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01766)
搜索文档
中国中车(601766) - 中国中车H股市场公告


2025-11-03 17:3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6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371,066,040 | RMB | | 1 | RMB | | 4,371,066,04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4,371,066,040 | RMB | | | 1 RMB | | 4,371,066,040 | | 2. 股 ...
中国中车(0176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6:4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FF301 公司名稱: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6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371,066,040 | RMB | | 1 | RMB | | 4,371,066,04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4,371,066,040 | RMB | | | 1 RMB | | 4,371,066,040 | ...
风电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
科技日报· 2025-11-03 07:43
行业发展趋势 - 风电产业创新成果涌现,风机装备向更大叶轮直径或机组容量加速迈进,例如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并网发电,以及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完成组装[1] - 行业竞争焦点正从“发电能力”转向“发电价值”,源于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风电项目发电不再享受全额保底收购,需在电力市场中与其他电源竞争[1]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阶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实现对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推进建厂计划[2] 国家政策与目标 - 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2]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到2060年实现50亿千瓦风电装机目标[3] - 中国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三北”地区陆上风能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中东南部陆上超过25亿千瓦,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超过27亿千瓦[2] 企业战略转型 - 金风科技提出“度电价值成本”理念,替代传统“度电成本”,将电价与发电量双重变量纳入时序化评估,通过精准预测电价波动优化机组发电策略[4] - 公司通过硬件创新如陆上GWH204-Ultra系列机组,在电力交易高价值时段将发电量提升3%以上,并通过软件平台“天机云”实现15分钟级精准响应[5] - 金风科技推动陆上风机寿命从20年延长至25年,海上风机延长至30年,通过核心部件设计升级与载荷优化,等效为项目发电小时数提升129小时至206小时,使每千瓦投资成本降低279元至361元[6] 技术创新与应用 - 远景能源发布行业首个伽利略AI风机和全球首个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结合气象大模型和能源大模型,能使风电场收益提升20%以上[7]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AI+风机系统,通过预测、寻优、提效、协同四大技术谱系,完成从“经验驱动”到“智能驱动”的转型[7] - 智能算法参与电力交易可实现分钟级响应,海量数据与大模型协同有效破解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和电价波动的行业性难题[8]
中国中车(601766):新产业保持景气,新签订单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2 13: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7] 核心观点 - 公司新产业板块保持高景气度,新签订单表现超预期 [1][7] -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收入与利润实现显著增长 [4] - 尽管第三季度部分业务增速阶段性放缓,但存货与合同负债指标显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7] - 基于盈利预测,公司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8.65亿元,同比增长20.49% [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9.64亿元,同比增长37.53% [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90.96亿元,同比增长51.6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41.07亿元,同比增长2.5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7.19亿元,同比下滑10.7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4.35亿元,同比下滑7.68% [4] 业务板块分析 - 铁路装备业务:前三季度收入877.17亿元,同比增长22.23%,其中动车组业务收入526.16亿元,同比增长29.68% [7] - 城轨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72.88亿元,同比下滑3.99% [7] - 新产业业务:前三季度收入660.97亿元,同比增长31.91%,第三季度单季收入253.64亿元,同比增长26.41%,保持高增长 [7] - 第三季度铁路装备业务收入280.10亿元,同比下滑5.94%,显示阶段性降速 [7] 盈利能力与费用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34%,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 [7]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5.71%,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 [7]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后净利率为3.80%,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 [7] - 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2%、5.86%、6.30%、0.21%,总体略有提升 [7] 订单与运营指标 - 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总额达2472亿元,同比增长16.49% [7] - 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67亿元,同比增长36.55% [7] - 三季度末存货为1123.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5% [7] - 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为334.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45%,预示在手订单充足 [7]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2652.13亿元,同比增长7.6% [6]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38.20亿元,同比增长11.6% [6] - 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52.83亿元,同比增长10.6% [6] - 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7.51亿元,同比增长9.6% [6]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3元、0.58元 [6]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6倍、14倍、13倍 [6]
动车组大单频现 中国中车前三季度净利增长超50%
