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浦发银行(600000)
icon
搜索文档
浦发转债的“白衣骑士”们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17:42
浦发转债转股事件概述 - 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5631.45万张浦发转债按每股12.51元的价格转为浦发银行4.5亿股普通股[1] - 中国移动持股比例从17.00%上升至18.18%[1][2] - 转换完成后中国移动自转换之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新转换的浦发银行A股[2]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规模500亿元可转债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3] - 可转债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7日到期兑付[3] - 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将以票面面值的110%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3] - 截至10月14日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152.78亿元占发行总量的30.56%[2][3] 转股进度与资本补充效果 - 10月9日至10月14日期间未转股比例从48.54%快速下降至30.56%显示转股工作加速[3] - 除中国移动外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已参与转股中国信达转股1.18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5] - 若转债完全转股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从8.91%静态提升至9.39%[5] - 转股后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坚实基础且发行人无需备付还本付息资金[4][5] 转股动机与股东行为分析 - 目前浦发转债转股溢价率为8.10%选择转股对普通投资者不划算[6][7] - 银行股东进行溢价转股可能出于把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最后机会或维持股权比例考虑[7] -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股东增持可改善财务报表因浦发银行市净率0.59倍低于净资产价值差额可计入营业外收入[8] - 商业银行股东资质要求较高存量股东在推动转股和继续增持方面存在优势[8][9]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5日涨0.72%,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在10月15日整体上涨0.72%,领先个股为浦发银行,涨幅达3.13%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3118.75点 [1]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1.9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288.04万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出2.35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浦发银行收盘价13.17元,成交量122.63万手,成交额15.92亿元,涨幅居板块之首 [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1.50元,为板块内最高股价,成交额43.93亿元,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 [1] - 民生银行成交量最大,达396.40万手,光大银行成交量次之,为374.64万手 [1] - 浙商银行是板块内唯一下跌个股,跌幅为0.32% [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6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7.96%,但同时遭遇游资和散户资金净流出 [2] - 兴业银行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884.77万元和游资资金净流入9013.87万元 [2] - 招商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84亿元,但获得游资资金净流入9897.47万元 [2]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902.3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16% [2] - 平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8651.79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8159.90万元 [2]
聚焦科创成长 科创板指数“上新”了!
全景网· 2025-10-15 15:03
指数发布与编制 -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10月15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 [1] - 该指数由浦发银行及其子公司浦银安盛基金参与编制,旨在为投资者甄选更具创新代表性与高成长性的科创投资标的 [1] - 指数从科创板各行业上市公司中,精选80只科技创新含量高、研发投入大且盈利表现好的证券作为样本 [2] 指数策略与特色 - 该指数并非简单的规模指数,而是一只策略型指数,除了市值、基本面等传统因子,还兼顾了研发能力和盈利实力 [2] - 指数创新性地融入了“科技五力”综合评价,聚焦兼具创新“硬实力”与发展“高质量”的标杆企业 [2] - 指数编制以成长策略为创新方向,将营收、净利润同比、环比增速等指标作为核心选样方法 [3]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展 - 发布该指数标志着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在科技金融的又一次创新探索,也是浦银安盛基金“全球科创家”、“指数家”品牌战略的进一步落地实践 [1] - 浦发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数智化”战略主赛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浦银安盛基金瞄准科技创新和指数投资,推进战略转型升级,打造“全球科创家”和“指数家”核心子品牌 [3] 产品布局与投资策略 - “全球科创家”品牌已形成覆盖海外科技、港股科技与国内细分科技赛道的系列化产品布局,构建起“A股+港股+美股”的全球科技投资版图 [3] - “指数家”品牌聚焦量化与指数投资,在覆盖大盘与宽基指数基础上,重点发力科创领域,布局多只创业板、科创板旗舰指数产品 [3] - 公司利用AI技术赋能模型,实施有效捕捉信息,使得指数策略贴合市场趋势,实现“透明、稳定、可复制”的增强效果 [3] 市场观点与价值发现 - 科创板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方向,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和上涨空间,聚合了非常多“硬科技”企业,如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 [4] - 浦银安盛基金投研团队力争建立完备的量化策略库,未来将利用好该指数进行投资,引导长期投资,实现指数价值发现功能 [4] - 以科创成长指数为“指南针”,以财富管理长期投资为“推进器”,推动金融资源从“简单输血”转向“价值共创” [4]
上海通报2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光大证券浦发银行登榜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14:24
