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06178)

搜索文档
南亚新材: 光大证券关于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pdf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15
限售股上市流通基本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为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限售期为自发行股份并上市之日起18个月[1][2] - 涉及限售股股东数量为1名 对应限售股数量为6,190,000股 占公司最新总股本比例为2.60%[2] - 上市流通日期确定为2025年8月8日[2][3] 股本变动情况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股份注销由240,941,600股变更为238,483,650股 减少2,457,950股[2] - 除股份注销事项外 限售股形成后未发生其他导致股本数量变化的情况[2] 股东承诺及履行情况 - 发行对象承诺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 包括因分配股票股利、资本公积转增等衍生的股份[3] - 限售股股东严格履行了限售承诺 不存在未履行承诺影响上市流通的情况[3] 资金占用及信息披露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3] - 本次限售股份相关信息披露被保荐机构认定为真实、准确、完整[5]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确认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相关监管规定[5] - 对南亚新材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5]
主动型债券基金25Q2持仓分析:全面增持利率品,杠杆久期均回升
光大证券· 2025-07-31 19: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以 Wind 开放式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为统计口径,分析主动型债券基金的 2025 年二季度表现与债券持仓情况,发现二季度主动型债券基金业绩上升、杠杆率和久期回升、持仓市值增加,不同类型债券和信用债的持仓有不同变化[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2 债券型基金市场总览 - 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开放式债券型基金 3862 只,较一季度末环比增加 54 只/1.4%;市场规模 10.93 万亿元,环比增加 0.86 万亿元/8.6%;基金份额 9.60 万亿份,净申购 5656.70 亿份,申购比例 6.3% [13]。 - 除可转债基金外,各类型债券型基金 25Q2 均表现为净申购,市场规模扩张,如中长期债基净申购 2076.47 亿份,申购比例 3.5%,规模环比增加 4.4%至 6.50 万亿元等[18]。 主动型债券基金季度表现 业绩表现:季度回报率环比均有所上升 - 2025 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混合一级债基和混合二级债基的单季度加权平均回报率分别为 0.66%、0.94%、1.22%和 1.68%,环比增幅分别为 51.6BP、106.8BP、102.4BP 和 102.8BP [24]。 杠杆率和久期:加杠杆、拉久期 - 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混合一级债基和混合二级债基的单季度加权平均杠杆率分别为 115.10%、126.04%、119.71%和 117.98%,较上季度末环比分别增加 3.29、4.31、6.79 和 3.66 个百分点[27]。 - 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上述基金的单季度加权平均久期分别为 1.32 年、3.26 年、4.26 年和 3.91 年,较上季度末环比分别增加 0.36 年、0.41 年、1.11 年和 1.14 年[30]。 债券持仓情况:全面增持利率品 - 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型债券基金持仓市值合计为 107992.50 亿元,较上季度环比增加 8.03%,除可转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持仓市值小幅减少外,其他债券品种持仓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国债、地方债增持幅度居前,分别为 36.14%和 28.70%[33]。 - 利率品方面,各类型主动债基均表现为全面增持各类利率品;信用品方面,除中长期纯债基金和混合二级债基减持短期融资券外,均表现为增持各类信用品[33]。 主动型债券基金重仓信用债分析 城投债:广东、广西等地增持规模居前 - 重仓区域分析: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型债券型基金重仓城投债市值为 724.06 亿元,较一季度末环比减持 17.94 亿元;浙江城投债重仓市值领先,25Q2 增持广东、广西、上海等区域,减持湖南、四川、河南等区域;平均剩余期限为 2.43 年,较 25Q1 末环比减少 0.17 年,西藏、河北等区域拉长,北京、广东等地缩短;平均估值收益率为 1.93%,较 25Q1 末下行 25.63 个 BP,各省份全面下行[39]。 - 重仓主体分析: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债基主要持仓城投主体为山东高速集团、吉林高速集团等信用评级为 AAA、AA+的高评级主体,行政级别以省级和地市级为主;义乌国资、广州知识城集团、青岛地铁等主体被增持规模居前[43]。 产业债:增持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减持房地产 - 重仓行业分析: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型债券型基金重仓产业债市值为 1211.04 亿元,较一季度末环比增持 201.35 亿元;非银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持仓规模居前,25Q2 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被增持,房地产、食品饮料等行业被减持;平均剩余期限为 2.52 年,较 25Q1 末增加 0.05 年,银行、社会服务等行业拉长,农林牧渔、通信等行业缩短;平均估值收益率为 1.88%,较 25Q1 末下行 25.74BP,各行业全面下行[45]。 - 重仓主体分析: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债基主要重仓产业主体为中央汇金、国家电网、中国国新、中国中化等 AAA 级央国企;国家电网、中国国新、中国中化等主体被增持规模居前[48]。 金融债:增持二级资本债、减持普通商金债 - 重仓品种分析: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型债券型基金重仓金融债市值为 5756.17 亿元,较一季度末环比增持 8.97 亿元;普通商金债和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占据主要规模,25Q2 主动债基大幅增持二级资本债,减持普通商金债,证券公司永续债被增持,保险公司次级债被减持;平均剩余期限为 3.75 年,较 25Q1 末增加 0.60 年,保险公司次级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拉长,证券公司永续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缩短;平均估值收益率为 1.78%,较 25Q1 末下行 21.39BP,各类型全面下行[50]。 - 重仓主体分析: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债基主要重仓金融债主体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东方资产管理、中国人寿保险和招商证券持仓规模居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被增持幅度居前[53]。
2025年二季度美国经济数据点评:“抢进口”效应减弱,难掩美国经济隐忧
光大证券· 2025-07-31 14:41
经济数据 - 2025年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3.0%,预期+2.4%,前值-0.5%[1] - 二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初值+1.4%,预期+1.5%,前值+0.5%[1] - 二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2.5%,预期+2.3%,前值+3.5%[1] 市场反应 - 2025年7月30日,道指、标普500分别下跌0.4%、0.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1%[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个bp至4.38%,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个bp至3.94%[2] 各板块表现 - 消费环比增速反弹主要来自净出口贡献,个人消费表现较弱,私人投资环比折年率降至-15.6%[1] - 净出口方面,进口环比折年率降至-30.3%,净出口对GDP拖累从一季度4.8个百分点收敛至0.6个百分点[7] 降息预期 - 市场预期最早于2025年9月降息25个BP,概率为59.8%,第二次降息时点为12月,概率为42.8%,全年累计降息2次[7]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超预期回落;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演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43]
光大证券:海风建设迎来加速 欧洲主要海风国家已明确发展政策目标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4:34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增长前景 - 2024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量2.6GW 预计2030年达11.8GW [1][2] - 环北海国家目标2030年海风装机120GW 2050年超300GW [2] - 英国目标2030年实现43-50GW海风装机 德国目标2030/2035/2045年达30/40/70GW [4] - 荷兰目标2032年实现21GW海风装机 波兰预计2025-2030年新增6GW装机 [5] 成本与融资改善 - 欧洲海风开发成本从2010年5418美元/kW降至2023年3138美元/kW [2] - 平准化度电成本从2010年0.205美元/kWh降至2023年0.067美元/kWh [2] - 欧洲央行自2024年6月起实施八次降息 融资利率持续降低 [2] 政策与制度支持 - 英国改革CfD拍卖制度 降低准入门槛/提高预算灵活性/延长合同至20年 [4] - 德国通过《海上风能法》明确装机目标后 2023-2024年拍卖容量达8.8GW和8GW [4] - 荷兰2025-2027年计划招标11GW海风项目 波兰2025年进行新一轮CfD拍卖 [5] 现有装机与项目储备 - 英国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15.9GW 规划容量达95GW [4] - 德国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9.2GW 荷兰在运容量4.7GW/在建5.5GW/已规划11.5GW [4][5] - 波兰2025年以来1.4GW海风项目达成FID 首个海风场2024年底开工 [5] 行业驱动因素 - 俄乌冲突引发天然气危机 推动欧洲可再生能源转型战略共识 [1][2] - 供应链与技术成熟度提升 开发商投资意愿增强 [1][2] - 多国通过行政手段设立政策目标 改革拍卖制度推动发展 [1][3]
中资券商股高位回落 招商证券跌超5% 中信证券跌超4%
智通财经· 2025-07-31 14:29
中资券商股表现 - 招商证券(06099)跌4.99%报16.36港元 光大证券(06178)跌4.54%报10.52港元 中信证券(06030)跌4.19%报27.45港元 中信建投证券(06066)跌3.66%报12.64港元 [1] - 香港证券指数年初至今上涨49.92% 而对应的13家A+H成分股券商A股同期涨幅均值仅4.63% [1] - 券商AH溢价率显著收窄 全市场AH溢价率下行至125%以下 券商板块AH溢价率收窄更甚 [1] 市场驱动因素 - 外资增持中国资产 机构(险资 公募)青睐投资高股息 低估值的港股 致使券商H股涨幅明显好于A股 [1] - 重视下半年券商A股的补涨逻辑 [1] 行业估值与趋势 - 7月券商指数稳步连续走高 持续刷新年内新高 逐步逼近去年四季度的反弹高点 整体格局进一步转强 [2] - 板块平均P/B由月初的1.40倍修复至月末的1.50倍以上 创年内估值新高 [2] - 券商指数已由前期相对弱势显著转强 但预计再度出现去年三季度末快速修复行情的概率偏低 [2] - 中短周期内券商指数保持稳步修复 震荡上涨的趋势值得期待 板块内有望保持良性轮动上涨格局 [2]
港股异动 | 中资券商股高位回落 招商证券(06099)跌超5% 中信证券(06030)跌超4%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4:20
