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一重工(600031)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20250918
2025-09-18 22:4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三一重工[1] - 行业:工程机械行业[1]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二季度内外销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一季度扣非利润增速接近80% 二季度为38% 利润释放顺畅 业绩表现亮眼[2][4] -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和46% 内外需共振推动业绩[4] 国内市场表现 - 土方机械内销持续增长 挖掘机需求预计2026年加速[2][5] - 非土方机械触底反弹 7、8月已现正增长 汽车起动机及随车起动机增速提升至20%左右[2][5][11] - 国内挖掘机市场更新需求强劲 预计2027-2028年将超过20万台 内销下半年预计保持稳健增长 全年增速接近20%[2][9][10] - 工程起重机7、8月实现正增长 塔基内销降幅从40%收窄至20% 显示筑底信号[11] 海外市场表现 - 欧美市场景气度明显提升 三一重工凭借长期积累优势有望受益[2][6][16] - 传统优势区域如东南亚、拉美、中东、北非等地景气度维持稳定[12] - 1-8月行业挖掘机出口双位数增长 装载机出口增速约5% 履带起重机保持40%增速[12] - 北美地区6月单月同比转正 卡特彼勒北美库存连续两个季度补库 7月中国与日本对北美挖掘机出口额同比增长17%[13] - 欧洲地区工程机械需求达近8年低点 但出口数据连续四个月增加 景气度持续向上[14] 产品布局与优势 - 核心产品包括挖掘机、混凝土设备及起重机 占总收入60%以上[7] - 通过参股形式绑定各省份经销商 从股权端形成强绑定 渠道加服务体系是优势所在[7] - 混凝土和起重机收入占比超过35%[11] 新兴市场需求 -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和拉美预计2025-2026年进入上行区间 中东受基建政策拉动 拉美受资源品价格高位支撑[2][17] 未来展望与估值 - 下半年挖掘机出口预计维持稳健 全年增长率预计13%至16%[18] - 2026年三一重工估值仅为14倍 建议长周期配置以利用业绩弹性[3][19] - 国内周期向上及海外由欧美带动的大周期边际向上 三一重工作为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19] 其他重要内容 - 非土方板块销量接近上一轮高点的30% 处于长周期底部 有望进入新的上行期[11] - 去年北美大选延缓部分工程机械需求 影响整体表现[13] - 今年降息预计显著拉动工程机械行业需求 尤其是在北美地区[14]
央视财经×三一重工:2025年8月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43.42%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9-17 21:48
挖掘机指数总体表现 - 8月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达43.42% [3] - 全国17个省份开工率超过50% [3] - 10个省份工作量环比增长 其中西部地区省份占一半 [6] 区域开工率排名 - 综合开工率前十省份为浙江、海南、江西、福建、安徽、青海、宁夏、辽宁、广东和新疆 [3] - 中部地区综合开工率48.12% 挖掘设备开工率52.88%和桩工设备开工率42.79%均居全国第一 [14] - 西部地区综合开工率47.69%居全国第二 吊装设备开工率77.97%和港口设备开工率43.88%均居各地区第一 [17] - 东北地区综合开工率46.40%居全国第三 路面设备开工率61.55%居各地区首位 [20] 设备工作量变化 - 路面设备工作量同比增长4.06% 环比增长5.81% [8] - 摊铺机工作量同比增长1.41% 环比增长9.74% [8] - 压路机工作量同比增长5.89% 环比增长3.34% [8] - 港口设备工作量同比增长18.33% 环比增长1.48% [11] - 正面吊工作量同比增长9.97% 环比增长2.21% [11] - 堆高机工作量同比增长28.68% 环比增长0.72% [11] 外贸表现 - 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11] - 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势头强劲 成为全国外贸增长关键力量 [17] 细分设备区域表现 - 东北地区压路机开工率61.90%、堆高机开工率50.70%、履带起重机开工率73.72%、摊铺机开工率61.03%、混凝土搅拌站开工率38.49%均居各地区同类设备第一 [20] - 西部地区正面吊开工率43.81%、汽车起重机开工率78.98%、泵车开工率37.72%均居各地区同类设备第一 [17]
工程机械板块9月17日涨2.81%,万通液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16:52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81% [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2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7592.05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万通液压(830839)领涨12.41% 收盘价45.91元 成交量5.03万手 成交额2.21亿元 [1] - 长龄液压(605389)涨停10.00% 收盘价53.37元 成交量2.71万手 [1] - 杭叉集团(603298)上涨8.09% 收盘价28.85元 成交量18.01万手 成交额5.06亿元 [1] - 中联重科(000157)上涨4.76% 收盘价7.71元 成交量269.67万手 成交额20.43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联重科主力净流入2.02亿元 占比9.90% 游资净流出9376.20万元 [3] - 浙江鼎力(603338)主力净流入8956.82万元 占比9.53% 游资净流出5420.07万元 [3] - 长龄液压主力净流入3318.61万元 占比23.79% 游资净流出2449.83万元 [3] - 诺力股份(603611)主力净流入1212.82万元 游资净流入1261.74万元 [3] 下跌个股情况 - 福事特(301446)下跌3.51% 收盘价28.32元 成交量2.05万手 成交额5865.58万元 [2] - 邵阳液压(301079)下跌1.25% 收盘价28.34元 成交量3.25万手 成交额9261.01万元 [2] - 唯万密封(301161)下跌1.24% 收盘价39.72元 成交量9.03万手 成交额3.59亿元 [2]