监管通报事件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27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要求限期整改并提交报告 [1] - 被通报的APP问题包括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1][2] - 光大证券旗下“光证科技e站”和光大期货旗下“光大期货营业厅”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通报 [1][2] - 浦发银行旗下“浦发银行电商站通”、“浦发交易银行数智化企业E+”和“浦惠来了”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通报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光大证券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461,078.7639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11,547.3183万人民币 [2] - 光大期货是光大证券的全资子公司 [3] - 浦发银行成立于1992年,注册资本2,935,208.039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41,009.7978万人民币 [3]
聚焦2025年“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浦发银行宁波分行开展金融服务双提升行动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01
转自:推广 金秋时节,浦发银行宁波分行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号召,在全辖范围内启动以"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 形式,推动金融服务标准落地,切实提升公众金融安全意识与货币反假能力。 筑牢厅堂阵地,普及人民币知识 为极响应监管要求,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浦发银行宁波分行营业部北仑支行、江东支行等机构主动走进开户企业,开展"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主题宣 讲,为企业员工系统介绍《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评级规范》,推动金融标准融入日常经营。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折页380余份,有效强化了企业员工的金融规范 意识。 前洋支行、小港支行、奉化支行等将宣传重点放在周边广场及小超市、商铺等,面向商户店员普及人民币纸币与硬币相关常识,增强其假币识别与风险防范 能力。广场宣传共发放折页230份,助力营造安全、健康的现金使用环境。 覆盖广场商圈,营造健康环境 各支行积极利用网点主阵地,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发放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客户普及《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评级规范》知识。下应支行开 展"小小银行家"反假知识学习活动,通过实物展示与互动讲解,帮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防伪特征;鄞东支行则开设"老年人 ...
浦发银行500亿元转债进入转股倒计时,三大“白衣骑士”接踵而至
华夏时报· 2025-10-15 12:59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进展 - 中国移动将持有的5631万张浦发转债转为4.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由17.00%增至18.18% [2] - 信达资产管理的信丰1号计划将约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A股,占发行总量的23.57% [2] - 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股份,持有3.44%股权,成为第五大股东 [2]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摘牌,目前未转股余额为186亿元,约占发行总量的37% [3][4] 浦发银行转股面临的挑战与资本压力 - 实现全部转股需正股股价配合,转股盈亏平衡股价为13.82元,较当前股价需上涨约10%,达到强赎条件需股价上涨30% [5][6] - 若可转债以现金形式兑付,将直接消耗银行资本,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1%,接近8%的监管红线 [5] - 转债溢价率为8%,转债价格为110.445元,面值需跌至102.6元左右才能提高投资者转股意愿,在剩余两周内实现全部转股目标概率不高 [3][6] 可转债市场整体动态 - 当前可转债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2025年以来已有121只可转债摘牌,总规模达2142亿元,摘牌数量与规模创历史新高 [7] - 2025年新发行33只可转债,合计规模为497.5亿元,远低于摘牌规模,市场面临供给缺口 [8] - 9月以来有22家公司的可转债发行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但新发债券缺乏银行类大体量品种,预计市场规模将低于6000亿元并持续一段时间 [8][9] - 新发行预案中科创板公司占相当比例,集中于半导体、机器人、AI等科技赛道,市场焦点可能转向成长类转债 [9][10]
鑫闻界丨中国移动增持了这家银行
齐鲁晚报· 2025-10-15 11:0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4日A股银行板块发力,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上涨2.41% [1] - 自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快速上扬 [2] 主要股东增持行动 - 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万张浦发银行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4.5亿股,持股比例由17.00%增加至18.18% [1] - 截至6月末,中国移动合计持有9085.323万张浦发转债,转股后手中仍有部分可转债尚未完成转股 [1]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截至9月29日持有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 [1] - 信达资产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普通股9.12亿股,成为该行主要股东 [1] 银行可转债转股动态 - 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因触发强赎条款而完成摘牌,包括成银转债、苏行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齐鲁转债 [2] - 中信转债于今年3月到期兑付摘牌 [2] - 浦发转债将于10月28日在上交所摘牌 [2]
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落定系控股股东浦发银行副行长
新浪财经· 2025-10-15 05: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 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崔炳文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信托")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落定 上海信托成立于198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亿元。公司共有三家股东,其中控股股东浦发银行持股97.3333%。 上海信托主要从事资产管理、家族及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方案与服务,业务领域主要涵盖股权债权融资、证券投资、另类投资、工商受托、公益信托、投行服务、家族传 公开资料显示,崔炳文现任浦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总法律顾问。他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津西支行副行长、东丽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加入浦发银行后,崔炳文历任天津分行人力 回顾此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去年5月初业内有消息称"上海信托董事长或将变动,浦发银行总行风险业务总监兼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宝全将接任这一职位"; 上海信托彼时曾回应2 上海信托于今年4月底发布的去年财报显示,2024年12月9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宝全担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公司第七届董事会任期一致,经国家 ...
