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600031)

搜索文档
顺丰/京东试用!让快递业单车年省12万元的电动重卡来了……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2 19:48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中国物流行业82%的运量依赖公路运输,但成本与环保压力导致干线物流企业利润率被压缩至敏感水平 [1] - 新能源物流车正重塑行业成本结构,2024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明确要求"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规模化应用" [5] - 行业专家提出干线零碳运输三大发展路径:抢抓政策机遇、完善行业标准、拥抱物流变革 [5] 三一重卡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 三一重卡连续四年蝉联新能源重卡销冠,2025年1-5月销量达7200辆,市占率持续领跑 [7] - 江山SE636采用800V高压平台与智能电驱桥技术,实现500公里真实续航,30分钟完成20%-80%补能,电耗低至1.1度/公里 [9][11] - "双电机+双变速箱"动力架构提供870马力最大功率,冗余设计确保动力不中断,性能超越16升柴油机 [9] 产品经济性与环保效益 - 单车年运营20万公里可降本12万元,减碳98吨,直接缓解快递企业成本压力 [1][11] - L2+级驾驶辅助系统兼顾安全与运营效率,电耗优化使SE636成为利润率敏感企业的关键解决方案 [11] - 产品直击干线物流三大痛点:续航里程、补能效率、能耗成本,获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认可 [9][11] 生态合作与行业变革 - 三一重卡与顺丰、京东共建生态联盟,探索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 [13] - 京东将SE636投入干线测试,视其为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新起点;顺丰计划结合三一制造优势深化全球网络合作 [13] - 行业倡议打造"零碳运输走廊",整合快递企业、交通、电力等多方资源推动电动重卡规模化应用 [14]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江山SE636上市正值政策、技术、需求三重机遇,承载单车年降本12万元与减碳98吨的双重使命 [15] - 产品被视为破解行业成本与环保困局的"钥匙",推动物流业向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转型 [15] - 三一重卡通过技术创新与头部客户协同,开创电动重卡驱动的物流新格局 [12][13]
机械设备行业7月投资策略展望:杭州机器人展成功举办,关注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
渤海证券· 2025-07-02 16:30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机械设备行业“看好”评级,维持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中国中车“增持”评级;国内工程机械仍处更新周期,城市更新有望带动工程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拓展是行业重要发力点;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展顺利,厂商量产路线逐步清晰,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布局机会 [7][8][70][71] 行业发展情况 宏观数据 - 2025年5月CPI环比下降0.20%、同比下降0.10%,PPI环比下降0.40%、同比下降3.30% [16] - 6月制造业PMI为49.70%,比5月上升0.20个百分点;大型企业PMI高于临界点,中型和小型企业低于临界点;生产、新订单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17] - 2025年5月进口总值同比下降3.40%,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0%,当月进出口总值为5289.82亿美元 [20] 工程机械 - 2025年5月挖掘机销量18202台,同比增长2.12%,内销8392台同比下降1.48%,出口9810台同比增长5.42%;销售电动挖掘机36台 [24] - 5月汽车、履带、随车、塔式起重机销量分别为1748台、261台、1681台、538台,除履带起重机外销量同比均下降 [24] - 5月装载机销量10535台,同比增长7.24%,内销6037台同比增长16.70%,出口4498台同比下降3.31%;销售电动装载机2765台 [29] - 5月叉车销量123472台,同比增长11.80%,内销79129台同比增长9.25%,出口44343台同比增长16.60% [31] - 5月日本、欧洲、北美、印度尼西亚小松挖机开工小时数分别为41.50、72.20、63.90、218.80小时,同比分别增长1.10%、4.50%、下降3.40%、增长6.50% [31] - 2025年1 - 5月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42%,增速较前4月减少0.43pct;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70%,降幅较前4月扩大0.40pct [38] 工业机器人 - 2025年1 - 5月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约28.72万台,同比增长32.00%,累计同比增速自2024年3月以来维持增长态势 [40] - 2025年1 - 5月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8.50%,增速较前4月下降0.30pct [42] - 电子和汽车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占市场份额超40%;2025年1 - 5月3C和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分别增长7.00%、23.40%,增速较前4月分别下降2.00pct、0.20pct [43][46] 轨交设备 - 2025年1 - 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为2421.00亿元,同比增长5.95%;累计动车组产量为804.00辆,同比增长178.20% [49] - 2025年5月铁路客运量约4.06亿人,同比增长12.60%;货运量约4.40亿吨,同比增长0.70% [52] 行情回顾 行情走势回顾(2025.6.1 - 2025.7.1) - 沪深300指数上涨2.67%,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2.85%,跑赢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在申万所有一级行业中位于第14位 [5][59] - 涨幅居前个股有交大铁发(238.48%)、华之杰(180.68%)等;跌幅居前个股有开勒股份(-47.71%)、华锐精密(-34.21%)等 [5][64] 行业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TTM市盈率为26.75倍,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15.88% [5][67] 本月策略 - 2025年5月挖掘机内销同比下降与进入传统施工淡季有关,5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环比下降6.25%,月开工率环比下降2.45pct [7][70] - 国内工程机械处更新周期,城市更新有望带动工程需求提升;三一重工、山推股份筹划赴港上市,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强,海外市场拓展是重要发力点 [7][70] - 6月20日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览会举行,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展顺利,厂商量产路线清晰,有望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建议关注投资布局机会 [8][70]
吴桂英走访调研重点企业
长沙晚报· 2025-07-02 10:02
调研企业及项目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3][8] - 调研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 [5][8] - 调研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7][8] - 调研蓝思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10][13] - 调研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12][13] 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 [1] - 指出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8] - 鼓励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深耕特色优势领域 稳步推进研发升级和技术迭代 [13] 产业链建设 - 提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协同、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8] - 强调加快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8] - 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约、项目集成 [8] 政府支持措施 - 要求属地园区和相关部门提供更细更实更有效的服务 [14] - 强调用足用好惠企政策 [14] - 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 [14]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6:18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4日[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3日至2026年4月2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0亿至20亿元[3] 回购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7267.92万股,占比0.86%[3] - 累计已回购金额135536.87万元[3] - 实际回购价17.39元/股至19.39元/股[3] 2025年6月回购 - 回购股份1691.16万股,占比0.20%[5] - 购买最高价18.00元/股、最低价17.39元/股[5] - 支付金额29994.94万元[5] 用途 - 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4]
央视财经×三一重工:2025年5月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47.34%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6-30 16:34
