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汽车(09868)
icon
搜索文档
Is XPeng (XPEV) a Buy as Wall Street Analysts Look Optimistic?
ZACKS· 2025-06-24 22:31
华尔街分析师评级概况 - XPeng Inc Sponsored ADR (XPEV) 当前平均经纪商建议(ABR)为1.79 介于强力买入与买入之间 [2] - 17家经纪商中10家给出强力买入评级(占比58.8%) 2家给出买入评级(占比11.8%) [2] Zacks评级系统特性 - Zacks评级基于盈利预测修正的量化模型 与短期股价走势存在强相关性 [11] - 系统维持五个等级的比例平衡 覆盖所有经纪商提供当年盈利预测的股票 [11] - 评级实时反映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 能及时预测未来股价走势 [12] XPeng盈利预测现状 - 当前年度Zacks共识盈利预测为-0.36美元 过去一个月维持不变 [13] - 盈利预测稳定表明公司盈利前景未发生显著变化 [13] 投资建议对比分析 - ABR系统存在固有乐观偏见 经纪商强力买入与强力卖出建议比例为5:1 [6] - XPeng获Zacks第3评级(持有) 与买入级ABR形成对比 [14] - 建议结合ABR与Zacks评级进行交叉验证 [7][8]
何小鹏、雷军各为对方新车预热,小米YU7、小鹏G7该选谁?
搜狐财经· 2025-06-24 16:17
产品定位与差异化 - 小米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主打驾驶激情,车身尺寸4999mm/1996mm/1600mm,轴距3000mm,采用运动设计如蚌式机盖和溜背车顶 [6][14] - 小鹏G7专注家庭实用需求,车身尺寸4892mm/1925mm/1655mm,轴距2890mm,设计风格稳妥,注重乘坐舒适性 [9][16] - 两款产品本质差异明显,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10] 性能与动力系统 - 小米YU7提供3种动力方案:单电机235kW/365kW,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508kW,零百加速最快3.23s,最高车速253km/h,CLTC续航835km/770km/760km [6] - 小鹏G7未公布具体动力参数,但预售价23.58万起,预计正式售价可能下探至20万出头 [16] 智能化配置 - 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700 TOPS算力英伟达Drive AGX Thor芯片,首搭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 [7] - 小鹏G7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2200TOPS,采用纯视觉方案,首搭与华为联合研发的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 [11][12] 市场竞争策略 - 两款产品共同目标为特斯拉Model Y,2024年Model Y在中国销量超45万辆 [17] - 小米YU7选择正面对决Model Y,从车身尺寸到智能、性能配置全面对标 [17] - 小鹏G7实施侧翼包抄,纯视觉方案算力规模达特斯拉HW4.0三倍以上,强化本土化功能体验 [17] 价格策略 - 小鹏G7预售价23.58万起,预计正式售价可能下探至20万出头 [16] - 小米YU7标准版预计价格25-27万元区间,雷军否认"19.9万起售"传言 [16]
小鹏汽车-w(09868):G7上市在即,销量规模有望稳步提升,建议“买进”
群益证券· 2025-06-24 15: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小鹏汽车的投资评级为“买进”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新车型G7将在7月初正式上市,首搭自研芯片,公司在AI领域投入逐步取得成效,2025 - 2026年是大产品周期,销售规模有望快速扩张并扭亏为盈,建议“买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为汽车,2025年6月23日H股价74.35,恒生指数23,689.1,股价12个月高/低为97.45/26.05,总发行股数19.0621亿,H股数15.575亿,H市值1237.29亿元,主要股东何小鹏持股18.78%,每股净值16.14,股价/账面净值4.61 [3] - 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跌分别为-1.33%、-16.37%、155.94% [3] 近期评等 - 2025年5月22日评等为“买进”,产品组合中汽车销售占比91%,服务及其他占比9% [4] 全新车型G7情况 - G7为2025年首款全新中大型五座纯电SUV,与P7 + 同平台,定位高于G6,预售价23.58万元,6月11日开启预售,首搭自研图灵芯片,3颗芯片总算力超2000TOPS,配备11个摄像头和3个毫米波雷达,能实现L3级别智能辅助驾驶,还搭载小鹏和华为联合研发的AR HUD技术 [5] - 公司已训练完成规模达720亿参数的基础模型,基于基座模型的车端VLM模型将于Q3上车,座舱智能化体验将明显提升 [5] 公司销量情况 - 1 - 5月累计销售汽车16.26万辆,同比增293%,5月销售3.35万辆,同比增230%,主要贡献销量车型为MONA M03、P7 + 和G6,X9和G9改款后销量提升 [7] - 5月28日MONA M03 Max版上市,定价12.98 - 13.98万元,搭载双orin芯片,能实现全场景NGP驾驶辅助,上市后1小时大定量达1.26万台,预计后续月销有望维持超万台 [7] - 目前订单稳中有升,6月16 - 6月22日新增订单量近万,预计6月交付量环比小幅增长,G7上市后销量有望达5 - 6000辆,带动公司月销规模上升至4万,2025年还计划发布P7(Q3)和大型增程SUV(Q4) [7] 盈利预期 - 预计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达-18.1亿、8.4亿、58.3亿元,EPS分别为-0.97、0.44、3.