资金增持潮起 银行股迎久违普涨
北京商报· 2025-10-14 23:4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4日A股42只银行股全线收涨,城商行领涨,重庆银行和重庆农商行涨幅分别达6.68%和5.92%,厦门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3% [1][3] - 年初至今银行股表现亮眼,19只个股涨幅超10%,农业银行以39.52%的涨幅领跑,青岛银行涨30.04%,浦发银行、重庆农商行、厦门银行年内涨幅均超20% [3] - 银行板块在7月中上旬创年内高点后出现回调,60日涨跌幅显示除农业银行外其余41家银行股价均下跌,18家银行跌幅超10% [3] 板块回调与估值分析 - 10月9日申万银行指数最低跌至3963.49点,年内涨幅仅剩1.38%,估值已完成充分回调 [4] - 回调原因包括市场资金偏好科技成长等进攻性板块导致资金流出,以及6-7月分红派息后短期套利资金离场引发的技术性调整,目前利空效应已基本消化 [4] - 当前银行板块具备不错投资价值,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变得合理 [4][5] 上涨驱动因素 - 资金防御性切换是直接驱动力,因中美贸易波澜增大A股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资金涌入深度回调后的银行板块 [5] - 机构资产配置轮换推动股价,前期芯片、AI、新能源等板块出现泡沫,部分机构平仓离场后资金转向稳健的银行板块 [5] - 2025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1万亿元,超六成银行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7] 大股东与管理层增持 - 2025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进展,例如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及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在第三季度累计增持3626.2037万股,占总股本0.8111%,增持资金约2.98亿元 [6] - 苏州银行董事长、行长等核心管理层几乎全员参与增持,计划增持不少于420万元,实际在几日内以496.04万元实施完毕 [6] - 增持潮体现内部人对银行股长期价值的认可,因估值低位增持成本低且潜在回报可观,同时向市场传递对资产质量与盈利改善的坚定预期 [7]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前景 - 中期分红机制升级与长线资金配置加持,进一步凸显银行股投资价值 [7] - 国家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引导资金投入新兴产业以获取利差外额外收入,数字化风控有望使不良贷款结构性下跌 [7] - 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完善且经营资产质量良好,中长期收益有望增加,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7] 投资配置建议 - 保守型投资者可侧重国有大行,因其分红稳定且估值安全边际高,适合股息策略 [8] - 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股份制银行,兼顾红利与成长弹性 [8] - 进取型投资者可布局优质城商行,凭借区域经济优势与较高业绩增速博取超额收益,整体遵循“红利为盾、成长为矛”的配置逻辑 [8] - 普通投资者可选择银行板块ETF产品,以获得市场趋势性收益 [8]
崔炳文出任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 未来或聚焦三大发展路径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23:14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份,崔炳文以浦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身份出席上海国际信托2025年中工作会 议暨党建工作会议,他在会上对上海国际信托未来发展提出三方面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崔炳文是一位"银行系"老将,现任浦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总法律顾问。他曾任中 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津西支行副行长、东丽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在浦发银行的任职资历更为深 厚,职业路径包括:天津分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天津分行党组成员、行长助理, 天津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兼总行集团客户部总 经理、总行金融市场部(北京)总经理。 上海国际信托成立于198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该公司 主要从事资产管理、家族及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方案与服务,业务领域主要涵 盖股权债权融资、证券投资、另类投资、工商受托、公益信托、投行服务、家族传承等范围。 从股权结构来看,浦发银行是上海国际信托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97.33%。此外,上海汽车集团股权 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新黄浦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和0.67%。 截至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