三一重工涨2.03%,成交额5.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63.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1: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1.07元/股 成交额5.65亿元 换手率0.32% 总市值1785.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63.38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63%卖出占比8.75% 大单买入占比20.58%卖出占比23.1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0.68% 近5日下跌0.38% 近20日上涨1.06% 近60日上涨16.99%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机械研发制造销售服务 收入构成:挖掘机械39.29% 起重机械17.52% 混凝土机械16.71% 其他16.64% 路面机械4.85% 桩工机械3.0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整机 概念板块包括重工装备 证金汇金 航天军工 一带一路等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7.80亿元 同比增长14.64% 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 同比增长46.0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2.6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2.4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3.29万户 较上期增加0.64% 人均流通股15902股 较上期减少0.5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00亿股 较上期增加1.30亿股 华夏上证50ETF持股1.16亿股 增加779.1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06亿股 增加845.16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7534.81万股 增加736.00万股 [3]
工程机械行业稳步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05
行业复苏态势 - 2025年1月至8月挖掘机销量154,181台同比增长17.2% 其中国内销量80,628台同比增长21.5% 出口73,553台同比增长12.8% [2] - 同期平地机销量5,650台同比增长5.25% 其中国内销量1,023台同比增长33.6% 出口4,627台同比增长0.54% [2] - 头部企业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中报营收与利润总额实现双增长 [2] 行业复苏驱动因素 - 钢材价格显著回落使企业利润空间增厚 高附加值产品如电动工程机械 智能化设备销量增长推动盈利改善 [3] - 政策红利推动基建项目启动 为期10年的设备更新周期已至 2025年及后续几年将迎大规模设备更新潮 [3] - 国际国内基建投资回暖传导至需求端 市政更新 交通补短板等项目集中开工拉动土方机械销量 [2] 新应用场景拓展 - 工程机械在新能源 矿业 工业 农业制造等领域持续渗透 形成传统场景稳盘 新兴场景增量格局 [4] - 城市更新项目带动6吨级至15吨级挖掘机 小型装载机需求增长 [4] -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带动大型起重机 特种挖掘机等定制化设备需求爆发 [4] 企业具体进展 - 铁建重工出口欧洲最大直径12.49米盾构机 二季度新签合同及中标金额45.89亿元同比增长12.42% [1][4] - 三一重工在甘肃崇信风电项目采用自研自产自建模式 并发布全球首款65吨级储能正面吊与50吨纯电储能正面吊 [5] - 恒立液压在美欧日设研发中心 墨西哥工厂2025年上半年投产 紧凑液压阀等新产品销售额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6] 海外市场策略 - 东南亚 中东 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出口增长主力 欧洲北美市场通过产品升级实现结构性增长 [6] - 企业通过海外研发中心 生产基地 服务网点实现本土化运营 降低政策风险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6] - 柳工在印度 巴西 阿根廷 印尼设4家海外制造基地 通过近400家经销商构建国际服务体系 [7]
