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600031)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1 20:15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通讯表决召开,3名监事全参加[1]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报告摘要》[1][2]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4][5] 利润分配 - 以特定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0元(含税)[4]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1 20:15
证券代码:600031 证券简称:三一重工 公告编号:2025-06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应参加表决的董事 7 人,实际参加表决的 董事 7 人。会议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报告摘要》 具体内容详见与本公告同日披露于上海交易所网站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 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三、审议通过《2025 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表决结果: 7 票同意, 0 票反对, 0 票弃权。 表决结果: 7 票同意, 0 票反对, 0 票弃权。 二、审议通过《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 在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回购股份数后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
2025-08-21 20:15
证券代码:600031 证券简称:三一重工 公告编号:2025-065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 连带责任。 一、利润分配方案内容 (一)利润分配方案的具体内容 2025 年 8 月 21 日,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2025 年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总股本,在扣除回 购专用账户中的回购股份数后为基础,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10 元(含 税)。本利润分配预案提交股东会审议。 截至 2025 年 8 月 21 日,公司总股本 8,474,390,037 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回 购股份 42,987,413 股后,即以 8,431,402,624 股为基数进行测算,每股派发 0.31 元,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2,613,734,813.44 元(含税)。据此测算,本次现金分红金额占 2025 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0.11%。2025 年 ...
三一重工(60003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20:05
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 - 营业收入44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6%[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29] - 公司营业收入为44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6%[61] - 营业总收入从390.60亿元增长至447.80亿元,增加57.20亿元(14.6%)[1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0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29] - 净利润从36.48亿元增至52.85亿元,增长16.37亿元(44.9%)[13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35.73亿元增至52.16亿元,增长16.43亿元(46.0%)[13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06%[20] - 利润总额6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1%[20] - 净利润大幅增长765.2%至217.24亿元,主要因投资收益激增378.1%至241.96亿元[142][143] - 综合收益总额增长683.4%至218.33亿元,其他综合收益下降60.3%至1.1亿元[143] - 综合收益总额57.5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56.77亿元[151]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183,334千元[157]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624,128千元[153]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78,720千元[159]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净利率回升至11.65%,同比上升2.50个百分点[32] - 基本每股收益0.6175元/股,同比增长46.19%[21] - 基本每股收益从0.4224元/股增至0.6175元/股,增长0.1951元(46.2%)[14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99%,同比增加1.80个百分点[21]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5%,同比增加2.75个百分点[21]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32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0%[6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7%至512.77亿元,营业成本下降13.5%至489.88亿元[142] - 研发费用从26.12亿元降至21.62亿元,减少4.50亿元(17.2%)[138][139] - 研发费用下降28.7%至12.03亿元,管理费用下降13.9%至23.73亿元[142] - 财务费用为-8.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8.57%,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61] - 财务费用从2.61亿元转为-8.57亿元,改善11.18亿元[139]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为-7.05亿元,因利息收入达10.41亿元超过利息支出[14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34亿元,同比增长20.11%[29][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1%至101.3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收窄至24.51亿元[145][1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5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7.60%[61]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至101.73亿元,主要因债务偿还支付168.03亿元[146][1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35.48亿元改善54.5%[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87亿元,同比增长6.2%[1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0.92亿元,上年同期为正12.22亿元[149]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14.4%至438.97亿元,税费返还增长23.5%至17.11亿元[145]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下降42.8%至9.99亿元,投资支付现金下降16.3%至62.52亿元[14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09.10亿元,同比增长1.6%[14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94.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9%[14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310.52亿元,同比增长55.5%[149] 业务线表现 - 挖掘机械销售收入174.97亿元,同比增长15.00%[35] - 挖掘机械收入17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0%,毛利率32.74%[64] - 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74.41亿元,同比下降6.49%[35] - 路面机械销售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83%[35] 地区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263.02亿元,同比增长11.7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60.26%[36][38] - 国际销售收入26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2%,毛利率31.18%[64] - 亚澳区域收入114.55亿元,增长16.3%;非洲区域收入36.30亿元,增长40.48%[38] - 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1.18%,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40]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总资产1536.