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02899)

搜索文档
中证香港300资源指数报2664.3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兖矿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7-10 16:2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资源指数(H30326)报2664 33点[1] - 近一个月上涨2 39% 近三个月上涨22 23% 年至今上涨9 29%[1] 指数构成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1] - 样本选自中证香港300指数的银行 运输 资源 基建 物流和休闲等行业主题上市公司[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8 09% 中国海洋石油(29 27%) 中国石油股份(13 19%) 紫金矿业(10 84%) 中国神华(9 3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 08%)[1] - 其他权重股包括中国宏桥(4 51%) 中煤能源(3 47%) 招金矿业(3 08%) 洛阳钼业(2 86%) 兖矿能源(2 39%)[1] 行业分布 - 石油与天然气占比51 92% 贵金属15 97% 煤炭15 72% 工业金属14 86%[2] - 稀有金属占比0 91% 其他有色金属及合金占比0 62%[2] 市场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00%[1]
工业金属中,为何铜价长期趋势更好?
长江证券· 2025-07-10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往几年铜价持续走强领涨工业金属,2024 年 5 月伦铜上破 11000 美元/吨创 2006 年以来新高,2000 年至 2025 年 7 月 3 日工业金属铜铝铅锌价格分别累计上涨 431%、58%、319%、124%,通过多金属对比探究影响长周期铜价走势的底层逻辑 [2][4][16] - 对大宗品价格而言,理想模式是需求有增长同时供给受约束,需求侧决定行业天花板高度,供给侧影响行业盈利厚度,长期应优先选择需求稳定增长且成本曲线陡峭的品种 [5] - 铜是典型的需求有增长且供给有约束的品种,需求端铜需求上行趋势最稳,供给端铜供给对需求响应最弱,价格易涨难跌 [6][21][29] - 长期铜价长周期趋势向上,短期虽面临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但综合考虑全球制造业周期底部位置、产业端供给支撑和权益端较低估值,建议配置具备资源优势且有较强量增预期的资源铜企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为何工业金属中,铜价长期趋势更好 - 过往几年铜价持续走强领涨工业金属,2024 年 5 月伦铜上破 11000 美元/吨创 2006 年以来新高,2000 - 2025 年 7 月 3 日工业金属铜铝铅锌价格分别累计上涨 431%、58%、319%、124%,将通过多金属对比探究长周期价格走势底层逻辑 [2][4][16] 铜:需求有增长,供给受约束 - 需求端,铜是最主流导电材料,超过 70%的铜充当电的载体材料,在替代品出现前,全球用电总量增加会使全球用铜总量伴随增长,1980 年至今全球耗铜量年均增速与全球用电量增速、全球 GDP 增速基本吻合,耗铜量 CAGR2.5%,用电量 CAGR3.24%,GDP CAGR3.05% [21] - 供给端,全球铜资源储量相对少,仅约为铁矿石和铝土矿的几十分之一,有限资源储量散落在 1375 座铜矿山,矿山分布离散,成本曲线陡峭,边际供给获取需更高价格激励;单体铜矿小、新发现绿地铜矿少、矿山可研 + 建设周期超 5 年,供给难以及时响应需求变动,铜价易涨难跌 [29] 长期维度:金属价格 - 供需分析框架 - 需求端核心三维度为体量、增速、结构,体量表征行业天花板高度,增速表征行业成长性,结构表征需求稳定性,结构越分散需求越稳定 [5] - 供给端核心三维度为储量、品位、矿山离散度,储量和品位影响金属品种价格中枢,储量越少品位越低价格中枢越高;矿山离散度通过成本曲线影响价格上行斜率,资源离散度越高,成本曲线越陡峭,获取边际增量供给需更高价格激励,供给对需求响应越弱势,越易涨价 [5] 投资:买入具备资源优势的低估值量增铜企 - 长期铜价长周期趋势向上,短期虽面临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但综合考虑全球制造业周期底部位置、产业端供给支撑、权益端较低估值,结合美联储表态偏鸽派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建议配置具备资源优势且有较强量增预期的资源铜企,如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藏格矿业等 [47]
“二季报”出炉!北向资金加仓548亿元,这些股净买入居前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9:46
北向资金总体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3572只A股,持股数量合计1235.11亿股,持股市值合计2.28万亿元 [1] - 与一季度末相比,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约500亿元 [1] 行业持仓变动 - 持股数量增幅超过10%的行业包括商贸零售、建筑装饰、通信、国防军工、综合、非银金融及钢铁 [1] - 持股数量下降超过10%的行业包括家用电器、电子、纺织服饰 [1] 个股持仓情况 - 北向资金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长江电力、比亚迪、中国平安、紫金矿业、汇川技术、迈瑞医疗 [1] - 宁德时代持仓市值最高,达1531亿元,贵州茅台持仓市值1027亿元,美的集团持仓市值742亿元 [1] 北向资金增减持情况 - 二季度北向资金净买入547.74亿元A股,连续第二个季度增持 [2] - 净买入金额前三的股票为宁德时代(125.81亿元)、恒瑞医药(73.57亿元)、东鹏饮料(40.37亿元) [2] - 净卖出金额前三的股票为贵州茅台(103.18亿元)、美的集团(81.27亿元)、五粮液(42.67亿元) [2]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85.36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7:56