全国工程机械开工情况 - 5月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47.34%,综合开工率前十省份为安徽、北京、浙江、吉林、辽宁、海南、河北、青海、江西和宁夏 [2] - 青海开工率环比增长3.14%,增幅全国第一;吉林环比增长2.87%,增幅全国第二 [2] - 全国16个省份工作量环比增长,其中黑龙江、青海、吉林、西藏、北京、新疆、内蒙古、宁夏8省环比增幅超10% [3] 区域表现分析 - 东北地区开工率60.39%居全国首位,工作量同比增3.58%,环比增17.01% [5][6] - 西部地区开工率53.77%排名第二,吊装设备开工率78.86%和港口设备开工率43.03%均为各地区第一 [7] - 东部地区开工率46.4%,混凝土设备开工率47.05%全国领先 [9] 设备细分数据 - 路面设备开工率29.83%,工作量环比增12.48%;摊铺机工作量环比增14.65%,压路机环比增11.09% [4] - 东北地区挖掘设备开工率65.82%,履带式起重机开工率71.97%等6类设备开工率均居全国第一 [6] - 宁夏履带式起重机工作量同比增249.03%,旋挖钻机同比增223.01%;广西堆高机工作量同比增153.96% [8] 基建项目动态 - 全国重点道路、桥梁项目持续推进,摊铺机工作量环比增长显著 [1][4] - 西部地区受新能源基地、国际陆港等项目推动,基建和国际贸易同步发展 [7][8]
三一重卡发布首款快递干线专属电动重卡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5:42
行业动态 - 快递干线零碳运输研讨暨江山SE636电动重卡上市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聚焦零碳物流发展路径 [1] - 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呼吁快递企业加快新能源运力布局 政府、企业、协会协同完善充电基建和政策扶持 [1]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综合交通分会会长李作敏表示 推动电动牵引车规模化应用需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协同发力 [1] - 物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能实现碳减排 并通过效率提升创造新增长点 [1] - 中国快递协会、长沙经开区、三一集团、顺丰集团、京东物流等共同发布《绿色快递零碳宣言》 倡议强化快递干线运输效能 打造优质、高效、智能、安全的物流方案 [1] 产品发布 - 三一重卡专为快递干线量身打造的江山SE636电动重卡正式量产发布 [2] - SE636具有500km超长续航、兆瓦级快充极速补能、运营成本较燃油车低50%以上、L2级辅助驾驶系统四大核心优势 [2] - 该车型已在头部物流企业干线网络中投入运营 为行业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 [2] - 三一集团表示将立足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三大驱动力 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探索零碳物流创新模式 [2]
浙商证券:无人车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封闭及特种场景有望先行放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5:12
无人车行业应用前景 - 无人物流车在物流配送场景商业模式已跑通,无人车(Robo-X)在载客、物料搬运、环卫、矿山、军用、农用等场景均有可观落地前景 [1] - 无人车在载客场景(无人出租车Robotaxi)、物料搬运场景(无人叉车)、环卫场景(无人环卫车Robosweeper)、矿山场景(无人矿车)、军用场景(无人作战平台)、农用场景(无人拖拉机)等加速显现落地曙光 [2] 无人车行业发展条件 - 无人车本质是自动驾驶技术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算法、激光雷达、域控芯片等软硬件发展为商业化落地提供先决条件 [3] - 无人车快速落地需具备三大条件:技术跑通、政策支持、商业逻辑通顺 [3] - 仓储等封闭场景、矿山/军用等特种场景已具备三大条件,相关领域无人车有望率先放量 [3] 无人叉车市场分析 - 无人叉车可解决传统仓储空间利用率低(不足60%)、人力效率低(人工拣货成本占比55%)等问题,实现降本增效 [4] - 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年市场规模4711亿人民币(2020-2024年CAGR=12%),预计2029年达8040亿人民币(CAGR=11.3%) [4] - 全球AMR解决方案2024年市场规模387亿人民币(CAGR=30.6%),预计2029年达1621亿人民币(CAGR=33.1%),渗透率从8.2%提升至20.2% [5] 投资标的推荐 - 推荐杭叉集团(AGV、智能仓储新板块发力)、中力股份(智能搬运机器人)、安徽合力(上下游拓展)、三一重工/三一国际(全球化)、徐工机械(混改效益)、山推股份(挖掘机)、涛涛车业(北美休闲车)、一拖股份(拖拉机)、北方股份(矿用车)、内蒙一机(无人装备) [6] - 建议关注中邮科技、诺力股份等 [7]
三一重工: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0 16:54
股权激励计划解除限售批准与授权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获批准与授权,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3] - 关联董事及股东在审议相关议案时回避表决,独立董事发表同意意见 [3][5] - 公司已完成126名激励对象共计2,238.6250万股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登记 [6]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情况 - 公司未出现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违规利润分配等禁止性情形 [8] - 激励对象未出现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9][10]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75亿元,较2022年增长39.28%,满足业绩考核目标 [12] - 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均为卓越、优秀或良好,个人层面系数为100% [13] 本次解除限售具体安排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二个解除限售期为授予日起32-44个月,解除限售比例为授予总量的50% [8] - 111名激励对象符合条件,可解除限售10,174,200股(占公司总股本0.12%),包括董事长向文波60万股、总裁俞宏福50万股等 [13] - 公司已完成86.185万股离职激励对象股票的回购注销,并将未解锁股票回购价格调整为9.28元/股 [6][7] 后续程序要求 - 公司需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在限售期届满后办理解除限售手续 [13][14]
