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600111)

搜索文档
北方稀土(600111) - 北方稀土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9 19:15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19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地点为公司办公楼三楼多功能会议室[2]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4489人,持有表决权股份1637778415股,占比45.3042%[2] - 公司在任董事14人出席13人,监事7人出席5人,董秘出席,部分高管列席[2][3]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报告及摘要》A股同意票数1632437329,比例99.6738%[4] - 《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A股同意票数1632579447,比例99.6825%[5]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1631594538,比例99.6224%[5] - 《关于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执行及2025年度预计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227275912,比例86.4237%[5] - 《关于申请2025年度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1632617197,比例99.6848%[5] -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1632496026,比例99.6774%[6] 会议合规 - 内蒙古建中律师事务所见证,股东大会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10]
打破中方稀土垄断?澳企掌握重稀土分离技术,但加工效率暴露弱点
搜狐财经· 2025-05-18 11:23
行业动态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在马来西亚工厂首次实现氧化镝分离技术突破,并计划下个月量产铽,这两种金属是中国出口管制的战略材料[1] - 2025年堪称稀土管制元年,中国2月限制钨、碲等5种金属出口,4月将钆、铽等7类纳入管制,5月启动全产业链严控[6] - 中国已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将资源收归国有,并投入千亿级资金升级提纯工艺[13] 公司对比 - 莱纳斯单位稀土氧化物生产成本高达10-15美元/千克,而中国北方稀土仅为4-7美元/千克[2] - 莱纳斯规划年产能仅1500吨,不及中国单家头部企业的零头,中国每年分离1.5-2万吨重稀土,进口回收另增1-1.5万吨[4] - 中国企业能在15天内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而莱纳斯需跨国运输矿石到马来西亚加工再转运美国精炼,周期长达3个月[10] 技术壁垒 - 2019年起中国禁止稀土分离技术出口,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评估澳企至少需10年才能形成完整产业链[6] - MP公司仍需将稀土矿运往中国加工后再返销美国,暴露出西方在冶炼提纯环节的技术短板[11] - 中国北方稀土工程师比喻"我们已建成高铁,对手还在修补绿皮车厢",突显技术代差[11] 地缘布局 - 美国MP稀土公司与沙特矿业签约建厂,但沙特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5%[8] -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美乌矿产协议》瞄准乌克兰资源,但其产量不足中国一座中型矿山[8] - 美国国防部向莱纳斯得州工厂注资2.58亿美元,但该厂投产需至2026年,初期产能仅满足美军需求的3%[13] 市场影响 - 2024年全球稀土价格因中国调控下跌40%,导致莱纳斯净利润暴跌70%[10] - 若中国全面放开产能,其成本优势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瞬间崩盘[10] - 日经中文网判断"至少到2035年,中国仍将主导稀土价值链"[15]
2025年中国稀土行业资源分布现状: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
前瞻网· 2025-05-16 16:08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特点 - 资源呈现"北轻南重"格局,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1] - 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饰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等,其中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1] - 轻稀土矿伴生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 -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1]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 内蒙古包头拥有全球储量最大的白云鄂博稀土矿,2023年包头市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分别占全国的70%和67% [3] - 离子型中重稀土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广东和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南岭地区已成为重要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 [3] - 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稀土资源占中国稀土资源比重高达83%,山东微山地区占8%,其余地区如四川凉山、南方七省区有少量分布 [5] - 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在南方地区占比最大 [7]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开发利用现状 - 白云鄂博地区稀土储量1亿吨,居世界第一 [11] - 矿区已发现71种元素、175多种矿物,具有工业回收价值的有26种,新发现矿种24种 [12] - 已探明稀土氧化物储量约3500万吨,占中国储量的83%、全球的37% [12] - 其他重要矿藏包括:铁矿石储量14亿吨,平均品位34%;锟储量660万吨居全国之首;萤石储量1.