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Q3业绩和Q4指引均不及预期 新P7上市次月下滑、G9/X9月销双双跌破千台
新浪证券· 2025-11-20 18: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单看小鹏汽车三季报,似乎显示出公司主要指标和经营状况都在好转。 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实现总营收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环比上一季度增长11.5%,当季净亏损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1亿元显著收窄,环比上 一季度也有所改善。 作者:昊 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三季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11.60万辆,同比增长149.3%,营收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净利润为-3.8亿 元,亏损同比显著收窄。 同时,公司预期第四季度总收入将在215亿至230亿元,增加约33.5%至42.8%,汽车交付量将在12.5万至13.2万辆,同比增加约36.6%至44.3%。 财报公布后,小鹏汽车美股下跌6%,港股下跌10.47%,此后两天股价继续大跌。显然,市场对这一业绩表现颇为失望。 值得注意的是,从销售结构看,定位中低端的MONA M03销量占4成左右,导致小鹏汽车销售收入增长,但单车售价持续下滑。此外,相当一部分MONA M03的销售来自于B端市场,未来销量的可持续性也被存疑。 不 ...
何小鹏的最新决定:小鹏汽车不再只做一家车企
贝壳财经· 2025-11-18 21:09
何小鹏给小鹏汽车确立了新定位。 不过,小鹏汽车要闯的难关,比想象中更多。 让何小鹏设定这一激进目标的核心因素,是他希望借助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来提升小鹏估值区间, 在未来三年追求更高、更重的市值目标。 对小鹏汽车而言,短期需确保明年7款新车成功放量,尤其是增程产品需在放缓的市场中找到差异化切 入点,避免投入与回报失衡;中期需加速机器人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通过实际场景验证打磨产品;长 期则需在多业务线间建立资源协同,提升研发效率。这些都将持续考验其战略定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公司新的十年愿景是让小鹏汽车成为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11月17日晚,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 执行官何小鹏在小鹏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如是称。 三季度亏损有收窄 为实现上述目标,具身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更深度地融合,被小鹏视为继AI+汽车、全球化后的"第 三增长曲线"。 11月17日,小鹏汽车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为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环比增长 11.5%;三季度净亏损3.8亿元,比二季度亏损的4.8亿元有所减少,与上年同期的18.1亿元净亏损相比也 实现下降。在当晚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表 ...
小鹏汽车发了三季报,何小鹏:收入、毛利率、在手现金创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11-17 20:51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总交付量约为11.6万辆,同比大幅增加149.3% [1] - 汽车销售收入达到180.5亿元,同比上升105.3%,环比增长6.9% [3] - 总收入为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环比增长11.5% [3] - 净亏损收窄至3.8亿元,去年同期为18.1亿元,上季度为4.8亿元 [3] - 整体毛利率突破20%达20.1%,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3] 业务运营与增长 - 10月月度交付量创新高,达到42013辆 [1] - 服务及其他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78.1%,环比大增67.3% [3] - 汽车毛利率为13.1%,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服务及其他业务毛利率高达74.6% [3]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将介乎12.5万至13.2万辆,总收入介乎215亿至230亿元 [6] 技术研发与战略转型 - 公司明确向AI科技公司转型,重点投入物理AI研发 [5] - 2025年目标研发投入约95亿元,其中AI单项投入达45亿元 [5] - 为探索VLA技术路线,从2024年至今已投入3万卡算力及20多亿元训练费用 [5] - 未来规划年研发投入500亿元,其中300亿元将用于AI领域 [5] 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 - 在手现金及等价物等创下新高,达483.3亿元 [6] - 管理层对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表示非常有信心 [3] - 截至11月1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96港元/股,市值1833亿港元 [5]
2 Foreign Auto Stocks Powering Ahead in a Downbeat Industry
