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PO(共封装光学)
icon
搜索文档
CPO热门概念股光库科技宣布年内第二起并购 拟获得安捷讯控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7:56
并购交易 - 光库科技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安捷讯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证券自2025年7月29日开市起停牌 [1] - 交易对方范围尚未最终确定 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收购股权比例及对价未明确 [1] - 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包括标的公司主要股东张关明 苏州讯诺投资合伙企业 刘晓明 杜文刚在内的全部或部分股东 [2] - 公司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相关信息 最晚将于8月12日开市起复牌 [1] 标的公司信息 - 安捷讯是光通讯产品专业供应商 主营业务为光通信领域光无源核心器件的研发 生产 销售 并提供预端接高密度光纤布线整体解决方案 [2] - 安捷讯2016年7月曾在新三板挂牌 2019年8月终止挂牌 [1] - 安捷讯成立于2009年 注册资本3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和最终实控人为张关明 [2] - 2024年12月安捷讯被认定为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 [3] 公司背景 - 光库科技是A股CPO热门概念股之一 主要产品为光纤激光器件 光通讯器件和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及器件 [1][2] - 6月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35 83% [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60%至80% 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及降本增效 [3] 并购战略 - 这是公司年内第二起并购 6月初刚宣布拟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 [1][2] - 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2]
牛股产业链丨利好不断!CPO龙头不断新高后真无后顾之忧?
新华财经· 2025-07-17 11:57
行业表现 - A股CPO概念指数自6月起区间涨幅近24%,龙头企业新易盛一个半月内股价翻倍,总市值攀升至近1800亿元 [1] - 6月以来A股CPO板块区间涨幅超过50%的个股有7只,新易盛以92.36%涨幅居首,中际旭创、长芯博创、仕佳光子分别以83.51%、77.8%、64.03%紧随其后 [2] 公司基本面 - 新易盛为光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3000多种产品,服务全球60多个国家超300个客户 [2] - 公司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2024年专利申请增量大幅攀升,发明专利占比过半 [4][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36.91亿-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一季度毛利率48.7%、净利率38.8%创行业新高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新易盛已推出单波200G的1.6T光模块产品,有望在下一代高速光模块保持领先 [7] - 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1800万-2200万只,公司作为北美云厂商重要供应商可能因关税因素提前出货 [6] - 公司在AEC(ASIC机柜连接方案)和LPO(数据中心低功耗连接)均有布局,有望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7] 市场关联性与波动因素 - 公司业务与英伟达高度关联,股价曲线匹配,当前PE(TTM)41倍低于行业平均 [8] - 短期融资买入大幅增加,杠杆资金介入或加剧股价波动 [8] - 年初因DeepSeek影响英伟达GB200出货预期,公司股价曾50天内腰斩 [9][11] - 贸易冲突及关税不确定性仍可能冲击行业,需警惕消息面利好消退后的股价回落 [11]
花旗--中国光模块市场分析
傅里叶的猫· 2025-05-18 18:53