工程机械板块9月16日涨1.36%,杭叉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161.3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16:53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当日上涨1.3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04%)和深证成指(涨0.45%)[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杭叉集团以6.38%涨幅领涨,福事特(5.42%)、诺力股份(4.97%)和安徽合力(4.87%)紧随其后[1]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入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入6161.3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156.93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03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杭叉集团收盘价26.69元,成交量17.52万手,成交额达4.60亿元[1] - 安徽合力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24.31万手,成交额5.22亿元,涨幅4.87%[1] - 恒立液压虽涨幅2.70%相对温和,但成交额高达17.36亿元,为板块内最高[1] 资金流向分析 - 恒立液压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亿元,主力净占比8.81%,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5913.13万元和9386.87万元[3] - 浙江鼎力主力资金净流入1.16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2.73%,但散户资金大幅净流出1.49亿元[3] - 建设机械主力净流入1703.63万元,主力净占比13.85%,为板块内最高比例[3] 下跌个股表现 - 拓山重工跌幅最大达3.84%,成交额1.27亿元[2] - 三一重工虽仅微跌0.05%,但成交量36.96万手,成交额7.64亿元,为下跌个股中成交最活跃[2] - 铁建重工股价持平,成交量27.61万手,成交额1.52亿元[2]
新能源牵引车8月劲销1.4万辆史上最高!解放/徐工争冠,谁暴涨?谁空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6 14:58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新能源重卡实销1.78万辆 环比增长7% 同比增长182% [2] - 2025年1-8月新能源牵引车累计销量8.51万辆 同比增长244% [22] 新能源牵引车细分市场表现 - 8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1.40万辆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212% 增速较新能源重卡整体高30个百分点 [2] - 8月新能源牵引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78.89% 较上月提升2.92个百分点 [4] - 1-8月新能源牵引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74.91% 较2024年全年提升6.92个百分点 [4] - 8月新能源牵引车在牵引车整体市场渗透率达35.40% 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 [9] - 1-8月新能源牵引车在牵引车市场渗透率达31.93% 是去年同期(11.79%)的2.7倍 [9] 技术路线分布 - 1-8月纯电动牵引车占比98.58% 其中换电车型3.11万辆 [11] - 燃料电池牵引车855辆 占比1.00% [11] - 混合动力牵引车350辆 占比0.41% [11] 区域市场表现 - 新能源牵引车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13] - 上海和广东上牌量均超万辆 合计占据超1/3市场份额 [13] - 重点城市包括上海 深圳 广州 昌吉 长沙 昆明 成都 临汾 西安 郑州 武汉等 [13] 企业竞争格局 - 8月销量超千家企业达6家 超700家企业达8家 超300家企业达12家 [16] - 一汽解放以2390辆蝉联月销冠军 徐工2174辆居次 三一1743辆排名第三 [18] - 联合重卡同比暴涨1383% 三一 陕汽 重汽 东风 江淮增幅均超210% [18] - 1-8月解放累计销量1.40万辆 同比增长396% 市场份额16.43% 提升5.05个百分点 [22][24] - 徐工累计1.38万辆 增长261% 份额16.20% 提升0.79个百分点 [22][24] - 三一累计1.15万辆 增长208% 份额13.47% 下降1.53个百分点 [22][24] - 重汽 陕汽 福田累计销量均超8000辆 市场份额分别提升1.56 2.69和1.87个百分点 [26] - 联合重卡累计1381辆 同比增长605% 排名上升2位 [22][26] 历史表现对比 - 2025年3-8月销量分别位列历史第7 第5 第6 第2 第3和第1高位 [7] - 8月销量创历史新高 较6月份多销售20余辆 [7] - 1-8月累计销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销量2.94万辆 [27] - 市场参与者达28家 接近2024年全年30家水平 [20]
主题投资 | 123家『新疆振兴』涉及上市公司初筛选
搜狐财经· 2025-09-15 21:10
核心观点 - 新疆振兴主题涵盖123家上市公司 经过初选后剩余14家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 [1] - 主题投资应关注企业自身竞争优势 而非单纯依赖主题概念 [1] 公司筛选与覆盖范围 - 当前市场涉及新疆振兴主题公司共123家 包括A股122家 港股2家 其中AH重复上市1家 [3] - 宏赫三步骤初选后剩余14家公司进入深度研究范围 [1] 市值排名 - 总市值前三名:三一重工1790亿元 中油资本1408亿元 申万宏源1274亿元 [5] - 主题公司总市值数据以实际加权总市值计算 单位为人民币 [5] 营收与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三强:陕建股份 特变电工 中油工程 [7] - 主题公司营业收入中位数31.3亿元 平均值109亿元 [7] - 归母净利润三强:三一重工 申万宏源 龙源电力 [9] - 归母净利润中位数0.8亿元 平均值4.4亿元 [9] 交易活跃度 - 近一月日均成交金额前三:中油资本47亿元 供销大集20亿元 特变电工19亿元 [1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中位数20.6% 采用近四季度滚动值(TTM)计算 [13] - 净利率中位数2.7% 同样采用TTM计算方式 [15] - ROE中位数0.0% A股采用未来3年机构一致预期均值 港股采用近四季滚动值 [17] 数据说明 - 所有财务数据来源为同花顺iFinD 数据日期为250912 [5] - AH重复上市公司显示A股财务数据 [5] - 毛利率和净利率取值均为近四季度滚动值(TTM) [13][15] - ROE计算方式区分A股和港股市场 [17]
