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赣锋锂业(01772)
icon
搜索文档
动储产业全球化遭遇历史性大退潮|独家
24潮· 2025-04-24 06:41
动储产业全球化退潮趋势 - LG集团撤回在印度尼西亚建设77亿美元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的计划投资 [2] - 国轩高科因法律纠纷暂停美国密歇根州23.6亿美元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2]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电池工厂项目,总投资20亿欧元,设计产能40GWh [2][3]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 [3]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推迟锂电循环回收合资公司建设,预计投资不低于10亿元 [3] - SK on、ECOPRO Materials与格林美取消62亿元前驱体工厂计划 [3]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布局现状 - 10家动力电池巨头计划/建设近50个海外工厂,总投资超5500亿元人民币 [3] - 宁德时代海外布局包括: - 德国图林根工厂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 [5] - 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工厂投资73.4亿欧元,规划产能100GWh [6] - 美国密歇根工厂投资35亿美元 [6] - 印度尼西亚锂电池项目投资50亿美元 [6] - 远景动力布局: - 法国杜埃工厂投资20亿欧元,规划产能24-40GWh [6] - 西班牙工厂规划产能50GWh [6] - 国轩高科计划: - 斯洛伐克合资工厂投资12亿欧元 [7] - 阿根廷碳酸锂生产线 [7] - 中创新航德国电芯模组工厂规划产能20GWh [7] - 蜂巢能源德国工厂原计划总投资20亿欧元,规划产能40GWh [7][8] - 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未披露,投资约63亿美元 [8] 动储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海外投资 - 9家上市公司海外在建工程总投资达696.32亿元 [9] - 具体项目: - 宁德时代境外投资617.42亿元,工程进度21.23% [10] - 赣锋锂业Cauchari-Olaroz锂盐湖项目投资61.17亿元,进度97.26% [10] - 亿纬锂能印尼基地投资42.28亿元,进度85% [10] - 中伟股份印尼项目总投资143.51亿元 [10][11] - 欣旺达泰国工业园投资70亿元,进度3.02% [11]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投资39.69亿元,进度89.04% [11] - 天齐锂业奎纳纳项目投资16.7亿元,已终止建设 [11]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投资31.74亿元,进度99% [11] - 盛新锂能印尼项目投资39.86亿元,进度98.5% [11][12] - 当升科技欧洲基地投资43.78亿元,进度1% [12] - 容百科技韩国项目总投资46.46亿元 [12]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全球新能源话语权争夺将导致更多贸易规则和壁垒 [12] - 海外项目可能面临"延期"或"终止"风险 [12] - 企业需平衡全球化扩张与财务健康 [12]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财务脆弱的公司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12]
动储产业全球化遭遇历史性大退潮|独家
24潮· 2025-04-24 06:41
动储产业全球化退潮现象 - LG集团撤回在印度尼西亚77亿美元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投资计划 该项目原计划构建从原材料采购到电池生产的端到端价值链[1] - 国轩高科在美国密歇根州23.6亿美元电池生产设施因法律纠纷停工 原计划2026年1月投产[1]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电池工厂建设 包括24GWh模组工厂和16GWh电芯工厂 总投资20亿欧元[2]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 因电动车市场变化导致项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3]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推迟锂电循环回收合资工厂建设 预计投资不低于10亿元[3] - SK on、ECOPRO Materials与格林美62亿元前驱体工厂计划告吹 因产业需求减弱和政策不确定性[4] 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布局现状 - 10家动力电池巨头计划/建设近50个海外工厂 总投资预算超5500亿元[4] - 宁德时代海外布局包括德国14GWh工厂(18亿欧元)、匈牙利100GWh工厂(73.4亿欧元)、美国35亿美元工厂等[6] - 远景动力海外基地遍布美国、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地 最大为匈牙利100GWh产能[7] - 国轩高科海外项目包括美国23.64亿美元正负极材料、泰国工厂及阿根廷碳酸锂生产线[7] - 蜂巢能源德国24GWh模组工厂(20亿欧元)和16GWh电芯工厂已暂停建设[8] - 亿纬锂能匈牙利99.71亿元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 泰国6GWh项目与Energy Absolute合资[8][9] 动储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海外投资 - 9家动储产业链中上游上市公司海外在建工程总投资预算达696.32亿元[10] - 赣锋锂业海外项目包括PPG采矿项目(84.93亿元)、Mariana项目(80亿元)等 合计226.1亿元[13] - 中伟股份印尼多个镍项目总投资143.51亿元 包括年产6万金吨高冰镍项目(42.28亿元)[13] - 贝特瑞海外项目包括印尼1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39.69亿元)和地中海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13][14] - 天齐锂业海外项目包括格林布什锂精矿三期(41.27亿元)和奎纳纳氢氧化锂工厂(16.7亿元已终止)[14]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31.74亿元)和美国工厂(19.69亿元)合计51.43亿元[1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全球产业与政策不确定性强烈冲击动储产业全球化布局[15] - 更多国家将构建贸易规则和壁垒 全球化竞争将愈演愈烈[15] - 预计更多海外项目将被迫延期或终止 对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15] - 企业需谨慎控制投资规模与节奏 应对资本及政策变化[15] - 行业进入深水区 财务健康成为企业生存关键因素[15]
