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06837)

搜索文档
伟创电气: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相关资格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6 20:18
本次询价转让的委托 - 国泰海通证券受伟创电气股东淮安市伟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南通金皓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及南通金至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委托,组织实施本次询价转让 [1] 出让方资格核查情况 淮安市伟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日,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主营业务包括技术服务、电气设备销售等 [2] - 公司为伟创电气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通过本次询价转让方式减持间接持有的股份 [3] - 拟转让股份属于首发前股份,无质押或司法冻结等权利受限情形 [4] - 公司已完成必要的审议或审批程序 [4] 南通金皓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 成立于2017年1月19日,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通市,主要从事创业投资和工控行业投资 [4] - 为伟创电气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及员工持股平台 [5] - 拟转让股份为无权利限制的首发前股份 [5] - 已完成必要的审议或审批程序 [5] 南通金至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 成立于2017年1月22日,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通市,主要从事创业投资和工控行业投资 [5] - 为伟创电气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及员工持股平台 [6] - 拟转让股份为无权利限制的首发前股份 [6] - 已完成必要的审议或审批程序 [6] 询价转让合规性核查 - 伟创电气最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高于同期年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 [8] - 公司股票价格在最近20个交易日内均高于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期末每股净资产和首次公开发行价格 [8] - 本次转让不涉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等公告前的窗口期限制 [9] - 公司确认不存在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正在发生或决策中 [9]
千方科技: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41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发行90,562,440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20.98元,募集资金总额18.9999999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8.7632074592亿元 [1]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43,606.21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30,632.07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57,000万元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支付项目投资款39,221.6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7,000万元,取得理财收益及利息净额3,673.49万元,未使用余额91,410.47万元 [2]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计划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期限自董事会审批通过之日起12个月,额度可滚动使用 [4]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公司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余额为0元 [3] - 现金管理资金将存放专用结算账户,不得质押或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开立/注销账户需在2个交易日内报备交易所 [4] 审批程序与监管机制 - 该事项已通过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7] - 监事会认为该计划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规定,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且不影响项目正常运行 [7]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对现金管理方案无异议,认为其决策程序合规且风险可控 [8] 资金管理与收益分配 - 公司建立现金管理台账跟踪资金运作,由财务管理中心选择产品并经财务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董事长审批 [5] - 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和保荐机构有权监督现金管理情况,必要时可聘请专业机构审计 [6] - 所有现金管理收益归公司所有,将按交易所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券商IPO承销排名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6-09 07:22
A股IPO市场回暖 - 2025年以来A股股权融资市场合计募资2148.25亿元,同比增长53.1% [3] - 截至6月8日券商共保荐45家A股公司IPO,同比增长12.5%,募资总额336.55亿元,同比增长19% [3] - 浙江省以96.93亿元首发募集资金排名第一,广东省以52.15亿元排名第二 [3] 券商IPO业务表现 - "二中一华"领跑A股IPO承销金额:中信建投79.18亿元、华泰联合30.34亿元、中信证券26.74亿元 [4] - 国泰海通和中信证券以6家IPO承销数量并列第一,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以5家排名第三 [4] - 中信建投保荐年内最大两单IPO:中策橡胶40.66亿元、天有为37.40亿元 [5] 港股IPO市场爆发 - 前5月港股IPO募资773.6亿港元,同比增长707.2%,5月单月募资558.0亿港元 [7] - 中资券商主导港股IPO市场:中金香港保荐8家、华泰国际6家、招银国际5家 [8] -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港股上市新股达80只,融资1300亿至1500亿港元 [7] 行业趋势展望 - A股IPO边际改善叠加港股火热,预计2025年上半年券商投行业务显著回暖 [6][7] - 港股IPO热潮源于政策优化、资金结构变化和国际地缘关系重构 [7] - A+H双重上市将持续为券商带来投行业务增量 [7]
