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不良资产变现难度加大,AMC频频增持银行股
华夏时报· 2025-10-16 11:19
浦发银行股价与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6日,浦发银行股价报13.37元/股,日内涨幅1.52% [2] - 根据10月15日收盘价13.17元/股计算,浦发银行年内股价涨幅达到30.98% [2][5]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资产总额近9.65万亿元 [5] 主要股东增持情况 - 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 [3]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截至9月29日持有该行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 [3] - 中国信达通过子公司增持约1.1785亿张浦发转债并迅速转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3.03%,成为前十大股东 [4] - 中国信达因增持浦发银行获得72.28亿元的盈利,按权益法核算该联营公司投资,应享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201.34亿元 [7]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进展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到期日为10月27日 [3][5] - 截至9月30日,尚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245.72亿元,占发行总量的比例下降至49.14% [5] - 可转债成功转股有助于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3][5] 资产管理公司行业投资动向 - 资产管理公司面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提升、资产处置收益下行的困境 [2][6] - 银行股市场高涨,自2024年"9·24"行情启动至今年9月24日,中证银行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约为24% [6] - 除浦发银行外,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也获得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增持 [6] - 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通过可转债转股、二级市场增持等市场化手段加码银行股,投资以盈利补充为目的 [6][7]
浦发银行500亿元转债进入转股倒计时 三大“白衣骑士”接踵而至
华夏时报· 2025-10-16 08:23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进展 - 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将持有的5631万张浦发转债转为4.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由17.00%增加至18.18% [2] - 此前,信达资产和东方资产亦通过转股或增持成为重要股东,东方资产持有浦发银行3.44%股权,成为第五大股东 [2] - 截至公告时,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约为186亿元,占500亿元发行总量的37%,转债溢价率约为8% [2] 浦发转债到期压力与资本充足率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摘牌,若剩余186亿元转债未能转股,公司需以现金兑付,将直接消耗银行资本 [4] - 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1%,接近8%的监管红线,转债成功转股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5] - 实现全部转股需正股价格上涨,转股盈亏平衡股价为13.82元,强赎触发价需达到转股价的130%,目前正股需再上涨约30% [6] 可转债市场整体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121只可转债摘牌,总规模达2142亿元,创历史新高,包括多只大型银行转债如中信转债(400亿元) [9] - 2025年新发可转债33只,合计规模为497.5亿元,远低于摘牌规模,市场总规模可能降至6000亿元以下并持续一段时间 [10][11] - 9月以来可转债发行审核提速,但新发主体以科创板及科技行业公司为主,缺乏银行类大体量品种的补充 [10][11] 股价表现与转股条件 - 10月13日浦发银行股价大涨5.66%至12.51元/股,该价格为其转债转股的下修价,10月14日继续上涨至12.77元 [4] - 转债当前价格为110.445元,面值需跌至102.6元左右才能提高投资者转股意愿,两周内实现全部转股概率不高 [6] - 东方资产举牌后,浦发银行股价不确定性下降,主要股东转股预计将缓解潜在卖压 [7] 行业政策与未来发行展望 - 监管层鼓励银行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及可转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以支持信贷投放和经济增长 [12] - 未来可转债发行节奏预计保持常态化,但由科创及高端制造企业主导,难以再现大型金融转债主导的情况 [11] - 市场利率处于低位、流动性充裕,为银行重启发债融资提供窗口,四季度或明年初部分银行可能重启融资计划 [12]
换帅落定!银行系老将崔炳文掌舵上海信托,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转型答卷如何续写?