专家访谈汇总:医美新材料从“灰色地带”走进阳光
国内第三款"少女针"获批 - 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科技获批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成为国内第三款获批的"少女针"产品[1] - 羟基磷灰石材料从灰色地带迈向合规发展,今年已有两款相关产品获批[1] - PDRN复合溶液和丝素蛋白凝胶进入临床阶段,预计将成为医美市场新兴竞争者[1] - 医美材料品类多元化发展,从传统玻尿酸、肉毒素扩展到PLA、PCL、羟基磷灰石、琼脂糖等[1] - 消费者需求转向"自然"和"长效",羟基磷灰石可维持1-2年,优于玻尿酸的短期效果[1] - 中游机构应注重技术品牌化和场景化品牌输出,提升消费者信任和认知[1] 固态电池量产"提前" - 上汽集团计划2025年底在MG4车型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落地[2] - 智己L6将搭载"超快充固态电池1.0",能量密度超400Wh/kg,续航突破1000公里[2] - 赣锋锂业已实现固态电池全链条布局,包括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2] - 赣锋锂业推进高能比锂电池技术,400Wh/kg电芯突破800次循环寿命[3] - 中创新航计划2024年8月推出"无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容量超50Ah[3] - 亿纬锂能计划2026年推出全固态电池用于混合动力,2028年推出400Wh/kg全固态电池[3] - 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分别计划2027年和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价格控制在0.5元/Wh以下[3]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研发20Ah全固态电池样品,2027年完成60Ah电芯装车验证[3] - 欧阳明高院士预计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在2025-2027年间实现[3] "谷子经济"火爆 - "谷子经济"指由版权作品衍生的周边商品,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1689亿元,2029年将突破3089亿元[4] - 行业需在文化表达和商业利益间找到平衡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4] if椰子水要被中国人"喝"上市了 - IFBH是中国椰子水市场领先品牌,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连续五年位居榜首[5] - 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达92.4%,从2023年7990万美元增长至1.46亿美元[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3030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5790万美元,毛利率从34.7%提升至36.7%[5] - 经调整年度溢利由2023年1700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3450万美元[5] 银行应对提前还贷和存款利率下降的挑战 - 部分银行将每年提前还款次数从5次减至2次,单次还款金额限制最高20万元[6] - 2024年3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0%,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6] - 净息差下降直接影响银行盈利能力,低净息差压缩银行盈利空间[6]
每日速递|中创新航独家供应小鹏汇天下一代机型动力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14 18:47
电池 - 比亚迪公布锌离子电池专利 该专利涉及锌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金属氟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等材料 可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和利用率 [1] - 宁德时代推出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 能量密度达430Wh/L 引入仿生SEI膜技术 全寿命周期可吞吐电量较上一代提升48% [2][3] - 中创新航与小鹏汇天深化战略合作 将继续为后者下一代机型独家提供动力电池 [4] - 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等四大方向展开合作 [5] 材料 - 中材锂膜拟在匈牙利投建湿法涂覆隔膜基地 投资1.14亿欧元 年产能6.4亿平方米 [7][8] - 赣锋锂业与LAR签署合作开发盐湖意向书 共同开发阿根廷PPGS锂盐湖项目 远期规划年产能15万吨LCE [9][10]
Lithium Argentina and Ganfeng Advance Plan to Jointly Develop the Pozuelos-Pastos Grandes Basins
Globenewswire· 2025-04-11 19:04