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为153/22倍 [5][7] 财务数据 |年度|2023|2024F|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纯利(百万元)|-10376|-5790|-1808|835|5824| |同比增减(%)|--|--|--|--|597%| |每股盈余(元)|-5.96|-3.06|-0.95|0.44|3.06| |同比增减(%)|--|--|--|--|597%| |H股市盈率(X)|--|--|--|153.35|21.99| |股利(元)|--|--|--|--|--| |股息率(%)|--|--|--|--|--| [9] 合并报表数据 合并损益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营运收入(百万元)|30676|40866|74459|107298|141754| |销售成本(百万元)|30225|35021|61563|87063|112842| |其他营业收入(百万元)|466|589|1000|1000|1000| |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百万元)|6559|6871|9084|11266|13467| |研发费用(百万元)|5277|6457|7818|9979|11340| |财务费用(百万元)|-991|-1031|-670|-644|-567| |公允价值收益(亏损)(百万元)|29|234|10|10|10| |其他项目(百万元)|-496|-203|500|200|200| |税前溢利(百万元)|-10394|-5831|-1826|844|5883| |税项(百万元)|37|-70|-18|8|59| |本期间溢利(百万元)|-10376|-5790|-1808|835|5824|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权益(百万元)|-10376|-5790|-1808|835|5825| [12] 合并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21127|18586|21749|21900|22212| |应收帐款(百万元)|4598|5008|9015|11720|15236| |存货(百万元)|5526|5563|8344|10013|12016|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54522|49736|53715|58012|62653| |于联营、合营公司权益(百万元)|0|0|0|0|0| |物业、厂房及设备(百万元)|10954|11522|12674|13308|13973| |无形资产(百万元)|4949|4610|4703|4797|4893| |非流动资产总额(百万元)|29641|32970|34471|36118|37930| |资产总计(百万元)|84163|82706|88186|94131|100583|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6112|39865|41061|42293|43561| |长期负债合计(百万元)|11722|11566|12723|13995|15395| |负债合计(百万元)|47834|51431|53784|56288|58956|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36329|31275|34402|37842|41627|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84163|82706|88186|94131|100583| [12] 合并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956|-2012|402|805|120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631|-1255|-1130|-1243|-136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8015|669|736|589|47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9588|-2562|9|151|312| [12]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初步收涨0.8%。热门中概股理想涨8.1%,新东方涨5.3%,小鹏涨4.5%,百胜中国和小米涨超2%,网易涨1.3%,拼多多、百度、腾讯、京东、阿里巴巴至多涨0.8%,文远知行则跌0.5%,小马智行跌3.9%。中概ETF YINN涨4%,DRAG、CQQQ涨超1.2%,KWEB涨1%。
快讯· 2025-06-24 04:04
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初步收涨0 8% [1] - 热门中概股理想汽车涨幅达8 1% 新东方涨幅5 3% 小鹏汽车涨幅4 5% [1] - 百胜中国和小米集团涨幅超过2% 网易涨幅1 3% [1] - 拼多多、百度、腾讯、京东、阿里巴巴涨幅最高0 8% [1] - 文远知行下跌0 5% 小马智行下跌3 9% [1] ETF表现 - 中概ETF YINN涨幅达4% [1] - DRAG和CQQQ涨幅超过1 2% [1] - KWEB涨幅1% [1]
港股汽车股多数走低,小鹏汽车(09868.HK)、蔚来汽车(09866.HK)跌超3%,吉利汽车(00175.HK)、零跑汽车(09863.HK)等跌幅居前。
快讯· 2025-06-23 09:34