中国经营报· 2025-10-31 20:49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8.65亿元,同比增长20.4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0.96亿元,同比增长51.67% [2] - 分产品看,铁路装备业务收入877.17亿元(增长22.23%),新产业业务收入660.97亿元(增长31.91%),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收入272.88亿元(下降3.99%),现代服务业务收入27.64亿元(增长20.15%) [2] 业务板块驱动因素 - 铁路装备业务高增长主要由动车组收入增加驱动,其中动车组业务收入526.16亿元,机车、客车、货车业务收入分别为166.99亿元、60.00亿元、124.01亿元 [2] - 新产业业务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清洁能源装备收入增加 [2]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下滑主要因城市基础设施收入减少 [2] 行业需求与订单 - 受铁路客运旺盛影响,国铁集团在202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动车组招标,为铁路装备市场带来大量新增订单 [2] - 国铁集团2025年4月第一次招标68标准组复兴号,总金额约115亿元;8月第二次招标210标准组复兴号,总价约357亿元,此为有史以来单轮最大规模复兴号招标 [3]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总额约247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467亿元 [4] 业务前景展望 - 公司人士表示不排除国铁集团在2025年内进行第三次复兴号招标,这将利好公司全年业绩 [3] - 城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已过,国家审批趋严,未来城轨市场新增车辆订单整体将呈下降态势 [4] - 公司未来将大力开拓城市交通业务的前伸后延市场,向服务领域、机电总包领域、运维领域拓展 [4]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48
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9%,主要得益于铁路装备业务和新产业业务收入增加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53%,主要因产品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 [16] - 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占比47.71%,同比增长22.23%,其中动车组业务收入526.16亿元 [16] - 新产业业务收入占比35.95%,同比增长31.91%,主要因清洁能源装备收入增加 [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115.2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75.45亿元,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16]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流出147.13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90.94亿元,主要因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 [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41.2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88.93亿元,主要因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收到的现金增加 [16]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约31.51%,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8] - 应收票据增加约52.39%,主要因本期收到的商业票据增加 [9] - 存货增加约42.36%,主要因本期生产备料增加 [11] - 其他流动负债增加约333.82%,主要因本期公司新增发行超短期融资券 [14] - 财务费用为-1.42亿元,上年同期为1.36亿元,主要因受汇率波动影响,本期为汇兑收益 [14] - 信用减值损失为-8.48亿元,上年同期为-4.25亿元,主要因本期计提的应收账款减值增加 [14] 业务运营与订单 - 2025年1-9月公司新签订单约2,472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467亿元人民币 [16]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占比14.84%,同比减少3.99%,主要因城市基础设施收入减少 [16] - 现代服务业务收入占比1.50%,同比增长20.15%,主要因服务类业务收入增加 [16]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公司完成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孙永才当选董事长,并聘任新一届高级管理团队 [19][20] - 公司取消监事会,相应修订公司章程 [22] - 通过股权无偿划转及表决权委托,公司合计持有时代新材49.69%的表决权,成为其直接控股股东 [29] - 控股子公司长客股份公司收购北京中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18,620.90万元 [30][34] 资产收购与战略布局 - 收购北京中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公司在京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拓展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36][56] - 标的公司资产主要为窦店产业园,可为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业务落地提供载体和资源保障 [56]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其原有25.33亿元关联方财务资助将延续 [34][57] 融资活动 - 2025年1-9月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共5期,规模140亿元人民币,兑付2期规模50亿元,期末余额90亿元 [23] - 公司所属子公司中车财务有限公司购买的大额存单增加,导致其他流动资产增加约48.07% [12]
行业深度报告:深海科技,“蓝色增长极”
国元证券· 2025-10-31 13:10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首次)[7] 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行业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下迎来发展窗口期,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强化,科研与产业双向发力,产业链逐步完善 [2] -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2024年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达114亿元,占全部IPO融资总额的17%,头部企业正加速构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生态体系 [3] - 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显著突破,深海装备研发由“跟跑”向“并跑、部分领跑”转变,逐步迈向体系化、自主可控的发展阶段 [4] 政策与战略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凸显其政策高度与发展潜力 [2][25] - 国家战略重心由宏观海洋经济推进转向深海科技关键驱动领域,多部门协同出台专项举措 [25] - 地方规划密集落地,广州、三亚、上海等重点城市积极打造深海科技新高地,形成区域优势互补格局 [27][28][29][30][31] 行业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35] - 海洋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体,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885亿元、37,704亿元和62,849亿元,占比为4.6%、35.8%和59.6% [39] - 南部、东部、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39.3%、32.1%和28.6% [42]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 - 关键材料包括钛合金(如Ti31, TC4等)与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对深海装备耐压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 [46] - 宝钛股份具备年产4万吨钛铸锭、3万吨钛加工材能力,为“奋斗者号”等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材料 [47] - 光威复材拥有T300至T800级碳纤维产品,并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中复神鹰掌握T700-T1000级碳纤维工业化技术 [50][55] 产业链中游:装备制造 - 深海探测装备实现系列突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10,909米,国产化率96.5% [56] - 