合作框架与项目规划 - Lithium Argentina与赣锋锂业签署意向书 共同开发阿根廷Pozuelos-Pastos Grandes盆地项目 包括赣锋全资拥有的Pozuelos-Pastos Grandes项目 合资的Pastos Grandes项目(公司持股85%)及Sal de la Puna项目(公司持股65%) [1] - 合作框架计划整合PPG区域资源 采用分阶段开发策略 结合太阳能蒸发与直接锂提取技术(DLE) 目标年产能达15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并考虑生产氯化锂以增强电池市场灵活性 [2] - 区域开发计划预计产生显著协同效应 形成比单独开发更大规模 更低成本的运营模式 [2] 技术应用与产能建设 - 正在为Cauchari-Olaroz锂矿建造5000吨/年的DLE示范工厂 预计今年完工 该技术可提升效率 降低生产和资本成本 同时减少用水量和试剂需求以降低环境足迹 [3] - Cauchari-Olaroz锂矿由双方联合管理 过去一年已完成产能爬坡 为PPG项目提供经验基础 [2] 战略定位与市场布局 - 公司强调阿根廷作为锂行业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通过创新处理技术和全球合作伙伴网络满足未来电池市场需求 [2] - 双方正探索PPG项目融资方案 包括与潜在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协商承购协议和少数股权合作 [4] 项目进展条件 - 新合资企业成立需满足多项条件 包括最终协议谈判 区域开发计划完成 监管批准及惯例交割条件达成 [5] 公司背景 - Lithium Argentina与赣锋锂业合作运营阿根廷Cauchari-Olaroz锂盐湖项目 并在该地区推进其他锂资源开发 公司股票在TSX和NYSE上市 [6]
高成本锂矿价格松动,锂价反弹支点难寻
高工锂电· 2025-04-03 19:55
碳酸锂价格走势 - 2025年复工后碳酸锂价格持续弱运行 4月2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 41万元/吨 [1] - 春节复工后价格从2月初7 765万元/吨震荡下滑至3月底7 4万元/吨 波动幅度较2024年显著收窄 [1]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3月底周跌幅扩大至3% 创72420元/吨新低 [3] 供需格局 - 现货交易供需均走强但供大于需格局延续 材料企业以刚需补库为主 [3] - 碳酸锂持续累库 下游排产增幅慢于上游产出 [6] - 需求端压制成本情绪严重 买卖双方博弈致成交价格重心下移 [7] 供给端变化 - 2025年1-2月中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大增47 5%至3 25万吨 主要来自智利与阿根廷 [4] - 澳洲锂辉石精矿3月底CIF中间价跌至835美元/吨成本区间 [5] - 全球30%~40%产能处于现金亏损状态 成本高于6 5万元/吨的澳矿/云母矿项目面临减停产 [5] 行业成本结构 - 澳洲锂矿企业普遍亏损 Greenbushes外小矿山基本停产 大矿山减产规模加大 [5] - 高成本锂精矿出清信号明确 锂价成本支撑进一步减弱 [5] - 国内锂盐企业普遍亏损 行业加速释放低成本产能 [8] 企业战略调整 - 赣锋锂业判断锂价已处底部区域 重点开发成本控制在5万元以内的优质项目 [9] - 阿根廷Mariana项目2万吨氯化锂生产线2025年2月投产 下半年起稳定供应提升自给率 [9] - 公司通过降低采购成本与节能降耗措施摊薄生产成本 [9]
超15家锂电企业“卡位”机器人赛道
起点锂电· 2025-04-01 18:43
机器人电池行业动态 - 赣锋锂业旗下新余赣锋电子推出智能全地形机器人电池解决方案,具备7C放电能力、15公里续航和3小时以上持续放电,采用轻量化结构+提拉式设计,配备三维安全防护体系和IP67防水,适温范围-20℃至55℃,产能达一天600套[2] - 宁德时代通过投资平台注资人形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和"维他动力",在上海成立研发团队专注机器人技术,计划推出工业机器人整机,并与富临精工合作探索智能机器人增量零部件[5] - 亿纬锂能接洽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并完成样品交付,子公司更名为"惠州金源智能机器人"新增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业务[6] 锂电池企业机器人布局 - 孚能科技认为固态电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主流路线,已与头部企业对接需求并定制开发,预计2025年送样[7][8] - 远东电池新研发21700-6000mAh圆柱电池组搭载工业四足机器人,能量效率提升27%,循环寿命达1000次[9] - LG新能源成为美国贝尔机器人独家圆柱电池供应商,明年开始供货[10] - 欣旺达通过投资合伙企业进军机器人领域,电池已应用于扫地机器人[11][12] 技术路线与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特斯拉计划试生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23] - 机器人电池需满足2-3C放电倍率、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当前产品续航仅2-3小时难以满足工业需求[23] - 固态电池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首选技术路线,分布式电池设计可提升灵活性[24] -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目标2027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4] - 预计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元年,老龄化将催生更多应用场景,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24] 其他企业布局 - 国轩高科拓展机器人场景应用G刻、半固态电池技术,与博世合作开发专用BMS[13] - 南孚电池与高能时代合资建设300M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对接人形机器人需求[14] - 蔚蓝锂芯为宇树科技主要电池供应商,份额达60%,正在研发专用机器人锂电池[15] - 珠海冠宇电池应用于扫地和服务机器人,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16] - 当升科技与中伟股份合作布局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电池材料[16]