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97%[2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521.4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536.21亿元,增幅为14.76亿元(约0.97%)[131] - 货币资金从203.83亿元下降至198.66亿元,减少5.17亿元(约2.54%)[130] - 应收账款从255.17亿元增至281.44亿元,增长26.27亿元(约10.29%)[130] - 存货从199.48亿元微增至201.95亿元,增加2.47亿元(约1.24%)[130] - 短期借款从59.53亿元降至52.77亿元,减少6.76亿元(约11.36%)[131] - 应付账款从212.65亿元增至243.66亿元,增长30.99亿元(约14.57%)[131] - 未分配利润从559.74亿元增至581.61亿元,增加21.87亿元(约3.91%)[13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08.63亿元大幅下降至52.04亿元,减少56.59亿元(约52.08%)[134]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03亿元增至16.85亿元,增长13.82亿元(约456%)[1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19.53亿元增至734.85亿元,增加15.32亿元(约2.13%)[13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473.63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417.61亿元,减少56.02亿元(11.8%)[135][136] - 流动资产从219.62亿元减少至159.39亿元,下降60.23亿元(27.4%)[135] - 其他流动资产从53.72亿元降至43.60亿元,减少10.12亿元(18.8%)[135] - 短期借款从12.00亿元增至15.00亿元,增加3.00亿元(25.0%)[135]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下降至909.52亿元,较期初减少248.13亿元[1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00亿元,较期初39.20亿元减少54.1%[149] - 境外资产规模500.3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2.57%[67] - 库存股增加至14.04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884.12%[66] - 衍生金融负债增至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72%[66] 金融工具与衍生品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6.90%,主要因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61] - 外汇合约衍生品投资初始金额205.147亿元,期末账面价值为负446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60%[73] - 期货合约衍生品投资初始金额3.912亿元,期末账面价值为负1821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02%[73] - 衍生品投资合计初始金额209.059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7.449亿元,期末账面价值为负4648.1万元,占净资产比例-0.62%[73] - 公司期货合约及外汇敞口套保成本7070万元[73]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昆山重机净利润227.55亿元,净资产437.03亿元,营业收入1388.44亿元[77] - 子公司三一汽车起重机净利润123.17亿元,净资产101.00亿元,营业收入822.43亿元[77] - 子公司三一汽车制造净利润14.65亿元,净资产16.05亿元,营业收入640.76亿元[77] - 子公司三一专汽净利润28.76亿元,净资产7.76亿元,营业收入423.60亿元[77] - 子公司三一汽金净利润11.20亿元,净资产37.01亿元[77] - 子公司三一融资租赁净利润10.26亿元,净资产16.37亿元[77] 投资与资管计划 - 公司持有中信证券三一尊享定制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100%比例并合并报表[80] - 公司持有财信信托湘财瑞2022-3号项目单一资金信托计划100%比例并合并报表[80] - 公司持有CLSA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SANY等3个境外资管计划各100%比例并合并报表[80][8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10,762,200股减少至588,000股[112][11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从8,464,215,837股增加至8,474,390,037股[113] - 股份总数保持8,474,978,037股不变[11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32,888户[118]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480,088,257股,占比29.26%[12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999,957,216股,占比11.80%,报告期内增持304,074,333股[120] - 梁稳根持股235,840,517股,占比2.78%,与三一集团构成一致行动人[120][121]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3,349,259股,占比2.75%[120] - 上证50ETF持股116,374,882股,占比1.37%,报告期内增持4,907,606股[120]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05,635,879股,占比1.25%,报告期内增持3,139,585股[120] - 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持股88,784,464股,占比1.05%,报告期内增持17,128,700股[120] - 全国社保基金103组合持股82,609,935股,占比0.97%,报告期内减持4,400,015股[120]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股份75,485,213股[121] - 三一集团质押股份422,627,942股,占其持股总数的17.04%[120] 利润分配与股票回购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0元(含税)[6]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0元(含税)[89] - 拟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未解锁的588,000股限制性股票[90]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0.30亿元,其中股东分配30.32亿元[151]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达3,029,640千元[157]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总额为1,872,527千元[153] 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设立规模为人民币522,889,602元[91] - 2022年限制性股票第二期解锁涉及111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10,174,200股[91]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41,120,431股,锁定期1年,存续期72个月[91]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18,332,000股,锁定期1年,存续期72个月[92]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7,762,800股,锁定期1年,存续期72个月[92] - 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1,481,700股,锁定期1年,存续期72个月[93] - 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原持有8,289,375股,已于2025年1月9日全部出售完毕[9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投入21.62亿元[51] - 公司拥有33座灯塔工厂建成达产[47] - 公司研发人员5632名,其中42%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51] - 公司申请专利246件,其中发明专利131件占比53%[51] - 公司实现1.9万台设备、3.3万台仪表和6.1万个摄像头的实时在线接入[50] - 混凝土S+系列产品综合能耗降15%,单台年省运营成本超5万元[52] - SY215E电动挖掘机能耗降低5%-7%,累计工作时长超百万小时[52] - 公司建成行业首家L3级智能搅拌站,产出发明专利7篇[49] - 无人摊压机群创24小时连续沥青施工超480小时纪录[48] 节能与环保 - 公司节能降耗项目累计节约能源费用超过0.32亿元[50]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9个[93][9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入公益资金2,812万元,实施项目14个[95] 关联交易 - 2025年半年度向关联方采购总额为41.32亿元人民币(413,17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4.11%[102][103] - 2025年预计关联采购总金额为101.77亿元人民币(1,017,747万元)[102][103] - 2025年半年度向关联方销售总额为19.84亿元人民币(198,42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4.53%[103] - 2025年预计关联销售总金额为55.97亿元人民币(559,706万元)[103] - 