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共封装光学)
搜索文档
炬光科技2025103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炬光科技(上市公司)及其并购实体(瑞士SMT Haber Hapta)[2] * 业务涉及激光光学 光通信 消费电子 泛半导体制成 汽车应用 医疗健康等高科技制造领域[2][11][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6.13亿元 同比增长34%[4] * 归母净利润2225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改善超54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4] * 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负3567万元 但亏损收窄2173万元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待加强[4][6]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环比下降1% 归母净利润2719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869万元[5][6] * 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8%提升至38% 毛利额增长近1亿元[8][21] * 经营性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负2327万元转为正8922万元 实现阶段性逆转超1.1亿元[9]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28.16%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88天优化至81天 但存货周转天数从212天增加至229天[9][10]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激光光学业务**:收入9400万元 占总收入48% 同比增长109%[2][11][13] * **激光光源业务**:收入2705万元 占总收入15%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下降13%[2][11][15] * **汽车应用解决方案**:收入3528万元 占总收入14%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增长41%[2][11][16] * **泛半导体制成解决方案**:收入920万元 占总收入7%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下降26% 但毛利率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11][17][18]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633万元 占总收入3%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上升50%[11][19] * **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收入4629万元 占总收入13% 三季度收入环比上升106% 主要得益于Hapta并购及与AMS Osram的制造服务协议结算[2][11][20] 区域市场贡献 * 国外市场贡献占比55% 超过国内市场的45%[2][12] * 欧洲市场贡献最高 占比43% 亚太地区(除中国外)占9% 美洲占3%[2][12] 战略转型与业务展望 * 公司经历战略转型 工业业务占比从60%多降至30% 网通 消费电子和泛半导体制成占比提升[26] * 光通信领域(网通)前三季度收入3979万元 同比增长109% 预计2026年收入占比可达10%-15%[13][26][38] * CPO业务尚处研发阶段 大规模量产预计在2027或2028年 当前重点在800G和1.6T等高端可插拔光模块[2][27][32] * 预计2026年营收增长至少20% 主要增长点来自光通信 消费电子(下半年起量) 泛半导体和医疗应用[5][30][31][38] * 汽车激光雷达业务将于2026年开始批量交货[31][33] 并购整合进展 * **老炬光**:目标恢复至2023年水平 三季度销售额9900万元 较2023年同期1.45亿元仍有差距 三季度盈利1480万元[23][24] * **瑞士并购**:三季度销售额7400万元 毛利率49% 已实现盈利 预计未来持续贡献[23][24] * **Haber并购**:三季度销售额4600万元(其中2600万元为制造服务补偿) 仍亏损480万元 预计需6-8个季度扭亏[23][24][45] * 人效方面 瑞士并购稳定(56-57万元/人) 老炬光有所下降(16万元/人) Haber有待提升(不计补偿约15万元/人)[25] 其他重要内容 * 三季度盈利增长部分受益于特殊项目:AMS OSRAM制造服务协议业绩补偿2650万元(计入营收)及瑞士SMT项目赔偿2800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5][29] * 费用方面 销售费用率从7%优化至5% 管理费用率维持在16% 研发费用率从16%提升至21% 同比增长82%[8] * 公司产能规划聚焦于应对预期增长 计划在新加坡扩展前道工序 在东莞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扩展后道工序[34] * 公司在CPO OCS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性 但市场尚未放量 竞争对手包括国内苏纳 瑞士Xtreme 日本APS等[35][36][37] * 公司明确不会通过降价策略换取市场份额 更关注提升成品率以改善毛利[55]
300394,大跌11.56%
第一财经· 2025-10-30 17:38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63亿元,同比增长74.37%,但环比减少3.23% [5] - 三季度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75.68%,环比增速仅为0.7% [5]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累计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 [5]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1.87%,同比下降6.35个百分点,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3.68%,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半年内大涨近5倍,但10月30日单日大跌11.56% [3] - 尽管业绩环比增长乏力,公司市盈率(TTM)仍超过70倍 [8] - 市场对公司业绩环比增速放缓表示担忧,股价表现与业绩形成鲜明对比 [3][8] 行业发展与需求前景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5][9] - 有观点认为光模块行业需求发展只是刚刚开始,算力对光模块的需求未来还会上升 [8] - 卖方分析机构看好公司前景,认为其有源和无源产品有望进一步放量,1.6T相关产品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 [9] 行业竞争与风险因素 - 有市场判断认为行业新玩家众多,预计很快会出现供过于求,产品定价将无法维持 [8] -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及数据中心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度相关,受行业市场需求景气度影响较大 [6]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较高,部分原材料和设备源自国外进口,面临国际贸易不确定性 [6]
6天狂揽4板!CPO概念股狂飙,资金为何青睐汇绿生态?