券商股价格表现 - 招商证券股价下跌4.99%至16.36港元 [1] - 光大证券股价下跌4.54%至10.52港元 [1] - 中信证券股价下跌4.19%至27.45港元 [1]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价下跌3.66%至12.64港元 [1] 港股与A股市场差异 - 香港证券指数年初至今上涨49.92% [1] - 13家A+H券商A股同期涨幅均值仅4.63% [1] - 全市场AH溢价率下行至125%以下 [1] - 券商板块AH溢价率收窄幅度更为显著 [1] 资金流向与投资逻辑 - 外资增持中国资产推动券商H股表现优于A股 [1] - 险资及公募等机构青睐高股息低估值港股 [1] - 下半年券商A股存在补涨逻辑 [1] 行业估值与趋势 - 7月券商指数逐步逼近去年四季度反弹高点 [2] - 板块平均P/B由1.40倍修复至1.50倍以上 [2] - 券商指数保持稳步修复及震荡上涨趋势 [2] - 板块内预计维持良性轮动上涨格局 [2]
光大证券:纯碱、PVC下游需求待复苏 “反内卷”有望加速供给侧出清
新浪财经· 2025-07-31 11:49
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正式开工 [1] - 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1] - 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1] - 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2万亿元 [1] 电力配置方案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要方向 [1] - 同时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能源与基建领域的里程碑工程 [1] - 体现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生态与创新的系统性实践 [1] - 战略价值体现在国家能源安全维度 [1] - 战略价值体现在边疆稳定维度 [1] - 战略价值体现在全球气候治理维度 [1] 行业影响 - 市场影响将长期辐射基建行业 [1] - 市场影响将长期辐射能源行业 [1] - 市场影响将长期辐射材料行业 [1] - 建议关注基建相关化工品包括纯碱 [1] - 建议关注基建相关化工品包括PVC [1] - 建议关注基建相关化工品包括减水剂 [1] - 相关化工品有望受益于项目建设 [1]
人形机器人概念走高,长盈精密涨超10%,奥比中光续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0:45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31日盘中表现活跃 长盈精密涨超10% 奥比中光涨近9% 瑞可达和博杰股份涨约8% 震裕科技和超捷股份涨超6% [1] - 宇树科技7月25日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 售价3.99万元起 配备26个关节 整机重量约25kg 集成多模态大模型 支持开发与定制 [1]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7月23日表示 年底将推出Optimus第3版原型机 预估2026年开始量产 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指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年 万台级别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 解决数据匮乏问题 推动产业向实用化阶段发展 [1] - 机构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 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1]
光大证券:稳定币驱动人民币全球支付活跃度攀升 第三方支付公司或将持续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3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零售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39.9万亿美元 [1] - 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将增至64.5万亿美元 [1] - 2024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达6.2% [1] 支付场景结构 - B2B支付占据主导地位 贡献79%份额 [1] - 服务支付占11%份额 [1] - 电子商务支付与C2C支付各占5%份额 [1] 行业参与角色 - 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深度嵌入人民币跨境清算及多币种结算业务全链路服务生态 [1] - 稳定币将驱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全球扩展及应用场景多元化 [1] - 第三方支付公司营收增长空间可期 [1]
光大证券:美股AI算力需求火热 AI驱动的市场乐观情绪再次活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39
美股AI板块表现 - 2Q25以来美股AI板块持续强势,AI应用重点公司估值修复,相比软件行业享有更高溢价 [1] - 2025年4月9日至7月28日,AI算力重点公司市值涨幅高达102% [1] - 66家重点AI公司在25M4-25M7期间,重点AI应用公司与标普北美技术软件公司的估值差重回历史高位 [1] AI算力产业趋势 - 长尾算力需求的潜在空间远超市场预期 [1] - 高性价比的轻量级AI模型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1] - 主权AI算力市场空间广阔 [1] 软件行业基本面 - 软件行业营收超预期公司占比处于历史高位,但AI尚未带来明显超预期的收入增量 [1] - EPS超预期公司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超预期程度中位数下降,行业进入AI投资和扩张周期 [1] AI算力增长引擎 - 大模型API调用量快速增长,主要由轻量级大模型需求驱动,高性能大模型需求相对稳定 [2] - 价格下降催生大量围绕AI应用/Agent开发早期阶段的需求,如非结构化数据库、数据安全等 [2] - C端AI应用中,AI编程、AI音乐/视频生成使用量增长较快,写作、客服、图像生成工具流量下滑 [2] B端AI应用 - AI Agent是海外B端AI应用落地的理想形态,强调个性化、定制化能力 [3] - MCP、Agent2Agent等标准化协议推动Agent快速发展 [3] - 云厂商和SaaS公司将Agent作为战略重点,Agent开发平台使用量快速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