赣锋锂业(0177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8,726,17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2,812,017千元人民币下降42.92%[3] - 2024年毛利为2,127,12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543,082千元人民币下降53.18%[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295,700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为溢利5,294,455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年内亏损2,624,7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4,610,985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人民币1.03元,2023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2.47元[3]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448,93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36,765千元人民币下降16.36%[4]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2,175,8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5,147,750千元人民币[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8,829,42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3,513,503千元人民币增长24.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2,002,87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184,398千元人民币下降21.93%[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8115855千元,2023年为5169269千元[6]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6567889千元,2023年为4828457千元[6] - 2024年应付债券为1103548千元,2023年为0千元[6]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为32385千元,2023年为0千元[6]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1237212千元,2023年为25189644千元[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1669917千元,2023年为20271297千元[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1574483千元,2023年为19110742千元[6] - 2024年负债总额为53244400千元,2023年为39382039千元[6] - 2024年权益总额为47587897千元,2023年为52315862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9667041千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87.26亿元,较2023年的328.12亿元下降42.93%[32][34][3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2.96亿元,而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52.94亿元[32][34]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为174.70亿元,较2023年的111.91亿元增长56.11%[33][35] - 2024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益为144.86亿元,较2023年的218.32亿元下降33.64%[3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总资产为715.66亿元,较2023年的557.24亿元增长28.43%[37] - 2024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8,725,583千元,2023年为32,811,805千元,同比下降42.93%[39] - 2024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总额为592千元,2023年为212千元,同比增长179.25%[39] - 2024年收益总额为18,726,175千元,2023年为32,812,017千元,同比下降42.93%[39] - 2024年销售工业产品收益为18,588,805千元,加工服务为108,259千元,工商业储能服务为28,519千元[40] - 2024年中国内地客户合约收益为14,485,338千元,占比77.35%[40] - 2024年在某个时点确认收益为18,697,064千元,在某个时段内确认收益为28,519千元[40] - 2024年外部客户合约收益为18,725,583千元,板块间销售为2,075,983千元[42] - 2024年销售工业产品于报告期初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益为235,723千元,2023年为446,070千元[44]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901,606千元,2023年为2,250,906千元,同比下降60.09%[4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909,934千元,2023年为3,059,567千元,同比下降70.26%[47] - 2024年销售已售存货成本为16,517,461千元,2023年为28,115,914千元[49] - 2024年研发成本本年度支出为910,700千元,2023年为1,250,990千元[49] - 2024年雇员薪金为1,472,501千元,2023年为1,252,915千元[49]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之公允价值亏损为1,482,414千元,2023年收益为576,005千元[49] - 2024年其他开支总计2,296,891千元,2023年为2,006,111千元[50] - 2024年融资成本开支总额为1,169,382千元,2023年为846,906千元[52] - 2024年资本化利息为78,634千元,2023年为62,594千元[52] - 2024年即期企业所得税为31,790千元,2023年为501,634千元[54] - 2024年递延所得税为297,271千元,2023年为181,836千元[54] - 2024年所得税总计329,061千元,2023年为683,470千元[5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2.957亿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52.94455亿元;按适用税率15%计算,2024年税项为亏损3.44355亿元,2023年为7.94168亿元[56] - 2024年按实际税率计算的税务开支为3.29061亿元,2023年为6.8347亿元[56] - 