华夏时报· 2025-10-29 15:54
市场表现与股价动态 - 上证指数于10月28日盘中突破4000点,创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 [1] - 汇绿生态在6个交易日内收获4个涨停板,10月28日盘中触及22.77元/股的历史新高 [1] - 自10月17日收盘价14.77元/股至10月27日收盘价21.57元/股,公司股价区间涨幅达46.04% [4] - CPO概念板块指数自10月17日收盘的3965.35点持续上涨,10月20日涨3.29%,21日涨4.21% [4] - 除汇绿生态外,CPO板块内多只个股月内涨幅超过20%,如中际旭创、永鼎股份、景旺电子等 [5] 资本运作与战略收购 - 公司计划以11.27亿元收购钧恒科技49%股权,收购溢价高达317.72% [2] - 交易完成后,钧恒科技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旨在强化在光模块行业的产业布局 [2] - 钧恒科技估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6.58亿元飙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3.06亿元,15个月内激增250% [3] - 公司表示将继续保持光模块与园林两大业务并行发展的战略 [3]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模块业务和园林业务 [2] - 钧恒科技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5亿元、6.66亿元和6.10亿元,其中2024年同比增长53.21%,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3.34%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206.15%;归母净利润5171.88万元,同比增长96.96%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3.43亿元 [6] 产能扩张与行业前景 - 公司控股子公司钧恒科技与鄂州市临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同,建设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总投资额2亿元 [7] - 武汉钧恒签订年产30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投资总额为5亿元 [7] - CPO概念爆发主要源于AI算力需求与技术迭代双重驱动,成为实现低功耗高密度互联、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 [5] - 国内运营商集采招标明确技术路线,加速CPO产业落地 [5]
光模块需求增加,头部公司业绩劲增
新浪财经· 2025-10-28 07:10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CPO概念板块中已有1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 [1] - 其中9家光模块企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 [1] - 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超100% [1] 公司具体业绩 - 仕佳光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同比增长727.74% [1]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0% [1] - 珠海光库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06.61%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算力需求上升 [1] - 光模块产品出货量增加是重要因素 [1]
1年翻10倍,又一位河南企业家,爆发了
36氪· 2025-10-24 07:29
公司股价表现 - “924”行情一周年间,A股有1435只股票实现翻番,并诞生上纬新材(1720.5%)、*ST宇顺(1133.01%)、胜宏科技(1061.66%)三只十倍牛股 [1] - 仕佳光子从“924”时8.35元的低点起步,至2025年9月2日冲上88.99元的高点,最高涨幅达1065.74%,市值从30多亿攀升至300多亿 [2] -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葛海泉在股价大涨10倍后,一股未减持 [8]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仕佳光子营收9.93亿元,同比增长121.12%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上涨17倍;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暴增12倍 [3] - 光芯片及器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6.99亿元,同比激增190.92% [8] AI算力行业驱动 -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共建AI数据中心;OpenAI、甲骨文、日本软银联手推进“星际之门”项目,投资4000亿美元建设五大AI数据中心 [4] - 中国方面,阿里推进3800亿AI大基建,湖北、吉林、四川等省提出2027年算力建设目标 [4] - 华为《智能世界2035》报告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狂涨10万倍 [4] - AI算力需求暴涨率先拉动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企业业绩,仕佳光子的光芯片及器件是光模块的核心需求 [4]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CWDM AWG、LAN WDM AWG组件在全球主流光模块企业广泛应用,在100G至800G高速光模块器件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并在1.6T、AI光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小批量供货 [8] - 作为CPO技术核心光源,硅光模块用的CW DFB激光器芯片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8] - 公司坚持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模式,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核心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 [46][47] - 在千兆接入网DFB芯片领域进入主流客户供应链,市场份额约占三分之一;在AWG波分复用芯片细分领域成为最大供应商 [57] 公司发展战略与布局 - 2025年3月,仕佳光子通过其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9.8%)的产业基金“泓淇光电”完成对“福可喜玛”53%股权的收购,实现间接控股;6月公告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直接收购福可喜玛 [30][31] - 福可喜玛是全球MT插芯领域的领军企业,MT插芯是下一代光模块技术CPO的关键部件之一 [31] - 公司实施“T形战略”,深度上坚持IDM模式,广度上布局“芯片+器件+材料”全产业链,覆盖数通、电信、传感三大市场 [37][48][56] - 在数通市场,产品覆盖1.6T光模块AWG芯片、800G/1.6T模块MT-FA连接器、CPO用大通道保偏器件、数据中心用EML/CW DFB激光器及光纤线缆等 [50] - 在电信市场,用于400G/800G国家骨干网的AWG芯片及模块小批量出货,用于提升家庭网络带宽的EML+SOA激光器、DFB激光器研制成功 [53] - 在传感市场,产品包括用于医疗检测的特殊分路器芯片、用于智驾的专用线束元器件、dTOF激光雷达芯片、车规级TOSA模块等,并已小批量出货 [55] 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创始人葛海泉于2010年在河南鹤壁成立仕佳光子,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于2013年实现PLC光分路器芯片量产,成为中国第一家量产该芯片的企业 [16][18] - 2017-2019年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超2000万元;期间获得鹤壁地方政府超3000万元补贴支持 [22][23] - 2017年、2018年,公司PLC分路器芯片全球市占率分别达45.39%和53.92%,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实现20多种PLC分路器芯片全面国产化,晶圆良品率达98% [26] - 公司开创“仕佳模式”,通过中科院技术入股、专家持股等方式深度绑定产学研,共同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17][59]
前三季冠军基金持仓出炉:聚焦CPO与芯片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2:19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三季报核心表现 - 基金前三季度累计收益超过190%,业绩表现亮眼 [2] - 三季度A类和C类份额累计获得超100亿份申购,其中C类份额单季度申购超过92亿份 [2] - 尽管有超70亿份赎回,C类份额期末规模从期初的6.2亿份大幅增至27.8亿份 [2]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持仓变动 - 重仓方向依然是CPO(共封装光学)板块,大部分前十大重仓股持仓数量大幅增加 [2] - 胜宏科技、工业富联、源杰科技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1][2] - 生益科技、澜起科技、仕佳光子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2] 永赢智选系列其他新基金规模增长 - 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混合(三季度新成立)C类份额获超2.3亿份申购,期末规模达2.9亿份,股票仓位快速建仓至87.97%,主要配置存储芯片产业链 [3] - 永赢新材料智选混合(三季度新成立)C类份额从成立时不到200万份获超9.5亿份申购,期末份额大幅增长至约5.89亿份 [3] - 永赢港股通科技智选混合(三季度新成立)C类份额在2个多月内获超16亿份申购,期末份额突破10亿份 [3] 永赢智选系列产品风险控制提醒 - 公司统一在三季报中提示,该系列为工具型产品,所布局行业具有高成长性但非只涨不跌,需警惕估值扩张后的均值回归 [4] - 强调投资前风险控制的重要性,90%的风险控制在投资动作之前,需了解行业阶段并判断产品适配性 [4] - 建议合理配置、分散投资以应对产品高弹性,并避免试图预测市场短期涨跌,应从长期视角进行资产配置 [5]