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12] - 白云鄂博矿床主要由包头钢铁集团控制,其子公司包钢稀土是大陆最大的稀土研究生产基地 [12]
供需改善持续,稀土板块有望迎业绩估值双升,稀土ETF基金(516150)最新份额创今年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16 11:13
市场表现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盘中震荡,成分股涨跌互现,京运通涨停,安泰科技上涨4.23%,厦门钨业上涨2.35%,银河磁体领跌,盛和资源、北方稀土跟跌 [1] - 稀土ETF基金(516150)多空胶着 [1] 流动性及规模 - 稀土ETF基金盘中成交1429.36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4314.13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稀土ETF基金最新规模达18.55亿元,创近1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稀土ETF基金最新份额达16.60亿份,创今年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资金流向 - 稀土ETF基金最新资金净流入2925.28万元,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4304.45万元 [3] 估值水平 - 稀土ETF基金跟踪的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9.95倍,处于近1年13.33%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6.67%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3] 行业动态 - 盛和资源全资子公司晨光稀土拟收购Peak Rare Earths Limited 100%股权,方案对价为1.58亿澳元,匹克公司主要业务为稀土勘探、开发与生产,核心项目为位于坦桑尼亚的Ngualla项目 [3] - 近期稀土价格上行,锑等海外价格大涨,内盘价格亦触底回升,多部门联合打击走私,或进一步加速内外盘同涨逻辑兑现 [4] - 《稀土管理条例》正式落地有望进一步规范进口矿的利用和实施行业集中,供需改善持续,稀土板块有望迎业绩估值双升 [4] 指数构成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稀土、卧龙电驱、中国稀土、领益智造、格林美、厦门钨业、包钢股份、中国铝业、金风科技、盛和资源,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42% [4]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联接基金(011036)把握稀土投资机遇 [4]
19股受融资客青睐,净买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0:25
市场融资余额概况 - 截至5月15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1.80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8.11亿元其中沪市融资余额9083.49亿元减少11.56亿元深市融资余额8829.77亿元减少17.07亿元北交所融资余额54.13亿元增加5161.31万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5月15日共有1724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其中287只净买入金额超千万元19只超5000万元 [1] - 阳光电源融资净买入额居首达1.78亿元其次为中远海控1.77亿元农业银行1.14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包括拓斯达1.11亿元北方稀土8397万元润建股份8023万元 [1][2] 行业与板块分布 - 融资净买入超5000万元的个股中电子、银行、有色金属行业最为集中分别有3只、2只、2只上榜 [1] - 主板和创业板分别有16只和3只个股获大手笔净买入 [1]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 - 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个股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3.29% [2] - 通化金马融资余额占比最高达6.76%其次为华胜天成6.36%胜宏科技5.59%盛和资源5.46% [2][3] 个股详细数据 - 阳光电源最新融资余额49.31亿元占流通市值4.82%当日股价下跌2.53% [2] - 中远海控融资余额43.61亿元占比2.14%股价下跌1.89% [2] - 农业银行融资余额17.38亿元占比仅0.10%股价上涨0.35% [2] - 京东方A融资余额70.39亿元占比4.90%股价下跌1.52% [2][3] - 招商银行融资余额63.32亿元占比0.68%股价上涨0.25% [3]
有色ETF基金(159880)早盘涨0.47%,黄金稀土股领涨成分股
新浪财经· 2025-05-16 09:51