2024年境外子公司汇率及通胀调整影响为6.50898亿元,主要与阿根廷子公司恶性通货膨胀及比索贬值有关,2023年为5.92641亿元[56] - 2024年拟议末期股息为每股0.15元,对应金额3.02575亿元;2023年为每股0.80元,对应金额16.13734亿元[59]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2024年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4768649亿股,2023年为20.13574745亿股[60]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0.68512亿元,2023年应占盈利49.82547亿元[61]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来自持续经营的亏损为20.68512亿元,2023年为盈利49.82547亿元[61] - 贸易应收款项2024年为4,069,927千元,2023年为4,922,942千元,减值后2024年总计3,866,380千元,2023年总计4,774,082千元[6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2024年初为148,860千元,年末为203,547千元;2023年初为99,435千元,年末为148,860千元[64]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即期为0.28%,一年內为14.31%,一至两年为38.21%,两年以上为97.29%,个别评估为89.97%[6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即期为0.18%,一年內为4.35%,一至两年为22.90%,两年以上为100.00%,个别评估为81.13%[6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权投资中应收票据2024年为859,742千元,2023年为1,765,677千元[6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账面价值为112,633,000元的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权投资抵押,2023年为290,262,000元[67] - 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为4,685,064千元,2023年为2,484,351千元;应付票据2024年为3,430,791千元,2023年为2,684,918千元;总计2024年为8,115,855千元,2023年为5,169,269千元[68] - 公司2024年集团收入为187.26亿元,较2023年的328.12亿元减少42.9%[134] - 公司2024年集团毛利为21.27亿元,较2023年的45.43亿元减少53.2%[134] - 公司2024年归属母公司拥有人的年内溢利为 - 20.69亿元,较2023年的49.83亿元减少141.5%[134] - 公司2024年集团总资产为1008.32亿元,较2023年的916.98亿元增加10.0%[134] - 公司2024年净资产为475.88亿元,较2023年的523.16亿元减少9.0%[134]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为187.26亿元,较2023年的328.12亿元减少140.86亿元[168][169] - 集团毛利为21.27亿元,较2023年的45.43亿元减少24.16亿元[168] - 集团基本每股亏损为1.03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0.69亿元,较2023年减少70.51亿元,跌幅141.5%[168] - 销售净利率从2023年的14.1%降至 - 14.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5.9%降至 - 2.0%[168] - 2024年锂化合物及金属锂收入118.97亿元,占比63.5%;锂电池收入58.36亿元,占比31.2%[171] - 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144.86亿元,占比77.4%;海外收入42.40亿元,占比22.6%[171] - 2024年锂化合物及金属锂营业成本106.88亿元,占比64.4%;锂电池营业成本51.67亿元,占比31.1%[172] - 按性质划分,2024年耗用及出售的原材料成本131.56亿元,占比79.3%[172]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率为11.4%,较2023年的13.8%下跌2.4%[173] - 2024年锂化合物及金属锂毛利12.09亿元,毛利率10.2%;锂电池毛利6.69亿元,毛利率11.5%[17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属锂及锂化合物板块收益为131.18亿元,板块业绩亏损13.51亿元[32] - 2024年锂电池板块收益为59.47亿元,板块业绩亏损1.37亿元[32] - 2024年锂矿资源及其他板块收益为17.37亿元,板块业绩亏损0.43亿元[32] - 2024年来自锂金属及其化合物板块向某一单个客户的收入约为22.63亿元,较2023年的59.43亿元下降61.92%[38]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集团重新评估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负债条款,首次应用修订后负债分类不变,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6] - 集团无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修订对财务资料无影响[16] - 集团无特定售后租回交易,相关修订未对财务状况或业绩产生影响[17] - 集团拟于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应用[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引入损益表呈列新规定,对多准则作出修订,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0][22]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允许合资格实体选择应用经削减披露规定,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不符资格,部分附属公司正考虑应用[2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等多项准则修订,生效时间分别为2025年、2026年、2027年或未确定[21]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可追溯应用,允许提早应用[24][2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