国泰海通|固收:稳定币如何影响美债:有利化解短期债务,但需警惕“影子银行”风险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8 21:53
稳定币的本质与市场格局 - 稳定币的核心功能是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实现加密货币价格稳定性 [1] -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链上交易量持续攀升,在加密交易、跨境支付、DeFi等场景渗透率显著提升 [1] - 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格局,以泰达币(USDT)和美元稳定币(USDC)为主 [1] 稳定币相关政策进展 - 美国GENIUS法案在联邦层面确立系统性稳定币监管框架,Tether和Circle成为美债重要新买家 [2] - 2025年一季度Tether持有美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占其总储备66%-81.5%,Circle的USDC储备中88%为美债和隔夜回购协议 [2] - 香港《稳定币条例》提升合规水平,为全球监管提供区域样板,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 花旗预测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在基准情形下达1.6万亿美元,乐观情形达3.7万亿美元,悲观情形5000亿美元 [3] - 若稳定币市值达2万亿美元,将带来约1万亿美元短期美债新增需求,但仅限于93天以内到期的短期国债(T-Bill) [3] - 对长期债务问题影响较小,因GENIUS法案限制发行人储备金必须为现金或93天内到期美债 [3] 稳定币的潜在风险 - 发行机构承担银行部分中介功能但缺乏同等严格监管,可能面临脱锚、挤兑等系统性风险 [4] - 对银行体系存款基础产生"虹吸效应",可能影响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4] - 尽管GENIUS法案和香港条例提出高标准要求,风险传导链条和监管套利空间仍需持续关注 [4]
国泰海通|固收:ETF扩容,利好成分信用债的三个要点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8 21:53
信用债ETF市场概况 - 截至6月6日债券ETF总规模达304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近3倍其中信用债ETF规模占比51.45%达1565亿元[1] - 信用债ETF中6只单只规模超百亿2025年新发8只基准做市ETF二季度规模增速达104%-201%[1] - 二季度信用债ETF总规模净增764亿元增幅95.4%新发8只基准做市ETF贡献显著[1] 沪深做市信用债指数差异 - 沪做市指数久期4.11年深做市3.05年沪市央企占比更高前10大主体集中度达50.2%[2] - 深做市指数成分券220只存续规模3640亿元前10大主体集中度41.4%单券占比0.8%-0.85%[2] - 沪做市指数成分券212只存续规模5877亿元单券占比超1%中化股份为第一大主体占比18.39%[2] 成分券扩容情况 - 沪做市成分券较24年末增加44只存续规模增长925亿元ETF规模占指数总规模7.5%[3] - 深做市成分券较24年末增加102只存续规模增长1017亿元ETF规模占指数总规模7.7%[3] 基准做市ETF规模驱动因素 - 上证基准做市ETF二季度规模增281亿元涨幅159%-201%深证基准做市ETF增151亿元涨幅104%-157%[4] - 8只新发基准做市ETF填补中长久期赛道空缺久期覆盖2.5-4.5年提升信用波段策略有效性[4] - T+0交易机制使中等久期信用债ETF成为参与信用波段的新工具解决非金信用债流动性不足问题[4]
国泰海通|食饮:新老消费成长并存,换季机会估值提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8 21:53
投资建议 - 新消费与价值成长并行 大众品首选成长 重视换季消费机会 白酒绝对价值显现 [2] - 新渠道和新品类创新驱动新消费结构性红利 主要体现在零食、保健品、食品添加剂赛道 [2] - 传统食品饮料龙头依赖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实现大单品稳健增长 主要体现在啤酒、饮料赛道 [2] - 新消费标的估值有望创新高 传统消费估值或将提升 [2] 白酒行业 - 短期受政策影响 长期绝对价值凸显 近期《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修订涉及用酒部分 [2] - 行业2025Q2产业景气度环比角度仍在寻底 价格端压力大于量的压力 [2] - 企业短期业绩表现愈发依赖核心市场市占率提升 腰部及以下单品驱动份额逻辑 [2] - 白酒商品属性加速重塑 适应快消品运作逻辑的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2] 大众品行业 - 啤酒饮料渐入旺季 动销有望加速 呈现结构性红利叠加换季消费机会 [3] - 大单品保持稳健强劲增长 拥有成长性的价值股标的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3] - 啤酒品牌加大歪马、酒小二新渠道布局 短期贡献销量 中期拉动品牌势能 长期可能改变竞争格局 [3] - 高成长零食板块受新渠道和品类扩张驱动 成长性领先 [3]
看好全年业绩!从券商中期策略看券商…
券商中国· 2025-06-08 11:17
行业整体展望 - 2025年证券行业迎来战略窗口期,但内外环境复杂性加剧对资产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 - 2024年行业净利润重回正增长,2025Q1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上半年增速有望达37.7%[2]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行业ROE提升至6%,华泰证券中性情景下预测为5.9%[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中长期资金引入、权益基金发展、公募改革)推动形成"资金-投资-资产"正向循环[3] - 股票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证券化率持续提升为行业创造扩表空间[3] - 当前板块估值存在分歧:华泰认为低估低配看好头部修复,中信认为已回调至合理位置具备弹性[3] 业务发展动态 - 自营和经纪业务成为2024年9月以来业绩主要驱动,两融业务贡献增量[4] - 投行业务受益于IPO/再融资复苏、中概回归及科创支持,项目储备丰富的券商更具优势[4] - 债券自营面临利率低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4%)、波动风险加大,需优化存量债权处置节奏[5][6] 自营业务转型方向 - 固收自营需提升策略交易能力、探索跨境配置、加强客需业务[5] - 权益自营增配高股息OCI成为行业共识,利率下行(负债成本降低)提供配置条件[5][6] - 方向性权益自营因债券空间收窄、两融/股票质押受限或成主要增配方向[6] 行业分化与挑战 - Q1业绩高增长但经营显著分化,转型成为核心命题[4] - 投资业务(尤其权益配置能力)将决定全年业绩胜负[1][4] - 资产配置向权益倾斜且累计收益结转少的券商更具收入增速竞争力[5]
深度|券商托管私募这十年:从零起步的后发先至者!
