱”锚定高股息+硬科技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18:01
险资入市加速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成为全国第三家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 [2]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其中500亿元已投资落地 1720亿元正在准备入市 [2][3] - 2025年5月中国太保、泰康资产、阳光保险等险企接连成立私募基金 [2] 试点规模与进度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规模500亿元的证券投资基金 [3]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和3月获批 总规模1120亿元 涉及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险企 [4] - 第三批试点2025年5月启动 拟批复600亿元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已获批参与100亿元 [5] 政策支持 - 监管部门提高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调整考核机制和资本约束规则 [6] - 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6]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6] 私募基金成立动态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5月26日完成登记备案 由泰康资产发起设立 [6] - 太保致远私募基金5月21日成立 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 [6] - 阳光资管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发起200亿元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7] 投资方向 - 险企重仓股涉及738家上市公司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占比最高 [8] - 中国人寿鸿鹄基金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的优质上市公司和高股息大盘蓝筹股 [9] - 新华保险鸿鹄基金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阳光保险聚焦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9] - 泰康稳行精选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9] 投资案例与策略 - 鸿鹄基金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仓市值125.74亿元 [10] - 险资通过权益市场优化资产配置 提升权益投资比例 分散风险并获取长期收益 [11] - 低利率背景下 保险公司将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 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配3000-4000亿元 [11]
新华保险(601336) - 新华保险H股公告
2025-06-03 17:00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5月底,H股法定/註冊股份1,034,107,260股,面值1元,股本1,034,107,260元[1] - 截至2025年5月底,A股法定/註冊股份2,085,439,340股,面值1元,股本2,085,439,340元[1] - 2025年5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3,119,546,600元[1] 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1,034,107,260股,库存股0股[2] - 截至2025年5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2,085,439,340股,库存股0股[2] 其他 - 股份期權不適用[3] - 香港預託證券資料不適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