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港股内险股集体拉升上涨,中国人寿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9:56
港股内险股市场表现 - 港股内险股板块出现集体拉升上涨行情 [1]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超过4%,领涨板块 [1] - 中国太平股价上涨3.5% [1] - 新华保险股价上涨2.6% [1] - 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平、友邦保险股价均上涨超过2% [1]
港股异动丨内险股集体上涨 中国人寿涨超4% 中国平安涨超2%
格隆汇· 2025-10-21 09:52
港股内险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内险股出现集体拉升上涨行情 [1]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4.17%领涨板块,中国太平上涨3.46%,新华保险上涨2.61% [1] -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及友邦保险均录得超过2%的涨幅 [1] 保险公司三季度业绩 - 上市保险公司三季度业绩呈现向好态势 [1]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人保财险等行业巨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1] - 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40%,其中中国人寿预增幅度达到50%至70%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权益投资的亮眼表现是拉动保险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关键引擎 [1] 机构观点与政策环境 - 多家券商机构对保险板块持乐观态度,认为“资负共振”有望推动估值与业绩同步提升 [1] - 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多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 [1] - 政策推动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保险资金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 [1]
新华保险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3.00亿元,融资余额24.5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上涨0.45%,成交额为19.8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00亿元,融资偿还额为2.07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为9298.47万元 [1]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24.7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4.5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75% [1] 融资融券情况 - 公司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0月20日融券偿还1.33万股,融券卖出5.64万股,卖出金额379.35万元 [1] - 融券余量为15.38万股,融券余额为1034.46万元,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8日,于2011年12月1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人寿保险业务,收入构成为传统型保险60.77%,分红型保险34.75%,其他业务5.0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10万,较上期减少15.88%,人均流通股为34325股,较上期增加18.9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050.95万股,较上期增加669.77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490.41万股,较上期增加119.14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7.99亿元,同比增长33.53%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59.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9.13亿元 [3]
【非银】权益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保险股配置机会再现——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王一峰/黄怡婷)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1 07:07
业绩预增核心驱动 - 三家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增长,中国人寿预计增长50%-70%至1568-1777亿元,新华保险预计增长45%-65%至299.9-341.2亿元,中国财险预计增长40%-60%至375-428亿元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增速更为显著,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106%,新华保险增长58%-101%,中国财险增长57%-122% [5]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股票市场回稳向好推动权益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7.9% [6] 各公司业绩差异因素 - 中国人寿预计受利率短期上行影响,25Q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6月末提升21bp,保险服务费用同比有所改善 [6] - 新华保险因2025年1月举牌杭州银行并于9月获得董事会席位,对杭州银行的会计科目计量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对当期损益产生一次性正面贡献 [6] - 中国财险受益于大灾影响同比减弱以及非车险"报行合一",综合成本率延续改善趋势进而释放承保利润 [6] 资产配置与弹性分析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五家主要上市险企股票规模合计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9%,占总投资资产比例为9.3%,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 [7] - 各公司股票资产占比均较年初提升,平安占比10.5%提升2.8个百分点,人保占比5.4%提升1.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更为显著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五家上市险企合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股票占比为5.6%,较年初提升0.3个百分点,资产端弹性明显增加 [7]
分红实现率大比拼 不同险企新老产品大不同
北京商报· 2025-10-20 23:35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及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降 使兼具保证利益与浮动收益的分红险产品优势凸显 成为市场新宠[1][3] - 监管政策有所宽松 监管部门下发文件将分红型产品的分红浮动水平与监管评级挂钩 释放险企分红潜力[4][5] - 2024年以来预定利率为2%的分红型产品大量上市 这些新产品演示红利普遍降低[8] 分红实现率整体表现 - 2024年度是保险行业第三次公开披露分红险红利实现率 已有超70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数据[3] - 整体分红实现率表现优于2023年度 较2023年集中在25%至50%的情况有大幅改善 不少在售产品实现率超过100%[3] - 分红实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积极进行资金运用 在资本市场回暖过程中获取较高收益 投资端收益为分红提供基础[4] 公司及产品表现差异 - 头部险企表现突出 新华保险超60款产品红利实现率达到或超过100% 平安人寿约10款新产品实现率均达100% 中国人寿个别产品实现率达138%[7] - 部分中小险企表现良好 大家养老4款产品分红实现率均达100% 招商信诺人寿有14款产品超过或达到100% 且绝大多数产品实现率超75%[7] - 不同公司及产品差异显著 华汇人寿因实际经营情况2024年度不进行红利分配 信泰人寿20多款产品中仅3款实现率超50% 大部分为27.5%[7] - 新旧产品表现分化 大部分老产品分红实现率仍在25%至50%之间 而新产品因演示利率降低 分红实现率相对更高[8] 分红实现率的定义与参考价值 - 分红实现率是衡量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分红与销售演示预期之间匹配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式为实际派发红利除以演示红利[3] - 该指标是一个比例系数 反映实际与演示的比例关系 若高于100%意味着分红情况好于销售演示[3][9] - 分红利益取决于演示水平和分红实现率两个因素 演示水平一致时实现率高的产品分红利益更多 但演示水平不一致时实现率高不等于绝对分红利益高[9][10] - 消费者需关注保险公司长期的经营实力 投资能力及历史分红数据 而非仅看单一年份的实现率[10]