券商中国· 2025-06-08 07:24
券商私募托管业务发展历程 - 2013年新《基金法》明确非公开募集基金法律地位,成为券商私募托管业务启幕序章 [3] - 2014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私募基金需由托管人托管,为券商打开市场空间 [3] - 2017年私募基金规模突破十万亿,《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规范券商业务标准,券商推出"托管+外包+融资"一站式服务 [4] - 2018年资管新规推动私募资管业务规范化整改,托管机构发挥重要运营支撑作用 [4] - 2019-2020年监管强化私募乱象整治,券商优化风控体系,业务增速放缓但更趋专业 [4] - 截至2023年末,托管私募基金产品13.94万只/资产规模18.82万亿元,券商托管超10万只/规模5.18万亿元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创新 - 当前券商普遍采用低费率策略,部分业务处于亏损状态,需庞大规模才能盈利 [6] - 长江证券通过"基础托管+增值服务"分层收费模式,将业务从"成本中心"转为"价值伙伴",2024年新增托管市占率升至第11位 [6][7] - 招商证券连续11年保持基金托管产品数量第一,认为专业能力、合规水平和创新发展才是制胜因素 [3][7] - 中信证券托管私募基金超10000只,服务超5000家资管机构,依托研究/融资/代销等综合服务支持私募发展 [7][8] 监管政策与行业生态优化 - 2023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和2024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颁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 2024年《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拟建立退出机制,长期月均托管规模低于50亿元机构可能被取消资格 [11] - 新规允许设立全资托管子公司,可提升审批效率并定向引入战略资源,但需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支撑 [12][13] 科技赋能与运营升级 - AI技术通过OCR/NLP实现合同智能审批、指令自动匹配、估值自动化处理,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证实其提效降本作用 [14] - AI可整合市场/财务/舆情数据实现风险实时跟踪,华泰证券已搭建全流程线上化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 [15] - 招商证券在智能客服、文档解析等领域深度应用AI,成效获内外部高度评价 [15] 行业痛点与生态共建建议 - 私募基金"跑路"事件频发,国信证券建议建立分类评价管理机制并定期公布结果 [16] - 华西证券呼吁私募产品托管100%全覆盖,完善托管机构/经纪商/投资者信息交换机制 [17] - 银河证券建议提高管理人备案标准,加强资金流向监督和适当性管理 [17] - 兴业证券提议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主体间信息互通和风险防范 [17]
国泰海通|固收:纳入质押库即将落地,信用债ETF全解析——被动指数债基系列专题五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6 06:12
信用债ETF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 - 首批9家基金公司旗下信用债ETF获中国结算同意函,包括平安、大成、博时、广发、天弘、南方、易方达、海富通、华夏,试点规模合计超700亿元,预计6月初正式落地[1] - 通用质押式回购准入将缩小信用债ETF与底仓资产在回购功能上的差异,政策红利有望推动规模进一步增长[1] 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机制 - 采用标准券制度和匹配撮合成交机制,担保品资格受券种类型与评级制约,2025版《指引》扩大准入范围但提升评级要求[2] - 折算率实行逐日盯市制度,欠库风险需及时补足质押,业务试点期间全市场信用债基金回购规模限额2000亿元(按份额面值计)[2] 信用债ETF作为担保品的优势 - 分散化持仓降低折算率波动,减少质押风险与综合融资成本,相比集中持仓的信用债个券更具便利性[3] - 标准券制度下表观融资成本不变,但信用品类折算率调整更频繁且幅度更大,ETF可避免极端情形下的换券或现金担保成本[3] 债券ETF业绩分化原因 - 抽样复制法和主动管理特征导致同一指数下产品分化,流动性监管可能引发久期/评级主动偏离或Smart Beta策略加持[4] - 纳入质押库后评级偏离空间有限,未来差异主要体现在久期与期限摆布策略的应用上[4]
直播 · 君弘|国泰海通证券2025中期策略会——现场直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3 23:08
策略会直播安排 - 国泰海通2025中期策略会将于6月4日13:30至17:00举行 [1] - 君弘推出特别直播带投资者现场直击策略会实况 [1][3] - 直播内容包括宏观、策略、新股研究、量化投资、固定收益研究等多位首席分析师演讲 [4] 直播亮点 - 亮点一:"首席发布"环节实况转播多位首席分析师最新下半年投资观点 [4] - 亮点二:"首席对话"访谈专区由首席投顾、首席宏观&策略配置官等在线解析A股投资观点、大类资产配置思路和主题赛道投资逻辑 [5] - 直播将深度解析如何将研究观点适配个人投资,提高投资胜率 [5] 直播参与方式 - 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预约视频直播 [2] - 也可搜索视频号"国泰海通君弘"一键预约观看 [6] - 更多研究和服务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