在湖南三湘银行期末存款余额为12.74亿元人民币(127,383万元),本期利息收入525.9万元[103] - 2025年半年度为关联方提供按揭及融资租赁服务金额达39.64亿元人民币(3,964,111千元)[104]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余额(不包括对子公司)为144.43亿元人民币[10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260.26亿元人民币[10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19.88亿元人民币[108]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264.31亿元人民币[108]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35.43%[108]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39.11亿元人民币[108] 承诺事项 - 控股股东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工程机械业务整合至上市公司[97] - 三一集团承诺对评估基准日三一汽金应收账款净值91.39亿元人民币(9,139,473,096元)的潜在损失予以现金补足[98] - 标的应收账款原值为93.78亿元人民币(9,378,465,197.24元)[98] - 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2.39亿元人民币(238,992,101.35元)[98][99] - 若次级类应收账款余额超坏账准备金额,三一集团需在30个工作日内现金补足超出部分[98][99] 管理层与治理 - 董事会秘书变更为秦致妤(2025年1月3日)[88]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美元/欧元/日元等外币业务)[84]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受市场供求及供应商变动影响[85] - 工程机械行业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政策影响[82]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国际市场不确定性[83] 所有者权益与分配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4,603,360千元[15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3,485,331千元[152] - 未分配利润增加21.87亿元,主要来自本期盈利[151]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743,480千元,较期初下降8.7%[157][158]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857,279千元至3,404,329千元[157][158] - 2025年半年度库存股增加1,261,006千元至1,403,634千元[157][158]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956,971千元,较期初下降10.9%[159]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1,599,447千元至283,267千元[15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3,791,750千元[15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资本公积为5,298,009千元[15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库存股为870,469千元[15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1,611,849千元[15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净额为-602,566千元[15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提取和使用均为
三一重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 拟每10股派3.1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0:0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 [1] - 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 [1] - 基本每股收益0.6175元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0元(含税) [1]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1 20:01
业绩说明会信息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09月02日上午10:00 - 11:00举行[2][4][5] - 会议在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3][4][5]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向文波、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刘华、董事会秘书秦致妤[5] 投资者参与 - 投资者可在上述时间登录上证路演中心在线参与[6] - 可于2025年08月26日至09月01日16:00前提问[2][6]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樊建军,电话0731 - 84031555,邮箱fanjj2@sany.com.cn[7] 会议查看 - 说明会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7]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公告
2025-08-21 20:01
业绩回报 - 2022 - 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2.44亿,占累计归母净利润42.21%[2] - 2023 - 2025年已回购股份26.25亿元[2] 未来策略 - 制定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1] - 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1] - 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供稳定现金分红[3][4] - 加强研发创新与人才培养[1] - 坚持“三服从”经营原则[1]
三一重工(600031)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2025-08-21 20:01
证券代码:600031 证券简称:三一重工 公告编号:2025-06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四)现场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召开的日期时间:2025 年 9 月 10 日 15 点 0 分 召开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一产业园行政中心一号会议室 - 1 - 股东会召开日期:2025年9月10日 本次股东会采用的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 统 (一)股东会类型和届次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 (二)股东会召集人:董事会 (三)投票方式:本次股东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 式 (五)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2025 年 9 月 10 日 至2025 年 9 月 10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东会召开当日的交易时间段,即 ...
三一重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
新浪财经· 2025-08-21 19: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5.34亿元 同比增长14.96% [1] - 净利润52.16亿元 同比增长46.00%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3.1元现金红利(含税) [1]
平心而论|每一次“上新”都在夯实发展底气
长沙晚报· 2025-08-21 18:56
长沙制造业创新动态 - 中联重科交付全球最高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作业高度达82.3米并刷新欧洲行业纪录 [1] - 三一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出全球首台正向开发电动搅拌车 [1] - 蓝思科技展示十余款机器人产品 长沙首台低成本全复合材料无人机完成试飞 [1] - 比亚迪交付以"长沙"命名的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汽车运输船 [1] - 长沙制造6颗商业卫星通过朱雀火箭成功入轨 [1] 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 - 长沙市2024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9 为历史最高水平 [1] - 截至2025年5月全市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其中2023年9月以来新增1796家 [1] - 创新体系基于17条重点产业链构建 研发机构和企业持续产出创新成果 [1]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并敏锐捕捉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变化 [2] - 领军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行业标准定义权 [2] - 企业通过运维数据库重构价值链并刷新产业生态圈 [2] 城市发展效应 - 创新产品出海增强城市内驱力与竞争力 [2] - 多领域创新成果展示城市综合实力与形象 [2] - 技术创新生态吸引高技能人才聚集并形成良性创业循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