市场表现 - 沪指下跌0.13%,深成指下跌0.06%,创业板指上涨0.16%,沪深300指数下跌0.18%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1856只(占比34.33%),下跌3327只 [1]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5.36亿元,其中创业板净流出130.82亿元,科创板净流出30.36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76.98亿元 [1] 行业涨跌幅 - 申万一级行业中17个上涨,传媒(+1.35%)、农林牧渔(+0.65%)涨幅居前 [1] - 有色金属(-2.26%)、基础化工(-0.85%)跌幅居前 [1] 行业资金流向 - 仅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传媒(+10.55亿元)、商贸零售(+8.64亿元)、建筑装饰(+4033.97万元) [1] - 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77.89亿元),其次为有色金属(-54.12亿元)、电力设备(-45.76亿元) [1] - 非银金融(-31.18亿元)、基础化工(-36.41亿元)净流出较多 [1] 个股资金动向 - 1686只个股资金净流入,524只净流入超1000万元,57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跨境通净流入8.96亿元(涨幅10.10%),中文在线(+4.46亿元)、康美药业(+4.33亿元)紧随其后 [2] - 109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中油资本(-7.21亿元)、东方财富(-7.06亿元)、紫金矿业(-6.25亿元)居前 [2]
港股收盘(07.09) | 恒指收跌1.06% 科网、有色股走软 巨星传奇(06683)放量飙涨94%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6:5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1.06%或255.75点至23892.32点,成交额2338.78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1.28%至8597.2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76%至5231.99点 [1]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港股绝对估值处于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国元香港预计政策预期将支撑港股估值韧性 [1] 蓝筹股动态 - 恒基地产领跌蓝筹,跌幅8.64%至25.9港元,拖累恒指5.63点;公司拟发行8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0.5%,初始换股价36港元较现价溢价26.98% [2] - 中国生物制药涨10.06%贡献恒指8.74点;阿里巴巴-W跌3.83%拖累恒指67.72点;紫金矿业跌3.38%拖累恒指6.29点 [2] 热门板块分析 - 创新药概念逆市上涨:恒瑞医药涨15.61%,博安生物涨10.73%,中生制药涨10.06% [3] - 博彩股持续走强:永利澳门涨6.33%,澳博控股涨4.81%,摩通预计7月博彩收入同比增速达双位数 [4][5] - 铜业股受关税威胁下跌:洛阳钼业跌4.74%,五矿资源跌4.39%;特朗普拟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致纽约铜期货单日涨17% [5][6] - 黄金股全线走低:赤峰黄金跌3.58%,现货黄金跌破3300美元/盎司;铜冠金源预计金价下半年波动区间3000-3500美元 [6][7] 个股异动 - 巨星传奇飙涨94.38%,因周杰伦入驻抖音带动关注 [8] - 香港中旅涨19.88%,受香港数字资产政策宣言2.0推动 [9] - 丘钛科技涨15.26%,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4.1% [10] - 粉笔涨13.31%,AI刷题系统班上半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 [11] - 宁德时代涨7.18%创新高,与吉利汽车签署电动化战略合作协议 [12] IPO市场 - 5家公司同日上市:蓝思科技涨9.13%,极智嘉-W涨5.36%,FORTIOR涨16.02% [12][13]
北向资金25Q2持仓分析:从核心资产到老经济、从老赛道到新赛道
天风证券· 2025-07-09 14:15