华夏时报· 2025-10-16 07:57
人事任命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复,浦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崔炳文获任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 [2] - 崔炳文的任命使管理资产规模近万亿元的上海信托迎来新的战略掌舵者 [3] 新任董事长背景 - 崔炳文职业生涯始于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具备基层支行管理经验,后长期任职于浦发银行,历任天津及北京分行多个核心管理职务 [4] - 其在浦发银行的历练覆盖人力资源、公司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经历完整 [4] - 市场对其接任预期早已明确,其在2025年7月已以上海信托控股股东浦发银行副行长身份出席公司会议并提出三大发展要求 [5] 任命意义与行业背景 - 该任命延续了上海信托由控股股东核心高管掌舵的传统,凸显浦发银行对信托业务战略价值的高度重视 [6] - 控股股东浦发银行持股比例为97.3333%,协同效应至关重要,崔炳文兼具分行经营与总行管理经历,被视为衔接双方资源的最佳人选 [6] - 信托行业处于回归本源、强化风控的监管重构关键期,人事调整反映出行业对管理者能力提出新要求,核心目标是提升经营质效、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 公司经营与行业状况 - 上海信托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同比增长39.77%,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27.64%,核心指标保持高速增长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管理资产规模为9144.05亿元,净资产256.23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净利润9.57亿元 [7] - 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业务涵盖资产管理、家族及财富管理等,股东背景强大,资金实力在行业内稳居第一梯队 [7] - 信托业三分类改革要求公司聚焦本源业务,传统通道业务持续收缩,如何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是核心课题 [7]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 上海信托面临如何在保持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推进业务结构优化的挑战 [8] - 实现与母行浦发银行的深度协同是关键,需在组织架构、考核机制、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而非停留在口号上 [8] - 母行拥有庞大的对公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基础,信托公司具备灵活的产品设计能力,两者结合点众多,但激活协同潜力需要时间 [8]
转债到期在即,浦发银行获中国移动转股增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1:56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事件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即将于10月27日到期 大股东中国移动通过债转股增持股份 持股比例由17%提升至18.18% 此举有助于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并降低到期偿付压力 [1] - 除中国移动外 信达投资和东方资产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此前也已通过债转股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 被市场视为支持银行的“白衣骑士” [1][11] 股东增持与股权变动 - 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约5631万张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约4.5亿股 导致持股比例增加1.18个百分点至18.18% [2][5] - 此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浦发银行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上海国际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9.09%仍为第一大股东 [6] - 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 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从3.03%上升至3.44% 并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 [13] - 浦发银行董事会同意提名东方资产推荐的计宏梅女士为公司董事候选人 [14] 可转债转股背景与资本补充 - 银行可转债只有成功转股才能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否则发行方需按票面面值的110%兑付到期本息 [1][8] - 截至今年9月30日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中尚未转股金额约245.72亿元 占发行总量的49.14% [6] - 因派发2024年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 浦发转债转股价格调整为12.51元/股 [6] - 可转债转股将直接提升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浙商证券测算若转债完全转股 静态测算核充率有望提升48个基点至9.39% [7] 市场反应与股东信心 - 10月13日浦发银行股价大涨5.66%报收12.51元/股 恰为转债下修后的转股价 随后股价连续上涨 截至10月15日收盘报13.17元/股 [6] - 信达资产和东方资产相继通过转债增持 体现其对浦发银行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 [11][13][14] - 主要股东完成转股可降低潜在转债转股导致的卖压 股价不确定性下降 [14]
海南自由贸易港首批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试点机构出炉
搜狐财经· 2025-10-15 20:53
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备案完成 - 海南证监局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公告,宣布6家机构已完成从事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的备案 [1] - 备案完成的具体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 [1][2] 试点机构类型与构成 - 试点机构包括4家发行机构和2家销售机构,共计6家机构 [1] - 发行机构为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汇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2] - 销售机构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 [1][2] 试点机构备案详情 - 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行机构备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000742550597A [2] - 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行机构备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000730071003K [2] - 汇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发行机构备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100MAA9AHB71M [2] - 鹏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发行机构备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000MAD9BE4029 [2] -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作为销售机构备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0000905426975 [2]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作为销售机构备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000062335914K [2]