万亿龙头股,大涨!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第一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16:34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1.36%至3900点上方,深证成指涨2.06%,创业板指涨3.02% [1] - 全市场成交额1892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增加1414亿元,超4600只个股上涨 [1] 算力与CPO板块 - 算力概念板块表现强劲,CPO板块持续发力,龙头股源杰科技“20CM”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2] - 工业富联位列主力资金净流入第一名,净流入22.07亿元,总市值1.35万亿元,股价涨9.57%,新易盛和立讯精密净流入分别为17.92亿元和15.2亿元,中际旭创成交额突破244亿元位列A股第一 [2] - 阿里云自研多模型混合服务系统Aegaeon可将模型切换开销降低97%,支持单GPU同时服务多达7个不同模型,有效吞吐量提升1.5-9倍,请求处理能力实现2-2.5倍,服务模型所需GPU数量减少82% [3] - 中信证券认为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国产算力芯片实现生态闭环,将推动国产AI持续发展并带动国内算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4] - 国盛证券指出在AI算力需求驱动下,技术领先、客户优质、产能全球化的光模块龙头企业将保持强劲盈利能力,持续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与升级 [5]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午后震荡走强,农业银行涨1.68%,日线收获13连阳,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2] 电力板块 - 电力板块拉升,上海电力和恒盛能源涨停,涨幅均为9.99%,云南能投涨7.71%,湖南发展涨6.97%,赣能股份涨5.69% [7][8] -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认为全球进入电力设备需求上行周期,AI将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头部公司出口业务实现较快增长,电力设备出口企业迎来黄金窗口 [9]
牛市里00后很另类:少赚比亏还难受
经济观察报· 2025-10-12 16:1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于2025年10月9日收于3933.97点,创下近十年新高[4] - 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启动至2025年10月9日,上证指数上涨37.4%,深证成指上涨62.71%,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100%[4] - 同期A股总市值上涨51.57%,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4] 板块轮动与行业表现 - 科技类行业股票表现突出,申万二级行业中元件、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均涨超80%,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行业指数涨超50%[14] - 市场热点集中在科技成长主线,CPO概念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合称“易中天”)股价最高涨幅约5倍,算力硬件端相关股票如寒武纪、工业富联和海光信息(合称“纪连海”)也受到关注[13] - 传统板块如白酒和地产股表现疲软,有投资者在白酒股上亏损近4000元,且该股价格至今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5] 投资者行为与策略演变 - 部分新入市投资者在2024年9月24日A股强势上涨时开户,初期投资集中于当时涨幅榜前列的白酒、地产等板块,但随后遭遇亏损和套牢[3][5] - 随着市场教育加深,投资者策略从追逐短期热点转向关注公司基本面,并开始分散投资以应对板块轮动,例如有投资者通过分散持仓在轮动中获利,实现总收益达111%[8][9] - 投资者对科技主线的认同度提升,有资深投资者在炒股20年后首次买入科技股,反映出市场对科技行业成长性的共识[14] 交易结构与市场准入门槛 - 科创板与创业板的交易权限限制了部分投资者的参与,相关规定要求投资者具备24个月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才能开通[13] - 此类板块20%的涨跌幅限制被认为既诱人也更容易造成风险,影响了部分投资者的决策,例如有投资者因未开通权限而无法交易部分热门科技股[13]
牛市里00后很另类:少赚比亏还难受!