核心观点 - 北向在25Q2主动加仓特点是老经济+新赛道,主要加仓老经济方向有有色、交运、公用事业、非银、建筑装饰,主要加仓赛道类方向有医药生物(创新药)、通信(海外算力),减仓方向主要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其Q2行为可用“从核心资产到老经济”“从老赛道到新赛道”形容 [1][8] 北向持仓行业分析 行业大类 - 截至25Q2,北向持A股共计22769亿元,较25Q1环比增加1.14%,下游可选消费减少299.00亿元,下游必选消费减少184.67亿元,中游制造增加31.91亿元,上游原材料增加33.17亿元,支持服务增加170.54亿元,金融房建增加505.45亿元 [11] 上游原料 - 多数行业持仓市值下滑,仅有色金属增持,建筑材料减少34.14亿元,基础化工减少17.96亿元,石油石化减少14.76亿元,钢铁减少10.33亿元,煤炭减少2.21亿元,有色金属增加112.57亿元 [14] 中游制造 - 增持大多数中游制造板块,机械设备减少111.29亿元,电子减少5.57亿元;电力设备增加8.89亿元,国防军工增加34.71亿元,通信增加105.17亿元 [15] 下游消费 - 多数行业持仓市值下滑,仅传媒、农林牧渔和医药生物增持,食品饮料减少282.57亿元,家用电器减少224.77亿元,汽车减少54.72亿元,纺织服饰减少12.16亿元,社会服务减少10.55亿元,轻工制造减少9.67亿元,美容护理减少6.57亿元;传媒增加7.28亿元,农林牧渔增加17.48亿元,医药生物增加92.59亿元 [18][20] 金融房建 - 全部增持,房地产增加8.47亿元,建筑装饰增加63.42亿元,非银金融增加152.80亿元,银行增加280.76亿元 [24] 支持服务 - 仅计算机、环保减持,计算机减少44.71亿元,环保减少3.31亿元,综合增加1.21亿元,商贸零售增加56.88亿元,公用事业增加74.13亿元,交通运输增加86.34亿元 [26] 北向持有市值占行业流通市值分化 行业大类 - 下游可选消费减少0.35pct,下游必选消费减少0.18pct,中游制造减少0.09pct,上游原材料减少0.02pct,金融房建增加0.03pct,支持服务增加0.1pct [29] 上游原料 - 有色金属持有比例增加,其余减少,建筑材料减少0.44pct,基础化工减少0.11pct,石油石化减少0.07pct,钢铁减少0.03pct,煤炭减少0.02pct,有色金属增加0.22pct [32] 中游制造 - 通信增加比例较高,机械设备减少0.26pct,电子减少0.06pct,电力设备减少0.03pct,国防军工减少0.01pct,通信增加0.3pct [33] 下游消费 - 多数行业减持,仅医药生物、农林牧渔增持,家用电器减少0.86pct,美容护理减少0.37pct,食品饮料减少0.31pct,纺织服饰减少0.24pct,社会服务减少0.21pct,轻工制造减少0.2pct,汽车减少0.11pct,传媒减少0.07pct,医药生物增加0.01pct,农林牧渔增加0.04pct [35] 金融房建 - 仅银行减持,银行减少0.07pct,房地产增加0.09pct,非银金融增加0.09pct,建筑装饰增加0.31pct [38] 支持服务 - 仅计算机、环保减持,计算机减少0.11pct,环保减少0.06pct,综合增加0.05pct,公用事业增加0.16pct,交通运输增加0.24pct,商贸零售增加0.49pct [40] 最新一期静态北向持有个股及行业汇总 个股 - 减持方面,京东方A减少38.39%,立讯精密减少38.29%,五粮液减少30.22%,海尔智家减少29.19%,贵州茅台减少19.18%,美的集团减少15.41%,山西汾酒减少15.28%,汇川技术减少14.29%,比亚迪减少10.82%;增持方面,顺丰控股增加20.12%,中微公司增加20.14%,中国银行增加23.03%,紫金矿业增加27.09%,平安银行增加35.42%,澜起科技增加35.94%,京沪高铁增加37.87%,中国建筑增加37.95%,江苏银行增加38.4%,恒瑞医药增加45.66%,东鹏饮料增加82.76% [44] 行业 - 电力设备、银行、电子、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五个行业持有市值最高,分别达到2790亿元、2548亿元、2301亿元、1910亿元、1598亿元 [2][46]
紫金矿业20250708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洋经济、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海洋电子信息 [2][5][12][13] - **公司**:紫金矿业、宝泰股份、宝色股份、钢研高纳、海兰信 [1][2][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海洋经济和深海科技的重要性**: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强调提升海权竞争力,总书记多次提及;2024 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 10 万亿元,占 GDP 的 7.8%,对 GDP 拉动作用达 11.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 [2][4] - **深海科技核心领域**:包括深海材料研发(高性能钢、合金、复合材料)、深海装备制造(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船舶海工装备)和深海数字化应用 [2][6] - **各省市举措**:上海发布《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3 + 5 + X”产业体系;广东发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支持八大新兴产业集群;福建及厦门也出台相关文件,侧重海洋装备、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 [7] - **全球深海战略意义**:全球 90%水域超 1000 米,30%超 3000 米,6500 米以上深渊有 26 个,接近我国陆地面积;先进深海科技决定资源开发广度和效益,各国争夺提升竞争力和确保资源安全 [8][9] - **深海科技投资机会**:集中在特种钢材、钛合金、高分子材料(宝泰股份、宝色股份、钢研高纳),水下勘探设备(水下机器人、脐带链、探测雷达),船舶与军工设备 [2][3][10] - **海洋装备行业景气度**:受益于船舶制造和航运周期,勘探领域表现突出,处于较高景气度 [5][11] - **海上风电发展**:装机量持续增长,目前集中近海,远海和深远海建设潜力大,渗透率低;深远海发展增加海底电缆、光缆等基础设施需求 [12] - **深海科技发展方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向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海底数据中心加快建设 [13] - **海底数据中心优势**:有天然液冷环境解决散热问题,土地成本低,能满足数据存储和传输需求,提高大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相关标地如海兰信 [14] - **深渊科技与 AI 结合**:向深远海发展通信需求增加,与 AI 结合较多,景气度良好,是发展重要方向 [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恒生指数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现跌1.5%;黄金股领跌,紫金矿业(02899.HK)跌超4%;加密货币概念回调,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跌超2%。
快讯· 2025-07-09 09:51
恒生指数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现跌1.5%;黄金股领跌,紫金矿业(02899.HK)跌超4%;加密货币概念 回调,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跌超2%。 ...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股2.29万亿创新高,商贸零售获45%增持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59
北向资金整体持仓情况 -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2 29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长超2 [1] - 持股数量达到1235 1亿股 环比增长超3 [1] - 剔除已退市公司后 北向资金对存续A股公司的持股数量与市值均创下近3个季度新高 [1] 行业配置结构性调整 - 二季度末获北向资金环比加仓的行业多达20个 占申万31个行业比重超过六成 [3] - 社会服务行业已连续3个季度获北向资金加仓 [3] - 商贸零售行业获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增幅达28 69 持股市值增幅超45 达197 5亿元 该行业指数二季度涨幅超6 [3] - 国防军工行业北向资金持股数环比增加12 5 行业指数二季度涨幅超15 [3] - 石油石化 纺织服饰 电子 家用电器等4个行业持股数量环比下降超10 [3] 个股持仓变动 - 超1500只个股获北向资金加仓 [4] - 新晋纳入陆股通标的的个股中 恒鑫生活 毓恬冠佳等持股比例居前 [4] - 存续标的中 168只个股获北向资金加仓环比超1个百分点 逾50只个股加仓超2个百分点 主要集中于电子 医药生物 传媒 通信等行业 [4] - 北向资金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 美的集团 招商银行 长江电力 比亚迪 中国平安 紫金矿业 汇川技术 迈瑞医疗 [4] - 对宁德时代持仓市值超过1500亿元 对贵州茅台持仓市值超过1000亿元 [4] - 二季度北向资金对1429只股票的持股数增加 对24只股票持股数增加超1亿股 [4] - 华明装备获北向资金最新持股比例为17 45 环比加仓6个百分点以上 [4] - 荣昌生物获北向资金最新持股比例达5 77 环比加仓4 43个百分点 [4] - 华友钴业获北向资金加仓4 26个百分点 最新持股市值55 35亿元 [4]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仓市值增逾5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01:46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仓概况 - 北向资金二季度共持有3572只个股 合计持股量1235 11亿股 较一季度末增加37亿股 [1] - 持股总市值2 29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508 85亿元 上半年累计增加近800亿元 [1] - 二季度对1429只股票增持 其中24只增持超1亿股 京沪高铁获增持4 4亿股最多 [2] - 5只股票持仓市值增加超50亿元 宁德时代以127亿元增幅居首 [2] 行业配置特征 - 持仓市值前五行业:电力设备2814 63亿元 银行2541 68亿元 电子2330 23亿元 食品饮料1915 62亿元 生物医药1610 9亿元 [1] - 银行板块持股市值单季增加265 96亿元 非银金融和生物医药分别增加178 1亿元和120 65亿元 [1] - 配置呈现"哑铃型"特征 电子 机械设备 银行持仓比例达历史较高水平 [1] 重仓股结构 - 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1500亿元) 贵州茅台(>1000亿元) 美的集团 招商银行 长江电力 比亚迪 中国平安 紫金矿业 汇川技术 迈瑞医疗 [2] - 紫金矿业同时出现在增持股数超2亿股名单和持仓市值增幅前五名单 [2] - 持仓市值增长主因:增持行为及股价上涨 [2] 银行板块分析 - 银行板块获持续加仓 该趋势自2024年下半年延续至今 [1] - 基本面稳健性被分析师视为吸引资金净流入的关键因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