浦发转债兑付进入倒计时,三位“白衣骑士”相继现身
第一财经· 2025-10-15 20:52
浦发转债转股进展与主要股东增持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于10月13日将持有的5631万张浦发转债按每股12.51元转为4.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由17.00%提升至18.18% [1] - 今年6月,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将约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普通股,占发行总量的23.57%,成为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 [1] - 9月30日,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后,持股比例达到3.44%,成为第五大股东 [1] 浦发转债兑付压力与资本充足率影响 - 若未能转股,浦发银行将需以现金兑付未转股部分,可能支付超过420亿元,对核心一级资本造成明显压力 [2] - 截至今年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接近监管红线,现金兑付将直接消耗资本 [2] - 若转债顺利转股,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可提升至约9.39%,有利于巩固资本实力 [3] 浦发银行股价表现与转股条件 - 10月13日股价上涨5.66%报收12.51元/股,10月14日上涨2.08%报收12.77元/股,10月15日继续上涨3.13%收于13.17元/股 [2] - 当前转股价格的盈亏平衡点为13.82元/股,而强制赎回需股价上涨至约16.27元/股 [3] - 12.51元是浦发转债转股的下修价格,为转股提供了直接参考 [2] “白衣骑士”介入与“光大模式”参考 - 信达投资、东方资产及中国移动先后以“白衣骑士”身份入场,通过转股或增持为浦发银行提供支持 [4] - “光大模式”指2023年3月中国华融大幅增持即将到期的光大转债并进行溢价转股,缓解了偿付压力 [5] - 若东方资产后续进一步增持浦发转债并转股,能缓解偿付压力并对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起到正向作用 [5] AMC机构布局银行股投资趋势 - 近年来银行通过引入大型资产管理公司(AMC)承接可转债、助力转股的案例增多,如光大银行引入中国华融 [6] - 截至今年9月,中信金融资产持续增持中国银行H股,持股数量已增至近159亿股,占总股本的4.93% [6] - 今年四大AMC均对国有股份制银行进行了集中增持,操作方式涵盖债转股、二级市场增持等,且持股比例均已达到可推荐董事任职的标准 [7]
上证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发布 浦发银行参与编制
中证网· 2025-10-15 19:52
指数发布与编制 - 上证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于10月15日发布 [1] - 指数由浦发银行参与编制,从科创板选取80只科技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选样因子包含市值、基本面、研发能力、盈利实力,并融入浦发银行自主研发的“科技五力模型”综合评价体系 [1] 指数样本特征 - 指数样本打破仅根据财务数据单一指标的局限,科学整合“科技创新、团队实力、股权能力”等多维度信息 [1] - 最新一期样本中,半导体、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为前三大权重板块,权重合计占比过半 [1] - 百济神州、寒武纪、澜起科技、绿的谐波、杰普特、纳芯微等公司入列指数名单 [1]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浦发银行子公司浦银理财此前已发布融入“科技五力模型”的科技主题理财产品,重点挖掘科技企业债券资产投资价值 [1] - 随着科创成长精选指数推出,公司实现从债券市场到股权市场的跨越,形成“科创债+科创板”协同发力的创新格局 [1] - 相关金融产品的推出是“指数引导投资、投资支撑企业、企业强化创新”良性循环的有益实践 [2]
浦发银行副行长崔炳文获批出任上海信托董事长
国际金融报· 2025-10-15 18:57
公司人事变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崔炳文担任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1] - 崔炳文为1969年出生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总法律顾问[1] - 崔炳文拥有丰富金融行业管理经验曾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与北京分行等多个高级管理岗位[1]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共有三家股东其中控股股东浦发银行持股97.33%[1] - 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家族及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理财方案与服务[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领域涵盖股权债权融资、证券投资、另类投资、工商受托、公益信托、投行服务、家族传承[1] - 公司是国内信托行业业务品种齐全、产品服务体系完备的专业投资机构之一[1]
荣昌生物(09995.HK)购买5亿元浦发银行理财产品
格隆汇· 2025-10-15 17:47
公司财务运作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人民币4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人民币1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1] - 公司合计使用人民币5亿元闲置资金进行理财 [1] 合作协议 - 公司与浦发银行烟台分行订立理财产品协议 [1] - 协议涉及以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1]
浦发转债的“白衣骑士”们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17:42
浦发转债转股事件概述 - 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5631.45万张浦发转债按每股12.51元的价格转为浦发银行4.5亿股普通股[1] - 中国移动持股比例从17.00%上升至18.18%[1][2] - 转换完成后中国移动自转换之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新转换的浦发银行A股[2]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规模500亿元可转债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3] - 可转债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7日到期兑付[3] - 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将以票面面值的110%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3] - 截至10月14日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152.78亿元占发行总量的30.56%[2][3] 转股进度与资本补充效果 - 10月9日至10月14日期间未转股比例从48.54%快速下降至30.56%显示转股工作加速[3] - 除中国移动外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已参与转股中国信达转股1.18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5] - 若转债完全转股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从8.91%静态提升至9.39%[5] - 转股后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坚实基础且发行人无需备付还本付息资金[4][5] 转股动机与股东行为分析 - 目前浦发转债转股溢价率为8.10%选择转股对普通投资者不划算[6][7] - 银行股东进行溢价转股可能出于把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最后机会或维持股权比例考虑[7] -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股东增持可改善财务报表因浦发银行市净率0.59倍低于净资产价值差额可计入营业外收入[8] - 商业银行股东资质要求较高存量股东在推动转股和继续增持方面存在优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