800G光模块行业前景 - 2026年将成为800G光模块主导年份,预计销量达3700万只(同比增长85%)[3][5] - 超过90%的800G需求来自海外云服务提供商(CSP),二线供应商市场份额将提升[3][13] - 1.6T以太网交换机部署放缓,2025-26年需求预测从230万/1200万只下调至200万/500万只[5][9] - 800G光模块和Tomahawk5交换机将成为主流解决方案,替换周期持续至2027年[5][7][8] 行业驱动因素 - ASIC网络层数增加导致光模块搭载率提升[7][8] - 海外云基础设施从100G/200G/400G升级至800G,升级周期持续1-2年[7][8] - 中东国家AI基础设施需求可能成为2026年1.6T需求的催化剂[9][18] 主要公司分析 新易盛 - 2026年800G预计占其销售额的75%,毛利率达48.7%(高于同行30%平均水平)[15][16] - 硅光技术迁移有助于保持高毛利率并获取更多激光供应[16] - 有望拓展谷歌等新客户,市场份额增长预期稳固[16] 中际旭创 - 2025-2027年800G出货量预测分别为800万/1480万/1850万只,1.6T出货量分别为80万/200万/400万只[17] - 硅光迁移(2025年超50%)和研发优势有助于保持市场份额[17][18] - 自行设计硅光组件降低成本,海外竞争对手依赖外部设计商[18] 苏州太辰光 - 1.6T需求疲软可能拖累2025-26年业绩,但800G光引擎新客户可能抵消影响[20][21] - 无源光组件销售将受益于2026年800G行业出货量快速增长[20][21] 客户与供应链 - 美国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等)主要供应商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Coherent等[14] - 一线供应商供应不足将推动更多二线供应商进入供应链[13][14]
Lumentum(LITE)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4.252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0.57美元,均高于指引区间上限 [9][20] - GAAP毛利率为28.8%,GAAP运营亏损率为8.9%,GAAP每股净亏损0.64美元;非GAAP毛利率为35.2%,环比上升290个基点,同比上升650个基点;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0.8%,环比上升290个基点,同比上升1100个基点 [20] - 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4610万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7100万美元;非GAAP运营费用总计1.034亿美元,占营收的24.3%,较第二季度增加5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0万美元 [21] - 第三季度非GAAP净利润4090万美元,非GAAP摊薄后每股净利润0.57美元,完全摊薄后股份数量为7220万股 [21] - 第三季度现金及短期投资减少3000万美元至8.67亿美元,库存水平环比增加 [22] - 预计第四财季净营收在4.4亿 - 4.7亿美元之间,非GAAP运营利润率在13% - 14%之间,摊薄后每股净利润在0.7 - 0.8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基于16.5%的非GAAP年度有效税率,假设股份数量约为7270万股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云与网络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3.652亿美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6%;利润率为20%,环比增加380个基点,同比增加540个基点 [9][22][23] - 本季度EML芯片组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到2025年底该业务将较2024年6月的基线翻番以上;持续向多个客户交付200G通道速度的EML;在支持AI工作负载的下一代800G和1.6T收发器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10] - 晶圆厂扩建按计划进行,支持更高产量的EML及其他磷化铟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本季度开始提高用于硅光子收发器应用的连续波(CW)激光器的产量 [10] - 在共封装光学(CPO)领域取得领先,已交付早期生产单元,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可观收入;推出300×300端口光电路交换机(OCS),目前有多个超大规模客户正在对其进行beta样品认证,预计年底实现早期生产 [11][12] - 泰国制造园区加快光收发器生产,6月开始向第二个宣布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发货,继续向第三个宣布的客户发货,并扩大对最大云超大规模客户的产品供应和发货量;预计第四季度云收发器营收环比增长超50% [12][13] - 数据中心互连(DCI)和长途传输解决方案需求增长,窄线宽激光器和转发器发货量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泵浦激光器和线路子系统发货量环比增加 [13] 工业技术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6000万美元,环比下降5%,同比上升14%;利润率为4.3%,环比下降,同比上升 [14][23] - 工业激光营收环比下降,但降幅小于预期,3D传感营收符合季节性趋势;超快激光出货量保持接近创纪录水平,主要受一家领先工具供应商对高产量太阳能电池制造需求的推动 [15] - 采取措施优化工业技术产品组合,关闭两个研发站点,停止三个探索性产品领域的开发活动,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该业务部门的利润将增加 [15] - 