风电行业需求蓄势向好,风机盈利能力有望回暖
2025-09-15 09:49
风电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风电行业 2024年招标量164GW 同比增长超90% 2025年上半年招标量72GW 同比增长8.8%[1][4] * 头部企业包括金风科技(市占率21.5%)、韵达股份、明阳智能(海上市占率31.3%)、远景能源、三一重能 前五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约75%[6][11][12] * 金风科技在全球15个国家有出口 出口容量2.5GW[13] 需求与装机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07GW 其中海上装机约12GW[1][7] * 2024年陆上新增装机75.8GW 占全国总量95% 2025年上半年新增51.4GW 同比增长98.9%[3][9] * 海外需求持续高增 深远海规划超预期打开未来发展空间[1][8] 价格与盈利 * 2025年8月含塔筒风机中标均价2010元/千瓦 较去年最低点增长27% 陆上不含塔筒均价1525元/千瓦 较去年最低点增长19%[1][5] * 全行业均价至少有3%~5%涨幅 陆上中标均价回升至1600元/千瓦以上[1][5][16] * 2025年上半年主要风机企业毛利率实现回升 金风科技毛利率达15.30%[3][20] * 风机成本中塔筒占比29% 叶片占比22% 原材料成本优化推动整机成本下移[3][17]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差距逐步缩小 2024年前五名企业中标量均超27GW[1][6] * 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迭代和差异化布局 陆上风机主流机型升级至8~10GW 海上风机向15~18GW迈进[12] * 行业自律抑制低价竞争 大型能源集团调整招标评标标准[16] 市场表现与投资 * 2024年风电板块上涨18.3% 略低于电力设备板块 优于光伏[1][3] *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风电占比0.95% 超配0.5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17个百分点[1][8] * 推荐韵达股份(盈利弹性更大)、金风科技、三一重工、明阳智能等龙头企业[1][7][21] 技术发展 * 中国市场技术升级 单机容量普遍提升至5兆瓦以上[3][9]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占比持续提升[3][9] 商业模式 * 风电企业商业模式包含风机制造和风场业务 风场开发成为主要盈利来源[14] * 风机制造业务因价格战、成本压力及产能利用率偏低逐步走向亏损[14][1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陆地平均单位单千瓦投资4200元 其中采购安装费用约1350元[10] * 2024年海外中标量合计28GW 其中远景能源10GW 金风科技8GW[18] * 国内海上中标量13.2GW 其中金风科技4.0GW 远景能源3.6GW 明阳智能2.8GW[18][19]
1.8万辆爆表!8月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创新高!TOP3均超2000 TA暴涨11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4 15:1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7月新能源重卡平均月销量达1.37万辆,平均同比增速190% [1] - 8月单月销量1.78万辆,环比增7%,同比增182%,创历史第二高纪录(仅次于6月1.80万辆)[3] - 前8个月累计销量11.37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80% [20][22] - 新能源重卡连续27个月跑赢行业大盘,实现同比"31连增" [7] - 8月渗透率达26.61%,创单月新高,较去年同期(15.68%)提升近11个百分点 [9] - 前8个月渗透率23.39%,较去年同期(10.48%)翻倍增长 [9] 区域市场表现 - 全国31个省(市、区)实现新能源重卡上牌全覆盖 [9] - 321座城市有上牌记录(8月新增4城),24座城市上牌量超1000辆,10座城市超1800辆 [9] 企业竞争格局 - 8月销量超千辆企业达7家,超2500辆企业3家 [12] - 徐工以2839辆夺冠(年内第4次登顶),解放2702辆、三一2551辆分列2-3位 [13] - 陕汽(1937辆)、重汽(1783辆)、福田(1618辆)、东风(1311辆)位列4-7位 [13] - 联合重卡同比暴涨1097%(连续两月超10倍增长),陕汽(281%)、重汽(299%)、福田(187%)、东风(214%)、江淮(214%)增速均超市场整体水平 [13] - 前8月累计销量TOP3:徐工1.86万辆(同比+169%)、三一1.76万辆(+164%)、解放1.60万辆(+324%) [20][22] - 解放(+324%)、陕汽(+269%)、重汽(+222%)、福田(+296%)、江淮(+186%)、联合重卡(+474%)累计增速均超市场平均水平 [22] 市场份额与集中度 - 8月TOP5企业(徐工15.98%、解放15.21%、三一14.36%、陕汽10.91%、重汽10.04%)合计份额66.51% [17] - 前8月累计份额TOP3:徐工16.33%、三一15.47%、解放14.11% [25] - 解放份额同比提升4.79个百分点,陕汽提升2.77个百分点,福田提升2.60个百分点 [25] - 行业前十企业合计份额92.46%,产业集中度持续走高 [17] 年度展望 - 2025年全年销量预计超18万辆(较2024年全年高出至少3.16万辆) [28] - 超20家企业累计销量已突破2024年全年水平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