“炒股”赚翻了,新华保险、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喜
新浪财经· 2025-10-20 19:00
业绩表现 - 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40%,其中中国人寿预计净利润增长50%-70%,领跑行业 [1] - 中国人寿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同比增加约522.62亿元至731.66亿元 [2]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2] - 人保财险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预计在40%-60%之间 [2] - 保险股股价表现强劲,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年内涨幅超50%,新华保险股价实现翻倍 [5] 投资收益 -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是险企业绩预增的重要原因,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2] - 人保财险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配置结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总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较大 [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股票的资金余额超3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近1万亿元 [3] - 新华保险投资资产中股票占比11.6%,与基金合计占比18.6%,核心权益配置比例远超同业 [3] - 险企股票投资中FVTPL占比高,新华保险达81.2%,中国人寿为77.4%,使得股价浮盈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3] 保费收入 - 行业保费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中国太保寿险2025年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 [4] - 新华保险2025年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727.0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 [4] - 新华保险2025年1-8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8月份保费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0.2% [4] 产品结构转型 - 在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上市险企加速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发力重点 [5]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5] - 太保寿险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5] - 分红险的“低保底+高浮动”特点有助于险企降低刚性兑付成本,并满足客户在低利率环境下对收益弹性的需求 [5] 行业展望 - 保险行业盈利改善逻辑持续兑现,资产端加大权益配置、负债端成本下降、市场竞争格局趋于集中 [5] - 随着开门红临近,预计保费增速在10%左右,基数较低且负债端压力有限,估值核心将回到投资端驱动 [5] - 展望四季度,人身险业务增速可能因预定利率下调和准备2026年开门红而放缓,但业务结构将持续优化 [5] - 对四季度险资投资收益持乐观预期,险资可能继续增加权益资产配置以提升收益 [5]
【Fintech 周报】多地预警黄金投资骗局;今年超300家中小银行合并、解散;农行股价“12连阳”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34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38家保险机构法人监管责任单位名单 监管权进一步下放 金融监管总局直接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下降 地方监管局负责监管的数量普遍增加 其中北京局、上海局、深圳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明显增加 [1] - 多地政府发布风险提示 揭露黄金托管、租赁返利、虚拟投资三类典型骗局 并公布青岛一起涉案4亿元的集资诈骗案判决结果 呼吁公众警惕高息保本陷阱 [1] - 泰康人寿4名员工因利用业务便利为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被禁止10年进入保险业 [2] - 央行年内注销1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累计已注销107张 目前持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仅剩164家 行业出清加速 [4] 银行业整合与改革 -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00家中小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 数量大幅超过去年全年198家的退出总量 主要为地方农商行和村镇银行 [2] - 农业银行在吉林整合192家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分支机构 将其更名为农行分支机构 呈现系统性推进特征 [3] - 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支行 开启国有大行参与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序幕 [3] - 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2022年以来发放的过节费 每人合计接近1.4万元 银行回应称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 [5][6] 保险行业业绩与动态 - 多家上市保险企业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喜 利润增幅多集中在40%到70%之间 股票市场向好对增厚业绩起到关键作用 [4] - 中国财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将比2024年同期增加约40%到60%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67.5亿元人民币 [7] - 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27.05亿元 同比增长19% [7] - 越秀集团斥资18亿港元收购香港人寿 补全金融板块关键牌照 构建起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的全链条金融格局 越秀集团总资产超1.1万亿元 [7] 支付与金融科技 - 多家持牌支付机构相继获批变更高管团队、调整注册资本 拉卡拉注册资本由约7.88亿元减至约7.77亿元 主要股东联想控股持股比例由23.54%提升至23.88% [4] - 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事项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 尚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该批准有效期为六个月 [8] 银行机构动态 - 西安银行新行长张成喆任职资格获核准 填补了自2024年以来长期空缺的行长岗位 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增 净息差逆势提升34个基点至1.7% 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至9.16% 不良贷款率降至1.6%但不良贷款余额仍在上升 [5]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呈现12连阳态势 市净率突破1达1.01 打破国有大行长期破净的局面 [8]
泉XIN守护│以专业守护诠释文化内核,新华保险全程护航济南马拉松顺利完赛!