港股汽车股表现 - 汽车股多数下跌 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跌幅均超过3% [1] - 吉利汽车和零跑汽车等公司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小鹏汽车(09868 HK)下跌超3% [1] - 蔚来汽车(09866 HK)下跌超3% [1] - 吉利汽车(00175 HK)位列跌幅前列 [1] - 零跑汽车(09863 HK)位列跌幅前列 [1]
小鹏汽车-W(09868.HK):从渠道扩容和店效升级看小鹏销售能力升级
格隆汇· 2025-06-21 02:06
核心观点 - 新势力车企的技术迭代和销量增长是成长能力的核心体现方式,渠道能力是承载销量增长的核心因素,而管理能力是打通技术、渠道、产品等多维度能力的关键 [1] - 小鹏汽车2025年新车周期强劲,门店架构优化及单店店效升级成为支撑销量的核心要素 [1] - 预计小鹏汽车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52 4/78 6/96 6万辆,对应总营业收入为977 6/1581 0/1970 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2/60 0/94 2亿元 [2] 门店扩张 - 2023Q3至2024Q4门店数量从约300家激增至超过500家,区域分布采取"金字塔"策略,长三角、珠三角门店占比超30%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从119家提升至245家,占比从24 3%提升至35 7%,二线以上城市补充4S店形门店 [1] 单店效率 - 2025年1-3月店效分别为46 91/37 07/46 36辆,一季度店效环比增长10 5% [1] - 2025Q1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其他级别店效分别为55/56/45/35/21辆,较2024年增长73%/105%/101%/111%和127% [2] - 预计2025年全年店效为52 1辆/(家*月),对应内销销量46 9万辆 [2] 车型表现 - 2025年Mona M03的低线城市渗透能力和P7+的高线城市聚焦能力共同构成绝对主力 [1] - 传统车型呈现差异化收缩态势,G6/G9改款/换代实现销量提升 [1] 投资建议 - 受益于新车周期加速、单店销售能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2]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20日(周五)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6-20 10:56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头部公司市值分布 - 东方财富以459.34亿美元市值位列第8名 [3] - 中芯国际以403.5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9 [3] - 快手-W市值308.94亿美元排名第10 [3] - 百度(290.62亿美元)、腾讯音乐(288.25亿美元)、理想汽车(282.81亿美元)分列11-13名 [3] 中段公司市值特征 - 贝壳(217.69亿美元)、同花顺(179.62亿美元)、小鹏汽车(177.13亿美元)占据14-16名 [3] - 科大讯飞(148.86亿美元)、中通快递(136.44亿美元)位列17-18名 [3] - 蔚来(77.45亿美元)、新东方(76.78亿美元)、唯品会(75.79亿美元)排名21-23名 [3] 尾部公司市值表现 - 金山软件(70.42亿美元)、好未来(63.31亿美元)、用友网络(59.41亿美元)位于25-27名 [4] - 万国数据(56.24亿美元)、巨人网络(56.1亿美元)、昆仑万维(55.8亿美元)排名30-32名 [4] - 美图公司(44.87亿美元)、岩山科技(42.07亿美元)、完美世界(40.18亿美元)位列41-43名 [4][5] 行业分布特点 - 新能源汽车领域包含理想汽车(第13名)、小鹏汽车(第16名)、蔚来(第21名) [3] - 教育行业代表企业新东方(第22名)、好未来(第26名) [3][4] - 软件服务板块覆盖用友网络(第27名)、金山软件(第25名)、润和软件(第34名) [4] - 游戏公司三七互娱(第38名)、恺英网络(第39名)、完美世界(第43名)进入榜单 [4][5]
高盛:予小鹏汽车-W(09868)94港元目标价 升评级至“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6:16
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将小鹏汽车评级升至买入 12个月目标价为24美元/94港元 隐含29%/27%的上行潜力 [1]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公司通过组织和供应链重组、技术降本、平台化等措施显著提升产品和成本结构竞争力 为未来销量增长和利润率提升带来更高可见性 [1] - 新车型和改款车型持续改善 Mona M03和P7+销量在各自细分市场排名前三 增强市场信心 [2] - 2025年将推出强大新车型和改款车型管道 包括G7/P7(第三季度)和首款增程式电动车(第四季度) [2] 产品发布策略 - 新车型发布频率从2019-2023年每年1-2款提升至每年10款新车型+改款车型 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高频发布策略有助于保持全年消费者可见度 并为旧车型销售提供机会 延长销量增长周期 [3] 成本控制与毛利率 - 2023年初实施成本削减计划 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感器套件优化将整体物料清单成本降低25% ADAS BOM成本降低50% [4] - P7+(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为首款实现总成本削减的车型 随后G6和G9的2025年版(3月推出)也受益 [4] - G6因成本削减毛利率提高7个百分点 毛利润改善156% 未来所有新车型都将受益于BOM成本降低 [4]
100万片才能回本!蔚小理为啥还要扎堆造芯片?