经济观察报· 2025-10-12 15:4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在2025年10月9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 上证指数收于3933.97点 创2015年8月以来近十年高点 与2024年9月24日行情启动当日相比 A股总市值上涨51.57% 上证指数上涨37.4%至3933.97点 深证成指涨幅62.71% 创业板指 科创50 北证5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100% [4] - 2024年9月24日至10月9日上证指数从2800点飙升至3600点后快速回落至3300点 此后在3300点附近震荡直至2025年5月底 [6] - 2025年4月7日至10月9日上证指数从3096.58点持续上涨 历史性突破3900点 [9] 板块轮动与行业表现 - 科技类行业股票在资金面 政策面和产业面共同推动下展现明显成长性和投资吸引力 截至2025年10月9日申万二级行业中元件 通信设备 消费电子均涨超80% 半导体 消费电子等行业指数涨超50% [15]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10月9日A股有1308只股票股价翻倍 其中上纬新材涨幅超过24倍 热门科技股如CPO概念龙头股新易盛 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股价最高涨幅约5倍 寒武纪 工业富联和海光信息组成的新组合也受关注 [14] - 白酒股和地产股表现疲软 有投资者在白酒股持续下探后亏损近4000元 该股至今未恢复至去年同期价格 地产股在短暂反弹后再次下跌 [5] 投资者行为与策略演变 - 部分年轻投资者在2024年9月24日A股强势上涨时开户入市 高位进场后经历被套 有人亏损后割肉离场 有人通过补仓踏上回本路 有投资者本金腰斩亏损十几万元后陷入买不敢买 卖不敢卖的状态 [7] - 有投资者通过分散持仓和把握板块轮动获得收益 从2025年4月7日至10月9日总收益达111% 炒股一年收益抵半年工资收入 [9] - 投资者逐步形成科技是未来市场主线的共识 有资深投资者20年来首次买入科技股 券商研究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在宽幅震荡中逐渐抬升 关注科技成长主线 [15] 交易限制与市场教育 - 科创板 创业板需24个月交易经验才能开通 有投资者理解20%涨跌幅限制既诱人也更容易伤人 正在对抗恐高症 既想落袋为安又怕错过科技股机会 [14] - 投资者通过实践学习交易思路 放弃持续补仓亏损股票策略 转为关注行业和公司基本面 每天花两小时浏览新闻感受消息面与行情互振 [12] - 市场给投资者上了生动一课 踏空 卖飞和亏钱同样令人懊悔 年轻投资者在交学费后摸索出在哪里回本不是回本的新思路 通过转向科技和非银金融股票实现回本 [11]
牛市新手的十字路口
经济观察报· 2025-10-12 11:36
市场指数表现 - 2025年10月9日上证指数收于3933.97点,创下自2015年8月以来近十年高点 [1] - 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启动至2025年10月9日,A股总市值上涨51.57%,上证指数上涨37.4%,深证成指上涨62.71% [1] - 同期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100% [1] 板块轮动与行业表现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10月9日,A股有1308只股票股价翻倍,其中上纬新材涨幅超过24倍 [9] - 科技类热门股如“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和“纪连海”(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概念股股价最高涨幅约5倍 [9][10] - 截至2025年10月9日,申万二级行业中元件、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均涨超80%,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行业指数涨超50% [11] - 8月以来TMT板块以及先进制造板块连续多周滚动涨幅排名处于前两名 [11] 投资者行为与策略演变 - 部分年轻投资者在2024年9月24日A股强势上涨时开户入市,初期投资集中于白酒股和地产股 [1][2] - 投资者经历从集中投资到分散投资的转变,并尝试在科技、非银金融等板块寻找机会 [3][8] - 有投资者设定收益目标,如实现200%收益后撤出本金仅用盈利操作 [10] - 投资者开始注重公司基本面分析,并增加对新闻信息和市场行情的研究时间 [8]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科技类行业在资金面、政策面和产业面共同推动下,展现出明显成长性和投资吸引力 [11] - 市场观点认为科技是未来市场主线,尽管股价处于高位,但成长性被持续看好 [10][11] - 券商研究所四季度策略普遍关注科技成长主线,认为A股市场有望在宽幅震荡中逐渐抬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