预计第四财季工业技术业务营收将环比下降,受宏观经济逆风对工业激光需求的影响以及3D传感营收的季节性下降影响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受光学与电子加速融合的推动 [7] - 在收发器市场建立了发展势头,已有三家云收发器客户,预计未来还有更多订单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是加速营收增长、提高利润率并优化支出,目标是实现季度营收7.5亿美元、毛利率超过40%、运营利润率超过20% [6] - 凭借在光组件领域的优势,为几乎所有类型的网络提供产品,展示了400G通道速度激光器以及成熟的100G和200G解决方案,还展示了可提高信号完整性和功率效率的差分驱动VML [7] - 是少数拥有从长途到城域再到数据中心内部的端到端光学能力的公司之一,规模和广度使其成为差异化的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 [8] - 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关税动态和出口管制等短期挑战,公司通过全球多元化的制造布局、灵活的供应链以及与客户的积极合作来增强韧性,专注于可控因素,如定价、支出管理和执行效率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实现OFC会议上设定的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充满信心,到年底有望超过5亿美元的季度营收目标 [18] -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云与AI的强劲需求将支持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公司有能力提供差异化的光学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7][18]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包含前瞻性陈述,实际结果可能与当前预期存在重大差异,公司鼓励投资者查阅最新的SEC文件,特别是风险因素部分 [2][3] - 除非另有说明,电话会议中讨论的所有财务结果和预测均为非GAAP数据,非GAAP财务数据不能替代或优于按照GAAP编制的财务数据 [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实现年底5亿美元营收目标的情况及提前实现的可能性 - 公司仍有望在年底实现5亿美元的季度营收目标,虽按季度进行指引,但对公司现状感到满意 [30] 问题2: 数据通信芯片业务的进展,包括与初始展望的对比、平均销售价格(ASP)趋势以及CW激光器的贡献 - 公司在磷化铟晶圆厂增加了产能,EML需求仍超过供应,虽增加供应但仍供不应求;增加CW激光器是为了拓展可服务市场,设计具有差异化;目前主要关注EML,ASP方面有机会因供应限制而提高价格;CW激光器处于初期阶段,随着晶圆厂产能提升,产量将增加 [33][34][35] 问题3: 关税逆风假设的具体情况,包括中国业务和制造情况以及其他潜在假设 - 关税对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造成100个基点的逆风,主要来自组件成本增加,如子安装产品和电容器的关税;公司正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泰国的Nava工厂,目前预测已考虑本季度的生产爬坡情况,未来随着更多东莞的云模块生产转移到Nava,影响将减小 [41][42] 问题4: 公司在CPO领域的贡献和作用,以及对业务的中期和长期影响 - CPO仍需时间发展,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在此期间,模块业务将持续增长;除了激光器,公司还在考虑为CPO生态系统增加其他组件,这是一个多年的前景,短期内主要是激光组件和云模块业务增长 [46][47][48] 问题5: 收发器业务中EML与CW激光器的情况,以及内部采购与外部采购的计划 - 短期内,所有产品都使用CW激光器,采用硅光子学方法,且均为外部采购;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将内部激光器纳入产品;公司目前专注于满足EML需求,随着产能增加,会重新分配部分产能到CW激光器,先供应给第三方收发器客户,再进行内部采购 [51][54][55] 问题6: 云与网络业务利润率提高的原因,是Cloud Lite的良率提升还是EML的定价组合优势 - 各产品线都有改善,数据中心互连产品从合同制造商转移到泰国的内部制造,增加了利润率;数据通信芯片需求超过供应,产量同比和环比提高带来顺风;模块良率在Q3得到改善,Q4随着营收预计增长50%,良率提升对毛利率的贡献将增加;公司将继续关注毛利率,有望向40%的目标提升 [58][59][60] 问题7: 假设泰国出现更高关税,公司是否会考虑将生产移出泰国 - 若泰国出现关税,公司将与客户共同应对;目前大部分运往美国的货物公司并非进口记录方,相关对话相对简单;公司正在将更多生产转移到泰国,从基础设施和战略角度来看,这一举措已经实施了多个季度 [64][65][66] 问题8: 光学收发器业务50%的环比增长由哪些客户项目推动,以及全年收发器发货量的趋势和可持续性 - 主要由长期合作的客户贡献,预计该业务将继续增长,但不确定是否能保持当前的增长率,2026年将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随着更多项目开始爬坡,增长将更加广泛 [69][70] 问题9: 200G EML的爬坡时间,以及是否会迅速取代100G EML - 预计在今年年底开始爬坡,不会取代100G EML,因为800G模块和1.6T解决方案对100G