齐鲁晚报· 2025-10-20 15:53
赛事赞助与公司参与 - 公司作为2025济南马拉松官方唯一指定保险赞助商,以“保险赞助+全程服务+深度参与”的三维模式实践 [8] - 公司为赛事定制全场景保障方案,为3万名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累计保额达392.7亿元 [10] - 公司组建专属服务团队并开通绿色通道,建立“线上响应-快速定损-高效理赔”的全链条服务机制 [13] 品牌互动与客户服务 - 公司在赛前马博会设置互动展位,提供赛事咨询和流程指引服务,并派送定制礼品以建立品牌情感联结 [15] - 公司组织欢乐跑跑团和客户员工专业跑团参与赛事,展现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精神 [17] - 公司在终点区域提供号码牌塑封和专业运动理疗服务,将客户关怀落实到细微之处 [21] 战略模式与企业文化 - 此次合作是公司“保险+体育+健康”融合模式的实践,将企业文化融入城市赛事 [25] - 公司通过赞助全国重大马拉松赛事,以创新形式诠释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 [25] - 公司借此契机将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使命转化为具体行动,传递争先进位的企业文化 [27]
龙头保险公司业绩超预期,关注证券保险ETF等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5:04
行业业绩表现 - A股三季报加速披露 多家保险公司业绩超预期 保险板块整体业绩预期向好 [1] - 四季度市场风格有向低估值蓝筹切换迹象 A股保险股当前估值仍处低位 但业绩增速在全行业中相对较高 配置价值凸显 [1] - 随着资负两端基本面持续向上 保险股估值中枢有望进一步提升 [1] 公司业绩亮点 -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70% [1] - 中国人寿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106% 在去年高基数下实现再次高增长 [1] - 新华保险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45%以上 [1]
险企三季报集体“预喜”,投资收益成业绩增长最强引擎
环球网· 2025-10-20 14:44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上市保险公司三季报业绩向好,净利润同比增幅显著,中国人寿预增50%-70%,新华保险及人保财险等巨头预增幅度均超过40% [1] - 保费规模整体保持增长,业务质量持续改善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资产端 - 权益投资表现亮眼,是拉动净利润增长的关键引擎,A股市场整体回暖为险企投资组合创造丰厚回报 [1] - 中国人寿积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并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动投资收益显著增长 [1] - 新华保险与人保财险优化资产配置的策略在市场上涨中放大正向效应,投资收益成为净利润重要支撑 [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与财产险公司投资股票的资金余额合计超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万亿元,股票投资占比均升至近年高点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负债端 - 上市险企加速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产品结构优化 [1] - “报行合一”政策遏制费用内卷,推动业务质量改善 [1] - 产险领域通过“提质增效”实现承保利润大幅增长 [1] 政策环境与未来展望 - 多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保险资金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3] - 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鼓励下,保险公司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为自身业绩增长开辟新空间 [3] - 券商机构对保险板块持乐观态度,认为“资负共振”有望带来估值与业绩的“双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