电动车公社· 2025-06-18 00:28
车端算力发展历程 - 2021年英伟达Orin-X芯片以254TOPS算力开启车端算力竞争,远超Mobileye Q5H的24TOPS和特斯拉HW3 0 [1] - 蔚来采用4颗Orin-X芯片实现超1000TOPS算力 [3] - 2025年小鹏G7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达2200TOPS创量产车新高 [6] - 理想"舒马赫"计划研发的马赫100芯片2026年量产 [8] 车企自研芯片驱动因素 - 特斯拉因Mobileye黑箱模式限制数据调取转向英伟达开放平台 [15][16] - 英伟达方案仍存在成本功耗问题,促使特斯拉自研HW3 0芯片 [19][21] - 2019年特斯拉HW3 0芯片144TOPS算力领先行业,2023年HW4 0提升至720TOPS [22][23][25] - 中国车企2020年后因黑箱模式转向英伟达,近年加速自研芯片突破 [29][30][36] 技术路线与L3自动驾驶 - 小鹏采用"重视觉轻雷达"方案,华为选择多激光雷达融合方案 [48][49] - 自研芯片可实现100%算力利用率,小鹏G7 2200TOPS有效算力为L3级提供可能 [52][53] - L3级自动驾驶要求车企承担事故责任,倒逼技术精进 [56][57][58] 自研芯片挑战与产业意义 - 小鹏曾因架构问题推倒重来,赔偿数亿违约金 [63] - 车规芯片流片失败风险达数千万美元,验证周期长达5年 [64][65][69] - 需百万片量产规模才能回本,小鹏计划拓展飞行汽车等应用场景 [71][72] - 中国车规芯片从功率半导体到大算力AI芯片实现设计突破,但制造环节仍受制约 [78][79][80]
小鹏汽车-W(09868.HK):AI加速 MONAM03MAX注入销量弹性
格隆汇· 2025-06-17 18:05
交付数据与车型表现 - 2025年5月公司交付新车33,525台,同比增长230%,环比下降4.3% [1] - 小鹏P7+上市6个月累计交付超55,000台,小鹏X9单月交付达3,327台 [1] - Mona M03升级上市推出四个版本,指导价11.98-13.98万元,Max版搭载满血版智能辅助驾驶,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2万台,Max版订单占比83% [1] AI技术进展与全球化 - XNGP城区AI智能辅助驾驶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5% [1] - Mona M03 Max全球首发"人机共驾"功能,可自适应驾驶者习惯并协同操作 [1] - 欧洲市场扩展超预期,正式进入意大利、波兰市场,覆盖欧洲十余国,并以欧洲为支点加速全球化布局 [1] 销售网络与充电生态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销售门店总数690家覆盖223个城市,自营充电站2,115座 [2] - 2025年5月5日至18日新增自营站21座(S4超快充站13座,目的地站8座),生态覆盖加速 [2] 财务与销量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52.4/78.6/96.6万辆 [2] - 对应2025-2027年总营业收入为977.6/1,581.0/1,97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0.0/94.2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