全球无人潜航器(UUV)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85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8.32%;2023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40亿元 [61] - 中国中车通过收购英国SMD公司切入ROV领域;振华重工研发自主水下机器人系统并完成首次海试 [69][70] - 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取得进展,中国船舶研制多金属硫化物采矿试验车及重载布放回收绞车,具备4,000米作业能力 [87] - 漂浮式海上风电快速发展,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4.49GW,全球占比约一半;已建成多个示范项目 [80][87] 产业链下游:多元应用 - 海洋油气产业2024年增加值2,542亿元,同比增长5.8%;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 [97] - 中国海油2023年油气总产量达6,468万吨油当量,其中深水油气占比约15%,显示巨大开发潜力 [99] - 下游应用涵盖深海矿产资源、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多方向,为深海科技提供广阔产业化场景 [97] 投资建议 - 上游建议关注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光威复材、中复神鹰 [5] - 中游建议关注中国中车、振华重工、中国船舶、亚星锚链、中天科技、中集集团、海兰信、亨通光电 [5] - 下游建议关注中国海油 [5]
异动盘点1031 | 港股美股冰火两重天:业绩引爆个股行情,福森药业飙涨74%,Meta、eBay重挫超10%
贝塔投资智库· 2025-10-31 12:00
港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中国中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50.94亿元,同比减少1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减少41.88% [1] - 福森药业全资附属公司研发的"恩扎卢胺软胶囊"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1] - 三花智控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40.29亿元,同比增长16.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2亿元,同比增长40.85% [1] - 荣昌生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7.2亿元,同比增长4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5.51亿元,同比收窄48.6% [1] - 新特能源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5.26亿元 [1] - 春立医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48.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13.21% [2] - 信达生物2025年第三季度总产品收入超人民币33亿元,同比保持约40%增长 [2] - 龙蟠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58.25亿元,同比增长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1.1亿元,同比收窄63.53% [2]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交易,涉及12.50亿美元预付款及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中国中车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838.65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64亿元,同比增长37.53% [2] 美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Carvana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54.5%至56.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0.8亿美元 [3] - 谷歌第三季度营收首破1000亿美元,全年资本开支指引超出预期,AI需求强劲带动云业务提速,订单积压达1550亿美元 [3][4] - Meta Platforms第三季度营收为512亿美元,同比大增26%,净利润为27亿美元,远低于预期,主要因确认159.3亿美元一次性税务支出 [4] - 比特币概念股普跌,包括Strategy跌近7%,Coinbase跌超5%,Circle跌超6%等 [4] - eBay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9%至28.2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但股价创下二十多年来最大跌幅 [4] - 康卡斯特2025年第三季度流失10.4万名家庭宽带用户,连续第十个季度出现用户下滑 [5] - CoreWeave收购Core Scientific的要约被股东否决 [5] - Roblox第三季度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48%,净亏损2.5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 [5] - Moderna股价上涨,因有消息称公司已与至少一家大型制药商就大规模交易进行收购谈判 [5] - 奥驰亚第三季度净收入下降1.7%至52.5亿美元,可燃产品销量下降8.0%,口腔烟草产品销量下降9.6% [6]
中国中车股价跌5.1%,富荣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16.19万股浮亏损失170.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32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31日股价下跌5 1%,报收7 63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0 86亿元,换手率0 58% [1] - 公司总市值为2189 72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铁路装备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49 86% [1] - 新产业业务收入占比34 01% [1]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占比14 53% [1] - 现代服务业务收入占比1 60% [1] 基金持仓影响 - 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A(004788)三季度持有中国中车416 19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2 7%,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受股价下跌影响,该基金当日估算浮亏约170 64万元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6 94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31 87% [2]
中国中车股价跌5.1%,中银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4万股浮亏损失1.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29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31日公司股价下跌5.1%至7.63元/股,成交额10.87亿元,换手率0.58%,总市值2189.72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铁路装备49.86%,新产业34.01%,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14.53%,现代服务1.60%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银证券鑫瑞6个月持有A(010170)三季度持有公司股票3.4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0.53%,为公司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3293.75万元,10月31日因公司股价下跌估算浮亏约1.39万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3.16%,近一年收益5.17%,成立以来收益9.45% [2] 基金经理信息 - 中银证券鑫瑞6个月持有A(010170)基金经理为王文华,累计任职时间11年20天 [3] - 王文华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52.88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8.07%,最差基金回报-3.9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