市场表现 - 有色ETF基金(159880 SZ)上涨0 47% 其关联指数国证有色(399395 SZ)上涨0 32% [1] - 主要成分股中 紫金矿业上涨0 57% 金力永磁上涨2 67% 山东黄金上涨0 69% 山金国际上涨0 87% 中金黄金上涨0 83% [1] 行业分析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金属行业盈利稳增 黄金、稀土、铜等板块领涨 行业估值处于低位且分红回报提升 [1] - 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推动有色板块回归基本面 钨价因配额减量持续上涨 黄金短期受避险情绪降温影响承压 但3200美元附近存在支撑 [1] - 永磁材料因出口放宽预期及海外价格提升 相关标的如金力永磁或受益 [1]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黄金、稀土、铜、铝等配置机遇 该观点或对有色ETF成分股中黄金及稀土类标的形成短期情绪提振 [1] - 招商证券指出公募行业改革背景下 特色化发展路径或助力细分领域产品竞争力提升 间接利好行业主题ETF的生态优化 [1] 关联产品及个股 - 有色ETF基金(159880) 联接基金(A类 021296 C类 021297 I类 022886) [2] - 关联个股包括紫金矿业(601899)、北方稀土(600111)、中国铝业(601600)、洛阳钼业(603993)、山东黄金(600547)等 [2]
海外稀土磁材供给紧张或将加剧,国内稀土价格有望跟涨,稀土ETF基金(516150)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05-14 11:32
稀土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0 89% 成分股广晟有色上涨8 44% 银河磁体上涨4 22% 京运通上涨4 13% 中科磁业上涨3 90% 盛和资源上涨3 79% [1] - 稀土ETF基金(516150)上涨0 90% 近2周累计上涨5 94%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首位 [1] 稀土ETF基金流动性及规模 - 稀土ETF基金盘中换手1 69% 成交3081 76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4280 04万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1周规模增长6304 42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份额增长42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2 [4] - 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7594 21万元 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64 99万元 融资余额达1482 94万元 [4] 稀土产业估值及出口数据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9 7倍 处于近1年11 37%的分位 估值低于近1年88 63%以上的时间 [4] - 2024年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量为5 81万吨 钕铁硼产量为24 66万吨 出口量占比约为24% [5] - 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 出口管制或加剧海外中重稀土及磁材供给紧张 推动价格上涨 [5]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权重股 - 前十大权重股为北方稀土、卧龙电驱、中国稀土、领益智造、格林美、厦门钨业、包钢股份、中国铝业、金风科技、盛和资源 合计占比57 42% [5]
2025稀土产业链研究-中美欧供应链博弈与地缘竞争杠杆-深企投研究院
搜狐财经· 2025-05-12 08:40
稀土产业链和产品概况 - 稀土包含17种金属化学元素,按性质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其中钕、铈、镧使用最广,合计占比达85% [1][19] - 稀土产业链涵盖开采、冶炼、分离、加工等环节,最终制成功能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 [1][19] - 稀土功能材料是国防军工和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支撑,例如一架F-35战机需要417kg稀土材料,一艘核潜艇需超过4吨 [27] 全球稀土资源和产品供应格局 - 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超9000万吨,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比48%,位居全球第一 [30][31] - 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69%,主导全球产业链 [34][36] - 中国冶炼分离产品产量28.7万吨,占全球92.3%,远超美国(5000吨)和澳大利亚(1.6万吨) [37][39] - 美西方推动供应链多元化,美国国防部累计投入超4.39亿美元支持稀土供应链建设 [43] 中国稀土资源管理格局 - 中国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控制,2024年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万吨、25.4万吨 [51][53] - 中国稀土行业形成"南重北轻"双雄格局,北方稀土主导轻稀土,中国稀土集团主导中重稀土 [45][49] - 2025年新规将仅允许国家指定的大型国有稀土企业集团获得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 [50] 中国稀土产业链市场规模 - 2018年中国稀土产业链产值约900亿元,2023年冶炼分离行业营收超450亿元 [57][58] - 稀土功能材料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274.58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1203.9亿元,CAGR达34.40% [59] - 