EML仍有很大需求,200G EML将带来额外机会 [72] 问题10: 客户对从中国供应商转向内部采购产品的兴趣,以及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 - 客户有兴趣从中国供应商转向其他供应商,但目前美国供应商无法满足需求,客户仍会继续从中国供应商采购;公司目前市场份额较小,预计从下季度开始成为更有意义的参与者,并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增长 [77][78] 问题11: 电信业务的产品组合变化,以及对业务的影响 - 传统电信业务仍有意义,但超大规模客户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DCI业务增长强劲,泵浦激光器业务也有所增加;从毛利率角度看,DCI产品对公司有增益作用,需求增加和泰国内部产能提升是推动毛利率提升的因素 [82][83][85] 问题12: 云收发器营收50%的环比增长是否与新GPU或ASIC项目爬坡有关,是否存在客户提前采购以应对潜在关税的情况,以及如何管理供需平衡 - 公司未看到客户提前采购的情况,增长主要来自产品的正常爬坡和新客户的加入;产品爬坡与GPU和其他加速器的推出有关,但需求较为广泛 [90][91][92] 问题13: 将生产从合同制造商转移到内部解决方案是针对工业技术产品还是云与网络产品,是否需要增加大量产能 - 主要针对数据中心互连产品,相关资本支出决策在6 - 9个月前做出,本财季开始体现,预计到年底该产品的产能将提高50% [94] 问题14: 电信业务本季度的表现,以及上季度供应问题是否解决 - 电信业务表现符合预期,上季度泵浦、可调谐和CDM产品存在供应短缺问题,预计Q4和下半年供应将改善;由于需求强劲,至少未来几个季度供应仍将紧张 [97][98][99] 问题15: 指引中是否对下半年的宏观或关税因素持谨慎态度 - 公司对指引有信心,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各产品线需求呈上升趋势,供应计划也在增加,有机会应对潜在的逆风;工业激光器业务虽预计在Q4下降,但下半年有新的超快产品爬坡,需求强劲 [101][102] 问题16: 电信业务本季度是否有与上季度类似的情况,核心潜在需求如何,以及核心收发器业务在3月的增长情况 - 电信业务前景良好,窄线宽激光器和泵浦激光器业务预计将持续增长,对毛利率有增益作用;数据通信收发器业务本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后续季度将增长 [108][109][110] 问题17: 共封装光学何时能在数据中心获得发展并与收发器竞争 - 共封装光学技术复杂,仍需时间发展,今年将有首个系统发布,明年将有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系统发布;预计未来几年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但插拔式收发器仍将是主要形式 [117][118] 问题18: 收发器和共封装光学的经济差异 - 收发器位于交换机盒的前面板,信号传输距离较远,存在信号损失和复杂性;共封装光学将光学元件直接集成到交换机芯片上,降低了功耗、成本和复杂性,但也将复杂性转移到了交换机芯片上 [120][121] 问题19: 共封装光学的ASP是否会比收发器增加 - 共封装光学采用不同的定价模式,目前难以确定其ASP与收发器的比较情况,取决于竞争和效益等因素 [124][125]
英伟达引爆CPO新战场
半导体芯闻· 2025-03-24 18:20
英伟达CPO交换机发布 - 公司正式推出面向InfiniBand和以太网的两大CPO交换机产品线,分别命名为Quantum-X Photonics与Spectrum-X Photonics [1] - InfiniBand CPO将于2025年下半年首发,以太网CPO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面市 [1] - CPO将作为可选配置,公司仍会继续提供采用可插拔模块的传统交换机系统 [2] CPO技术优势 - 采用CPO技术后,1.6T端口的功耗从可插拔光模块的30W骤降至9W,降幅高达70% [2] - 公司的CPO方案采用新型微环调制器(MRM)以实现能效跃升 [2] - 博通的CPO方案通过去除DSP实现了50%的功耗降低,但基于传统MZM调制器 [2] 技术实现与供应链 - 电子芯片与光子芯片通过3D堆叠封装集成,采用台积电的COUPE技术整合微透镜 [3] - 光学引擎组件通过中介层与交换机ASIC连接 [3] - CPO合作伙伴涵盖Browave、Coherent、康宁、Fabrinet、富士康、Lumentum等产业链巨头 [3] 市场影响与产品定位 - 首款CPO产品是InfiniBand交换机,但该协议在公司AI战略中的地位已被以太网反超 [4] - Quantum-X Photonic平台未出现在产品路线图中,预计首批CPO部署主要用于自有集群 [4] - Spectrum-X Photonics平台采用不同设计架构,可能代表第二代技术演进 [4] 技术演进路线 - 预计到2027年,公司与博通都将推出基于单通道200G的CPO交换机 [4] - NVLink CPO定档2028年,公司将有两代产品周期在Scale-out网络中验证技术可行性 [6] - 公司可能正在研究一系列创新光学技术以支持Scale-up能力 [6] 扩展架构设计 - Blackwell架构的NVL72机架通过NVLink+无源铜缆背板构建72 GPU纵向扩展域 [5] - 2026年下半年推出的Vera Rubin NVL144将采用类似设计,无源铜缆用量可能翻倍 [5] - 144个GPU封装可容纳在一个机柜中,最大距离约为2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