ZACKS· 2025-10-30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呈现分化格局,中国凭借强劲内需和快速电动化保持领先,欧洲面临贸易紧张和成本压力,日本电动化进程缓慢,印度则在政策改革下稳步增长 [1] - 尽管行业整体排名靠后且近期表现不佳,但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企业,如吉利汽车和小鹏汽车,因其强劲的销售增长和明确的发展前景,被认为是当前值得关注的投资选择 [1][18][23] 行业概述 - 行业公司主要从事车辆、零部件及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高度依赖经济周期和商业环境 [2] - 技术广泛应用、严格的排放目标、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及政府政策正推动行业向绿色车辆转型,各公司均在加强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2] 中国汽车市场 - 中国市场在强劲内需和政府激励措施支持下稳步扩张,2025年9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6%至227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占总销量的57.2%,同比增长15.5% [3]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总汽车销量将达到3230万辆,较2024年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跃升20%至1550万辆 [3] 欧洲汽车产业 - 欧洲汽车产业面临贸易紧张、来自中国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以及向电动化转型的高成本挑战 [4] - 截至2025年9月,欧盟新车注册量年内微增0.9%,其中9月单月大幅增长10%,但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稳定在16.1%,低于绿色转型所需的速度 [4] 日本汽车产业 - 日本汽车市场增长势头放缓,截至2025年9月的年内销量同比增长5.1%,但月度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下降 [5] - 电动汽车领域持续落后,截至8月销量下降11.9%,仅占汽车总销量的2%,消费者仍更偏好混合动力汽车 [5] 印度汽车产业 - 印度汽车零售业保持稳定增长,2026财年上半年(2025年4月至9月)车辆总注册量同比增长3.4% [6] - GST 2.0改革将小汽车税率从28%降至18%,预计将提升大众市场车型的可负担性,同时加速的电动化转型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7] 行业排名与市场表现 - Zacks外国汽车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204位,处于所有约245个行业中的后16% [8] - 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在过去一年下调了37.5%,2026年盈利预期也下调了34.8% [9] - 过去一年,该行业股价上涨11%,表现落后于上涨约20%的标普500指数和上涨约41%的汽车轮胎卡车板块 [11] 行业估值 - 基于过去12个月的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该行业的交易倍数为7.58倍,低于标普500指数的19.13倍和所在板块的24.23倍 [14] - 过去五年,该行业的EV/EBITDA比率最高为12.6倍,最低为6.5倍,中位数为9倍 [15] 重点公司分析:吉利汽车 - 吉利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020,913辆,同比增长28%,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飙升59%至588,110辆,占总销量的58% [18] - 2025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达295万辆,同比增长29%,电动化车型贡献过半,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推出六款新能源车型 [19] - 市场共识预期吉利2025年销售额和盈利将分别同比增长94%和4%,2026年分别增长12%和21% [20] 重点公司分析:小鹏汽车 - 小鹏汽车2025年交付量加速增长,第三季度交付116,007辆,同比增长149%,此前第二季度交付103,181辆,第一季度交付94,008辆(同比增长331%) [24] - 公司具备技术优势,如AI驱动的鹰眼视觉系统和XOS 5.4软件,并投资于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技术 [24] - 市场共识预期小鹏2025年销售额和盈利将分别同比增长97%和74%,2026年分别增长34%和233% [25]
小鹏汽车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柬埔寨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3:53
公司市场拓展 - 公司于四季度初成功进入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及柬埔寨市场 [1] - 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同步引入G6和G9两款车型 [1] - 在柬埔寨市场一次性布局六款车型,并计划于11月启动交付 [1] 公司渠道与网络建设 - 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与当地代理商合作建立销售与售后网络 [1] - 在柬埔寨市场计划于核心商圈设立综合展厅,并逐步拓展服务网点与充电设施 [1]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0月28日)
乘联分会· 2025-10-28 16:40
国内汽车产业宏观数据 - 1-9月全国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6% [5] - 安徽省前三季度汽车产量达240.4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超过广东省的208.84万辆,省内集聚7家整车厂及2800家零部件企业 [7] 国内车企合作与技术发展 - 长安汽车与京东集团将展开全方位合作,联合开发新能源无人智能车型,共建智慧物流车辆与供应链解决方案 [8] - Unity中国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依托Unity引擎联合打造3A级车机视觉体验,Unity引擎已应用于60余家主机厂、300多款车型,全球市场份额超90.5%,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 [13] 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市场拓展 - 小鹏汽车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三国及柬埔寨市场,在波罗的海引入G6、G9等车型,在柬埔寨一次性布局六款车型 [12] - 吉利汽车正式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展出EX5与EX5 EM-i两款全球车型,并计划推进本地化KD工厂合作,打造辐射中亚的供应链核心枢纽 [9][10] - 比亚迪在菲律宾推出eMAX 9 DM-i豪华MPV,售价267.8-299.8万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32.47-36.35万元) [11]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与布局 - 广东省发布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试,稳步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 [6] - 重庆涪陵高新区与鑫源汽车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围绕汽车轻量化车身、零部件智能产线展开深度合作,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17][18] 商用车领域动态 -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携五款旅居车登陆成都房车展,基于先锋官V与搏胜皮卡打造车型 [19] - 零米轻卡红蹄版在河北上市,针对城配物流场景,采用宁德时代CTP3.0技术单包电池 [20] - 零一汽车在合肥成立进出口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货物进出口、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 [21] 国际汽车市场动态 - 丰田汽车9月全球销量达87.9314万辆,同比增长3.1%,日本本土产量达30.1626万辆,同比增长8.5% [15] - 本田汽车9月全球产量达31.027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为6.3366万辆,同比增长25.7% [16] - 现代汽车集团与日本东丽集团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合作开发未来出行的先进材料和零部件,涵盖高性能汽车、月球探测车等领域 [17] 国际产业环境变化 - 欧盟计划制定新举措以减少对中国稀土关键原材料的依赖,推动关键原材料回收利用,确保替代来源 [14]
3Q25特斯拉交付超预期,9月小鹏销量突破4万辆:特斯拉与新势力9月销量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10-10 13:49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3Q25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74%/环比+294%至497万辆,超出市场预期,Model 3/Y标准版在北美上线并降价[1] - 9月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947%/环比+103%至41,581辆,蔚来汽车交付量同比+641%/环比+110%至34,749辆,理想汽车交付量同比-368%/环比+190%至33,951辆[1] - 随着销售旺季临近,主要车企订单强劲,交付周期普遍延长,并推出多种限时购车优惠以促进销量[2] - 报告建议关注智驾及人形机器人主题,并在整车、零部件等领域给出具体投资标的推荐[3] 主要车企交付表现 - **特斯拉**:3Q25全球交付497万辆,其中Model 3/Y交付481万辆,同比+94%/环比+287%[1] - **小鹏汽车**:9月交付41,581辆,同比+947%,环比+103%[1] - **蔚来汽车**:9月交付34,749辆,同比+641%,环比+110%[1] -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同比-368%,环比+190%[1] - **华为鸿蒙智行**:9月交付53万辆,同比+390%/环比+187%,国庆期间累计大定突破485万辆[2] - **小米汽车**:9月交付量超4万辆[2] - **零跑汽车**:9月交付66,657辆,同比+974%/环比+168%[21] 车企订单与促销策略 - **特斯拉**:国产Model 3全系交付周期延长至4-6周,Model Y焕新版延长至2-4周,并提供5年0息金融政策及保险补贴[2] - **理想汽车**:多款车型交付周期调整,并针对L系列推出15万元限时置换补贴[2] - **蔚来汽车**:多款车型及乐道品牌交付周期有所调整,乐道L60/L90及萤火虫车型限时购车权益延续[2] - **小鹏汽车**:多款车型交付周期调整,并推出全系车型“0首付”等限时优惠[2] - **小米汽车**:SU7/YU7交付周期缩短,限时权益延续[2] 投资建议与关注主题 - **整车**:推荐蔚来、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3] - **零部件**: - 大白马龙头:推荐福耀玻璃[3] - 强车型周期供应链+低估值:推荐无锡振华,建议关注沪光股份、华域汽车[3] - 机器人+智驾主题:推荐拓普集团,建议关注均胜电子、双林股份、浙江荣泰、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北特科技、贝斯特、斯菱股份、精锻科技、双环传动、旭升集团、中国汽研等[3] 重点公司估值 - **蔚来**:投资评级为“买入”[4] - **小鹏汽车**:投资评级为“买入”[4] - **上汽集团**:2025年预测PE为16倍,投资评级为“买入”[4] - **吉利汽车**:2025年预测PE为11倍,投资评级为“买入”[4] - **福耀玻璃**:2025年预测PE为19倍(A股)/18倍(H股),投资评级为“买入”[4] - **无锡振华**:2025年预测PE为13倍,投资评级为“买入”[4] - **拓普集团**:2025年预测PE为43倍,投资评级为“买入”[4]
9月新势力销量:理想同比下滑37%,老车型增长乏力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21:44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量总体格局 -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榜迎来大洗牌,头部阵营月度交付门槛已升至4万辆[3][8] - 按单品牌销量,前三格局为“零鹏问”:零跑交付66,657辆(同比97%),小鹏交付41,581辆(同比95%),问界交付40,619辆(同比14%)[3][4] - 小米汽车月交付首次超4万辆,环比增长33%,排名跻身前四;方程豹交付24,121辆,同比暴涨345%[3][5][8] - 理想汽车交付33,951辆,同比下滑37%;蔚来汽车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3][6][7] 第一梯队:零跑与小鹏 - 零跑9月交付66,657辆,同比翻倍,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破6万的新势力品牌,核心策略是将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探至12万级别车型[9][11][13] - 