2023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产值约1000亿元,占全球供应链的85% [68] 中国稀土功能材料市场格局 稀土磁性材料 - 稀土永磁材料占稀土功能材料总量的60%以上,从消费价值看占全球稀土消费的90%以上 [61] - 2023年我国烧结钕铁硼产量约26.7万吨,产值910亿元左右,占全球85% [68] - 2024年钕铁硼主要终端应用中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家电消费量合计占比达77% [70] 其他功能材料 - 催化材料市场规模60-80亿元,外资企业垄断市场 [2] - 储氢材料全球90%以上由中国和日本供应,中国在高端合金领域竞争力不足 [2] - 抛光材料以氧化铈为主,北方稀土占据主导地位 [2] - 发光材料市场整体呈饱和下滑趋势,中国国产化率虽有提升但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差距 [2]
有色金属周报:继续看好稀土内外同涨
国金证券· 2025-05-11 22:23
大宗及贵金属行情综述 - 工业金属景气度拐点向下 铜铝需求进入淡季 抢出口或暂告一段落 [13] - 贵金属景气度向上 ETF及央行购金推升金价 [13] - LME铜价+0.89%至9439美元/吨 沪铜+0.30%至7.75万元/吨 [1] - 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跌至-43.11美元/吨 [1] - Aurubis将启动8亿美元美国废铜冶炼厂 年处理18万吨废铜 生产7万吨精炼铜 [1] - 精铜杆企业开工率下滑至62.79% 环比下降17.10个百分点 [1] - LME铝价-0.66%至2418美元/吨 沪铝-1.63%至1.96万元/吨 [2] - 电解铝锭库存62万吨 较节前增加0.6万吨 [2] - COMEX金价-0.43%至3329.10美元/盎司 [3] 小金属及稀土行情综述 - 稀土板块景气度向上 出口管制下海外价格上涨兑现 国内价格触底回升 [31] - 氧化镨钕价格上涨3.65%至42.33万元/吨 氧化镝上涨9.87%至167万元/吨 [32] - 锑锭价格23.35万元/吨 锑精矿19.60万元/吨 [33] - 钼精矿价格上涨2.97%至3470元/吨 钼铁上涨1.35%至22.50万元/吨 [34] - 锡锭价格下降1.19%至25.92万元/吨 库存下降2.13%至8719吨 [35] - 钨精矿价格上涨2.63%至15.25万元/吨 仲钨酸铵上涨1.81%至22.31万元/吨 [35] 能源金属行情综述 - 钴金属景气度拐点向上 持续惜售挺价 价格盘整 库存向下 [71] - 锂金属景气度持续承压 需求受关税冲击 价格持续探底 [71] - 碳酸锂均价-3.35%至6.6万元/吨 氢氧化锂+0.31%至7.41万元/吨 [71] - 碳酸锂总库存13.15万吨 环比-0.04万吨 [71] - 长江金属钴价持平于24.20万元/吨 钴中间品CIF价持平于11.9美元/磅 [72] - LME镍价+2.7%至1.58万美元/吨 上期所镍价-0.4%至12.32万元/吨 [73] 图表数据摘要 - 铜TC&硫酸价格显示中国铜粗炼费为负值 [19] - 铝期限结构显示LME铝升贴水(0-3)为负值 [27] - 黄金ETF持仓SPDR减少1.45吨至937.94吨 [30] - 稀土月度出口量下降 稀土永磁月度出口上升 [42] - 钨精矿与仲钨酸铵库存保持高位 [44] - 碳酸锂各环节库存显示冶炼厂库存增加0.38万吨至5.48万吨 [77]
稀土龙头ESG报告公布,北方稀土排放最高、增幅最大 | ESG信披洞察
新浪财经· 2025-05-09 14:46
稀土行业ESG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五大稀土龙头均发布2024年ESG报告,披露内容涵盖能源消耗、气候变化、环境及社会指标,但披露标准不统一[1] - 厦门钨业ESG报告篇幅最长(204页),盛和资源最短(85页),其余公司报告页数分别为北方稀土150页、广晟有色118页、中国稀土100页[1] - 五家公司均完整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含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数据[1][3]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 北方稀土排放总量最高(104.07万吨CO₂当量),是中国稀土(3.89万吨)的27倍[3][4] - 排放量排序:北方稀土>厦门钨业(79.06万吨)>盛和资源(21.4万吨)>广晟有色(4.38万吨)>中国稀土[3][4] - 北方稀土范围二排放同比激增132%,总排放量同比翻倍,主因外购电力增长10.8%至81.97万兆瓦时[6] - 广晟有色是唯一排放下降企业(降幅8%),其余公司排放增幅:盛和资源62%、中国稀土26%、厦门钨业17%[6] - 厦门钨业范围三排放达576.14万吨,远超北方稀土的22.75万吨[6] 其他环境指标 - 厦门钨业废水排放量最高(437万吨),其次为北方稀土171.99万吨、盛和资源71.88万吨、中国稀土35.4万吨,广晟有色仅披露工业废水102.98万吨[8] - 研发投入:北方稀土16.04亿元居首,厦门钨业14.56亿元次之,盛和资源3.96亿元、广晟有色1.2亿元、中国稀土0.58亿元[8] - 环保投入:北方稀土6.48亿元独占鳌头,超过其余四家总和(2.74亿元),厦门钨业1.27亿元、中国稀土0.59亿元、广晟有色0.47亿元、盛和资源0.41亿元[8][9] 碳减排措施 - 北方稀土建成5.93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700万千瓦时),配套光伏停车场及充电桩,年省煤860吨[10] - 广晟有色通过天然气改造项目节省5.93万立方米天然气,减排123吨CO₂,清洁生产审核年减排832吨CO₂[10] - 厦门钨业子公司光伏装机达6MW,购入3471万kWh绿电,金龙稀土优先采购核电/风电/水电[10] - 盛和资源乐山基地设备升级年省天然气40万立方米,减排850吨CO₂[10] - 中国稀土子公司光伏项目投用,新型电机省电32.23%[12] 行业背景 - 金属生产占全球能源相关排放10%,矿石品位是影响环境足迹的关键因素[2] - 温室气体范围三排放包含价值链中所有间接排放,如原材料采购、物流及员工通勤等[7]