楚能获大单;亿纬/孚能获定点;100GWh订单落地;宁德/赣锋/派能等电池项目传新进展;国轩3亿成立新公司;10C闪充电池亮相
起点锂电· 2025-03-23 13:41
锂电池产能扩张 - 宁德时代与山东东营签约共建零碳产业园,一期建设40GWh锂电池绿色智造项目,并计划适时开展二期[2]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开工,总投资180亿元,计划2026年10月底建成投用[3] - 赣锋锂电10GWh新型电池项目获批,总投资40.8亿元,将建设新型锂电池研究院及年产10GWh新型储能锂电池产线[12][13] - 中嶒能源连云港年产9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开工,总投资45.3亿元,分三期建设[14] - 派能科技首个海外工厂在意大利投产,主要制造储能产品并为欧洲市场提供储能方案[15] 电池技术创新 - 比亚迪发布闪充电池,充电电流达1000A,充电倍率10C,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8] - 宁德时代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有望更低[10] - 比克电池发布全极耳18650 D系列产品,形成涵盖18系、21系、46系的全极耳全矩阵产品体系[11] - 三星SDI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能量密度达900Wh/L,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17] - 容百集团追加投资12亿元在湖北仙桃建设年产6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固态电池电解质中试线项目[26] 产业链布局 - 国轩高科在亳州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等[9] - 尚太科技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建,2026年投产[19] - 内蒙古镕锂高端石墨材料项目预计6月点火试投产,总投资165亿元,分三期建设[23] - 同享科技全资子公司新能源隔膜项目厂房竣工验收,年产新能源隔膜500万平方米[24] - 贝特瑞现有负极材料产能57.5万吨/年,启动印尼二期8万吨及摩洛哥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27] 储能市场拓展 - 楚能新能源与特隆美储能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将供应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电芯产品[6] - 亿纬锂能拟募资50亿元用于实施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和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5] - SK On与日产汽车签署99.4GWh电池供应合同,为期6年,将供应高性能高镍软包电池[16] - 华友钴业与卫蓝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固态电池领域开展合作并共享行业资源[28] - 信宇人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已授权3项发明专利并有新专利在申请中[30] 新能源汽车发展 - 比亚迪考虑在德国设立欧洲第三家装配厂,以在欧洲销售更多低成本汽车[39] -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40] - 蔚来获宁德时代25亿元战略投资,双方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41] - 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0万辆,2024年营收3659.06亿元,创历史新高[43] - 小鹏汽车2024年总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汽车销售收入358.3亿元,同比增长27.9%[44] 电池回收利用 - 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年处理5万吨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落地安徽,总投资8.6亿元[33] - 吉利集团锂电回收项目推进中,将形成年处理4000吨废旧锂电池物理再生能力[34] - 睿派新能源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首批设备已进场,总投资20亿元[35] - 浙江重申环保科技年综合利用5万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浙江,总投资3.5亿元[37]
赣锋锂业:锂价大概率已处于相对底部区域
起点锂电· 2025-03-18 17:55
赣锋锂业对锂价的判断 - 公司认为目前锂价处于相对底部区域的概率较大 主要基于成本端支撑较强 行业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近期需求有显著改善 [2] - 未来锂价上涨取决于供给侧是否有明显出清 以及需求持续超预期的可能性 [2]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业务 - 公司专注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体系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研发 氧化物体系混合固液电池已初步形成商业化产品 硫化物体系固态电池仍在开发阶段 [2] - 将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 机器人 高端乘用车等领域的应用 [2] 赣锋锂业锂资源储备 - 公司拥有锂资源权益总资源量接近4000万-5000万吨LCE 可基本满足未来几年开发利用需求 [2] - 将优先开发成本低的优质锂矿 未来考虑与现有矿山有协同的项目 或开发成本相近 收益率高 回报快的项目 [2] 行业动态 - 比克电池发布全极耳30D新品 [4] - 宁德时代40GWh项目落地东营 [4] - 20GWh锂电池项目落地江苏盐城 [4] - 云南将新增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4] 行业活动 - 2025年3月28日将在深圳举办钠电行业50强排行榜发布会 主题为"技术成套服 市场爆发元年"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