小鹏9月交付41,581辆,首次突破4万台,同比增长95%,成绩依靠“5年0息0首付”等大力促销政策以及MONA M03车型交付超1万台拉动[15] - 零跑面临品牌向上挑战,其冲击25-30万市场的D19车型以及与Stellantis的合作将决定其天花板;小鹏则需平衡销量增长与盈利能力,并依靠年底的大增程车打开20万以上市场[13][15] 第二梯队:问界与小米 - 问界9月交付40,619辆,销量主力为M9和M8两款高端车型,贡献近八成销量,在30万元以上价位形成势力范围[16] - 问界新M7在9月下旬上市,市场看好其月销可能稳定在2万辆左右,以巩固30-40万元核心市场优势[17][18] - 小米汽车单月交付超4万台,环比增长33%,主要因SU7和YU7实现规模化交付,但标准版SU7等车时间长达9个半月,积压订单压力巨大[20][22] - 小米9月遭遇涉及十余万辆车型的智驾功能召回事件,对品牌形象构成挑战,需平衡产能扩张与质量控制[23] 第三梯队:蔚来与理想 - 蔚来9月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多品牌战略下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贡献总销量六成,使公司覆盖10万至40万元以上全价格带[25][26] - 蔚来品牌9月交付13,728辆,环比增长30.4%,得益于全新ES8上市;但乐道品牌环比下滑7.2%,萤火虫品牌基数仍较小[25][27] -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环比增长19%,但同比下滑37%,整体第三季度交付93,211辆,小幅超出指引上限[29] - 理想面临老车型增长乏力问题,L6车型8月销量回落至1.1万辆;新车型i6虽有热度,但与L6存在内部竞争,真正反弹或需等待明年L系列大改款[30][31][32][3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增程技术普及化,小鹏推出X9增程版,标志着该技术成为冲击主流市场的“标配”[35]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纯电CLA国产化,代表其开始认真对待中国新能源市场,智能化追赶速度加快[35] - 800V、5C快充等过去的高端配置正快速下沉至平价款,技术迭代加速,对品牌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提升[35] - 未来赢家需具备通过规模化控制成本、靠技术打造差异化体验、以及通过多产品线或多品牌战略覆盖细分市场的能力[36]
“蔚小理零米”上半年财报分析:零跑成功上岸 蔚来仍在亏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5 14:4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新势力阵营盈利梯队成型,行业淘汰赛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 [1] 理想汽车 - 二季度净利润10.97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至8.27亿元,连续11个季度盈利 [3] - 上半年营收561.72亿元同比下降2%,销量仅增长7.9% [3] - 增程技术路线优势稀释,纯电车型MEGA、i8销量不及预期 [3] 零跑汽车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对比2024年同期净亏损22.1亿元) [5] - 累计交付新车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毛利率从1.1%跃升至14.1% [5] - 低价走量策略见效但品牌溢价能力缺失,C10、C11在15-25万元区间以同配置低价登顶销冠 [12] 小鹏汽车 - 上半年交付新车197189辆超2024年全年,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6] - 净亏损收窄至11.4亿元,毛利率连续8季度改善,上半年达16.5% [6] - MONA M03奠定销量基础但可能削弱高端车型溢价能力,出现向高端转型迹象 [14] 小米汽车 - 上半年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398.43亿元,二季度毛利率26.4%名列新势力前茅 [8] - 二季度经营亏损3亿元环比收窄40%,已接近盈亏平衡点 [8] - YU7系列上市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辆,但顶配车型交付周期达10个月面临产能瓶颈 [18] 蔚来汽车 - 上半年销量114150辆同比增长30.6%,营收310.43亿元未能覆盖成本 [10] - 净亏损扩大至117.45亿元,多品牌运营分散资源且未形成规模效应 [10] - 乐道和萤火虫填补价格空白但未能有效分担主品牌盈利压力 [10] 竞争策略分化 - 零跑依赖低价走量策略面临竞品跟进风险 [12] - 小鹏采用双轨策略需平衡低端规模与高端定位 [14] - 理想面临增程增长停滞、纯电尚未破局困境,将发布i6寻求突破 [16] - 小米需解决产能瓶颈抓住市场窗口期 [18] - 蔚来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风险 [19] 行业趋势 - 2025年下半年竞争从规模比拼转向精细化比拼 [19] - 行业进入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平衡阶段,需找到规模、盈利、品牌的平衡点 [19]
港股异动 | 小鹏汽车-W(09868)午前涨超5% 宣布首批新马泰品牌充电站上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1:52
股价表现 - 小鹏汽车-W(09868)午前涨超5% 截至发稿涨5.04%报87.5港元 成交额10.51亿港元 [1] 充电网络扩张 - 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正式上线品牌充电站 拓展亚太区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1] - 全面接入Charge Plus运营商在上述三国部署的逾3800个充电桩 实现南北高速公路网络全覆盖 [1] - 充电网络涵盖新加坡最大公共充电网络(市场份额超30%)及总里程达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充电站 [1] 战略意义 - 成为首家同时接入新马泰三国超3800个充电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1] - 为具备800V超充能力的G6、G9、X9等主力车型提供属地化充电支持 [1] - 显著提升东南亚地区充电网络覆盖密度 为当地车主提供更便捷充电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