三一近万 解放暴涨659% 陕汽/重汽争前五 前5月充电重卡破4万辆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9 15:03
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58万辆创历史新高 其中充电重卡销量1.08万辆同步刷新纪录 5月销量维持1.5万辆以上 充电重卡销量连续两月破万 [1] - 2025年5月新能源重卡实销1.51万辆 同比增长190% 纯电动重卡占比98.99% 充电重卡销量1.01万辆 同比大增264% 连续17个月翻倍增长 [3][4] - 2025年1-5月充电重卡累计销售4.04万辆 同比增长250% 其中3-5月为历史销量最高的三个月 [8][18] 充电重卡市场份额与渗透率 - 充电重卡在纯电动重卡中占比持续提升 2024年全年占比62.76% 2025年5月达67.85% 较去年同期提升超9个百分点 [6] - 2025年1-5月充电重卡在纯电动重卡中占比67.54% 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水平 渗透率呈现加速趋势 [6] - 充电重卡细分车型中牵引车占比67.17% 自卸车13.62% 混凝土搅拌车13.37% 牵引车占比较2024年提升明显 [10][25] 区域与城市分布 - 2025年1-5月充电重卡覆盖全国31个省份 进入295座城市 81座城市上牌量超百辆 上海等8座城市超600辆 [10] - 纯电动环卫车全国推广带动充电重卡城市覆盖率显著高于换电重卡(221座城市) [10] 企业竞争格局 - 三一集团2025年5月以2245辆蝉联充电重卡销量冠军 徐工/解放/陕汽分列2-4位 销量均超千辆 [14] - 2025年1-5月三一累计销量9289辆 市场份额22.99% 徐工/解放/陕汽/重汽市场份额均超10% 解放份额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 [20][22] - 头部企业增速分化 解放/陕汽/江淮/联合重卡同比增幅达659%/445%/2673%/2324% 显著高于行业250%的平均增速 [20] 细分车型表现 - 充电牵引车2025年1-5月销售2.71万辆 同比激增405% 增速远超新能源重卡大盘 三一/解放/徐工销量均超4800辆 竞争胶着 [25][27] - 充电自卸车同期销售5505辆 同比增长114% 三一以1492辆领跑 市场份额27.1% 重汽/徐工分列二三位 [29][31]
三一重工三闯港交所 国际化视野下的资本棋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1:28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三一重工第三次向香港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计划募集约15亿美元(109亿元人民币),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当前A股市值1527.19亿元,股价18.02元,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工程机械企业 [1] - 此次赴港上市正值A股公司扎堆赴港热潮,但公司未回应具体发展机遇 [1] 国际化战略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62.3%,国际业务贡献核心营收64%(67.8亿美元) [2] - 区域表现:亚太及澳洲市场营收28.8亿美元(+15.47%),非洲市场7.5亿美元(+44%),美洲市场14.4亿美元(+6.64%),欧洲市场17.2亿美元(+1.86%) [2] - 国际业务毛利率提升0.26个百分点至29.72%,海外制造基地覆盖德国、印尼、印度和美国 [2] 产能与战略规划 - 公司年产能:挖掘机械15万台、混凝土机械4.9万台、起重机械2.94万台 [3] - 董事长向文波强调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转型,聚焦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提升 [3] - 赴港上市募资核心投向为国际化战略,包括海外制造能力扩张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 [3][6] 财务表现与融资动机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808.39亿元、740.19亿元、783.83亿元,年度利润44.22亿元、46.06亿元、60.93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7亿元(+56.4%),扣非净利润24.03亿元(+78.54%),毛利率26.84%,净利率11.89% [5] - 账上货币资金208.03亿元,资产负债率50.65%,融资目的为优化资本结构、应对行业周期及汇率风险 [5][6]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复苏,公司销量回升至9.77万台(2021年超17万台),产能利用率从64.3%(2022年)降至38.5%(2024年) [4] - 2025年A股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已有5家公司成功上市(募资560亿港元),超50家拟赴港 [7] - 港股流动性改善,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15%,监管审批加速(30天内完成审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